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自然科学论文 > 自然辩证法第十章四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第十四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其健康、持续的运行离不开社会环境、战略政策、体系制度和法律措施等的保证。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第一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特点与机制是与科学技术的下列特点分不开的。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一、科学技术与生产的一体化•1、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科学——技术——生产”的体系结构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二、科学技术社会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方面使科学技术一体化,但另一方面也使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更加紧密,在科学技术社会化的同时出现一体化。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从小科学到大科学•小科学:指历史上那种传统的以增进人类知识为主要目的、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科学。小科学的代表性人物法拉第。•20世纪20-30年代前苏联:规划科学。•1962年美国科学史学家普赖斯:《小科学、大科学》•大科学:国家资助的、规模巨大的、拥有先进的实验技术装备,并对社会、生产、经济、生活、政治等起着前所未有作用的现代科学。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的兴起•工业研究实验室是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过程中,适应“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发展出现的。它作为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研发机构,同后来出现的各种研发中心一起成为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形式。•爱迪生1876年创建第一个工业实验室,它集研发于一身,利用新科学技术成果,直接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设计,促进市场竞争,创造经济效益。工业研究实验室和研发中心成为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有力地加速和激活了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的战略产业•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一体化,不仅突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充分显示出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一种新战略产业。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高技术是科学技术的制高点•20世纪60年代:美国两位女建筑师合写《高格调技术》。•20世纪70年代:高技术一词主要指高技术产品或高技术产业。•1981年:美国创办《高技术》(HighTechnology)月刊。•高技术(Hightech):在当代科学技术革命中涌现出的、以基础科学的突破性进展和最新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科学技术知识高度密集并对一个国家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群。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国家创新系统是科学技术的新体制•伦德威尔(Lundvall):“产生、扩散和使用经济上适应的新知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相互联系,这些要素和联系既包括植根于国内的,也包括地处国内的”。•尼尔森(Nelson):“通过其相互作用决定某国企业创新活动的一组机构”。•帕特尔和帕威特(PatelandPavitt):“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学习新技术(或改变生产活动的数量与成分)的程度和方向的国家机构及其激励机制和能力”。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梅特考菲(Metcalfe):“共同或独自服务于新技术的开发与扩散、为政府提供用以制定和执行干预创新过程政策框架的一系列的独特机构。是由从事知识、技能和新技术产品的创造、存储和转移活动的机构相互联系构成的一个系统”。•美国学者费里曼:“国家创新系统是一种在公、私领域内的机构网络,其活动和互动行为启发、引进、改造和扩散新技术”。•所谓国家创新体系,一般说来是以企业为主体,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参与创新活动的企业、高校和科技机构组成的共同体,在政府宏观政策的引导下,借助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为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而形成的产、学、研一体化组织与制度网络。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第二节科学技术社会运行的不平衡性•科学技术作为一种独特的实践活动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同时,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运行又体现出不同的规律性,突出体现在发展的不平衡性上。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一、区域(空间)运行的不平衡性•日本科技史专家汤浅光朝经过统计分析,发现了近代自然科学产生以来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发生转移的现象(“汤浅现象”)。•意大利1540~1610年•英国1660~1730年•法国1770~1830年•德国1840~1920年•美国1920~?•科学中心的平均周期和转移周期均为80年。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二、过程(时间)运行的不平衡性•1.美国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提出了“科学知识按指数增长的规律”:科学出版物按指数增长,如19世纪到20世纪50年代每十年增长一倍,80年代每6-7年增长一倍;科学家人数每50年增长10倍。•科学知识指数增长模型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800年——1000人•1900年——100000人•1950年——1000000人1•970年——3200000人•知识的增长与科学家增长总数的平方根成正比。科学家增长3倍,科学知识成果增长1.73倍。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生产到市场的周期不断缩短:•1885年—1919年:发明到应用30年;生产到市场7年•1920年—1944年:发明到应用16年;生产到市场8年•1945年—1964年:发明到应用9年;生产到市场5年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三、科学发展的不平衡性•在某一时期,某一门或一组学科能够率先、较好地解释自然,其理论和方法就成为当时其他学科的解释性基础和方法论范例,能对其他学科起推动作用,此学科即成为当时的带头学科。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四、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由于技术自身逻辑和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影响,造成技术发展的不平衡性,主要表现为以下技术发展方式。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1、技术引进•日本:1950~1975年引进26000项先进技术;1955~1970年,日本引进技术支付的外汇大约为60亿美元,而要发明这些专利估计需要花1800亿~2000亿美元。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主要产品有68%达到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2、技术转移•技术从一个地方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另一个地方。它包括国家之间的技术转移,也包括从技术生成部门(研究机构)向使用部门(企业和商业经营部门)的转移,也可以是使用部门之间的转移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3、技术贸易•主要指技术的国际贸易,高技术国际贸易在发达国家中十分盛行。Evaluationonly.CreatedwithAspose.Slidesfor.NET3.5ClientProfile5.2.0.0.Copyright2004-2011AsposePtyLtd.4、境外技术开发•随着全球化、国际化发展,境外技术开发
本文标题:自然辩证法第十章四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83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