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云南省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省总规)
1云南省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2009-2015)云南省烟草专卖局二〇〇八年八月2前言稳定发展烟叶生产,确保烟叶原料的保障供给,始终是行业发展的头等大事。国家局高度重视云南烟叶的生产,高度关注云南烟叶的可持续发展。云南作为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生产基地,名优卷烟品牌的核心原料供应基地,一直是云南烟区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是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在全国烟草行业发展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近年来,在国家烟草专卖局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烟叶生产基础设施条件,提高烟叶综合生产能力,保持了烟叶生产的良好发展态势,有力地支持了全国卷烟工业的发展,为云南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受历史、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一些地区的烟叶生产潜力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和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云南烟叶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继续保持云南烟叶良好的稳定发展态势,巩固提升烟叶质量和风格特色,不断提高综合生产保障能力,满足卷烟工业发展的需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优化云南烟叶生产力布局,巩固老烟区,挖掘潜力,建设发展新烟区,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的综合能力,储备新的生产潜力。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烟区建设与发展工作,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指示:烟叶发展要重点放在自然条件好,烟叶有特色,发展有潜力的新烟区,云南烟草在新烟区开发上要有新突破。要制订云南烟叶发展的整体规划,新老烟区要一并考虑,重点是要搞好基本烟田规划。云南省委白恩培书记指出:“两烟”是云南的主要支柱产业,在下一步的发展中要调整烟叶生产发展思路,择优布局,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总的思路是要巩固提高老烟区,培育开发新烟区。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烟草专卖局和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云南烟叶生产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新老烟区一并考虑,巩固提升老烟区、培育开发新烟区,充分发挥云南烟叶生产潜力,巩固云南烟叶的支柱地位,提升云南优质原料的供应保障能力,促进烟草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云南省局(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和《云南省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工作小组,在2005年《云南省烟叶可持续发展规划》和2006年《云南省基本烟田建设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全省十二个州市开展新一轮的《规划》编制工作。规划本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方针,紧紧围绕“一基四化”,努力实践现代烟草农业。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步实施、讲求实效、扎实推进的思路,实施大县、大乡、大片和大户为主体的发展战略,推进烟叶生3产规模集约经营。综合运用现代农业发展理念、现代烟草农业科技成果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围绕提高烟叶质量,突出风格特色,烟农减工降本、增产增收为目标,集约资源、集约技术和集中力量进行重点培育;以烤房、烟水、机耕路、机械化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创新生产组织形式;以加强政策支持、加快科技转化、加大扶持投入为举措,全面提高十二州(市)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烟叶生产规模的稳定、量的提高、质的提升和农民的增产增收。本规划提出的烟区,是指云南省十二个烤烟种植州市,规划区在近期通过鉴定的《中国烟草种植区划》中均在最适宜区和适宜区范围,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烟叶产区,十二州市中有种烟历史悠久的老烟区,也有开发潜力巨大的新烟区。2008年全省烟叶种植规模563.8万亩,收购量1585万担。从土地资源、种烟比较优势和自然经济状况综合分析,近期每年有100万担以上的增量潜力,中长期有2000万担左右的年生产能力。二○○八年八月41目的意义随着我国总体上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农的发展阶段,我省烟叶生产的发展进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全省夯实烟叶生产基础,提高综合能力的关键时期。以前瞻性、战略性的眼光进行新一轮的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在此基础上,通过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深入推进,正确处理好烟叶生产发展和耕地资源、基础设施承载能力的关系,加快向适宜区、最适宜区、和烟叶品质好、市场需求旺的地区转移,计划上优先保证,投入上重点扶持,做实、做精、做强云南烟叶,对确保云南烟叶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第一,通过做好发展规划,把握行业发展的形势和机遇,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信心,完善政策,依靠科技,强化措施,巩固烤烟生产的支柱产业地位,提高云南烟叶原料的供应保障能力,支持全国卷烟工业的发展。第二,通过科学合理规划,从而更好的择优布局,分类指导,合理配置资源,解决好发展烤烟产业与当地其它主要产业在土地、用工方面的矛盾,建立烤烟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第三,通过搞好发展规划,把发展烤烟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切实解决“三农”问题和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撑,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第四,通过制订发展规划,进一步阐明全省烤烟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分析烤烟产业的发展现状,提出烤烟产业的发展思路、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和发展目标,本着需要与可能相结合的原则,制定烟草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措施,使其成为指导全省烟叶产业发展的可靠依据。