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民营企业扩张的创新思考与对策
向西南科技大学的老师和同学问好!民营企业扩张的创新思考与对策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四川大学经济学院杨继瑞一、民营企业促导政策结构创新目前我国仍处于体制转轨时期,因此我国的制度变迁方式仍然是一种政府主导型制度变迁的方式。政府主体在经济调控力量的对比中处于优势地位,它的制度供给能力和意愿是决定制度变迁的方向和形式的主导因素。所以,政府应当加大制度创新力度,优化民营企业的促导政策。促进民营企业的扩张,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一、民营企业促导政策结构创新(1)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做到:“四个不争论”:即发展民营经济的思路不争论,民营经济进入的领域不争论,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不争论,民营企业家的身份和地位不争论;“五个不限制”:即不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不限制民营经济的发展方式,不限制民营经济的经营方式,不限制民营经济的经营规模,不限制民营经济的组织形式;“六不歧视”:即对小企业不歧视,对经营受挫的企业不歧视,对特殊行业的企业不歧视,对农民企业家不歧视,对外来企业家不歧视,对改制企业家不歧视。从而使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在社会上有地位,政治上有荣誉,经济上有实惠。一、民营企业促导政策结构创新(2)鼓励和引导有优势的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国有企业的改组改造,主动吸引内外资进入和加盟,“借鸡生蛋”、“借船出海”、“借脑生财”,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市场机制下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要素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制造业的主力军作用。(3)多渠道解决民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瓶颈,一是争取上级对优势项目的资金支持,二是通过优势项目和强势企业招商引资,三是融通银行资金,不断研究和拓展政银企“共创效益,共担风险,共谋发展”的空间。一、民营企业促导政策结构创新(4)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适应中小企业的创业机制和发展环境,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5)民营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自身要科学、理性的进行战略选择,不要盲目抛弃一些还很有竞争力和市场的传统产业,要按照我国工业化进程和国际化战略形成的市场需求确定发展方向。(6)着力进行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现代法人治理结构。特别是要把信息化逐步应用到企业运作全过程,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升战略管理能力和水平。一、民营企业促导政策结构创新(7)民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品牌经营的重要性,集中打造优势品牌,以品牌扩大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增加产品附加值,以优势产品为龙头,形成规模优势,规模与品牌互动,扩大市场的占有率。(8)构建“五商”氛围,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一是要优化政策环境“亲商”,二是优化投资环境“安商”,三是优化服务环境“扶商”,四是优化市场环境“富商”,五是优化发展环境“爱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一站式服务制”、“收费明白卡制”、“服务承诺制”和“环境评议制”等,真正做到“墙内工作老板干,墙外事情政府办”。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中70%以上是家族企业,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全球,家族企业都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如,美国90%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名列美国《幸福》杂志500强的大企业,有173家是家族企业,在上市的最大型公司中,有42%是家族企业;英国企业有90%是家族企业;中国台湾的500家大民营企业,几乎全是家族企业。无庸讳言,民营企业的.家族制治理结构在民营企业创业阶段具有其成本优势和竞争优势,利用血缘和亲缘关系,家族企业容易获得创办企业所需的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降低企业创立的成本,较快地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在家族企业中,企业家长往往集所有权与经营权于一身,因此能够在执行中较有效地去实践决策者的思想。