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1/7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文章的好坏与写作的快慢无关,顷刻间成数千言,未必▲可诵,吟得一字拈断数茎须,亦未必▲,我们欣赏的是成品,不是过程。“手不辍笔,俄得七纸”,固然资为美谈,终究不是常人轨范。▲的人,也许是早有腹稿。A.斐然字字珠玑文不加点B.斐然字字千钧一文不名C.蔚然字字珠玑一文不名D.蔚然字字千钧文不加点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生活充实,才会表白出、发抒出真实的深厚的情思来。①它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②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③“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④应该去寻到它的源头⑤空口念着是没用的⑥这源头很密迩、广大A.②⑥④①③⑤B.②⑥⑤③④①C.③⑤②⑥④①D.③⑤④②⑥①3.下列诗句所描述的风俗,不属于...古代年俗的一项是(3分)A.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沈冻酒。B.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C.当年恶梦惊唐王,秦琼敬德守门旁。D.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4.下列教室励志标语中,最贴切的一组是(3分)A.唯有埋头,方能昂首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B.鹰击天风壮,鹏飞海浪春今天辛苦一阵子,明天幸福一辈子C.今日不努力,明天去搬砖笑看人生峰高处,唯有磨难多正果D.修身,治国,平天下天王盖地虎,全上985;宝塔镇河妖,至少211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A.无论闲乘电梯还是勇攀悬崖,都呈现了精彩的人生。B.人一旦实现了目标,就会失去奋斗动力,无所事事。C.经历艰难攀登的人,比走捷径者更懂得成功的快乐。D.不同的人机遇不同,但是奋斗可以弥补机遇的不足。2/7二、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故龙图阁学士滕公墓志铭苏轼神宗初临海内,厉精为治,旁求天下,以出异人,得英伟大度之士。滕公元发始见知于英祖,而末及用,书其姓名藏于禁中,帝以是知之。既见公,姿度.雄爽,问天下所以治乱。不思而对曰:“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帝曰:“卿知君子小人之党乎?”公曰:“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朝廷无朋党,虽中主可以济.,不然,虽上圣不治。”帝太息曰:“天下名言也。”逐以右正言知制诰谏院、开封府,拜御史中丞、翰林学士,且大用矣。而公性疏达不疑,在帝前论事,如家人父子,言无文饰,洞见肝鬲。帝知其诚尽,事无钜细,人无亲疏,辄以问公,或中夜降手诏,使者旁午,公随事解答,不自嫌外。而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帝虽不疑,然亦出公于外。以翰林侍读学士知郓州,移定与青,留守南都,徙齐、邓二州,用公之意盖未衰也,而公之妻党有犯法至大不道者,小人因是出力挤公,必欲杀之。帝知其无罪,落职,知池州。徙蔡,未行,改安州。既罢,入朝,未对。而左右不悦者,又中.以飞语,士大夫为公危栗,公谈笑自若,曰:“天知吾直,上知吾忠,吾何忧哉!”乃上书自明,帝览之,释然,即以为湖州。方且复用,而帝升遐。公读遗诏,僵仆顿绝。久之乃苏,曰:“已矣,吾无所自尽矣。”今上即位,徙公为苏、扬二州,除公龙图阁直学士,复以为郓州,徙真定、河东。治边凛.然,威行西北,号称名将。而宦官为走马者,诬公病不任职,诏徙许州。御史论公守边奇伟之状,诏复留河东,而公已老,盖年七十有一矣。即力求淮南,上不得已,乃以龙图阁学士知扬州,未至而薨。(选自《东坡全集》,有制节)6.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姿度.雄爽度:气度B.虽中主可以济.济:成功C.又中.以飞语中:内心D.治边凛.