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精工”石英表的冲击产品十谋略
“精工”石英表的冲击产品十谋略日本精工的成功首先来自于其高起点的产品定位,那就是:“敢与权威挑战,做成世界领先。”精工把市场营销的直点放在产品策略上,具体表现为“59A”计划.决心开发出“更正确、精确度更高”的手表,向瑞士手表挑战,这是精工企业抓住了市场竞争的根本。精工善于创新,她把目标定位在国际市场新产品石英表的研制上,这比通常意义上的新产品开发更有意义。精工石英表的崛起,是日本当代最有特色的国际商战案例之一。众所周知,瑞士曾数十年雄踞世界钟表业王座,而从战后废墟中挣扎出来的日本人要想夺取世界钟表业的王冠,就必须在科学技术和市场营销两个方面向瑞士挑战。这样就有了精工的“石英冲击”。一、挑战瑞士日本诹访精工舍,在1959年由大和工业公司和第二精工合诹访工厂合并而成时,还是一家毫不起眼的小公司。第二精工舍诹访工厂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繁华的东京迁来诹访的避难工厂,战争结束时又一度关闭,1946年初开始从战败的打击中苏醒过来,到1959年与当地的大和工业公司合并时,才刚刚初具规模。二过,公司董事长山崎久夫一开始就决心把诹访变成“日本的瑞士”,他手下以中村恒也为首的一批技术员及公司职员们,也对向瑞士挑战充满了热望与自信。就在这一年,公司的技术人员开始把眼光投向未来,他们制定了一项“59A计划”。担任这项计划领导人的中村恒也,毕业于日本大学工学部,当时他虽然才30多岁,却早已因成功地设计了尔牌男用手表而出名。马贝尔牌男用手表精确度高,畅销于市,经常在日本国内的竞赛(精确度竞争)中取得优胜。因此当公司的人认为再在国内争胜已没有多大意思,该向瑞士的国际比赛进军了时,中村恒也的发言有很强的说服力。他向年轻的技术人员宣布:“我们这家新公司将独自朝着另一方向走。因为今年是1959年,所以我们的计划命名为59计划。又因为这是1959年最大的课题,所以这项计划称59A计划。”不久,59A计划小组开始行动。中村恒也向大家清楚地说明了这次行动的目标:“更正确、精确度更高,这就是我们的目标。所以不一定要拘泥于石英钟表、音叉钟表、弹簧式机械钟表的电动化,等等,只要能达到高精度的目标,都可以进行研究。对了,例如我们经常提到的电波修正钟表,或许也在考虑之列。”中村恒也之所以这样说,是担心这一群开发者一开始就被某些先人为主的观念所束缚,因此他提出应该寻求各种可能性以后再来确定研究的具体方向。不过在他的内心里,“石英将成为未来的主流”的信念是很坚定的,他相信不久将会进人石英钟表时代,相信用普通发条钟表的价钱一定可以买到石英钟表。因为石英钟表的实用化实际上在两年前就已经开始了,精工舍(它可以说是诹访精工舍的“父亲”)已经开发过成品献给广播电台。但是,精工舍运送到广播电台去的实际物品,约有一辆小型卡车那么大,其内部安装了数量繁多的真空管,以取代电晶体和IC。因此,它不仅不能称为手表,连背在背上都不可能。诹访精工舍的本行是手表,它必须制造能带着走的石英钟表,否则就没有意义。而为了能带得走,就必须用干电池来驱动。也就是说,石英钟表必须小型化到这种程度:用干电池驱动,能带得走。这样一清理,开发目标就逐渐集中了。当目标渐趋明确时,59A计划小组的一位技术人员提出一个很好的建议:“有人认为精工可以承办东京奥运会的计时,我们应该派出侦察队到罗马奥运会上去。”罗马奥运会于1960年举行。同年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国际奥委会,决定下一次奥运会由东京主办。罗马奥运会的计时是由瑞士的欧米茄公司承办的,下一次的东京奥运会对于以超越瑞士为目标的精工无疑是一个极好的机会。奥运会是人类对于体能界限挑战的盛会。同时也可以说是科学技术的祭典。因为像马拉松。田径、游泳等,所有比赛的时间测定、记录、资料处理都必须采用时代的尖端科技。在过去的奥运会正式记录的计时方面,瑞士欧米茄具有绝对权威,以它的自信绝对不会放弃在东京奥运会上担负计时工作。而精工人现在打算“绝对不能让给欧十茄,无论如何东京奥运会要用国货来计时”,在这种想法下,当年8月精工的技术人员就悄悄地从羽田机场登机,赴罗马奥运会现场去观察对手了。初到罗马,最使精工人感到吃惊的是,国际奥委会对于欧米茄有着绝对的信赖,奥运会简直是欧米茄的产品展示会。