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儒家天真,道家率真,墨家认真,名家顶真。•政治上天真的儒家,在生活中一点也不率真,所以多是伪君子。生活中率真的道家,在政治上一点也不天真,所以多是真隐士。宗教上认真的墨家比儒家虔诚,他们把鬼神当真,因此避免了儒家的虚伪。知识上顶真的名家比道家真诚,他们把真理当真,因此避免了道家的虚无。然而皇权专制需要政治上天真幼稚的儒家,因此儒家战胜了墨家,宗教信仰在中国成了民俗游戏。皇权专制需要生活上率真随便的道家,因此道家战胜了名家,客观真理在中国成了海外奇谈。儒者弱智道者狡智墨者奇智辩者大智庄子和《庄子》简介一、庄子简介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一说字子休。战国宁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一说曹县人,一说山东东明县人,又一说安徽蒙城人。曾任蒙漆园(今东明东裕州屯)吏。一生生活清苦而不为富贵所动。曾借粟于监河侯(官名),却拒绝楚威王的厚聘。他是道家的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同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在战国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中,庄周看到了事物的矛盾和发展变化,他认为一切事物包括人的认识都是相对的,否认事物有质的差别,把大小、贵贱、寿夭、生死、是非、荣辱、善恶等都看成是一样的。因此他认为人只能顺应自然而无为。其学说继承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庄子思想包含朴素辩证法因素,但他在看到一切事物都处于变化之中的同时,却忽略了事物的质的稳定性与差异性。幻想有一种“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安时处顺、逍遥自在的主观精神境界,因此走向了相对主义和宿命论。二、《庄子》简介《庄子》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周所著,其余的可能多为庄周门人或后学所著。因为庄子被皇帝诏封为“南华真人”(唐玄宗)、“微妙元通真君”(宋徽宗)等,配享“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老子),故《庄子》一书也被封《南华真经》。《庄子》一书接触到一些社会矛盾,揭露了“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社会现实,但他却是主张逃避现实,脱离社会,到神秘的精神境界中去寻求寄托。主张回到原始社会,这些思想对后代产生了消极影响。《庄子》想像力丰富,汪洋恣肆,富于浪漫主义色彩;文笔生动,大量运用寓言故事,富幽默讽刺。对后世的文学语言影响很大。《庄子》一书现存晋代郭象注,唐成玄英疏。清代的集注本有王先谦的《庄子集解》和郭庆藩的《庄子集释》。
本文标题:庄子简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2984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