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MPA公共管理学复试材料-张成福人大版
1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c第一节公共管理的意义公共管理学作为一门理论和科学研究领域,严格来说,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信息社会的逐渐发展,传统的行政学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实践的需要,伴随着政府再造运动的发展,公共管理也迅速风行全球。但何谓公共管理,可以说是众说纷坛,不能定于一案。虽然人们很难给公共管理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对因其定义有助于我们理解公共管理的性质与范围,所以本节将以时间为线索来检视不同时期人们对公共管理的理解。皮瑞和克莱姆认为公共管理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性取向以及一般管理制工具取向的结合体。公共管理的重点是将公共行政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这是为职业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卡尔森和欧尔姆认为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科际整合的研究……他将人力、财力、物资、信息和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融合。卡尔森和欧尔姆还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不同进行了说明。这些不同包括倾向于将管理视为类同管理等六个方面。奥托、海蒂和沙夫里茨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的一部分,是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建、政策与管理规划、经由预算将公共管理进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方法与艺术。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公共管理关注那些能够将理念、政策转化为行动规则的管理工具、技术、知识和技巧。波茨曼与史陶斯曼则认为公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含有战略意义,并且更有弹性。休斯则认为与管理相比,行政的范围更狭小、功能更有限,因此,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及顺序,而公共管理包括得更多。公共管理者不仅仅遵循指示,而且关注达成结果以及为达成结果而承担的责任。休斯的观点与管理相比,行政的范围更狭小、功能更有限,因此,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及顺序,而公共管理包括得更多。公共管理者不仅仅遵循指示,而且关注达成结果以及为达成结果而承担的责任。本书认为,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据此,本书认为,公共管理的性质在于:1、公共管理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合法性。2、公共管理强调政府对社会的治理的主要责任。3、公共管理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4、公共管理强调多元价值。5、公共管理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公共管理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公共管理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公共管理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职业的实践者。第二节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一)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公共管理学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行政学者古利克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在英国,1968年的富尔顿报告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具体来说,导致公共管理学产生的主要原因,既有学科发展方面的因素,也有现实的背景。1、在学科发展方面。行政学主要经历了政治与行政的二分法范式、行政原则阶段、公共行政即政治学阶段、公共行政即管理学等四个阶段。但就是公共行政即管理学这种范式也有其缺点,它忽视了公共管理所处的政治环境和公私管理之差异,导致了由管理而无行政的窘境。2、在现实背景方面。主要有政府规模的扩大和政府角色以及社会对政府的不满;经济因素和财政压力;社会问题与政府不可治理性的增加;新右派学说与保守主义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等原因。在这种背景下,一批学者又发展出了不同于传统公共行政研究的新途径:公共管理途径。(二)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依公共管理学者波兹曼的观点,尽管研究途径及理念有各种差异,但就概念的演进而言,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研究途径,即公共政策的途径(PublicPolicyApproach,简称P途径)以及企业管理途径(BusinessApproach,简称B途径)。(三)公共管理学的特质目前,在公共管理的研究上的确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见解。依笔者,公共管理学有如下特质:1、公共管理是以整合性的概念。2、公共管理是将私部门的管理手段运用于公部门。3、公共管理重视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强调以最高管理者的战略设计、政策设计为焦点。4、公共管理不完全等于“政府管理”,而意味着一种新治理。5、公共管理强调价值调和与责任。6、公共管理关注政府改革和政府再造。7、公共管理是以科际整合的研究领域。第三节公共管理的特质以及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公共管理有何性质,或者说到底在哪些方面区别于私部门的管理,这是一个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有人认为公共管理与企业管理不存在本质差别,有人则认为这二者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从规范的角度来看,强调公私管理之间的区别及联系,对于理解公共管理的特质是十分有益的。具体来讲,二者的差异可以从如下几个围度来认识:1、政治权威与经济权威。公共管理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具有公权力,私组织则没有。2、多元制衡与自主性。公共管理只有有限的管理自主权但却有着复杂的政治界面,而私部门管理则由相对充分的管理自主权。3、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4、法的支配与意思自治。对于政府而言,凡是法律未允许的便是非法的。而对于私领域的管理而言,法无禁止即自由。5、政府与市场。6、多元理性与经济理性。政府理性往往是多元的,而私部门的管理大多为工具的经济理性。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确存在种差别,但也不能过分扩大二者之间的差异。公共管理和私管理的学者和实践者,都应该以开放的心灵,以学习的姿态,相互学习和借鉴,以达到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目的。