马拉松以及长跑项目不必说,其他各类项目几乎都是在欧米茄的指针之下决出胜负的。从运动场馆的大时钟到裁判员手里拿的秒表,都是清一色的欧米茄。然而不久后,精工人就心中有数了。随着对运动场上情况的深人了解,他们增强了自信。他们经过仔细调查发现,所有使用的欧米茄制造的计时装置,几乎都是机械式钟表,石英钟表只有几部。这使精工人不再有惧怕心理,因为那时他们已经成功地开发出了能赶上瑞土的机械手表。那时诹访精工会除了马贝尔表之外,还推出了皇冠表,具有超常精确度的豪华精工表也已制造完成,受到国际的好评。于是,在罗马的技术人员认定日本钟表工业已具备了与瑞士并驾齐驱的实力。他们回到日本马上写出一份调查报告,其结论是:“对于担任东京奥运会的计时装置很有信心,它必须采用比目前比赛中所使用的钟表更先进的设备,而欧十茄并不可怕。”于是,不久以后便从精工舍、第二精工舍以及诹访精工台三家公司调来了20名技术人员,组成了计时装置开发组,以在4年后的东京奥运会上取代欧米茄为目标,开始了决战。他们首先提出了“制造比罗马奥运会还要先进的计时装置”的口号,然后确定了三家公司的具体分工。由精工会负责大型钟表和显示器,第二精工舍负责跑表,诹访精工合则因59A计划小组对石英钟表的先知先觉和情有独钟,负责研制石英钟表。现在59A计划小组的目标就是东京奥运会之前全力完成可以携带的石英表。在东京奥运会的3年前,诹访精工舍制造完成了石英表951一型机。不久以后这种一型机又改进为二型机,被日本多家马拉松会采用。国际奥委会看过二型机后,也不再依靠欧米茄,而委托日本制造商来开发奥运会计时装置。1963年2月,诹访精工舍推出石英表951三型机,同年9月又推出四型机。这部四型机在一年以后的东京奥运场上大出风头,它是一部世界级的最新产品,重3公斤,裁判员可以用一只手轻松地携带着,用干电池驱动,平均日差0.2秒。和以前有一辆小型卡车那么大的石相比,它确实是进了一大步。它的出师,使得在奥运场上长期独占计时装置的瑞士势力,从此有了失败的记录。与此同时,诹访精工舍还推出了数字式跑表。它与类比式时钟不同的地方在于能将每分每秒的记录反映出来。当阿贝贝在东京奥运会上创下2小时12分11秒2的马拉松世界记录时,正是数字式跑表上反映的数字引起了全场欢声雷动。此外这期间精工会也完成了发条式跑表。至此东京奥运会所用的钟表几乎全部都由日本完成。二、夺取王冠当日本在东京奥运会上与瑞士较劲时,日本表与瑞士表之间激烈的技术竞争也同时在瑞士纽沙蒂尔天文台拉开了序幕。东京奥运会的前一年,诹访精工舍的管理人员到欧洲出差途经瑞士时,带回一份参加纽氏大文台国际钟表比赛所需要的资料。瑞士西北部的纽沙蒂尔币是个精密工业、商业和文化中心,天文台是由当地钟表厂商出资兴建的。从1860年以来在纽氏天文台举行的每年一度的钟表比赛的在于提高瑞士钟表业的水平,扩大瑞士表在全世界的声誉。从1959年开始,瑞士准许外国产品参赛。不过外国厂商对于钟表王国瑞士十分畏惧,没人敢冒这种风险,从而使得这个比赛成了瑞士国内10家厂商之间的技十竞争。诹访精工舍认为这是一个良机,应该到那个钟表王国去比试一下。经过几次交涉,瑞士方面同意让他们参赛。在瑞士人看来,日本像个冒失的后生小子突然闯进来,无异于飞蛾投火。按规定,比赛的合查时间是45天,主要是以这段时间内的精确度来决定优劣。瑞士方面作了充分准备,他们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维持高精确度上,在制造参赛用的钟表时,把日常产品和参赛用品作了明确划分。诹访精工舍则用为东京奥运会所开发的石英表951参加比赛。比赛结果,石英表95在马林精密计时方面排名第10、11、12。精工表第一次以外国产品身份参加纽氏天文台的比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使诹访精工舍的职工都十分兴奋。由于石英表首战告捷,技术部主管中村恒也决定在下一次比赛时让机械钟表也参加。他认为参加国际比赛可以掌握当代世界高科技的主流,同时可以知道自己达到了怎样的一种程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年轻的技术人员及职工们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当然,石英表方面还要争取更好的成绩,继续进行挑战。然而,要保证发条式钟表的超高精确度比石英表要困难得多。