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晶体的常识》教学反思晶体的常识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之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本章比较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晶体结构和性质,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晶体,它们都具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的内容作为第一节《晶体常识》。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是本节课的重难点。由于这一节内容比较抽象,其间出现了诸多抽象名词,如:“自范性、各向异性、无隙并置、晶胞”,以及研究原子对晶胞的贡献等,如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并深入浅出地介绍给学生,成为本节课的难点。作为执教者运用身边事物,直观录象、图片、亲自动手操作实验等方法,利用多种教学手段,比较巧妙地使科学知识与学生的认识、学生的情感产生共鸣,通过主观感悟使学生轻松地学习本节内容。利用具体的实物和图片进行教学,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各种固体,教师展示一些实验室常见的晶体实物:食盐、蓝矾、明矾、硝酸钾等和非晶体实物:玻璃、松香,一些塑料以及部分它们的图片,以物激趣,引出晶体的学习。然后提出疑问:如何对这些固体进行分类?提出晶体与非晶体的概念。这样从学生身边的固体入手,直观、简洁地引入课题,潜移默化地使学生融入课堂。合理地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把所学的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从化学视角观察、分析周围的事物与现象,寻找其中的规律和联系,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学习效率。展示玛瑙和水晶饰品学生描述外观,播放玛瑙和水晶形成过程的录像,提出问题:二者材质有何关系?水晶的天然规则几何外形是如何形成的?为何玛瑙不象水晶一样形成规则的几何外形?通过视频材料,给学生以直观的视觉感知,紧扣视频设计问题,层层推进,让学生对晶体形成过程中的“自范性”和“自范性条件”这两个难以理解的概念轻松地了解。展示晶体二氧化硅和非晶体二氧化硅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引导学生自主讨论为什么晶体呈现多面体外形?晶体有什么性质?怎样鉴别晶体与非晶体?分析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通过对晶体内部微观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务实严谨的学习作风和学习化学的兴趣,通过“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的事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通过和学生一起回忆水晶、玛瑙的形成过程,学生分组进行碘升华的实验,播放“海水晒盐”的资料片,归纳晶体形成的途径。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究、合作意识。对于饱和的硫酸铜溶液的结晶过程,因为实验时间过长,无法在课堂迅速完成。本节课运用比较、分类、抽象、概括的教学策略,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解决的全过程,从宏观特征逐步过渡到微观特征,认真把握内部有序造就了外部有序,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关注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注重通过问题解决使学生获取知识,使原本抽象的一节课,学生学得轻松。不足的是,晶体表现在光学性质、电学性质及热学性质方面的各向异性没能创造条件给同学们以展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永无尽头,而对于教师准备一节课也没用止境。
本文标题:晶体的常识教学反思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23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