这样的企业往往能更快地适应市场,更有效地配置资源,提高运作的效率。如果不考虑两种不同制度结构下,企业经营者“企业家才能”的差异,那么以企业家(兼家长)为核心的家族制治理结构可能比以支薪经理为核心的法人治理结构更有助于节约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交易成本。这主要表现在: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1)所有权与控制权完全统一于“创业家族”的家族制产权配置结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委托一代理成本:这是因为,在股权分散的现代公司制企业里,企业剩余的索取者(股东)在一般情况下并不直接对其所有的企业实施控制,受薪的职业经理人虽然不承担经营风险,但却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企业剩余的多寡。企业所有权的非对称分布必然导致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双向的委托一代理成本。但家族企业对称配置的产权结构则最大程度地保证了经营者行为取向与企业利益之间的激励相容。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2)家长集权的家族制治理机制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的决策成本和协调成本:在现代公司制度下,企业重大经营决策一般要经历一个由经理层提出方案、董事会讨论方案、股东大会通过方案并委托给经理层具体实施的过程。由于公司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必然引致公司利益诉求的多元化,公司的重大决策往往是一个耗时很长的利益均衡过程,而多重利益折衷的决策结果也往往偏离企业单纯的效率目标指向。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但是,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和规模的逐渐扩大,家族制管理的局限性也随之日益突出。因此,能否突破家族制管理,成为当前民营企业第二次创业的关键性因素。家族制管理的局限性主要是:(1)企业内部缺乏应有的民主机制。家族企业最明显的特征是家长式的管理,现在大多数民营企业主集董事长和总经理于一身,企业的管理权和重大决策权完全由一人掌握,对员工的管理依据关系亲疏来进行,“人治”色彩较浓,企业缺乏民主气氛。家长制独断专横的决策在某些时候有其合理性,但是很可能脱离实际,缺乏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内容,以致造成投资或经营方针的重大失误,这样的结果往往会把企业带入高风险运行的危险状态。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2)企业结构缺少相应的整合力由于民营企业传统的建构方式以“五缘文化”为基础,即所谓的亲缘、地缘、神缘、业缘、物缘。换言之,指以宗族亲戚、邻里乡党、宗教信仰、同行同学和物质媒介等为五条纽带结合成的社会人际关系。五缘文化作为一种原则,具有对一些人群的聚集力,同时也意味着对另一些人群的排斥力。现实中表现为企业经常录用家族成员或亲戚担任高、中层管理者,排斥外来人员。任人唯亲的结果使部分家族管理人员常常以企业元老或功臣自居,享有特权,在工作中我行我素,企业的规章制度对他们形同虚设,即使出现了重大失误,大多数人也能凭借裙带关系逃避责任。企业的内部制度由此具有了“双轨形式”和“双重标准”。其结果:一方面致使管理混乱,企业结构缺乏相应的整合力;另一方面又会使一些与家族没有关系但有才能的人看不到迁升的希望,对企业失去信心而离开企业,从而导致大量优秀人才从企业中流失,增大企业离心力,最终导致企业衰败下去。二、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创新(3)企业缺乏明晰的健全的产权制度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民营企业产权是清晰的、健全的,但是,在民营企业内部仍然存在一个明晰产权的问题。一方面,由于中国文化素以宗法家庭为主体,尊祖宗、尚人伦、重感情以及守三纲五常之类的道德准则,因此阻碍了家族企业产权的制度化、明晰化,也成为阻碍中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瓶颈。创业之初,几个兄弟姐妹或者父子共同投资,其内部产权往往不明晰,特别是出现企业由谁继承的时候,这一问题就更显突出。另一方面,在家族制下,企业产权通常是封闭式的。家族持有股权,“肥水不外流”,既排斥外来者参股,又缺乏家族产权多元化的条件。虽然有些民营企业也成立了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在两人以上,但持股者或是妻子儿女、或是亲戚,董事会形同虚设。在封闭式产权条件下,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自身的积累和原有股东的再投入,这极大地限制了企业的规模化发展,甚至有的家族企业为了不让外界知道企业经营状况与股权状况,企业连银行融资方式也拒绝。更为严重的是企业在进入市场后,经营者的营销决策、发展方针都摆脱不了血缘干预,这就更加束缚了企业的发展。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民营企业要以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来实现扩张。