2编制依据及背景本规划的编制是在云南省农村社会经济环境发生变化和烟草行业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下,随着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云南烟叶生产面临新的形势和新的任务,在此背景下,开展的新一轮全省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本规划主要以2005年《云南省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规划》和2006年《云南省基本烟田建设规划》、2008年《云南省烤烟新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2007年《云南省统计年鉴》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国家烟草专卖局、云南省委、省政府关于云南烟叶生产发展的有关政策及文件精神作为编制依据,同时结合云南烟叶生产的实际和发展现代烟草农业、推进烟叶资源配置方式改革、实施特色烟开发的要求进行的新一轮全省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3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53.1自然生态条件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位于北纬21°8'~29°15'之间和东经97°31'~106°11'之间,北回归线横贯本省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西部为横断山脉的高山峡谷区,东部为地势波浪起伏的高原,南部为中低山间盆地;地形一般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分为东西两大地区。东部为滇东高原,地形波状起伏,平均海拔2000m左右,表现为起伏和缓的低山和浑圆的丘陵,发育着以红壤为主的各种类型土壤。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深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海拔一般在1500~2200m。西南边境地区,地势逐渐和缓,河谷开阔,海拔一般在800~1000m,部分区域在500m以下,是云南省主要的热带、亚热带地区。3.1.1气候条件气候条件是决定一地可否种植烤烟及其种植适宜度的重要因素,也是烤烟产量和烟叶品质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云南立体气候突出,区域气候差异大,云南烟区各地气候利弊有别,导致各烟区烤烟烟叶产量、质量水平和品质风格明显不同。全省大部分烟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无霜期在300天左右,气候温和。3月中旬气温稳定在12℃以上,4月上升到18℃,这样的温度适宜种子发芽和烟苗生长。6~8月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9月平均气温19℃左右,最高气温在25~27℃,是烤烟生长的最适宜温度。全省大部分烟区天然降水充沛,降水量为800~1200mm。降水多集中在5~10月,占全年的85%左右。降水的分布与烟叶生长各阶段的需水要求相吻合,即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降水量不多,有利于烟叶移栽成活和根系生长;6~8月是雨量充沛阶段,有利于烟叶的旺盛生长;9~10月降水减少,有利于烟叶成熟采收。根据《基于GIS的云南烤烟种植区划研究》,7月均温是烤烟种植适宜性的主导指标,7-8月日照时数和4-9月降雨量是烤烟种植适宜性的重要指标。具体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见表3-1。应用GIS进行了上述3个气候指标空间分布的推算和模拟,建立了云南烤烟种植气候区划评价方法和模型,提出了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分区(图3-1,图3-2,图3-3)。表3-1云南烤烟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指标名称最适宜适宜次适宜不适宜7月平均气温(℃)20.01~22.019.01~20.0,22.01~23.518.5~19.0,23.51~26.518.5or26.57~8月日照时(h)≥250≥220and250≥180and2201804~9月降水(mm)550~1250450~1250450~1400400or14006图3-1云南烤烟种植气温适宜性评价分区图3-2云南烤烟种植光温适宜性评价分区7云南烤烟种植气温最适宜区约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0%,大部分分布于滇中昆明以南地区;不适宜区主要分布于滇西北和滇东北较高海拔地带。光温最适宜区面积比气温最适宜区减小了50%以上,并主要分布于哀牢山东部地区,其中文山、红河、玉溪和楚雄4州市最适宜区面积比重最大。光温水综合气候最适宜区主要也分布于哀牢山以东地区。3.1.2地形地貌和土壤条件云南土壤类型多、分布广,为烤烟种植提供了丰富的土壤资源。云南烤烟一般分布在1200-2000m范围,多为山间盆地和丘陵缓坡地;土壤类型十分丰富,散落在山间大大小小的1440多个盆地“坝子”和平缓浑圆的低山丘陵分布着适合种烟的红壤、黄壤、水稻土、紫色土等,其中红壤占土地面积的50%以上。全省植烟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1200~1900m的中性或微酸性红壤、黄壤区域,一般有机质含量0.6~2.4%,速效氮60~80mg/kg,速效磷20~60mg/kg,速效钾100~150mg/kg,pH值5.5~6.8,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水性和透气性较好,是生产优质烟叶的理想土壤。根据《基于GIS的云南烤烟种植区划研究》地形地貌和土壤适宜性划分指标,云南烤烟地形地貌和土壤适生性空间分布见图3-4和图3-5。图3-3云南烤烟种植综合气候适宜性评价分区8图3-4地形地貌综合评价结果(需要重换)仅考虑地形地貌的基本要素时,全省有一半左右的国土面积是适宜烤烟种植的,最适宜的面积大概占五分之一,不适宜的面积大概占三分之一。从分布范围看,最适宜区域在中部纬度,主要集中的区域是滇东部分,昆明、玉溪、红河、曲靖、文山几个地州,其次是楚雄、大理、普洱、临沧、昭通、保山,丽江,这与传统的烟区分布是一致的。9图3-5云南烤烟土壤适宜性综合评价(需要重换)全省适宜烤烟种植的土壤各州(市)都有分布,最适宜区域主要集中在昆明、玉溪、曲靖、楚雄、红河、普洱、临沧、文山、大理、保山、昭通、丽江等地。10综合气候、土壤和地形地貌的评价结果,云南烤烟种植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见图3-6。图3-6云南烤烟种植的生态适宜性评价见根据烤烟生态适宜性评价和全省耕地分布,把全省分为31个重点烟区,27个一级烟区和42个二级烟区,见图3-7。图3-7云南烤烟种植分区评价113.1.3水利条件云南境内河川湖泊纵横,河流众多,有大小河流600多条,重要河流180条,分别属于伊洛瓦底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长江)、元江(红河)和南盘江(珠江)6大水系。全省有高原湖泊40多个,九大湖泊的湖面面积约1100平方公里、总容水量近300亿m3,七大河流在云南境内的河长达5000多平方公里、集水面积达30多万平方公里(图3-8和表3-2),对调节云南气候和确定农业生产灌溉用水奠定了重要基础。目前,全省12个主要烟区拥有水库5000多座、总库容量近100亿m3,10万m3的坝塘53836个,这些水利工程对开发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建设,为种植山地、旱地烟提供了较好的水利条件。具有灌溉条件的耕地约3500万亩,仅占总耕地面积的40%左右(表3-3),农田水利建设仍有待进一步加强。此外,全省烤烟种植区丰富水资源为烟叶生产用水提供重要保障,截止2006年底拥有水资源约1230亿m3,当年各项用水约110亿m3,仅占水资源总量9%左右,除昆明、玉溪和楚雄3个州(市)的用水量达水资源总量的30%~40%外,其它州(市)的各项用水量均很低,且大多数地方的用水量还不到水资源总量的10%(表
本文标题:云南省烟区建设与发展规划(省总规)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89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