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2019高考北京卷下水文《文明的韧性》
北京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①“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中华文明历经风雨,绵延至今,体现出“韧”的精神。回顾漫长的中国历史,每逢关键时刻,这种文明的韧性体现得尤其明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更需要激发出这种文明的韧性。请以“文明的韧性”为题,写一篇议论文。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谈谈你的思考。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②色彩,指颜色;不同的色彩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2019年,我们隆重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欢庆共和国70华诞。作为在这个特殊年份参加高考的学生,你会赋予2019年哪一种色彩,来形象地表达你的感受和认识?请以“2019的色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感情真挚,运用记叙、描写和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谁的文明,韧性何意2019年北京卷第一题,站位高远亦务实,要求明晰且体贴,行文开放又颇具层次性纵深感。着眼于历史未来时空,植根于家国文明高度,面向人的终极培育。鉴往知今,定位青春。“文明的韧性”,就审题而言,至少需要问两个问题。一者,此处“文明”,仅指中华文明吗?二者,此处“韧性”,等于“韧”吗?综合来看,两个问题的答案都需慎重回答。这道题若仅仅写成“中华文明过去坚韧无比,未来也必将如此”,虽似无错,或许失之浅表矣。18岁成人,结束基础教育,进入高等学府,若仅是写一篇这样的“抒情文”与“散文诗”,岂不是太浪费了呢。一,思考“文明”。与文化、美等概念一样,“文明”或许也很难下一个定义,高考考场追求也并非在此。所以出题人非常体贴地做了暖心提示,大大降低了审题难度,也折射出了出题价值倾向。学生至少可从三个维度开开掘。历史层面:抓住关键时刻四字,大灾大难,凄风苦雨,立足特殊历史时期的追问。未来层面:文明发展面对哪些挑战,思考城市化,科技,环境,趋利主义,保守主义等,表达文明何去何从。细化层面: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社会生活、中国人的品格等,抓住其中一个或多个领域,就可去将抽象宏大的“文明”具体化了。浅者浅说,深者深说,专者专说,博者博说。人人有话可说,区分度也可于此广阔的思考天地中体现。儒释道源远流长,从轴心时代流淌不止;汉字变迁,意义不淆,简化、键盘化都无法抹煞;诗言志,经典永流传;衣食住行,衣服的审美和文明特质,饮食上的特色,建筑的美;各省区的文明差异,南方落雨北方落雪……如此这般,学生基本上就可以写得实在、厚实;而宏大主题下的求实化倾向,正是出题人如此苦口婆心贴心提示的动机所在。还要注意的是,在多民族的文明背景下,要区分华夏文明、炎黄、中华民族等几个概念;在全球文明背景下,要有足够的开放意识,对异域文明给予充分的关注。写成一篇《中华颂》,不应该是21世界中国青年的思维水准。二,思考“韧性”。韧性是个客观的词,与长度重量压强一样。讨论文明的韧性,不等于赞叹文明的坚韧。文明的确有其坚韧之时,但也有其脆弱、断裂、消亡之时。面对文明,需有信心,也需要有忧患。这才是成熟思维应有的品质。要去讨论文明的“敌人”是什么,在哪里?它既在外部,异族、战争、天灾;也在内部,封闭、怠惰、攻诘。文明至坚至韧,也至脆至弱,需要呵护珍重。如果学生能够术业专攻,对整本书阅读、专题研究性学习做得透彻,懂一点中国建筑小史、中国八大菜系知识,或许会写得更有水平,能够讨论一下所谓最丑建筑是如何糟蹋建筑文明的,饮食文化又是如何不只是在舌尖上博大精深的,从而不满足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如果学生能够不止步于认同、赞颂,不陶醉于单向度的平面思考,或许文章会写得更耐咀嚼,更有深度和技术。北京卷这道题至少给我们两个启示,基础教育阶段的深度学习任重道远,思维能力的培育永远在路上。文明的韧性千年以降,还没有一个人,如你,把儒道释三家思想的精华悟得如此透彻,领会得如此深刻,运用得如此独到。你始终抱定积极入世、造福社稷的理念,你始终坚守达则兼济、穷则独善的操守,你始终秉持冷眼观市、笑对人生的态度。你以柔韧之躯,无论在朝堂之上还是贬谪之地,都用文明的火把点亮周围人的额头,照亮周围脚下的路,写就一曲曲韧性的精美篇章:洞察时弊的理智拨开笼罩穹空的阴霾,伸展自如的睿智滋润万里江山的土壤,行云流水的机智催开绽放文坛的花朵。于是,你——苏东坡,身在朝堂,便为江山社稷谋划,屡屡上表陈情,只图富国强兵;你身在贬谪之地,就弯下身来,与百姓一道,贴近大地,千方百计造福于民,与民同乐。官运亨通时,你在忧虑;失势落魄时,你在放歌。你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的韧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书写成一篇篇令世人和后人顶礼拜读的绝妙文赋。