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中国当代城市广场的演变与文化传承
龙源期刊网中国当代城市广场的演变与文化传承作者:王琴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5年第03期摘要:广场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与兴盛起来,并成为人们城市生活与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化寄托场所。文章通过对我国广场的起源、演变、文化由来等方面进行研究,挖掘中国数十年来,广场逐渐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的重要文化活动场所的原因。在研究的过程中,着重采取比较、对比的方式,对广场(1)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封闭、半封闭、开敞、下沉式),(2)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广场的艺术布局包括:尺度、构图手法、视觉艺术——绿化地带、建筑群、雕塑、喷泉、建筑小品和人工照明、音响等),(3)设施和文化传承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更清晰的了解广场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对我国未来的广场及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关键词:城市广场;三个阶段;文化传承1城市广场的形成与分类1.1城市广场的概念广场这个概念被认为是西方传入中国的,但实际上,我国古时也具有与现代广场相同概念的场所,在当时将宽阔、开阔的场地称为“台”,不过古代的这类场所多用于宗教与政治,鲜少用于民众聚集或娱乐。直至近代,在西方文化、势力强势入侵之后,对于中国而言才开始有广场的形成。经过百年间的历史变迁,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广场有了巨大的发展,人们对广场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升,这种变化是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影响下产生的,城市广场在人民需求和社会环境的作用下,孕育催生出新的面貌,称为城市中的时代印记。1.2城市广场的形成中国在近代才有城市广场这一概念出现,从殖民到国民政府这段时期,由于国内形势和社会环境特殊,我国的城市广场发展与规划一直未能形成规模和影响,直到新中国成立,在苏联专家的指导下,才在一些城市陆续出现广场。但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当时的城市广场多为政治集会之用,虽建设规模大,但却缺乏设计和规划,显得较为单调和简单。随着改革开放与经济转型,我国政治经济实力得到了大幅提升,城市广场在市民生活中意义非凡,它满足了市民户外公共活动的需求,成为当代城市文化集散地,在城市社会、文化生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3城市广场的分类城市广场被认为是市民公共活动的场所和城市文化的承载体,按照其功能性可分为:公共活动广场、集散广场、交通广场等,按其性质可分为:纪念性广场、文化性广场和商业性广场龙源期刊网等。这些广场分类,单从其名称就不难看出其广场的归属性质和使用功能,务必根据其特性对广场进行设计和规划。同时还需避免城市广场发展中的几大误区,被归纳为:“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雕塑,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机关”,防止在大规模建筑或政府性建设中,产生模式性、呆板性和缺乏文化性的城市广场。努力形成多元性、多样化的市民生活城市广场。2城市广场的发展与演变2.1八十年代城市广场发展与演变中国城市广场真正开始得到发展是从改革开放(1978年)后开始,由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带动,为中国注入了活力和动力,使得社会大众开始思考和注重城市生活,而城市广场的发展给予了市民一些符合需求的场所,这些绿化、美化的场所为民众提供舒适、安逸的环境。2.1.1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八十年代时期的中国城市广场大多功能简单,多属于政治性、纪念性的集会场所,如贵阳人民广场、大连斯大林广场、太原的五一广场等。当时广场规模和面积较大,以方便公共集会、市民活动等具有特定性质。但当时城市广场数量有限,而且设计和规划较为保守,大部分广场以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布局为主,通常以绿化带或道路作为边界隔离,广场内外空间由进出广场的“开口”作为连接,总体布局偏属于围合性功能。2.1.2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八十年代的城市广场常选用领导雕像或政府建筑群为广场中心区域,同时引入大面积的草坪和灌木作为绿化,搭配方形或圆形花池、草地等构成对称式、轴线式设计布局,在当时是规划设计布局的主流。在材质选用上多以品质高级的石材(大理石、花岗石)为主,即在布局上体现了广场的恢宏气势,又在材质选用保证了高端品质,这都是当时广场设计建筑的主要手法和方式。