然凛:严厉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神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在天下广招奇才,滕元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神宗召见。B.滕公以蔓草和松柏喻结党小人和无党君子,认为朝廷有朋党。即使圣人也无法治理。C.滕公妻族有人犯大逆不道之罪,小人借机诽谤。皇帝知元发无罪,仍提拔重用他。D.藤公治理西北时很有威望,宦官却诬陷他不称职,御史向朝延陈述了他守边的实情。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3/7⑴治乱之道,如黑白东西,所以变色易位者,朋党乱之也。译句:▲▲⑵而执政方立新法,天下汹汹,恐公有言而帝信之,故相与造事谤公。译句:▲▲9.滕公“性疏达不疑”在文章第二段中有哪些表现?请简要概括。(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1题。暮春题瀼西新赁草屋(五首其三)①杜甫彩云阴复白,锦树②晓来青。身世双蓬鬓,乾坤一草亭。哀歌时自惜,醉舞为谁醒?细雨荷锄立,江猿吟翠屏。【注】①这首诗是杜甫晚年从成都草堂迁往夔州后所作。②锦树:繁花盛开的树。10.颔联描述了诗人怎样的生活境遇?颈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状态?(5分)▲▲11.元代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说:“细雨”一联唤醒开头两句。请作具体分析。(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⑴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论语・述而》)⑵日月忽其不淹兮,▲。(屈原《离骚》)⑶云无心以出岫,▲。(陶潜《归去来兮辞》)⑷彼童子之师,▲,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⑸黑云压城城欲摧,▲。(李贺《雁门太守行》)⑹▲,多于在庾之粟粒。(杜牧《阿房宫》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范仲淹《岳阳楼记》)⑻▲,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苏轼《赤壁赋》)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3~16题。日规汪曾祺西南联大新校舍对面是“北院”,文学院的学生走过北院,将出侧门时,往往都要停一下:路边开着一大片剑兰!这片剑兰开得真好!花很大,比普通剑兰要大出一倍,可是,这些花谁也不能碰一碰,这是化学系主任高崇礼种的。他不爱串门拜客闲聊天,爱种花,只种一种:剑兰。大家都知道高教授的脾气:他的花绝不送人。而且大家知道,现在他的花更碰不得,他的花是要卖钱的!这样,高教授的生活就提高了不少,他家汽锅鸡的香味时常飘入教授宿舍的左邻右舍。哪位说:教授卖花,未免欠雅。先生,您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您不知道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教授,穷苦到什么程度。因此,高崇礼卖花,全校师生,皆无非议。只有一个人可以走进高教授的花圃,蔡德惠。蔡德惠是生物系助教,坐办公室。生物系办公室和化学系办公室紧挨着、门对门,蔡德惠和高教授朝夕见面,关系很好。4/7蔡德惠是一个非常用功的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各门功课都很好。他生活上很刻苦,联大四年,没有在外面兼过一天差。联大学生像蔡德惠这样没有兼过一天差的,极少。蔡德惠在中学时就立志学生物。他对植物学尤其感兴趣,到了大学三年级,就对植物分类学着了迷,植物分类学在许多人看来是一门很枯燥的学问,单是背那么多拉丁文的学名,就是一件叫人头疼的事。可是德惠觉得乐在其中。有人问他:“你干嘛搞这么一门干巴巴的学问?”泰德惠说:“干巴巴的?——不,这是一门很美的科学!”他是生物系的高材生。四年级的时候,系里就决定让他留校。一毕业,他就当了助教,坐办公室。高崇礼教授对蔡德惠很有好感。蔡德惠算是高崇礼的学生,他选读过高教授的普通化学。蔡德惠的成绩很好,高教授还记得,但是真正使高教授对蔡德惠产生较深印象,是在蔡德惠当了助教以后。他很勤奋,每天高教授来剪花时候(这时大部分学生都还在高卧),发现蔡德惠已经坐在窗前低头看书,做卡片。