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教育史:孔子的教育思想一、关于教育对象: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是王官之学,有资格接受教育的是王公贵族的胄子。作为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后,在招生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本意是说,实施教育,不分等级、种类。孔子“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打破了贵族垄断、学在官府的格局,开创了平民讲学之风。但我们也应看到,这个“平民”只是相对于贵族而言的,对下层平民阶层而言,恐怕仍属于相对富裕的阶级。事实上,在孔子时代,是不可能达到“普及教育”的程度的。从这一角度看,孔子招收学生并非真的“无类”,因此,对孔子的“有教无类”亦不宜过分拔高,须作客观公正的评价。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孔子还从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上论述了教育的作用,他承认人的成长,教育起着决定作用。《论语·阳货》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人的本性是很接近的,后来之所以有较大的差别,是教育和学习的结果。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第一,人的先天素质并无差别,不论贫贱,人生来应该是平等的。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天赋平等的人性论。也为他的“有教无类”提供了依据。第二,他也意识到人的个性差异,这种个性差别主要是由于人们的环境习染各不相同之故,是后天作用于先天的结果,不全是先天命定的,教育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影响,力量更大,这就大肯定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当然,孔子并未完全摆脱先天决定论的羁绊,仍然承认有少数生而知之的圣人和学而不能的下民。三、教育内容孔子继承了西周以来“六艺”教育的传统,吸收选择了有用学科,又根据现实需要发展了“六艺”教育,创设了新学科,充实了教育的内容。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体系中,包含两大部分,即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而以前者为重心。《论语·述而》云:“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而“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他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孔子所谓的道德教育内容丰富,其道德条目已初步形成体系。不同的条目有其不同的地位,对整个道德修养起不同的作用。仁是核心,礼是标准,孝悌是根本,忠信是实施仁的原则、方法等等。不同道德条目之间有着不同的结构方式,例如礼表仁里,这是内外结构,孝与悌,忠与信,又是纵横结构。总之,这些处于不同地位、具有不同作用,结构方式各异的道德内容,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伦理道德教育的体系。这是我国伦理道德教育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活动的重要标志。在孔子的基础上,孟子又归纳为三套系统:“仁、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以后又有“三纲”、“五常”、“四维八德”(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等体系产生。这些体系的形成,说明我国古代道德教育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而成熟,其导源都在孔子。四、教学原则孔子教育思想中包含着不少深刻的教学方法理论或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1、启发诱导孔子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启发一词即从此来。朱子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意即:在教学中必须让学生认真思考,心求通但未得,然后可以启发他;经过思考有所领会,但未能以适当的言辞表达,此时可以开导他。要求学生开动脑筋,做到“举一反三”。然后调动学生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激发学生主动性、创造性。孔子认为,要调动学生积极性,必须了解学生的认识规律,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将孔子的启发式原则与西方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作比较,共同点:反对对学生施以灌输式教育,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同之处: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是由教师设问,提出新问题,让学生运用已知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再通过教师的层层反问,来启发学生,暴露学生原有知识的不足。这一方法是以教师的教为核心,始于教师的设问,终于教师的结论。而孔子的启发式原则是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让学生于无疑处有疑,从而达到启发思维的效果。这也是中国传统教育“以学代教”的重要特点。五、历史贡献1.孔子是我国古代最杰出的和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毕生从事教育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许多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的重要教育思想和经验,大多可以追朔到孔子。他的贡献有:2.创立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3.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4.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5.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籍教育体系的基础;6.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对教育教学方法有新的创造,他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原则等都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7.倡导尊师爱生,提出了作为一个理想教师的要求。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中国教育史:孟子的教育思想在哲学上,提出“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这是研究孟子教育作用论的基本出发点。主要论点有;其一,孟子认为人性是人所独具的特性;其二,孟子认为人性是先天固有的,人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其三,孟子所说人性善,并不是说人性中具有纯粹的完全的道德,只是说人性中具有“善端”,即善的因素或萌芽。这就说明了教育的必要性。从教育可能性角度上说,孟子认为凡是人类都具有先天的德性,如同有口便能尝味、有耳便能听音、有目便能观色一样,有心便能识理义。