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第5章-第1节-不良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
2010-6-91第五章物理因素及其危害2010-6-92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作业场所存在的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噪声、振动电磁辐射:工频电磁场、微波、紫外辐射、红外辐射、激光电离辐射异常气压失重2010-6-93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我国物理因素职业卫生工作取得的成就相继研究制定、发布实施了如下卫生标准:(1)体力劳动强度分级(2)高温作业各种卫生标准(3)工业噪声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职工听力保护规范(4)作业场所局部振动、手传振动测量规范等(5)激光辐射、超高频辐射、微波辐射卫生标准(6)低温作业分级、冷水作业分级、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8)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2010-6-94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物理因素的特点大部分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是人体生理活动或从事生产劳动所必须的。每一种物理因素都具有特定的物理参数。来源明确,当产生物理因素的装置停止工作,则相应的物理因素便消失。物理因素的强度一般是不均匀的,多以发生装置为中心,向四周传播。随距离的增加呈指数关系衰减。作用不对称,在许多情况下,物理因素对人体的损害效应与物理参数之间不呈直线相关关系。2010-6-95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防护上应注意:1.设法将这些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而不是消除。2.根据物理因素的特点,在对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时要对有关参数进行全面测量。3.达不到卫生标准的,可采用缩短接触时间的办法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2010-6-96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第一节不良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7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气温气湿气流气压热辐射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2010-6-98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1.气温(Theatomospherictemperature)气温是指空气被加热的程度。适宜的温度:夏季24-28℃冬季19-22℃生产环境中的气温决定于:大气温度太阳辐射生产中的热源人体散热等热源通过传导、对流使生产环境中的空气加热,并通过辐射加热四周物体,形成第二次热源,扩大了直接加热空气的面积,使气温升高。2010-6-99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气湿(Humidity)指加入到空气中水蒸气的量,以相对湿度来表示。相对水蒸气量(%)=实际水蒸气量/饱和水蒸气量×10080%为高气湿30%为低气湿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2010-6-910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3.气流(airflow,m/s)形成气流的原因:温差风压生产环境中的气流动力来自于外界风力和厂房中的热源。2010-6-911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一、生产环境气象条件及其特点4.热辐射(heatradiation)热辐射主要指红外线和一部分可视线而言。太阳各种熔炉生产环境开放的火焰熔化的金属等红外线不直接加热空气,但可使周围物体加热。2010-6-912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1.高温环境及高温作业高温环境:根据环境温度及其和人体热平衡之间的关系,通常把35℃以上的生活环境和32℃以上的生产劳动环境作为高温环境。高温作业:指工作地点有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的气温高于2℃或2℃以上的作业。2010-6-913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干热型)特点:气温高、热辐射强度大,而相对湿度较低。人体受到对流热和辐射热的作用。只作用于体表但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除作用于体表外,还可作用于深部组织对人体加热的作用更大更快。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14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接触作业:冶金工业:炼焦、炼铁、轧钢车间;机械制造:铸造、锻造、热处理车间;炉窑车间:陶瓷、玻璃、搪瓷、砖瓦等;锅炉间:火力发电厂、轮船。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15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炉前工机械制造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16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陶瓷工业的烧成车间锅炉工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17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高温、高湿作业(湿热型)特点:高气温、高气湿,而热辐射强度不大。接触作业:液体加热或蒸煮:印染、缫丝、造纸潮湿的深矿井:食品加工:屠宰、肉食加工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18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高温矿井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印染厂缫丝车间这些都是高温高、高湿作业呀!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19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3)夏季露天作业特点:受太阳的直接辐射以及加热地面和周围物体二次辐射源的附加热作用。形成高温与热辐射的联合作业环境。接触机会:农田作业建筑业搬运业军事训练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0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夏季抗洪抢险夏季军事操练2.高温作业的类型与职业接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1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热蓄积蒸发散热辐射散热或获热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平衡公式:S=M-E±R±C1±C2对流散热或获热传导散热或获热代谢产热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对体温调节的影响2010-6-922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机体散热方式:传导对流(conductionandconvection)辐射(radiation)蒸发(evaporation):是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较冷的物质的一种散热方式。取决于周围物体表面的温度,当周围物体表面温度低于皮肤温度时,机体就不断地以长波红外线的方式传热给周围的物质表面。人体通过蒸发将热传给水分子,风(气流)大可加强对流和蒸发。皮肤在34℃时每蒸发1g汗液,可以散热0.58kcal。