虽然在学问上隔着行,高教授无从了解蔡德惠在植物学方面的造诸,但是他相信这个年轻人是会有出息的,这是一个真正做学问的人,高教授也听生物系主任和几位生物系的教授谈起过蔡德惠,都认为他有才能,有见解,将来可望在植物分类学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高教授对这点深信不疑。因此每天高教授和蔡德惠点头招呼,眼睛里所流露的,就不只是亲切,甚至可以说是:敬佩。高教授破例地邀请蔡德惠去看看他的剑兰。蔡德惠当然很喜欢这些异国名花。他时常担一担水来,帮高教授浇浇花;用一个小薅松松土;用烟叶泡了水除治剑兰的腻虫。高教授很高兴。蔡德惠简直是钉在办公室里了,他很少出去走走,他交游不广,但是并不孤僻。有时他的老同学会到他的办公室里来坐坐。在蔡德惠那里坐了一会的同学,出门时总要看一眼门外朝南院墙上的一个奇怪东西。这是一个日规。蔡德惠自己做的。所谓“做”,其实很简单,找点石灰,跟瓦匠师傅借一个抿子,在墙上抹出一个规整的长方形,长方形的正中,垂直着钉进一根竹筷子,——院墙是土墙,是很容易钉进去的。筷子的影子落在雪白的石灰块上,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这是德惠的钟表。蔡徳惠原来是有一只怀表的,后来坏了,他就一直没有再买,——也买不起。他只要看看筷子的影子,就知道现在是几点几分,不会差错。蔡德惠做了这样一个古朴的日规,一半是为了看时间,一半也是为了好玩,增加一点生活上的情趣。至于这是不是也表示了一种意思:寸阴必惜,那就不知道了。大概没有。蔡德惠不是那种把自己的决心公开表现给人看的人。不过凡熟悉蔡德惠的人,总不免引起一点感想,觉得这个现代古物和一个心如古井的青年学者,倒是十分相称的。人们在想起蔡德惠时,总会很自然地想起这个日规。蔡德惠病了。不久,死了。死于肺结核。他的身体原来就比较孱弱。生物系的教授和同学都非常惋惜。高崇礼教授听说蔡德惠死了,心里很难受。这天是星期六,吃晚饭了,高教授一点胃口都没有。高太太把汽锅鸡端上桌,汽锅盖噗噗地向响,汽锅鸡里加了宣威火腿,喷香!高崇礼然想起:蔡德惠要是每天喝一碗鸡汤,他也许不会死!这一天晚上的汽锅鸡他一块也没有吃。蔡德惠死了,生物系暂时还没有新的助教递补上来,生物系主任难得到系里来看看,生物系办公室的门窗常常关锁着。蔡德惠手制的日规上的竹筷的影子每天仍旧在慢慢地移动着。(选自《汪曾祺小说自选集》,有删节)13.结合情节,简要分析小说中蔡德惠的生活状态。(6分)▲▲14.文中画线句表达了高崇礼什么样的情感?(4分)▲▲5/715.文章花了很多笔墨写花,简要分析作者的意图。(4分)▲▲16.请探究小说最后一段的表达效果。(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7~19题。误用的并存和折中夏丐尊①从小读过《中庸》的中国人,有一种传统的思想和习惯,凡遇正反对的东西,都把他并存起来,或折中起来,意味的有无是不管的。这种怪异的情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随在发现。②已经有警察了,敲更的更夫依旧在城市存在,地保也仍在各乡镇存在;已经装了电灯了,厅堂中同时还挂着锡制的“满堂红”;剧场已用布景,排着布景的桌椅了,演剧的还坐布景的椅子以外的椅子;已经用白话文了,有的学校同时还教着古文;已经改了阳历了,阴历还在那里被人沿用;已经国体共和了,皇帝还依然坐在北京……这就是所谓并存。③如果能“并行而不悖”原也不妨。但上面这样的并存。其实都是悖的。中国人在这里有一个很好的方法来掩饰其悖。使人看了好像是不悖的。这方法是什么?就是“巧立名目”。现在的督军制度,不就是以前的驻防吗?总统不就是以前的皇帝吗?不都是在那里借了巧立的名目,来与“民国”并存的吗?以彼例此,我们实在不能不怀疑了。④至于折中的现象,也到处都是。医生用一味冷药,必须再用一味热药来防止太冷;发辫剪去了,有许多人还把辫子的根盘留着,以为全体剪去也不好;“某人的话是对的,不过太新了”,“不新不旧”也和“不丰不俭”“不卑不亢”……一样。是一般人们的理想!“于自由之中,仍寓限制之意”,“法无可恕,情有可原”……这是中国式的公文格调!“不可太信,不可太不信”,这是中国人的信仰态度!⑤这折中的办法是中国人的长技,凡是外来的东西。一到中国人的手里、就都要受一番折中的处分。折中了外来的佛教思想和中国固有的思想,出了许多的“禅儒”;几次被他族征服了,却几次都能用折中的方法,把他族和自己的种族弄成一样:这都是历史上中国人的奇迹!⑥在这并存和折中主义跋扈的中国,是难有彻底的改革,长足的进步的希望的。变法几十年了,成效在哪里?革命以前与革命以后,除一部分的男子剪去发辫,把一面黄龙旗换了五色旗以外,有什么大分别?迁就复迁就
本文标题:盐城市2019届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