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中共江苏省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周延胜引子:毛泽东的魅力永存美国西点军校:美国不怕中国军队现代化,只惧怕中国军队“毛泽东化”纪念堂前的怀念一、毛泽东思想的时代价值“毛泽东思想这个旗帜丢不得。丢掉了这个旗帜,实际上就否定了我们党的光辉历史”“不写或不坚持毛泽东思想,我们要犯历史性的大错误”——《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98页1,是执政党的需要革命传统在不断弱化执政资源在逐步消耗龚自珍:欲灭其国者先灭其史坚定党的信念,首先要坚定党的历史党的历史的合法性是党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有很多党的垮台是从否定党的历史开始的否定党的历史首先否定和丑化党的领袖特别是丑化党的创始人2,是中国现实的需要——解决“中国化”问题克服对外国特别是西方模式的盲目崇拜蒋介石失败的根本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美国化”美国时代周刊和生活杂志记者白修德在《中国的雷声》一书中指出: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些都是一场悲剧。这个“国民政府”中任何一个说着流利英语的高官都是和他的国民完全脱节的。他们对自己的人民,甚至对重庆这座古老的城市都一无所知,要想找他们了解一点中国的真实情况简直就是缘木求鱼。这批人生活在英语之中,彼此说的,想的,梦的都是英语,只有蒋介石不懂英语。李泽厚:“十三亿人口的中国,如果照搬美国模式,那将是人类的一场灾难”3,是人民群众的需要毛泽东主张平民主义反精英主义毛泽东反对特权毛泽东主张群众路线4,是研究中国文化的需要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的地位使得学术研究回避不了(特别在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举例:毛泽东的诗词和书法录杜牧《清明》录温庭筠《送人东游》5,是青年励志成才的需要——毛泽东的精神遗产骨气志气勇气才气土气正气王气(就是王者之气)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与体系“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两对概念的关系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思想与毛泽东思想*毛泽东的错误≠毛泽东思想的错误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两种态度:否定一切的虚无主义肯定一切的教条主义*毛泽东的思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怪异”语录上学太累:要允许学生上课看小说,要允许学生上课打磕睡,要爱护学生身体。教员要少讲,要让学生多看。我看你讲的这个学生,将来可能有所作为。他就敢星期六不参加会,也敢星期日不按时返校。回去以后,你就告诉这学生,八、九点钟回校还太早,可以十一点、十二点再回去。(和王海蓉的谈话1964、6、4)不要考试考试干什么?一样不考才好呢!对于考试一概废除,搞个绝对化。(1968年7月28日招见首都红代会负责人的谈话)没办法就交白卷:从前我在学校里是不守规矩的,只是以不开除为原则的。考试嘛,五、六十分以上,八十分以下,七十分为准。好几门学科我是不搞的,要搞有时没办法,有的考试我就交白卷,考几何我就画一个鸡蛋,这不是几何吗?因为是一笔,交卷最快。(1968年7月28日召见首都红代会负责人的谈话没有就去抢:有一回哥老会抢了我家,我说,抢得好,人家没有嘛!(关于哲学问题的讲话1964.8.18)操娘:一九五九年第一次庐山会议本来是搞工作的,后来出了彭德怀,说你操了我四十天娘,让我操二十天行不行?这一操,就被搅乱了,工作受到影响。(在八届十中全会上的讲话1962年9月24日)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关于政策和策略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关于党的建设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归纳为:三大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三大法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保证(政策和策略、思想政治工作、国际战略和外交方针);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源——马列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赫胥黎的《天演论》亚当斯密的《原富》达尔文的《物种原始论》在1913—1915年间阅读的外国著作1919年以后在北京大学图书馆毛泽东开始接触大量马列著作他在私塾学习的古代儒家经典:《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打下了最初的中国文化基础后来涉及到先秦哲学、楚辞汉赋《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唐宋古文、宋明理学明末清初思想家以至晚清曾国藩、康有为等人的著作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军事思想孙子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未战而庙算”的战略预测“避其锐气,击其惰归”、“以逸待劳”的军事原则“兵不厌诈”的战术发挥了岳飞“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用兵之道将三国演义的原则运用于现代的战术将战国吴起的“一可击十”加以肯定和发挥,明确提出在战略上“以一当十”,在战术上“以十当一”;把项羽“先发制人”的战术加以改造,提出“后发制人”的原则,在强敌的面前,要实行积极的战略退却,诱敌深入、待机破敌。