第四节新公共管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为了应对财政危机和政府的信任赤字、绩效赤字,均开始了大规模的政府改革。其共同的特征是引进公共管理的理念、技术及模型。这种变化,并不仅仅是一种改革或管理形态的变化,而是政府角色与市民关系产生了本质的变化。那么新公共管理到底是什么呢?2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曾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特点:即时的专业管理;目标明确与绩效衡量;强调产出控制;转向部门分权;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法汉姆及霍顿综合其他各家的看法,提出新公共管理的特征:采用理性途径的方式处理问题;重新设计组织结构;改变组织结构,促进官僚体制更为扁平化;改变现行的政策,转换成为“新公共服务模式”;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试图建立一种弹性、回应性及学习的公共组织;以契约关系来取代传统的信托关系。从总体上来看,新公共管理以自利人为假设,即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观点是: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及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新公共管理代表着人民持续不断地改革政府,实现理想政府治理的一个努力方向。但它是否意味着政府治理的一个新典范时代的到来,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第五节公共管理:现时代的挑战政府仍然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治理者或管理者。但是,环顾四周,政府治理的环境将变得更为动荡、更为不平衡、更为复杂、更为变化多端。一句话,公共管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认识这些挑战,有助于我们理解政府作为治理者的责任和使命。具体来说,这些挑战包括:1、关于回应维持宪政秩序和政府稳定问题。安全与秩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问题。凡是人类存在的地方,人们莫不试图建立良好的秩序。作为公共管理者,如何防止政府的崩溃,建立和发展宪政秩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良好的政府治理至为关键。2、关于如何在公共管理领域维系并发展民主法治社会的基本价值问题。政府治理绝非是一个工具——理性价值的追求问题。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使命在于要扮演执行与捍卫民主宪政的角色,这就是说他要致力于发展、弘扬民主治理过程的合法性。3、关于平衡政府与市场的作用,以促进政府治理的有效性问题。一个有效的政府和一个较为完备的市场机制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两个机轮。在公共领域,现阶段又过于崇尚市场机制取向,但市场也不是万能的,它必须与政府有机结合起来。4、关于回应全球化的挑战问题。对于政府治理而言,全球化是机会,也是挑战。5、关于如何平衡目前及最近未来与较长远未来的需要。面对着人类日益增长的期望革命,如何平衡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的需要,是当代政府治理所面临的挑战。6、关于如何应付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问题。7、如何应付越来越多的官僚腐败,重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问题。8、关于重振政府的治理能力问题。如果政府要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就必须提供自己的能力,依据世界银行的观点,政府的能力是指政府以最小的社会价格采用集体行动的能力。9、关于如何发展有效的组织体制的问题。10、如何构建国家与社会的共同治理模式问题。问题在于政府能否有能力激发、培养这种责任感;政府是否能够给社会提供这样的机会;政府是否改变自己传统的优越感、自我中心感。11、公共管理如何应付复杂、不确定与变革的问题。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都认识到,人类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全球的、复杂的和非线性的。管理的复杂性,需要我们改变传统的机械的管理思维方式,发展一种有机的、整体的、生态的管理方式。12、重建公共管理的道德秩序。社会学家涂尔干曾言:假如没有目标的话,即使我们大步迈向前去,亦将无所寸进。面对21世纪,我们的确面临着道德秩序重建的挑战。第二章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知能第一节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管理理论者和实践者长期以来一直都在探讨和界定管理者做什么以及怎么做。著名的管理学大师亨利·明茨伯格曾经总结了八种研究管理者职能和角色的途径。1、古典学派。他们将管理者的角色用一套综合的职能予以描述。2、伟人学派。他们试图通过对历史上以及现实中杰出人物的家庭、教育、事业和个性等加以描述,将他们作为楷模和典型。3、企业家学派。他们更多地将管理者视为创新者,创造性思考者以及机会的发现者。4、决策理论学派。将管理者视为复杂环境下的决策者。5、领导有效性学派。将领导特质以及管理风格视为导致有效绩效的因素。6、领导行为学派。通过对领导行为的观察和研究,研究成功领导的行为及技能。7、领导权力学派。他们关心的是领导者的权力和影响,以及如何最大化地行使他们的权力。8、工作活动学派。运用归纳方法,以调查研究资料为基础,对管理的工作活动进行系统分析,然后确认管理者的活动。哈佛大学教授、管理学大师明茨伯格对管理中的角色和作用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和论述。他通过大量的、长期的观察和研究,得出结论:一个管理者同时起着不同的作用。这些工作和作用可归纳为三个方面:人际关系方面的工作、信息情报方面的工作和决策方面的工作。1、人际关系方面的角色。着重于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系,具体包括三种角色:挂名首脑、领导者和联络者。2、信息方面的角色。管理者在其组织内部的信息传递中处于中心的地位,事实上是组织的“中枢神经”,他既是获取外部信息的焦点,也是传递信息的来源。信息角色包括下列三项:监听者、传播者和发言人。3、决策方面的角色。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部分也许就是担任决策角色。管理者对他的组织的战略决策系统负有全面的责任,也就是组织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皆与管理者有关。包括以下四个角色:企业家、故障排除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这是个角色构成一个整体,组织之所以需要管理者,不仅是因为制度的不完善性和环境的变化性,而且是需要一个正式的权威来担任某些基本的、经常的责任。在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以奎恩为代表的一群学者,对管理行为进行了广泛的实证研究,他们发展出竟值框架,并以界定了八种看似相互矛盾又必须兼顾的管理角色。主要包括:导师、促进者、监督者、协调者、指导者、生产者、掮客等。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管理者的工作是大量的;管理工作具有多样性和琐碎性;管理者处于组织的焦点地位;管理者是权力和责任的混
本文标题:MPA公共管理学复试材料-张成福人大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164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