市场竞争是产品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外在压力。对此,政府要引导民营企业的有序竞争。竞争与保护和市场经济始终相生相伴,抽象地谈论竞争或保护都是有理由的:鼓吹竞争者说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灵魂;提倡保护者说保护是“公平”的桥梁。然而,自斯密《国富论》问世以来的竞争都是有限的竞争,保护都是有条件的保护,世界贸易组织中既有促进充分竞争的措施,也有倡导合理保护的条款。问题在于保护必须合理。过度的保护往往生成为地方保护主义,它保护了落后,限制了效率,致使某些蜀中产品不仅过不了“黄河”、跨不过“长江”,而且不少过去有传统优势的小商品也被沿海产品所击溃。诸如此类的现象不在少数。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其实,市场经济框架下的保护,通常所指一国民族经济的保护,对民族经济的保护又主要是对幼稚产业的保护。在外贸规则中,这种保护又是有时限的。可以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保护,是保护“母体”、保护“希望”,本质上属于合理竞争的范畴,与我们生活中的一省之利、一市之利、一县之利的狭隘的地方保护主义不搭界。在新世纪市场化浪潮的裹胁下,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必将被荡涤。在促进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应勇敢地面对开放,面对外来企业的竞争;给外人以国民待遇,给国人以“省民待遇”、“市民待遇”、“县民待遇”,主动尽早废除一切地方保护主义的陈规陋习。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随着市场主体的多元化、竞争机制的理性化、内外市场的一体化、市场组织的有序化和竞争环境的趋烈化等,都会给小企业,特别是与大中型企业产品严重同构的独立型小企业越来越大、越来越明显的冲击。广大小企业的存在、发展和结构变动的动因和方式,正在经历一个质的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出现若干意义深远的新特征,预示着我国小企业将面临一个新的竞争环境: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特征之一:有序的企业系列将在竞争中逐步形成——大量小型企业将在竞争中被纳入以大中型企业为核心的企业系列中去。特征之二:资源合理配置的政策体系将在实践中逐步完善——资源消耗大、产品质量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将在政策导向下退出历史舞台。特征之三:中国小企业将以内涵发展替代过去的外延扩张。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1.结构调整与产业延伸的方向选择在产品结构的调整与产业延伸的方向选择中,要注意向具有以下特征的产品(业)沿伸:一是该产品(业)正处在发展阶段,并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二是该产品或产品系列发展过程中,技术进步快,技术更新频繁;三是与企业原有经济技术基础有较强相关性。2.结构调整与产业延伸中所遇障碍,如:经济规模障碍、技术性障碍、市场性障碍、资本性障碍、产业政策障碍。小企业在产品结构调整决策中,容易陷入两个误区:低障碍误区、技术低起点误区。采用低进入障碍战略往往导致低收益的相关结果。最新的研究成果指出,在产品调整中应尽量选择“高进入、低退出障碍”进入战略。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3.产品结构调整的非均衡推进并逐步到位在单个置换产品选择中应采用“高水平”战略,力求一步到位的同时,在结构调整中则应采用非均衡推进模式,以便各个击破。不能追求一次性结构优化。4.增加产品技术含量,提高产品档次在较低层次上与国际市场接轨,产品技术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制约了小企业国际的竞争力。技术进步是一个“积累性过程”,中国小企业技术进步的模式,并不一定要采用“研究—开发—商品化”的模式,而是以适应市场需求为主。即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确定哪些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中有需求,或着哪些工艺技术有突破性进展,从而可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降低生产成本,然后再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予以正确决策。三、民营企业产品结构创新产品结构调整是工业企业适应新一轮竞争的客观要求和现实选择,产品结构调整是经济结构调整的着力点,产品结构调整是当前企业走出困境的有效途径,产品结构调整是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因企施策,有的放矢,明确产品结构的具体途径,但首要一点,各企业对自己的产品必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改造一批传统产品;壮大一批骨干产品;开发和引进一批新产品。挂靠一批名优产品。争创一批名牌
本文标题:民营企业扩张的创新思考与对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6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