唐朝杜佑《兵典》中的“声东击西”战术红军长征中的四渡赤水战役是毛泽东利用中国优秀军事传统的杰出战例贵州四渡赤水纪念塔继承了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孔子—仁者,爱人孟子—民为贵,君为轻荀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孙中山—平民主义民生是社会进化重心黄宗羲—为天下非为君也包拯—民者,国之本毛泽东的人民观毛泽东的精神品格,是时代与民族的人格化身;他的思想,曾塑造过一代乃至几代中国人的心灵。铭刻在毛泽东脑海里、溶化在毛泽东血液中、体现在毛泽东言行上的、只有两个字——人民1,人民创造了历史“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相信人民,依靠人民。2,和人民打成一片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与人民建立深厚的感情。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3,向人民学习甘当人民的小学生。在人民群众中吸取营养,增长才干。“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4,对人民负责人民拥护、人民满意是我们工作的唯一标准。倾听人民的呼声。注重调查研究,实事求是。5,为人民服务当人民的勤务员。做人民大众的“牛”。毛泽东与群众在一起中国几千年来,仁人志士所梦寐以求的接近于大同理想的“小康社会”新中国根除了盘踞在农村社会中上千年之久的宗法势力,基本从整体上消灭了社会丑恶现象:大烟、妓女、性病、地方病(如血吸虫病)并时刻提防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制度。基本上达到了“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的境界不是经济境界,而是一种道德境界。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大同思想传统文化的营养使得毛泽东成为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传统的民本思想让他得到了人民的拥护传统的军事思想让他打败了强大的敌人传统的大同思想让他进行了理想化试验——大跃进、文革四、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一)萌芽阶段——中共创建和大革命时期(1919—1927)代表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目标上:土豪劣绅、不法地主方法上:组织农会经济上:减租减息减押军事上:建立农民武装政治影响上:宣传活动文化影响上:诸禁、清匪和文化运动(二)形成阶段——土地革命前期(1927—1935)从理论上阐明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代表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我所说的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决不是如有些人所谓“有到来之可能”那样完全没有行动意义的、可望而不可即的一种空的东西。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三)成熟并确立为指导思想阶段——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战时期(1935—1945)标志是:形成了完整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新民主主义论》经过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得到了全党的公认中共七大正式确立为全党指导思想1,构建了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矛盾论》《实践论》2,发展了统一战线理论3,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毛泽东在延安整风上的报告刘少奇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4,形成了人民军队、人民战争理论《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战争的战略问题》等毛泽东写《论持久战》关于《论持久战》概括的准确性:日本的“一长三短”中国的“一短三长”日本的一长和中国的一短,决定了中国不可能速胜;日本的三短和中国的三长,决定了中国不会灭亡。必须打“持久战”。高超的预见性:防御、相持、反攻三阶段战争前途:胜利属于中国。5,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文艺理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双百方针”“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命文艺的基本要求功能方面:文艺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题材方面:革命偶像、革命历史,歌颂国家繁荣人民幸福风格方面:独尊现实主义,通俗易懂,为大众喜爱突出革命性质,禁欲主义(四)继续发展阶段——1945年以后1,从1945年至1956年,是毛泽东思想大发展阶段;2,从1957年至1978年,是毛泽东思想曲折发展阶段;3,1978年以后,毛泽东思想发展的新阶段,即邓小评理论阶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前承马列主义,后启邓小平理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东方的重大发展。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传家宝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和前提。结语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本文标题: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历史地位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75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