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学生学习活动设计新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要求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在教学形式上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调、枯燥的形式,组织小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学生上讲台等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在这种新教育理念背景下,以“学习活动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日趋成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新取向。那么,我们如何设计一堂课的学生学习活动?在本次研修活动中,我们将一起探讨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能力。一、活动目标掌握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活动设计能力。二、活动简介本次活动包括案例分析、课堂实践、成果提交三个环节,在活动中分析案例,探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方法,撰写学习活动实践报告。三、活动时间建议三周。四、活动步骤1.案例分析(提示:以下案例以小学数学为例,供小学数学工作坊进行案例分析使用。其他学科坊主参照小学数学案例,选取一个体现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教学设计案例,供学员探讨分析。)案例名称:小学数学《周长》崇仁路小学张璘一、教学目标1.理解周长的含义。2.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各种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3.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4.运用故事、分类、操作尝试发现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5.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操作和概括的能力。二、教学重难点1.周长概念的建立。2.探索和优化各种图形周长的测量方法。三、教材分析以前关于“几何”的课程内容和目标,主要侧重于长度、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新教材将以往的“几何”拓展为“空间与图形”,加强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加强了几何建模以及探究的过程。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的融合,更好的认识、理解、和把握学生自己生存的空间,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周长是反映封闭图形的特征的计量概念,周长的长短与图形的面积有着密切的关系,周长概念的建立是形成空间观念的基础。教材中“周长”这节课的编排,充分体现了这些思想。教材一开始就呈现了一些规则和不规则的实物图形,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含义。接着提问“有办法知道上面这些图形的周长吗?”让学生实际动手解决这个问题,感悟周长的实际含义。然后探索和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通过对教材的研读,我们觉得教材的层次非常分明,首先,在问题情境中感悟周长的含义。其次,在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寻求图形周长的一般解法。最后,在合作、研讨中悟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周长的含义重在感悟和理解。我们的设计怎样来实现编者意图呢?我们大胆而巧妙的将龟兔赛跑这个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引入开课: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再也不骄傲了,围绕正方形花坛和乌龟再进行一场比赛。动画演示,学生当裁判发现乌龟跑了一条边,兔子跑了一圈,兔子赢了。由兔子跑的运动轨迹一圈感受一周的含义。再用比较分类两组图形的方法来理解封闭图形这个词,接着用线围封闭图形,用手指物体一周的长度,有了这一系列的活动,学生可以用自己的话说出来什么是周长了。在测量、计算的过程中寻求图形周长的一般解法的这个环节,我们也充分理解着编者的意图。首先议一议,有没有办法知道这片树叶的周长?学生有的提出用尺量;有的提出不行,尺是直的,树叶的边缘是弯的;又引发思考弯的可以用软尺,可以用线围了在量。学生在矛盾冲突中认知探索一般方法。然后小组合作操作并填写统计表,这个过程是个从不规则图形到规则图形的内化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什么图形用什么方法最好最合适,针对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对策。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就是由学生在计算不规则图形到规则图形时自然得出的。长方形几种算法的比较,其意义不光是在计算的技能技巧上,重要的是突出学生理解周长含义和对图形特征的把握上,利于空间观念的建立。在正方形周长教学中我们也充分体现图形间的联系,将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的长缩短1厘米,计算其周长;再缩短1厘米后观察现在诗歌什么图形,你会计算周长吗?让学生感悟图形之间的联系。我们觉得教材编排的三个层次非常紧凑流畅,所以大胆的将这三个例题设计成了一节课,三个层次紧紧相扣自然呈现。四、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感知周长的概念1.理解“一周”。龟兔赛跑的故事:你们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故事里谁赢了呀?小白兔失败后非常后悔,决心再也不骄傲了。有一天,它又碰上了老乌龟,他们决定绕着花坛再进行一场比赛,你们想看吗?