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英国邮政改革及其走向
英国邮政改革及其走向石家庄邮电专业技术学院张连分第一步从2002年4月1日到2004年3月31日,开放每宗数量超过4000个的商函业务、邮件收集和分拣服务、某些高附加值服务。这一步骤大约可以开放30%的英国邮政的市场。第二步从2004年4月1日到2006年3月31日,适当降低商函业务门槛,开放每宗数量介于500至1000之间的商函业务,进一步开放约30%的邮政市场。第三步2006年3月31日之后,除专营业务之外的英国邮政市场全面开放。——英国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1进入新世纪之后,英国邮政进行了举世瞩目的邮政改革,改革的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影响巨大。英国邮政在改革的震荡中前行,维持了邮政体系的正常运行,也经历了许多风险和曲折。其中的经验教训值得深思和回味,改革的发展趋势和英国邮政的前途值得密切关注。一、公司名称的创新与回归实行邮政公司化改革之前,英国邮政名为“ThePostOfficeGroup”(邮局集团)。旗下包括RoyalMail(皇家邮政)、ParcelforceWorldwide(邮政包裹)和PostOffice(邮局)等三大品牌。2001年3月26日,根据新的邮政法,英国邮政进行了改革,建立了公共有限责任公司,新公司为政府所有。同时,英国邮政有了一个新的名称——“Consignia”(运递者)。“邮局集团”不再使用。但是为英国人所熟悉的信誉卓著的邮政品牌群体——RoyalMail(皇家邮政)、ParcelforceWorldwide(邮政包裹)和PostOffice(邮局)将保持不变。深深植根于人们心中的邮政形象,包括邮局、邮车、邮政职工的服饰都保持不变。在解释更改公司名称的意图时,英国邮政宣称,“运递者”能够强化英国邮政品牌形象,消除与其它国家邮政的混淆,支持英国邮政开拓国际市场。为了加强在国际市场的地位,英国邮政需要一个与众不同、容易识别的标志,以培育和维护品牌形象。“邮局”是一个通用名词,它难以得到法律的保护,也不能显示英国邮政的特性。新的公司名称Consignia(运递者)有助于将英国邮政和竞争对手尤其是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区分开,明确英国邮政作为现代的、综合的寄递和配送公司的定位。然而,新名字没能给英国邮政带来好运。改革和更名后的第一个财务年度(2000-2001)仅赢利4900英镑。第二个财务年度(2001-2002)则亏损11亿英镑,亏损额日均300多万英镑。总额11亿英镑的亏损包括业务亏损、投资亏损、机构重组费用、资产贬值等。同时为了改变经营状况,英国邮政不得不再次裁员1.5万人。此前,英国邮政在一个降低成本12亿英镑的计划中已经宣布裁员1.5万人。雪上加霜的是,英国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又提出了开放邮2政市场的议案。在此艰难时刻,英国邮政高层也出现人事变动,原总裁约翰•罗伯特先生离任,新总裁艾伦•莱顿接任。艾伦•莱顿表示不喜欢“运递者”这个名字。因此英国邮政重新改为“皇家邮政集团公共有限责任公司”(RoyalMailGroupplc),仍然以“皇家邮政”、“邮政包裹”和“邮局”等三大品牌开展业务。名称改变意味着英国邮政的向后转,英国邮政将放弃进一步海外扩张的计划,集中精力搞好国内日渐亏损的核心业务。二、新的邮政市场机制的基本框架“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有权为任何能够很好地履行普遍服务职责的经营者颁发许可证,也有权处罚任何服务质量下降的普遍服务提供者。这是对英国邮政的巨大挑战。”——摘自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网站。2001年3月26日,新的英国邮政法开始生效。依照这部法律的规定,建立了“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和“邮政用户理事会”,英国邮政市场开放,原英国邮政改组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和“邮政用户理事会”依法对邮政市场和邮政服务进行管理,英国邮政成为邮政行业众多经营实体之一。(一)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市场监管者,其决策由一个七人组成的理事会做出,主席是格兰汉姆.考伯特先生。它的主要职责是:确保以单一资费提供邮政普遍服务;推动邮政市场竞争;发放邮政经营许可证;控制邮政服务价格,监管服务质量;对邮政网络的发展提出建议。