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1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姓名:__________分数:__________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元旦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琴声是通过___________传播到我们耳中的。第1题图第2题图第3题图2.甲、乙两辆小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向东运动,测出它们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知小车甲做___________运动,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若以甲为参照物,乙车向_______运动。3.元旦放假期间,小明乘坐“和谐号”动车组外出旅游。列车开动后,小明看到窗外站台上的人群在往后退,这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若以站台为参照物,则小明是______的。4.气象部门实施人工降雨是用火箭将碘化银洒向云层,碘化银吸附水汽,加速水蒸气___________成小水滴,或加速水蒸气___________成冰晶(均填物态变化名称)。水蒸气变成冰晶的过程中___________热量(填“放出”或“吸收”)。5.如图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合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足够长),实验时应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并且大致在___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当烛焰离凸透镜20cm时,在另一侧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烛焰的像,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___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移动蜡烛,使烛焰离凸透镜10cm,再移动光屏,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第5题图第6题图26.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___________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_现象。7.空瓶质量为5kg,瓶内装满水后为17kg,若换上酒精,整个瓶子可装的酒精比装水少_____kg。(ρ酒精=0.8×103kg/m3)8.A、B是两个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金属球,A的质量81g,体积30cm3,B的质量50g,体积25cm3,如果其中有一个球是实心的,那么,这个实心球应该是________(选填“A”或“B”),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9.一辆长30m的大型平板车,在匀速通过70m长的大桥时,所用时间是10s,它以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桥,用了20s的时间,那么这座桥的长度是()A.140mB.170mC.200mD.230m10.一个人从甲地出发,10min后到达距甲地800m的乙地,休息5min后继续前进,又走了10min才到达距乙地700m的丙地,这个人从甲地到丙地的平均速度是()A.80m/minB.70m/minC.60m/minD.50m/min11.一个木箱漂浮在河中,随平稳流动的河水向下游漂去,在木箱上游和木箱下游各有一条小船,两船到木箱距离相同,且同时划向木箱,若两船在静水中划行的速度大小相同,那么()A.两船同时到达木箱处B.上游的小船先到达木箱处C.下游的小船先到达木箱处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2.下列对各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0m/sB.课桌的质量约为200gC.房间的门高约2mD.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在城区设立显示噪声等级的装置可以有效地防止噪声D.频率是160Hz的声音一定比频率是80Hz的传播速度快14.今年入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遭遇冰冻灾害,小明通过上网了解到护路工人3往路面上撒盐,来避免路面结冰。他认为撒盐后水的凝固点会降低,并用一杯盐水和一杯清水放进冰箱试了一下。“试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问B.得出结论C.猜想D.实验15.在下列“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16.冰的熔点是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温度达到0℃冰就一定熔化B.水的凝固点是0℃C.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0℃D.0℃水结冰时要放热17.下列连线错误的是()1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这是由于光的折射引起的B.浓密的树荫下出现很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C.路边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造成光污染,这是由于光的漫反射引起的D.红色的牡丹看上去呈红色,这是由于它吸收红光,反射其他色光引起的419.小强看远处的某点时,其光路如图所示,则正确的是()A.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B.小强的眼睛是近视眼,应配凹透镜做成的眼镜C.小强的眼睛是远视眼,应配凸透镜做成的眼镜D.小强的眼睛正常,无须配戴眼镜20.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B.所成的像是正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D.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2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1kg棉花和1kg的铁质量一样大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D.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22.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中,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块体积不规则的金属块的密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a.将金属块浸没在量筒内的水中,测出金属块和水的总体积;b.用天平称出金属块的质量;c.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测出水的体积;d.计算出金属块的密度。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A.adbcB.bcadC.abdcD.abcd23.体积和质量都相等的铁球、铜球、铅球,(ρ铁<ρ铜<ρ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如果铁球是实心的,铜球和铅球一定是空心球B.如果铜球的空心的,铅球一定是空心的,铁球一定是实心的C.如果铅球是空心的,铜球和铁球可能都是实心的D.三个球可能都是实心的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4.图中的A、B是两架飞机,一架是实际飞机,一架是从潜水艇上观察到的该飞机的像,则:_____(填字母)是实际飞机。请作出相应的光路图。5第24题图第25题图第26题图25.如图是光源S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请画图确定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26.如图所示,在O点放置一个平面镜,使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太阳光经O点反射后,水平射入窗口P中。请你在图中画出平面镜的位置,并标出反射角的度数。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27.小丽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起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1)小丽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蜡烛A的像是由于光射到玻璃表面发生______(选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3)小丽将蜡烛A逐渐向玻璃板靠近时,蜡烛A的像将逐渐向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玻璃板的方向移动,像的大小将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当玻璃板后面的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小丽移去蜡烛B,并在蜡烛B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此现象说明平面镜所成的是______(填“实”或“虚”)像。观察口628.小刚为了测量不规则矿石的密度,做了如下实验:(1)将天平放______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后,发现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横梁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侧调节,横梁平衡后进行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矿石的质量为_____g。(2)在量筒中注入15mL水,系上细线后将矿石放入量筒,水面位置如图丙所示,则矿石的体积为cm3。(3)根据以上数据算得矿石的密度为g/cm3。(4)假如细线的体积不能忽略,所测矿石的密度比真实值(选填“大”或“小”)。29.为了研究水的沸腾,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9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2)由表可知,加热了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3)根据图象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①;②;③。(4)在实验过程中要使水尽快沸腾,可采取的方法:①;②;(5)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时破裂,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7空气中。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液体_____和_____同时发生的剧烈的____现象。(6)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_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是水沸腾时的情况。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30.小明郊游时捡到一块外形不规则的石头,为了测定它的密度,小明称出石头和一个盛满水的容器的质量分别为0.56kg、2kg,然后将石头轻轻放入容器中,又测出了容器的总质量为2.36kg。(石头吸水不计)求:(1)石头的体积;(2)石头的密度;(3)若石头吸水,所测石头的密度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31.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1)反应距离是多少?速度v/km·h-1反应时间t/s制动距离s/m500.49138(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3)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参考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音调,空气2.匀速直线,15,西3.车,运动4.液化,凝华,放出5.同一高度,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上,能6.(1)直线;(2)反射;(3)折射7.2.48.A,2.7×103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答案BCACBDBACABDDBA三、作图题(每题3分,共9分)24.B,25.600.5020800.51341000.52541200.5485926.四、实验题(每空1分,共25分)27.(1)便于寻找并确定像的位置(或便于找到像)(2)反射(3)靠近,不变(4)不能,虚28.(1)水平,右,27(2)10(3)2.7(4)小29.(1)(2)6,99(3)①水沸腾前温度不断升高②水沸腾前温度上升先快后慢③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4)①减少水量②给烧杯加上盖子(5)表面,内部,汽化(6)b,a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30.(1)2×10-4m3(2)2.8×103kg/m3(3)偏大,因为如果石头吸水会导致测量的体积小于石头的实际体积31.(1)18m(2)103m(3)反应距离会变长,同时车辆的制动距离也变长,车就不容易刹住,很容易发生追尾等交通事故
本文标题:2017-2018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13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