2.1.3设施和设备,广场除了主体建筑外,其设施、设备也是体现城市广场规模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八十年代时期,城市广场建设较为单一,大多数设备以简单照明为主,如广场高射灯照明,通常光照充足,能达到很好的照明效果,但没有变化或效果烘托作用,仅仅起到照明功能性用途,也就更谈不上音响设备的使用了。由于广场集会的性质影响,在对广场设计时,很少设置休闲设施,如:坐凳、喷泉、公共卫生间等。总的来说,八十年代的城市广场在设施设备上规划较少。2.2九十年代城市广场发展与演变九十年代的中国其政治经济迅速崛起,社会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解放和开放,随着市民对城市广场环境质量的需求日益增加,广场成为了美化城市面貌的社会生活缓冲地带,提升环境品质的社会公益性建设项目。在九十至九五年代期间,上海外滩广场、大连希望广场先后落龙源期刊网成,由于其蓬勃向上的城市精神象征,既感染和鼓舞了市民,更是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也带动了许多城市兴建标志性广场的浪潮。2.2.1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九十年代城市广场建设很积极,广场建设数量也大幅增加,由城市道路构成广场的边界外缘,逐渐淘汰了封闭式和半封闭式广场,多以开放式空间布局为主,并且广场开口众多也具有主次之分,增添了广场内外的渗透性。由于城市广场的建设受到政府的关注,在建设规模上,广场面积越来越大,有些城市甚至将广场建设成为城市的中心或文化中心。2.2.2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城市广场大多属于政府建设项目,由于社会大众的需求和审美提升,使得政府对广场的布局设计更加重视,如:上海外滩广场、鲁迅文化广场、大连星海广场等都是政府行为下的重要建设项目。九十年代的广场不再是简单的几何或对称图案,出现三角形、椭圆形、梯形等几何图案,同时结合折线、弧线、放射线等,形成丰富的广场布局图案,构成灌木、花卉、草坪、水体等,在空间形态上也更具均衡性和协调感。2.2.3设施和设备,随着九十年代中国城市社会、经济实力的提升,广场设施设备也有所不同,包括雕塑、照明设备、座椅等都变得越来越亲民和贴近生活,主体雕塑体现城市文脉,照明设施更多样和变化,广场座椅表现市民休闲情趣。除了沿用原来的设施和设备以外,城市广场还增添许多其它设施,如:文化艺术小品、服务设施和无障碍设施等。设施和设备承担广场文化,烘托城市情感,特别是无障碍设施的出现,反映了社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关心、关怀,表现出城市广场环境已经开始向人性化方面提升和发展。2.3二十一世纪城市广场发展与演变二十世纪末时,城市广场建设项目从数量、规模上过于庞大,这种盲目建设的热潮引起人们的反思,使得广场建设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被人们更加重视,在经过系统的治理后广场建设摆脱了政治的纠缠,盲目建设浪潮得到了抑制。与此同时,城市广场建设在摆脱盲目跟风、求大的建设习惯后,除传统规划和建筑领域外,社会学历史学、生态学、环境学和人类学也逐渐涉入广场的研究中,城市广场的本质和内涵的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3.1空间比例和围合程度,二十一世纪大多数城市广场在数量和规模上有了显著的减少,面积再也不是以前的盲目求大。在空间布局方面,依然延续以前的布局方式,广泛运用了下沉式、围合交错式等更加丰富的布局方式,同时加入了商业文化和社区文化在其中,使得广场建设迎来了一种新的内外关系,它模糊了行人与广场的界限,避免了明确的广场内外开口所带来的排斥性,从而更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广场的公共性。2.3.2规划布局和材质选用,虽然广场建设面积有所缩小,但其广场内的元素更加多元和丰富,对称式和轴线式的空间格局逐渐减少,复杂多元和无轴向、非对称式的布局形式逐渐增多。通过多种元素综合呈现,展现出城市文明的真实面孔,归纳出了城市历史文明,也罗列了社会精神和市民生活景象。龙源期刊网设施和设备,二十一世纪的城市广场注重市民生活与活动,设施和设备更加丰富、多元,出现了小品艺术细腻化、服务设施人性化的特点。这一时期,在设施、设备建设方面有两大显著特征:第一,广泛加入了信息化服务设施,如大型电子多媒体屏幕、音乐喷泉、电子灯光秀等媒体设施;第二,无障碍设施体系的日益完善,如盲文语音提示,残疾人座椅、残疾人卫生洁具等。通过以上设施设备更新方式,体现出全社会更加细腻的人性关怀和文明。在中国城市广场发展的这三、四十年中,由最初的西方侵入式到中国特色式,期间经历了多次转型和变迁,现在广场已经成为市民生活不可缺少的活动场所,成为社会生活的承载体。未来中国城市广场将继续发扬城市文明,它必将在促进公共生活繁荣、促进社会融合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参考文献[1]蔡永洁.城市广场[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2]夏祖华,刘鼓川.议城市广场设计一创造为人的、多场的、有个性的市民活广场[J].建筑学报,1988(7).[3]叶鹏.中国当代城市广场认知与实践的3个阶段—基于符号学、语用学视角的观察[J].建筑学报,2013(10).
本文标题:中国当代城市广场的演变与文化传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00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