石英的缺点是对温度的变化反映较敏感,因此会产生振动误差。但只要具有耐震性能,保持水晶振动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就能达到第一流振动的正确性。发条式钟表则不仅会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且会因发条松紧的不同产生误差还会因钟表所放置的位置的差别形成误差。把所有这些误差包括在内,把从零件到产品的误差调整好,这是调表员的工作。瑞士的调表员干这种工作有一整套绝活儿。可以这样说,努力使发条式钟表的误差不断减少的历史,就是钟表的历史,也是钟表王国端士的历史。果然,在机械钟表方面,尽管诹访精工舍尽了全力,这次比赛还是吃了个大败仗,排名落到了第144位,前面几名都由瑞士欧十茄获得。这使人感到只要是有关发条式钟表,瑞士是不可战胜的。当然,这中间也有一些客观原因。参赛的外国表必须长途运往瑞士,这样在表的调整上瑞士厂商就较有利,而日本厂商则较困难。因此,诹访精工舍对这次比赛的结果并不服气,他们打算在三年以后再决一胜负。这一次,首要的问题是要做好运输途中表的调试工作。调表是一件令人头痛的事。用手把表的误差调到每天0.04秒以内,这是机械钟表数百年史所创造的业绩。诹访精工舍负责调表的技工主要由中山、稻恒、小池三人组成。他们都是诹访人,有着诹访人的坚强品质和真诚的性格。这正是调表员所需要的那种人格。作为调表员,他们不仅要调整装配好钟表,有时还要对材料的种类、厚度和形状提出意见,还要经常改良设计。在这三位调表员的身旁,还经常有一位科技人员安部,人称“发条博士”,毕业于日本名牌大学,是诺贝尔奖得主的高徒。他负责进行理论指导。这种现场操作和理论的谐调,可说是诹访精工舍派出的最佳阵营。比赛的日期快到了。1967年的一天,诹访精工舍的技术人员滕田小心翼翼地抱着一只特制的皮箱登上了去欧洲的飞机。皮箱里装着15只石英表、15只机械表,表之间放有柔软的缓冲衬垫物。一路上滕田丝毫不敢大意,严格按照凋表员发来的指令,仔细地定时检查皮箱里的表,把机械表的发条慢慢上紧,在笔记本上作好记录,把情况毫无遗漏地向坐镇在诹访本部的调表员汇报调表员则每天都十分关注地等候着滕田的报告,并且发出相应的指令。要知道,这些表将要在瑞士的国际比赛上,经过45天的测试,通过评审员们的严格检查。这对调表员的功夫是一大挑战这一次他无论如何不能再输了。经过千辛万苦的长途旅行,膝田终于抵达纽沙蒂尔市。当天晚上,他在旅馆的房间里又将15个机械表取出来,一个一个仔细地用器具进行最后的调试。“这一次应该可以了”这句话,他一路上不知默默地说了多少遍。三年前他们初次参加机械表比赛时的成绩是第144名,必须抓牢今年的机会来恢复名誉。第二天一大早,滕田从旅馆出发,缓慢地走上当地钟表同行门出资兴建的天文台的阶梯,把皮箱里的手表当面交给了国际比赛的组织部门。以后只有等待的天的检查以及名次的公布了。到了45天后,诹访精工舍的职工们每天都焦急地盼着比赛结果的通知。但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那年无论怎么等待,就是不见有测定结果寄来。过完年后,大家越等越心焦,纷纷猜测一定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春天快要来临时,才接到一封信件,里面简单地写道:“本年度将不公布名次。另外可能变更比赛的方法和规则,今后在检讨期中手表比赛将停止。但是这次比赛的测定资料将于近期内分别送给所有的参赛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大家心中的疑团更大了。在以后送来的测定资料中,这个谜才解开。测定资料中记录着全部参赛者的得分,它表明,在石英表方面,诹访精工台独占了第1到第5名,同时在机械表方面也名列第4、5、7、8名。原来,由瑞士钟表厂商出资兴建的纽氏天文台,如果把这一成绩公布于世,钟表王国端士的面子就保不住了。因此它不得不采取了不公布比赛名次和中止比赛这样的下策。可想而知,瑞士方面是多么狼狈。
本文标题:“精工”石英表的冲击产品十谋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9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