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代表国家履行邮政行业管理职责,负责邮政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还有防止邮政市场垄断和保证公平竞争的职责,负责对市场垄断行为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对违法经营者进行处罚和公示。邮政市场监管委员3会还负有对公用邮局的监管职责。(二)邮政用户理事会邮政用户理事会是民间性组织,负责与普遍邮政业务、邮政用户利益相关事务。邮政用户理事会可以就任何可能影响邮政用户利益的活动,向政府、垄断经营与公平竞争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和邮政经营者提供建议和信息。邮政用户理事会还有向邮政用户发布信息的职能。邮政用户理事会可以受理用户的投诉,理事会应在认为必要时进行调查,并向政府、垄断经营与公平竞争委员会、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提交报告。(三)英国邮政的重组在邮政市场开放的同时,英国邮政自身也进行了改革,重组为国有有限责任公司,国家持有邮政公司全部股份,并严格控制邮政公司的股票发行和转让。1、国家持有邮政公司全部股份财政部或经财政部授权,可委派一人或几人为财政部或政府主管部门的代表。但是,无论财政部还是政府主管部门都不能做邮政公司的影子董事。2、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根据新的邮政法,英国建立了“邮政行业监管委员会”和“邮政用户理事会”。“邮政行业监管委员会”是独立于政府和企业的行业监管机构,依法对邮政市场和邮政服务进行管理。“邮政用户理事会”是代表消费者利益的公共团体,负责监督邮政质量和服务,受理客户的申告。3、政府在财政上支持邮政发展国家继续支持邮政公司的发展,向邮政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本、外币贷款。政府主管部门对邮政公司及其子公司有担保责任。邮政公司可以向政府提出请求面向财政部等部门发行企业债券。4、邮政承担普遍服务义务并拥有专营权利4普遍服务提供者的身份由政府和邮政行业主管部门依法确定后颁发许可证,并通告欧盟委员会。目前英国邮政是唯一的普遍服务提供者。英国邮政拥有对信函业务的专营权,目前的专营范围是资费低于1英磅重量低于350克的信件。除普遍服务提供者或其授权者之外,任何人不得经营此类信函业务,对违反者要加以处罚,并对普遍服务提供者给予相应补偿。5、对邮政市场实行许可证管理邮政行业监管委员会成立后,为包括英国邮政在内的邮政经营者颁发经营许可证,一方面促进邮政行业的有效竞争格局实现,另一方面规范邮政市场,便于对邮政市场进行监管。英国邮政2001年3月获得第一个经营许可证。邮政行业监管委员会还陆续给其他6家非邮政公司颁发了经营许可证。三、即将到来的全面市场开放“再没有什么比看到竞争对手做原本属于我们的业务更令人难受的了”——摘自英国邮政所编《投递者》报(一)至2006年全面开放邮政市场直至2001年3月,英国邮政一直保持着对英国市场上重量低于350克或资费低于1镑的邮件的垄断,但是国际邮件市场已经全部自由化。现在英国邮政每天在英国境内投递8000万个邮件。目前,英国邮政控制着全部信函业务,其它业务早已放开。所以邮政市场的开放实际上是信函市场的开放。而其中商函(Bulkmail)是信函业务的主体,是英国邮政利润最高的核心业务。很多机构用户利用这项业务投递帐单、银行结算单、支票、广告邮件和其它函件。位居前十名的商函用户都是银行、政府部门和邮购公司。它们每家每年的邮件量都在2.5亿至5亿之间。每宗业务的数量在4000个以上的所有商函业务的收入是每年15亿英镑。2002年1月31日,英国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公布了一个邮政市场开放计划,该计划分三步进行,至2006年开放除专营业务之外的英国邮政市场。第一步从2002年4月到2004年3月31日,开放每宗数量超过4000个的商函业务、邮件收集和分拣服务、某些高附加值服务。这5一步骤大约可以开放30%的英国邮政的市场。经营者可以自己投递这些邮件,也可以交由皇家邮政投递。允许经营者自己收集和分拣邮件然后交给皇家邮政投递,这样就使经营者能够从小公司那里收集邮件并享受英国邮政的折扣。考虑允许经营者从事某些附加值较高的业务,如小范围的投递服务,可以给顾客提供多种选择。第二步从2004年4月1日到2006年3月31日,通过适当降低商函业务门槛,开放每宗数量介于500至1000之间的商函业务,进一步开放约30%的邮政市场。