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品质管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185页)
—1—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省农林厅市场与经济信息处摘要: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我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成效与经验,全省建立了以“三个体系、三项制度和一个建设”为基础的工作框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形成了职责明确、合力推进的良好工作氛围。本文提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下一步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控制和做大做强安全优质农产品品牌“两大关键”,最终建立适合农业发展并与国际接轨的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保障全省农业生产和消费安全,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关键词:江苏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影响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新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一项重要而又紧迫的任务。按照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2002年全省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下,全省农业部门上下共同努力,加强调查研究、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寻求对策,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建设管理之路,全省农产品质量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一、构筑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框架近年来,在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省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大体上概括为“三个体系、三项制度和一个建设”。(一)完善农产品标准体系。近几年,每年制定以优质特色农产品为重点的地方标准60多项,目前累计完成180多项。同时加快制定市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002年、2003年全省共分别完成196项、250项。另外,为了加强标准的宣贯实施,全省各地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重点,加快建设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盐都县、海安县、洪泽县被农业部列为全国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同时注意地方特色农产品推介与保护,已有洞庭碧螺春茶、镇江香醋、高邮鸭、宝应荷藕等先后通过国家原产地保护。为贯彻全国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今年4月28-29日会同省质监局、海洋与渔业局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会议,对全省“十五”以来农业标准化以及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明两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4]57号),对全省农业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积极配合省质监局加快农业地方标准的制订,今年以优质特色、出口农产品为重点,计划制、修订183项省级农业地方标准;市级重点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标准),计划制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200项。进一步强化无公害农产—2—品产地环境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宣贯力度,积极争取农业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建设,全面提高我省农业标准化水平。(二)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目前,全省初步形成了以“省级质检中心为龙头、区域性(市级)质检中心为骨干、县级质检站为基础、市场(企业、基地)速测点为补充”,分工明确、定位清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网络框架。省农、畜产品质检中心于2000年底挂牌,2002年先后通过省级计量认证,均已列入农业部第四批部级中心筹建计划,今年将通过部级“双认证”;市级已有常州、南通、连云港、扬州、盐城、淮安中心通过省级区域性质检中心考核验收;县级已有44个县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张家港、海门市农产品质量检测站通过省级计量认证;400多家市场(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了检测点,开展快速检测。(三)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认定体系。2001年省政府成立了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委员会,出台了《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认定实施办法》,开展无公害农产品认定。目前全省共有2050个无公害农产品通过省级认定,其中有1535个通过国家转换。加强绿色食品认证的引导和管理,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参与绿色食品开发,创建绿色食品品牌。今年上半年新增有效绿色食品产品40个,全省共有169个企业271个有效使用绿色食品产品,累计开发绿色食品产品445个;新增有机食品3个,全省共有33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转换证书。(四)建立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制度。全省2001年通过10家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开展质量安全准入工作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2年省政府转发了省农林厅会同省工商、质监、卫生等部门联合起草的《关于开展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工作的意见》,把试点工作扩大到各省辖市和县(市、区),试点市场基本做到“五有”,即有检测站(点)、有检测仪器、有检测人员、有检测台帐、有专门交易区(专柜)。扬州、徐州、苏州等地已将此工作列入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中。目前,全省开展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试点的市场达439家。今年将在全省439家市场开展质量安全准入试点基础上,不断扩大试点范围、提高检测手段,逐步推广实施“四个延伸”,即由市场检测向基地检测延伸,由市场专销向总体准入延伸,由蔬菜检测向果品等其他产品延伸,由分段控制向全程质量控制延伸。(五)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从2002年开始,在全省13个市设立125个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点的基础上,2003年继续开展例行监测工作,确立161个监测点(其中45个基地、24个批发市场、72个农贸市场、20家超市)开展监测,各监测点以农药残留速测为主,开展蔬菜农药残留状况定点监测,4、7、9、11月形成四次监测报告。2003年例行监测共检测了9.6万个样品,4次监测结果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在全省设立了88个“瘦肉精”残留监测点,对全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把关。今年利用通过“双认证”的8个省、市农畜产品检测中心,继续在4月、7月、9月和11月对全省13个省辖市开展例行监测工作,选择82个蔬菜农药残留监测点开展异地抽检定量监测,4月份监测样品496—3—批次,总体情况较好;设立99个“瘦肉精”残留监测点开展生猪及其产品监测,4月份共监测样品318批次,抽检样品全部合格。(六)建立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制度。为控制农业投入品源头,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农林厅会同省经贸委《关于开展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的意见》(苏政办发[2002]81号)。全省各地以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环节中的违法行为为整治重点,上下联动,强化监管。全省13个市和大部分县均出台了禁用、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规定。