你在密州书写狂野的“韧”字——看,倾城百姓跟随而来,就是要看看太守怎样“亲射虎”。你心真的醉了,酒酣胸胆尚开张,权且操练一番吧!古往今来,翻遍史册,还有哪一位地方大员如你,能换来倾城百姓俯心塌地的追随。那不是你一心为民、造福苍生的见证吗?想当初,你初来之时,密州还是盗匪横行,淫祠遍野。仅仅过去数月,盗匪绝迹,那些原来供奉天地神灵的祠堂,如今成了学堂,朗朗读书声传遍乡野,民风为之洗化,百姓开始安居乐业。莫不是苍天格外眷顾于你,你是如此这般深得百姓的拥戴和信赖。你在杭州书写温婉的“韧”字——你真的是水利专家!你在加固西湖堤岸后,把疏浚出来的淤泥填塞到西湖中央,形成一道长堤。你还是一位生物学家!你约好周围乡民,在大堤上植杨插柳;你懂得,使大堤稳固的办法就是种树。而今,绿柳扶堤,一道千年风景线跨出水面。你还是农学家吗?你在湖中种上莲藕,你用甘甜的西湖水酿酒,这些福利你通通给了当地百姓;偶尔,你也讨一杯酒喝,和百姓一起品酒吟诗。你在徐州书写博大的“韧”字——有谁在滚滚黄流面前,不惊不惧,指挥若定,保住一方百姓安全。有谁,冒着杀头危险,独闯禁卫军操练大营,恳求将士们和百姓一起加固城墙,保住徐州。有谁,居然以自己的威望,博得了禁卫军操练大营主将的支持。千百将士和倾城百姓一起,扛着麻袋,抬着木头,走上城墙,和洪水搏斗。你竟然感天动地,浸泡了城墙月余的洪流渐渐退去。徐州保住了,百姓欢呼雀跃。当时,黄泛区一片涛声,百姓流离失所,哀鸿遍野。唯独你的治所,苍生有幸,得以保全。千百年来,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就在于一代代如你一样的人,高擎炬火,将其中的“韧”性演绎得精美绝伦。是呀,人生天地间,就应当如你,拿起笔,就秉持善念,心寄馨香,传达乐观向上的情怀,激勉后人;放下笔,就擎起起担当的旗子或锄头,走向天下苍生,有一份力就付出,有一份情就寄托,有一份爱就奉献。唯此,活着才算真正抻长生命;唯此,身后才能万古流芳!文明的韧性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之一,也是唯一一个延绵至今的文明。五千年来中华民族经历了万千磨难,几近断脉,是什么力量支撑着我们不但没有灭绝,反而越古老越焕发出新的生机了呢?那是我们民族的韧性,换言之,是我们古老文明的韧性使然!从我们中国人的思想上来看,我们祖先向来讲究“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生逢治世,他们会积极执政,惠济苍生。一旦生逢乱世或者遭遇不幸,他们往往会“卷而怀之”,等待时机的到来。苏东坡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然而他既能在位时勇退徐州大水,为民谋福,离职后也能盖几间雪堂,“倚杖听江声”并“小舟从此逝,江海度余生。”辛弃疾一生志在抗金,却被南宋政府雪藏二十年,但他既能闯金营活捉叛徒,也能被雪藏后安然在瓢泉稼轩内吟诗作词,等待机会,盼着将来能够“沙场秋点兵。”从我们的文学艺术上来看,我们的文学从《诗经》到《楚辞》,从唐诗到元曲,包括四书五经,“柔韧”的光辉无处不在。“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我们的中庸之道。我们知道“和而不流,强哉矫”我们也知道“柔弱者生之徒,坚强者死之徒”,这是我们的《道德经》,我们从来不硬碰硬,而是“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这是我们的唐诗,能让我们“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我们的宋词。是它,让我们面对磨难微微一笑,淡然处之。这些东西,不仅仅是我们的文学,更是中国思想的豁达,处处流露着中国文明骨子里的柔韧!从我们的历史变迁来看,凡是朝代久远的,都是德润万物细无声。周朝提出“德治天下”,德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天下莫柔弱于水,坚强者莫之能胜。所以,柔以怀人,周朝福泽800年。周朝如此,更遑论汉祖唐宗了,他们“休养生息,轻徭薄赋”,社会一片祥和,经济稳定发展。他们懂得如果横征暴敛,视民如草芥,必定会“飘风不终朝,暴雨不终日。”这便是柔的力量,柔者,韧也!2019年,我们的新中国迎来了七十华诞,七十年来我们经济长足发展。面对美国的经济刁难,我们表示,中国经济是大海,不是小池塘,狂风骤雨能够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经历了无数次的狂风骤雨,大海依旧在那儿;经历了五千年的艰难困苦,中国就在这儿!面向未来,中国将永远在这儿!“我们不想打,也不愿意打,但绝不怕打,而且我们有信心打赢。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底气,这便是我们中国人的骨气,这就是我们中国人,柔中有刚的韧性!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中华文明,伟大的文明。文明的韧性必将让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焕发出更新的生机与活力!
本文标题:2019高考北京卷下水文《文明的韧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6902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