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
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词的有关知识: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诗余”、“曲子词”、“歌词”等。2、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3、词的分类:按字数可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按段的多少可分为单调、双调、三叠、四叠等。(词的段落叫:阕或片)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宋词代表了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北宋前期词坛的中心人物是晏殊和欧阳修,后来大政治家范仲淹又开辟了词的意境并启发了豪放派词风,慢词圣手柳永拓宽了词的篇幅并发展了婉约派词风。北宋后期大文学家苏轼对词进行了彻底的革新,开创了豪放派词风,周邦彦则成为此时婉约派的集大成者。南宋前期辛弃疾、陈亮等继承了豪放词风并形成了爱国词派,李清照是此时的婉约派大家。南宋后期出现了以姜夔为首继承了婉约派词风并发展为格律词派。宋词的发展脉络风格比较豪放派婉约派题材狭窄,多抒情,婉约缠绵细腻,语言含蓄,多写个人遭遇或者男女恋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气象宏大意境雄浑,抒发豪情壮志。宋词的发展脉络时期作者成就代表作北宋前期范仲淹开启豪放派词风《渔家傲》北宋后期苏轼开拓豪放派词风《念奴娇》南宋前期辛弃疾继承→爱国词派《永遇乐》北宋前期柳永发展婉约派《雨霖铃》北宋后期周邦彦婉约派集大成者《苏幕遮》南宋前期李清照婉约派大家《声声慢》南宋后期姜夔继承→格律词派《扬州慢》豪放派代表词人苏轼苏轼是宋代文学史上的诗文大家,也是词的革新与解放的高手。他的词是高度个性化的,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束缚、题材范围、格律规范和语言习惯,他的词用来抒情、记事、写景、议论、怀古、悼亡和寄人,被称作是“无事不可人”。他作词摒弃了裁红剪翠,自然的形成了一种清新、刚健的独特风格。辛弃疾辛弃疾“以气节自负,以功业自许”,但一生坎坷,饱受排挤。辛弃疾因报国无路而悲愤不平,所以把词当作宣泄的工具。他的“壮词”中始终洋溢着一派爱国激情,蕴蓄着对投降派和世俗小人的鄙视和痛恨。婉约派代表词人柳永:柳永擅长以纤细婉丽之笔写离别相思、男欢女爱,但他常常能把自己羁旅行役的生活经历和仕途蹭蹬的情感体验纳入词中。他知晓音律,其词韵律谐婉,俚俗自然,深受下层群众的喜爱。李清照:李清照是词史上一位重要的女作家。她的创作生活始于北宋末,终于南宋初。她既享受过安逸宁静的生活,也遭遇了国破、家亡,夫死的灾难与不幸。她才思敏捷、文笔卓越,创作了为数众多的诗词。她的生活变迁和情感起伏,都是和她那个时代息息相关的。才子词人,白衣卿相柳永知人论世柳三变、柳屯田、柳七郎、“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奉旨填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其词音律谐婉,平易轻约,更善情景之融。叶梦得《避暑录话》中言称:“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足见其靡盛,而纪昀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倍加推崇:“诗当学杜诗,词当学柳词。”其词中名篇有《雨霖铃》《八声甘州》《望海潮》等。柳永: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世称柳七,字耆卿,早年屡试不第,一生仕途很不得意,生活穷困潦倒,处世方面抱着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他在城市生活的时间很长,经常出入倡馆酒楼间,与教坊乐工歌伎们交往,因而熟悉市民、歌伎的生活,并通晓乐律。他是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作家。由于他生活环境及其他各方面的条件,使他成为以描写城市风貌见长的婉约派的代表词人。柳永大约在公元1017年,宋真宗天禧元年时到京城赶考。以自己的才华他有充分的信心金榜题名,而且幻想着有一番大作为。谁知第一次考试没有考上,他不在乎,轻轻一笑,填词道:“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等了5年,第二次开科又没有考上,这回他忍不住要发牢骚了,便写了那首著名的《鹤冲天》:鹤冲天柳永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依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这首牢骚歌不胫而走,传到了宫里,宋仁宗一听大为恼火,并记在心里。柳永在京城又挨了三年,参加了下一次考试,这次好不容易通过了,但临到皇帝圈点放榜时,宋仁宗说:“且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又把他给勾掉了。这次打击实在太大,柳永就更深地扎到市民堆里去写他的歌词,并且不无解嘲地说自己是:“奉旨填词柳三变”。之后柳永流落于汴京、苏州、杭州等地,每到一地都流连于秦楼楚馆,为歌伎填词作曲。最后,他在饱受世态炎凉,“怪胆狂情”逐渐消退时,才改名柳永,至景佑元年(1034年)54岁时方才考取进士,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柳郎中。柳永终客死襄阳,家无余财,群伎合金葬之南门外。柳永对北宋词的发展有重要贡献和影响:他制作了大量慢词长调,使词从以小令为主过渡到慢词占优势的地位,从而为词容纳更多的内容提供了相应表现方式。他发展了词的表现手法,善于铺叙,善于运用白描,写景抒情密切结合,语言通俗易懂,音律和谐优美。柳永的词对秦观等人都有影响,对后来的说唱文学和戏曲作家在曲辞创作上也有影响。柳词在宋元时期流传最广,相传当时“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有词集《乐章集》。写作背景:这是一首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想要拜谒当时出任两浙转运使的孙何,就写了此词进献。在词中,极力赞美杭州自然环境的秀美,城市经济的繁荣。杭州西湖传统景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曲苑风荷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花港观鱼雷峰夕照南屏晚钟三潭印月•关于杭州西湖美景的诗句:•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宋之问)•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白居易)•水当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舒。