自2002年以来,先后在海安、射阳、江阴开展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集中销毁活动,推动了全省农业投入品整治工作深入开展。2003年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共执法检查农资生产、经营、使用企业2.8万家,立案查处4930起,查获违法农资1.01万吨,案值6511万元。今年坚持“打防结合、标本兼治”和“五不放过”原则,对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重点产品、重点企业、重点区域、重点市场进行集中整治。今年上半年,先后开展了禽流感疫苗、农药、肥料等专项整治等行动,全省共出动执法人员31695人次,检查企业19267个(次),整顿市场4453个(次);查处各类农资违法案件2358起,其中案值5万元以上大要案17起,移送公安的15件、人数13人;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6个;为农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17亿元。(七)开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根据《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十五”规划》要求,全省将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3000万亩。为了使规划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对任务指标进行了逐市、逐年、逐类产品的详细分解。同时为了加快建设步伐,确定了以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来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按照农业部、国家质监总局第12号令要求,2002年底以来我省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已认定种植业面积983万亩、家畜134万头、家禽8458万只(羽)。今年第一批常规认定工作已经结束,认定种植业面积219.4万亩、家畜59.8万头、家禽1421万只(羽)。同时以整体推进为突破口,按照“统一组织、全面检测、集中申报、整体推进”要求,全面开展产地认定工作。2003年18个县通过产地认定,共认定756个产地,认定种植业面积801万亩、家畜287万头、家禽4360万只。今年的20个县产地认定整体推进工作正在进行之中。目前,全省累计通过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762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面积2003万亩。二、凝聚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工作合力近年来全省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建设,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省上下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有力地推进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高。(一)领导重视,农产品质量建设放在农业和农村工作突出位置。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对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高度重视,在安排农业和农村工作时,都把农产品质量建设作为促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措施,放在突出位置来抓。各级政府对标准体系建设、检测检验机构建设、无公害基地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开发、市场准入等都提出具体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落实各职能—4—部门,明确责任人和年度任务。各级人大、政协也高度关注农产品质量建设,提出议案、开展考察、专题审议,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工作。扬州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还专门审议了政府在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所做的工作,市人大、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和委员实地视察全市农产品质量建设。(二)成立机构,协调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各级政府都成立了由分管市(县)长为组长、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农产品质量建设领导班子,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统一领导协调各职能部门工作。省农林厅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厅拿出50%的人力、物力投入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18个与农产品质量建设相关的处室,分为“管理、检测、产业、保障”四个层面予以推进。(三)调查研究,明确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的思路。2002年初,针对入世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挑战,根据省领导的指示,省农林厅及时提出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定和准入制度,开展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为全省农产品质量建设和质量安全管理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和工作任务。为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的顺利实施,省农林厅出台了《江苏省无公害农(水)产品生产“十五”规划》、《江苏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管理办法》、《江苏省绿色食品“十五”发展规划》、《关于加快发展我省有机农业的意见》等指导性文件。各地区各部门也出台了相应的规划,明确了发展思路目标。(四)增加投入,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供资金支撑。农产品质量建设基础薄弱,需要政府投入支撑。近两年,全省各级财政逐步调整资金投向,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建设的投入力度。各级都安排了农产品质量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技术推广、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定认证奖励、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等。特别是省政府去年安排农产品质量建设专项资金5000万元,主要用于无公害农产品产品认证、产地认定以及农产品质检体系建设等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资金补助,强有力地推动了面上工作的展开。今年,省政府继续安排了4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农产品质量建设。(五)大力宣传,为农产品质量建设营造良好氛围。为营造全省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的良好氛围,结合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各地加强宣传力度,通过会议、咨询、展示等活动,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新闻传媒,在宣传周期间,全面展示我省近年来各地农产品质量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效。同时,根据省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安排,积极配合全省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开展,全面推进食品放心工程。另外,为保证“五一”期间农产品消费安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促进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放心消费,省农林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确保消费安全的通知》(苏农市[2004]12号)文件,对全省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在全省农业系统营造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5—(六)加强考核,强化农产品质量建
本文标题:[品质管理]全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185页)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7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