我们一起喊口令,让他们开始。——预备,跑。(课件演示动画)这一次谁跑赢了呀?谁能说说他们绕着花坛各跑了多远?乌龟跑了一条边,兔子从这里出发又回到这里,它跑了一圈,一圈还可以用什么词来表示?(板书:一周)还看看他们的比赛场地,你发现了什么?〖设计意图〗该环节以学生最喜欢的童话《龟兔赛跑》为引子,把龟兔赛跑的场地由以前的直跑道换成了封闭图形,兔子的运动轨迹——一周,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2.理解“封闭”。(1)图形分类老师这儿也有些图形,你能将它们分分类吗?你为什么要这样分?(2)揭示概念数学中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封闭图形.(板书:封闭图形)(3)动手围、指。A.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拿出绳子,举起来,拉直,你能用这根直直的绳子围成一个封闭图形吗?B.请同座位指一指它的一周在哪儿?C.(展示一个同学围的作品,同学们判断)他围的是不是封闭图形?那他围的这个封闭图形的一周在哪儿呢?(请一生指一指)〖设计意图〗封闭图形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的概念,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设计图形的分类这一环节,从对比和区别中理解什么样的图形是封闭图形。再用直直的棉线去围一个封闭图形,指一周的长度。这样设计一是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二是孕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3.感知并理解“周长”。(1)揭示概念。这一周的长度你能不能给它取个名字?(板书:周长)(2)指物体表面的周长。现在请你指出数学书表面的周长?请你指出课桌表面的周长?你还能指出生活中那些物体表面的周长?(学生举生活中的例子)(3)指学具的周长。我们桌子上还有些漂亮的图形,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4)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叫“周长”?我们刚才指了那么多图形和物体表面的周长,现在能不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叫“周长”?(完整板书)(二)动手操作,探究获得周长的方法1.议一议。刚才同学们指了这片树叶的周长,那你能不能想办法测量这片树叶的周长?生议一议哪些方法能行。2.动手实践,完成统计表。这个办法行吗?你们呆会儿可以试一试。桌上还有各种图形,你能用这种方法或你认为更好的方法获得他们的周长?请四人小组分工协作,做好记录,看哪个组用的方法多,用的方法巧。(课件出示统计图)3.汇报测量的结果和方法。4.作业评价和小结。用绳子围的方法适用于哪些图形?什么样的图形可以用尺去量,然后计算呢?〖设计意图〗动手操作环节容易乱和滑而不实。在这里,我首先设计了“议一议哪些方法进行”,进行操作前的讨论和指导,让动手的操作性更强。然后设计了边操作边完成统计表,这样让操作的层次更清楚,目标更明确,让学生体会动手尝试获得成功的喜悦。(三)优化选择,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1.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有没有同学获得了这个图形的周长?那你们打算怎样量怎样算呢?总结出三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2.正方形周长的计算。(1)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缩短,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你会算吗?(2)课件演示:长方形的长继续缩短,现在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呢?那它就是一个什么图形呢?那这个正方形的周长你会算吗?(3)学生板书:师提问:这个4表示什么?这个4又表示什么?(4)出示图形练习。(5)小结。〖设计意图〗在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时,我是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关系着手设计的,由长方形的长缩短1厘米,变成长5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在这里算周长,巩固了刚刚学习的计算方法。然后,长方形的长再缩短1厘米,得出长是4厘米,宽也是4厘米,那么它是一个正方形,这个周长又该怎样算呢?这样设计一抓住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二抓住了正方形的特征,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四)实际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1)那现在我们回到龟兔赛跑的赛场,帮兔子和乌龟解决实际问题好吗?回到故事,播放录音。完成巩固练习。(2)总结〖设计意图〗整个巩固练习都是用龟兔赛跑的情境贯穿始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让整节课首尾呼应,轻松自然。(五)板书设计通过阅读以上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学设计中学生学习活动内容是否符合教学设计中的目标、学生学习活动内容的层次设置等,探讨教学过程中每个环节学生学习活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交流学生学习活动设计的原则、方法。2.课堂实践通过案例分析,思考梳理学习活动设计方法;结合教学实践,选择一节课进行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体现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并进行课堂实践;课后进行反思,修改学习活动设计。3.成果提交通过实践学习活动设计,撰写一个学习活动实践报告,报告内容包括:前言、学习活动实施基本情况、做法、经验等,最后提交至平台,与同伴分享交流。
本文标题:学生学习活动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64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