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招聘面试 > 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4(120分
教师招聘考试押题试卷(四)中学化学分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总分核分人题号一二三一二120题分1212122064得分第一部分化学教育教学基础知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不属于导入新课技能的构成程序的是()A.集中注意B.激发兴趣C.明确目的D.进入课题2.推动、指导、支配化学学习行为的内部力量是化学学习的()A.兴趣B.能力C.动机D.行为3.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D.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4.下列属于化学教学综合能力的是()A.观察能力B.实验能力C.思维能力D.创造能力5.以激励促进学生积极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模式是()得分评卷人A.启发式教学模式B.问题解决教学模式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合作学习模式6.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是()A.化学教材B.化学教学实践C.化学教师D.化学教学系统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12分)请把答案填在横线上。7.教学方法的十六字方针是、、、和。8.2003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化学要设置多样化的课程模块,使学生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得到统一和谐的发展。这里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是指知识与技能、、。三、论述题(12分)9.联系中学化学教学实际,试论“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这一化学教学原则。(要求不少于300字)第二部分化学专业知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恰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我国稀土资源丰富。下列有关稀土元素Sm14462与Sm50162的说法正确的是()A.Sm14462与Sm50162互为同位素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得分评卷人B.Sm14462与Sm50162的质量数相同C.Sm14462与Sm50162是同一种核素D.Sm14462与Sm50162的核外电子数和中子数均为6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B.往淡水中加入NaCl等配成人造海水,可用于海产品的长途运输C.赤潮主要是由工农业生产和生活废水引起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而造成的D.海洋经济专属区的资源开发可获得Fe、Co、K、Au、Mg、B等金属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用25ml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KmnO4溶液B.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B.等物质的量的乙醇和乙酸完全燃烧时所需氧气的质量相等C.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D.葡萄糖和蔗糖都含有C、H、O三种元素,但不是同系物5.将15ml2mol•.L-1.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0.5mol•.L-1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A.4B.3C.2D.16.设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硫酸钾中阴离子所带电荷数为nAB.乙烯和环丙烷(C3H6)组成的28g混合气体中含有3nA个氢原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D.将0.1mol氯化铁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含有0.1nAFe3+7.材料与化学密切相关,表中对应系错误的是()材料主要化学成分A刚玉、金刚石三氧化二铝B大理石、石灰石碳酸钙C普通水泥、普通玻璃硅酸盐D沙子、石英二氧化硅8.元素X、Y、Z原子序数之和为36,X、Y在同一周期,X+与Z2-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测不正确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属性最强B.原子半径X>Y,离子半径X+>Z2-C.同族元素中Z的氢化物稳定性最高D.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9.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盐酸中滴加氨水:H++OH-=H2OB.Fe(OH)3溶于氢碘酸:Fe(OH)3+3H+=Fe3++3H2OC.铜溶于稀硝酸:3Cu+8H++2NO3-=3Cu2++2NO↑+4H2OD.向Na2S2O3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S2O32-+2Cl2+3H2O=2SO32-+4Cl-+6H+10.可用于电动汽车的铝—空气燃料电池,通常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铝合金为负极,空气电极为正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NaCl溶液或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正极反应都为:O2+2H2O+4e-=4OH-B.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负极反应为:Al+3OH--3e=Al(OH)3↓C.以NaOH溶液为电解液时,电池在工作过程中电解液的pH保持不变D.电池工作时,电子通过外电路从正极流向负极11.下列表示溶液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错误的是()A.2Al+2NaOH+2H2O=2NaAlO2+3H2↑B.2KMnO4+HCOOK+KOH=2K2MnO4+CO2↑+H2OC.MnO2+4HCl(浓)MnCl2+Cl2↑+2H2OD.K2Cr2O7+6FeSO4+7H2SO4=Cr2(SO4)3+3Fe2(SO4)3+K2SO4+7H2O1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1w克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2w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211845331B.12184()31C.211734231D.211115843113.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mol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14.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4B.1:5C.2:3D.2:515.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溶液是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D.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明显的光带,前者则没有16.已知:2H2(g)+O2(g)=2H2O(l)ΔH=-71.6KJ·mol-1CH4(g)+2O2(g)=CO2(g)+2H2O(l)ΔH=-890KJ·mol-1现有H2与CH4的混合气体112L(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H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1∶1B.1∶3C.1∶4D.2∶317.国外学者在加氯消毒后的自来水中,分离出13种具有潜在恶性致畸、致癌、致突变的挥发性卤代烃等物质,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怎样才能将自来水中所含的这些有害物质含量降低至安全范围内呢?研究表明将水煮费3分钟不失为一个好方法。下列关于卤代烃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煮沸消除卤代烃原理可能是使卤代烃挥发B.与烷烃、烯烃一样属于烃类物质C.CH3CH2CH2Br在NaOH的乙醇溶液中共热,副产物可能有CH3CH2CH2OHD.挥发卤代烃可能氯气与水中含有的微量有机物反应而生成的18.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应:CO+HbO2O2+HbCO,37℃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达到HbO2浓度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下列结论错误的是()A.CO与HbO2反应的平衡常数K=22HbCOCOHbCOOcccc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19.a、b、c、d、e分别是Cu、Ag、Fe、Al、Mg5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气体;(2)b与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单质d;(3)c与强碱反应放出气体;(4)c、e在冷浓硫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为()A.FeCuAlAgMgB.AlCuMgAgFeC.MgCuAlAgFeD.MgAgAlCuFe20.难挥发性二硫化钽(TaS2)可采用如下装置提纯。将不纯的TaS2粉末装入石英管一端,抽真空后引入适量碘并封管,置于加热炉中。反应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不同温度区域,TaI4的量保持不变B.在提纯过程中,I2的量不断减少C.在提纯过程中,I2的作用是将TaS2从高温区转移到低温区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TaI4和S2的浓度乘积成反比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64分)得分评卷人21.(6分)Fe和Al是两种常见的金属,将它们按一定的质量比组成混合物。取一定质量的该混合物,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气体的体积在标准标况下为aL,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混合物中Al的物质的量为(用含字母的数学式表示)。22.(15分)以富含硫酸亚铁的工业废液为原料生产氧化铁的工艺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I从废液中提纯并结晶处FeSO4·7H2O。II将FeSO4溶液与稍过量的43NHHCO溶液混合,得到含3FeCO的浊液IV将浊液过滤,用90°C热水洗涤沉淀,干燥后得到FeCO3固体V煅烧3FeCO,得到23FeCO固体已知:43NHHCO在热水中分解(1)I中,加足量的铁屑出去废液中的Fe3+,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II中,需加一定量硫酸,运用化学平衡原理简述硫酸的作用。(3)III中,生成3FeCO的离子方程式是。若FeCO3浊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会有部分固体表面变为红褐色,该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IV中,通过检验2-4SO来判断沉淀是否洗涤干净。检验2-4SO操作是是(5)已知煅烧3FeCO的化学方程式是322324FeCO+O2FeO+4CO高温,现煅烧464.0kg的3FeCO,得到316.8kg产品,若产品中杂质只有FeO,则该产品中Fe2CO3的质量是kg(摩尔质量/g·-1mol;FeCO3116Fe2O3160FeO72)。23.(8分)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能转化为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2)通过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填化学式,多填本空不得分)排放;(3)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4.(14分)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的,按下图装置进行试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③、④、⑥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3)装置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装置②的作用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5)该小组得出的结
本文标题:福建教师招聘中学化学试卷9套押题4(120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13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