因此,人人平等,“尧舜与人同耳。”(《离娄下》)任何人只要接受教育,肯于学习,就可以成为圣人,“人皆可以为尧舜”。(《告子下》)这就论证了人人都可接受教育、都有培养成为圣贤的可能性。人只要按照自然的天性施以良好的教育,如同给庄稼以阳光雨露,都能发展得很好。孟子这种思想与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有相似之处。既然趋向于善是人之本性,而善又是存在于内心的,故他们必然把强调内省的道德自觉,当作教育思想的重心。但两人也有不同,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是以认识论和形式逻辑为基础,侧重于善的定义;而孟子的教育思想却强调以宗法关系的感情纽带为基础,侧重于善的内容—仁义礼智,这种不同又体现了东西方教育思想的不同特征。(三)荀子教育思想从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教育作用论,即“化性起伪”。荀子说:“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只要肯学习,接受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呢?可见,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就是教育哲学,在理论思维上有其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缺陷与错误,他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相互的唯物主义因素,但是,他又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并且主张教育必须由圣人与圣王来主持,而圣人是如何“化性起伪”的,则未能说明,这就陷入了一种理论困境与自相矛盾。1、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侧重点不同,塑造人性的方法也不一样。孟子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绝对的,道德是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上界的压力,他说“四端”是“我之固有”,目的在于使人“良心发现”,从而,“反其初”;荀子则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要人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状态的培养,提倡“养浩然之气”;而荀子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对人性加以治理。2.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究其根本,都是儒家精神的传承。无论孟、荀学说,谁对谁错,这两种教育思想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人性、理解教育,必须将孟子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结合起来考察,取其合理的因素,而不可全面地否定或全面地旨定。对人性的理解要做到先天与后天的统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而对于教育,也应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与教化法制约束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和荀子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从人性论出发,荀子提出了教育作用论,即“化性起伪”。荀子说:“凡所贵尧、禹君子者,能化性,能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然则圣人之于礼义积伪也。”任何人的道德观念,皆非本性固有,而是“积伪”的结果,也就是由“性”向“伪”转化的结果。在这个意义上,荀子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只要肯学习,接受教育,还有什么能够阻止人改变自己呢?可见,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性恶论,实际上就是教育哲学,在理论思维上有其进步意义,但也存在着缺陷与错误,他否认了道德先验论,肯定了人是后天环境与教育的产物,具有相互的唯物主义因素,但是,他又过分高估了教育的力量,并且主张教育必须由圣人与圣王来主持,而圣人是如何“化性起伪”的,则未能说明,这就陷入了一种理论困境与自相矛盾。1、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侧重点不同,塑造人性的方法也不一样。孟子认为道德是先验的、绝对的,道德是义务而不是为了服从上界的压力,他说“四端”是“我之固有”,目的在于使人“良心发现”,从而,“反其初”;荀子则认为道德是社会需要的产物,一切道德都是人制定的,其目的都是为了抑制人性的“恶”,要人通过后天的“学”与“伪”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品性,彻底克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之恶。孟子重视人的主观精神状态的培养,提倡“养浩然之气”;而荀子主张以师法之化、礼义之道对人性加以治理。2.孟子的“性善说”与荀子的“性恶说”虽然对人性的看法不同,但殊途同归,目的都是教人从善,使人达到理想的道德境界。究其根本,都是儒家精神的传承。无论孟、荀学说,谁对谁错,这两种教育思想并非是完全独立的,而是相互补充的。因此,要准确地理解人性、理解教育,必须将孟子的观点与荀子的观点结合起来考察,取其合理的因素,而不可全面地否定或全面地旨定。对人性的理解要做到先天与后天的统一、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而对于教育,也应是个人的自我修养与教化法制约束的统一。这样,才能实现孟子“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和荀子培养“大儒”的教育目的。中国教育史:墨子的教育思想一、教育与人的关系墨子反对命定论比孔子更为彻底。孔子主张“性相近,习相远”,但又承认“唯上智与下愚不移”,保留着命定论的残余。儒生公孟子一方面主张“君子必学”,但又重视天命,认为不可抗御。对此,墨子认为是荒唐可笑的,他说:“教人学而执有命,是犹命人葆而去其冠也。”(《公孟》)这就是说,学习完全是靠自我主观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方能取得应得的成果。所以墨子主张凡教导人学习,教者必须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对学者也要有一定的强制督促,教其不能受外界客观的干扰影响。相比而言,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亦,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墨子·所染》)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待染的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第一、工艺技术知识,由于墨子身上具有明显的工匠传统,他本人也直接参加了手工匠的生产劳动,是卓越的技师,有很高超的工艺技术,此已为当世所瞩目。第二、自然科学知识。墨家私学科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涉及数学、光学、力学、机械制造等方面。墨家的自然科学教育有很高造诣,涉及到数学、光学、声学、力学等许多方面,均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第三、军事防御守备教育。总之,墨子
本文标题:中国教育史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199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