这就意味着在第二阶段60%的英国邮政的商函业务被放开。同时要降低对邮件投递业务的限制,考虑允许经营者通过英国邮政以外的经营者投递邮件。第三步2006年3月31日之后,所有的市场限制取消,除专营业务之外的英国邮政市场全面开放。英国邮政市场开放的步伐与欧盟基本一致。根据欧盟2002年邮政指令的规定,至2003年将邮政专营业务的范围由350克以内的、低于5倍基本资费的信函缩小至100克以内的、低于3倍基本资费的信函;2006年,将邮政专营业务的范围缩小至50克以内的、低于2.5倍基本资费的信函;同时,除一些为保障普遍服务而必须的国家之外,全面放开出口国际邮件市场。至2009年,如果市场开放措施对邮政普遍服务没有不良影响,就将全面开放欧盟内部邮政市场。英国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主席格兰汉姆.考伯特对英国邮政市场的开放计划进行了解释,他说,现行的邮政垄断经营显然不能向用户提供需要的服务,而且成本也难以控制。相信最有效率的方式是改变英国邮政一家垄断的现状,引入竞争。竞争将给英国邮政带来变化,从而保证它的未来发展和普遍服务。当然改革也会给英国邮政带来风险和挑战,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在报告中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将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普遍服务。但是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相信,最大的风险是无所作为固守不断衰落的垄断性邮政服务。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的目的是给英国邮政和邮政行业以时间实现由垄断到充分竞争的顺利转变。希望通过这一过程催生一个富有效率的英国邮政,并保持英国境内最大的邮政普遍服务提供者的地位。所以改革要分阶段进行,首先从商务用户开始,至2006年3月631日实现邮政市场的充分竞争。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已经对英国邮政的经营和财务进行了详细研究,结论认为,竞争虽然会使英国邮政损失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是通过提高效率它完全能够经得住竞争的考验。从许多已经全部或部分放开邮政市场的国家来看,邮政至少可以保持90%以上的核心业务市场份额,而且服务质量有了明显提高。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的本意是希望通过引入竞争,使英国邮政更有效率,提高邮政普遍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从而使广大的邮政用户受益。(二)众多竞争对手拥入英国邮政市场市场开放使英国邮政面对更多的竞争对手,并且与竞争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改革之后,国内外的竞争对手相继获得了邮政经营许可证。2001年至2002年初,邮政市场监管委员会为多家国内外邮政和速递企业发放了为期1年的过渡性经营许可证。获得经营许可证的英国国内的私营速递公司有海斯商务服务公司、英国邮件有限公司、迪亚有限公司、乳制品速递公司。获得经营许可证的的国外的邮政和速递公司有3G环球(英国)有限公司、TNT(英国)有限公司、德国邮政。从已经获得许可证的公司来看,既有英国国内的私营公司,也有国外实力雄厚的跨国邮政速递企业;既有速递公司,也有具备配送能力的其它类型企业。因此,英国邮政面临国内外各种类型、不同实力、不同经营风格的邮政、速递、配送公司的竞争。私营公司将在信函、包裹等英国邮政的关键业务领域与它展开面对面的交锋。除了在信函业务领域之外,私营公司早已在包裹、物流等业务领域与英国邮政的包裹部门(ParcelforceWorldwide)和物流服务部门(LogisticsSolutions)展开了激烈竞争。在这些领域一些私营公司已经针对英国邮政独有的一日递、次日早9点之前投递等服务,推出的针锋相对的业务。各个公司所得到的短期经营许可证的内容、业务范围不尽相同。一般包括如下内容::从企业客户那里收集、运输、分拣商函邮件,然后由皇家邮政(RoyalMail)配送。私营公司都选择伦敦、曼彻斯特、爱丁堡等中心区
本文标题:英国邮政改革及其走向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59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