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雨后》)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江南忆,其次是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白居易《忆江南》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望海潮(柳永)朗读,感知课文(1)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地区风景优美的地方,三吴的大都会,钱塘自古以来的繁华之地。(2)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如烟的柳树、彩绘的桥梁,挡风的帘子、翠绿的帷幕,房屋高高低低,约有十万人家。(3)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高耸入云的大树环绕着沙堤,怒涛卷起霜雪一样白色的浪花,天然的钱塘江无边无际。(4)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市场上陈列着珠玉珍宝,家家户户充满着绫罗绸缎,竞相豪华奢侈。(5)重湖叠巘(yǎn)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里湖、外湖与重重叠叠的山岭非常清秀美丽,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叠巘:峰峦重叠清嘉:风光秀美清雅(6)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晴天欢快地奏乐,夜晚划船采菱唱歌,钓鱼的老翁、采莲的姑娘都嬉笑颜开。泛:漂浮(7)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千名骑兵簇拥着长官,乘醉听吹箫击鼓,观赏、吟唱烟霞风光。(8)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他日画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时向人们夸耀。这一首词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来?杭州的繁华首三句:“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在全词中起什么作用地理形势优越,景色优美三吴都会江浙最大的城市钱塘自古繁华历史悠久经济繁荣形胜城市风光宁静美丽楼阁错落人烟稠密家家户户安居乐业烟柳画桥,参差十万人家。风帘翠幕,•钱塘江水•汹涌壮观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商品丰富商业繁荣家家披罗着锦市民生活殷富上阕:描写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繁华。重湖叠巘清嘉水碧山青秀美异常•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背景环境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称赞孙何的执政能力和与民同乐的作风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预祝孙何早日被召回京城下阕:极写杭州人民和平安宁的生活景象。总结:•重湖叠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从四个方面穷其美好风貌,极写杭州百姓之安居乐业,在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四季皆美的西湖上,从早到晚都有游兴颇浓的人群。他们或“羌管弄晴”或“菱歌泛夜”,无不洋溢着祥和欢乐的气氛,最后盛赞郡守孙何的声势和雅望。——湖山胜状——四时风物——昼夜笙歌——湖中人物•名句欣赏: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写杭州西湖的湖山之美,写秀色山水重重叠叠,陆上是”三秋桂子“,水里是”十里荷花“,本非一时之木,但写来则色香一片,如见如嗅,使人忘记了桂子荷花本不同时,它们呈现在同一幅画面上,使词打破了时序的界限,让人陶醉在美丽的花丛中。相传金主完颜亮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以后便对杭州垂涎三尺,因而更加膨胀了他侵吞南宋的野心。宋谢驿有一首诗写道:“莫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岂知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这虽然是传说,但杭州的优美迷人和柳永的深厚功力由此可见一斑。名句赏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意象之美: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简洁凝练,意境优美:三秋”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暗含美丽的传说:“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望海潮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位置重要、历史悠久、繁华)(美丽、雅致、繁华)(钱塘江雄伟壮丽)(人民富有)(湖山之美)(民众悠闲的生活)(长官休闲的生活)(歌颂地方官政绩)描写钱塘的繁华,展现国泰民安风貌,借以歌颂地方长官政绩显著。“点染”艺术鉴赏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点染”是诗词的一种艺术手法。“点”即抽象的评点,“染”即具体的描述。二者紧密相连,表达共同的意境。分析本词的“点染”艺术一、从全篇看点——“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染——具体对西湖的描写。居民区繁华,钱塘壮丽,国富民安,西湖繁华,长官威仪。二、对西湖的描写点——重湖叠巘清嘉染——山色之美:“三秋桂子”湖荷之美:“十里荷花”人文之美:“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吟赏烟霞。”小结:《望海潮》词调始见于《乐章集》,为柳永所创的新声。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的风格,以大开大阖、波澜起伏的笔法,浓墨重彩地铺叙展现了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在艺术构思上匠心独运,上片写钱塘,下片写西湖,以点带面,铺叙晓畅,形容得体。其写景之壮伟、声调之激越,与东坡亦相去不远。特别是,由数字组成的词组,如“三吴都会”、“十万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骑拥高牙”等在词中的运用,或为实写,或为虚指,均带有夸张
本文标题:高中语文必修四--柳永词两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0832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