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3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1)对体温调节的影响高温对机体热平衡的影响(散热反应):①皮肤血管扩张,大量血液(可高达2.6L/min.m2)携带热由内脏流向体表,热在皮肤经对流和蒸发散掉。②汗液分泌增强,皮肤出汗,加强散热。通过散热反应使中心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37.5℃)。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4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对水盐代谢的影响高温作业时排汗量明显增加,并与劳动强度呈正相关,因此,汗量是高温作业工人受热程度和劳动强度的综合指标,一个工作日出汗量6L为最高限度,失水不应超过体重的1.5%。如水分丧失量达到体重的5-8%而不能得到及时补充,就会出现工作效率降低,疲乏无力、口渴、尿少、脉搏增快体温增高等临床表现。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5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3)对循环系统的影响高温作业时大量出汗,血液浓缩,同时高温时血管扩张,末梢血液循环增加,加上劳动需要,肌肉的血流量也增加,这都可使心跳过速,家中心脏负担,长期影响可使心机肥大。(4)对消化系统的影响食欲减退消化不良胃肠道疾患增多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6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5)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在高位和热辐射作用下,大脑皮层调节中枢的兴奋性增加,中枢神经系统运动功能受限制,肌肉工作能力、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反应速度及注意力均降低,易发生工伤事故。(6)对肾脏的影响高温作业时,大量水份经汗腺排出,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尿量减少,有时达85%~90%。如不及时补充水分,最终可致肾功能不全,尿中出现蛋白、红细胞等。3.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7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是高温环境下由于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等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热致疾病(acuteheat-inducedillness)。4.中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28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1)致病因素:环境温度过高、湿度过大、风速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时间过长。诱发因素:过度劳累、睡眠不足、体弱、肥胖;尚未产生热适应都易诱发中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2010-6-929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射病人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大量出汗,以后无汗,并伴有干热和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高温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射病高热昏迷2010-6-930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痉挛由于高温过量出汗,体内钠、钾过量丢失所致。其临床特点是骨骼肌突然痉挛,并伴有收缩痛。痉挛以腓肠肌等四肢肌肉和腹肌为多见。痉挛发作多对称性,自行缓解,患者神志清醒,体温正常。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西安高温持续导致多人发生热痉挛2010-6-931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2)发病机理与临床表现热衰竭发病机制不明确。多数认为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的增加不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相应增加,导致脑部暂时供血减少而晕厥。发病一般迅速,先有头昏、头痛、心悸、出汗、恶心、呕吐、皮肤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继而晕厥,体温不高或稍高;休息片刻即可清醒,一般不引起循环衰竭。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夏季作业工人突然发生热衰竭进行救治2010-6-932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中暑的诊断原则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体温升高、肌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可诊断为职业性中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2010-6-933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中暑的分型及诊断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动一定时间后,出现大量出汗、口渴、头昏、耳鸣、胸闷、心悸、恶心、全身疲乏、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轻症中暑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有呼吸与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细弱而快;肛温升高达38℃以上。重症中暑凡出现前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者,可诊断为重症中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2010-6-934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中暑的治疗原则先兆中暑和轻症中暑者,应迅速离开高温作业环境,到通风良好的阴凉处安静休息。补充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仁丹、解暑片、霍香正气水。对热痉挛者,及时口服含盐清凉饮料,必要时给予葡萄糖生理盐水静脉点滴。对重症中暑者,应迅速送入医院进行抢救。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4.中暑2010-6-935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1.组织措施(1)加强领导,改善管理,严格遵照国家有关标准做好防暑降温工作。(2)根据气候特点,适当调节夏季高温作业劳动和休息制度。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2010-6-936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厂房设计与工艺流程的安排厂房平面布置、朝向、热源布置、通风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作业隔热、休息营养保健措施消暑饮料、饮食严格筛查职业禁忌《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中具体规定了高温作业上岗前、在岗期间健康检查的项目,职业禁忌症(心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从事高温作业健康体检的周期(1年)。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5.高温作业的劳动防护2010-6-937第五章物理因素职业危害及其防治二、高温作业的危害及其防治厂房布局在布置产生高温的车
本文标题:第5章-第1节-不良气象条件对人体的危害与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31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