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网络 > 图形图像 > 2019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全
1教师招聘教育的主要功能按照作用的对象,可以分为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按照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按照作用的呈现形式,可以分为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2.教育的社会属性永利继相生民长阶(1)永恒性(2)历史性——不同的社会或同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各不相同。(3)继承性相对独立性生产性民族性长期性阶级性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生自内1、教育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等级性和无阶级性,即原始状态的教育机会均等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征是:等工专道象刻教(1)阶级性(2)工具性(3)专制性(4)道统性5.象征性。6.刻板性-7.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近代教育的特点(记忆口诀:公义世法)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教育的法制化2社会主义社会教育的特征全体公民不分民族大小,不论男女,不管政治地位高低,都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对学生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有用人才2.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记忆口诀:全民多现身球息)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的全球化教育的信息化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活动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受教育者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教育活动的中介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作用于受教育者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使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发展孔子的教学原则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并重温故知新由博返约3学记的教学原则教师藏时启长循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藏息相辅豫时孙摩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循序渐进简述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并加以评价神话起源说,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是非科学的。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受到当时人类社会起源问题上认识水平局限的影响生物起源说,这种观点把教育的起源归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没能把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区别开,因而也没能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心理起源说,这种观点同生物起源论一样都脱离了作为人类存在和发展的社会条件,孤立的看待教育现象不懂得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意识支配下产生的目的性行为。劳动起源说,劳动和教育各有其特定对象、不同领域和社会功能,此二者均为人类社会所需要,他们之间并不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本原的,谁是第二性的从属关系。该观点对教育的社会性作了片面的理解赫尔巴特的教学阶段理论赫尔巴特将教学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即教师通过运用直观教具和讲解方法,进行明确的提示,使学生获得清晰的表象。联想是由于新表象产生并进入意识,激起原有观念的活动,产生了新旧观念的联合。系统是由于新旧观念最初形成的联系并不是十分有序,因而需要采用综合教学,使新旧观念间的联合系统化方法是新旧观念间的联合形成后需要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就要求学生自己进行活动,通过练习巩固新知识。杜威的教育本质观4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其中“教育即生活”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要求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相结合;二是要求学校生活与儿童生活相结合。“教育即生长”是指机体与环境、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交互作用的结果,是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化的过程。“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指,受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儿童不断地取得个人直接经验的过程。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目规课结教(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4)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5)生产力的发展制约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6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教育把可能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2)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手段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记忆口诀:零售木内制)①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决定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③决定教育的宗旨和目的④决定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结构)和部分教育内容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3)教育推进着政治民主化5: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目内教2.文化类型影响教育目标3.文化本体影响教育内容4.文化观念影响人的教育观念5.文化传统影响着教育方法和思想导向(1)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2)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3)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教育的文化功能)。○简传选交创(1)教育的文化传承与传播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3)教育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与创造功能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序性阶段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不平衡性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对教育的要求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对教育的制约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要求教育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逐渐地进行。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要求教育必须从教育对象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不同发展特征,有区别、有重点地提出不同的发展任务,采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3、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要重视学生优势潜能的发掘,培养学生积极的个人品质64、人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要求教育必须坚持因材施教,根据受教育者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5、人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善于抓住人的发展的关键期,不失时机地对受教育者实施最佳的教育。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遗传的意义——误差治愈性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辨2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差异的原因之一3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4遗传素质不能预定或决定人的发展,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是不能夸大的。5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8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①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②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③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④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1.学校教育—主导作用(为什么)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2.有专控影(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概念】(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学校教育主导作用有效发挥的条件受教育者自身的主观能动性7教育自身的状况家庭环境的效应社会发展状况教育目的的功能(作用)教育目的对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教育目的对贯彻教育方针具有激励作用教育目的是对教育结果进行评价的重要标准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教育方针是教育工作的宏观指导思想,是国家或政党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要求,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的而规定的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它所包含的内容比教育目的更多些。教育目的的意义就受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对受教育者的成长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调控着年轻一代的发展,保证受教育者按照社会的要求健康地成长就教育者而言,教育目的为教育者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了指导,使教育者的教育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就教育活动而言,教育目的作为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能保证教育活动的连贯性和科学性简答:教育目的的层次1、国家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它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要求。教师的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如一节课、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期)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8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社生受马1、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社会政治经济的需要2、教育目的的确立要反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需求3、教育目的的确立要符合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4、我国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11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建立学制的依据)★★★★★生社青人本①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③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④人口发展状况⑤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辨析题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一个丰富且完整的理论体系。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劳动能力即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全面、和谐、充分发展,还包括人道德的发展和人个性的充分发展。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是简答(已考):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9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及其关系○单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教育由德育、。。。。。五个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全面发展并不是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在全面发展的教育中,德育和智育更具有基础性强调德育和智育的基础地位,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其他各育的作用1.德育★——灵魂与统帅作用2.智育——前提和支持作用3.体育——物质基础4.美育——动力作用5.劳动技术教育——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德育是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社会思想准则、行为规范,并使其养成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它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几个方面的教育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来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体育是授予学生体育卫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增强体质,发展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的教育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知识和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劳动习惯的教育考点6: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单○简○辩1.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2.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3.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4.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5.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10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宿主实赢家让教师成为素质教育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德育为先,五育并举,把握课改精神,实践“新课程”,各种学校管理、课外活动.教师教学观的转变1)教学从“教育者为中心”转向“学习者为中心”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1、前制度化教育:始于原始社会教育,终于定型的形
本文标题:2019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00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