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药学 >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第一版勘误表
《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第一版勘误表(主要错字及影响学术表达的问题)位置(页@行)原文修改为文中的病症证均改为:病证症文中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均改为:麻黄细辛附子汤P4,倒数十四行证”的本质是人体对疾病的病理生理应答。证”的本质是人体对疾病某个阶段的病理生理应答。P7,倒数第六行开阖截开阖枢P11,第十行中间少阴火化中见少阴火化P12,表上第三行肾上腺是属于外胚层肾上腺髓质是属于外胚层P13,第七行肾上腺都在中胚层肾上腺皮质都在中胚层P36,倒数第二行女子称盛满女子称盛壮P37,第四行面焦发白面焦发鬓颁白P57,第七行气血津精液气血精津液P59,最后一段存津液存阴液P61,最后一段湿气主之,燥气主之两个主之分别改为“治之”书中的闭、满、燥、实、坚,均改为痞、满、燥、实、坚,P75,倒数第三行进一行确认进一步确认P77,倒数第九行何老师有个四合汤何绍奇老师有个四合汤P88,第九行阴阳绝阴阳结P97,倒数十一行附伏骨者乃积也附骨者乃积也P106,第八行防己黄芪汤,防己地黄汤,P109,第十二行脉沉者,反发热,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P110,倒数第三行白芍证左关弦,白芍证左关大,P115,倒数第九行冲脉是在身体正中;还有一支分布到身体前面的是带脉,横束诸脉冲脉在身体正中,还有一支分布到身体前面;带脉横束诸脉,P121,倒数第一行苍术防己汤。苍牛防己汤。P126,第五行甘姜苓桂汤甘姜苓术汤P135,倒数第五行《伤寒论·辨脉法》《伤寒论·平脉法》P146,倒数第二行第三种传变方式第四种传变方式P176,倒数第十行热化就是“扶阳派”的思想,寒化就是我们的“养阴派”的思想其中治疗少阴寒化发展为“扶阳派”的思想,治疗少阴热化发展为“养阴派”的思想P180,倒数第五行桃核录气汤抵当汤P197,倒数第十三行诊明白了理明白了P220,第十二行如果患者大便不秘,小便自利的,如果患者大便正常,小便不利的,P220,倒数第二行前两方是高凝状态导致的瘀血,后一个是止血功能紊乱后一方是高凝状态导致的瘀血,前两个是止血功能紊乱P221,倒数第十一行。如果用小青龙汤以后胸满咳嗽的,加姜、辛、味。,用来治疗服小青龙汤后引起的眩冒;如果胸满咳嗽的,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P225,倒数第二段两处“邪正相争”正邪相争P225,倒数第七行也是正邪不争是正邪分争P231,第六行胰疏泄不刮胰疏泄不利P234,倒数十五行血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P234,倒数第二段三处惊烦改为烦惊P235,倒数第三行清肝之体;。。。补肝之用;清肝之用;。。。补肝之体,P238,第一行《灵枢经·营卫生会者》《灵枢经·营卫生会》P239,第二行太阴明阳太阴阳明P255,第六行贲门弛缓征贲门失弛缓征文中误用的烦燥,燥烦均改为:躁P263,第二行肾虚痰犯肾虚痰泛P269,倒数第二行前者用半夏、干姜;后者用桂枝、附子;都用了甘草前者用半夏、桂枝,后者用干姜、附子,都用了甘草P279,第二段杂凑成编杂凑成篇P293-2954.鸡鸣散—295第一段临床随证加减即可移到P296第十三行后面P304,第九行天器不有无器不有P307,第十行。p311第八行。P503阴阳离绝阴阳离决P309,第十四行脉微细者生,脉微续者生,P309,倒数第四行脺时晬时P323,倒数第十行脉悸脉结悸P332,倒数第十一行心阴(气)虚心阳(气)虚P334,第十行如症状如疟状P361,倒数第二行减少血小板恢复血小板P362桂枝四证桂枝五证P368,第四行脉紧脉紧脉P375,第十行迟脉沉尺脉沉P379,第五行“腹满腹痛,“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P383,第二行鸡子黄用沸水冲熟去滓后的热汤药冲搅P394,第十行越脾加术附汤越婢加术附汤P395,第七行子汤附子汤P400,第六行暴出者死,脉微续者生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P434,第四行去麻黄易芍药。去麻黄加芍药。P437,倒数第五行脉微欲绝脉细欲绝P439,倒数第九行降差降香P446,倒数十三行天元经太论天元纪大论P455,第四行阴阳相感阴阳相干P456,倒数第二段两处有形之品有情之品P472,倒数第二段生之本,本于少阴生之本,本于阴阳P489,第一段吴门医述语吴门医述P94,第十三行黄芩黄芪p139,第十一行轰热烘热p375,第十行脉沉迟尺脉沉p433,第十二行脉迟脉促图片P505首五脏六腑之精百藏之受五脏六腑之精而之P514次病何经次辨何经P518干姜苓术汤甘姜苓术汤P533咽干烦躁土逆咽干烦躁吐逆P534两处的越婢加术汤加石膏方越婢加术附汤P535泽漆汤浮泽漆汤沉干呕吐淹沫干呕吐涎沫附子梗米汤附子粳米汤P535发日浦潮热日晡发潮热因陈茵陈己椒利黄汤己椒苈黄汤P538文蛤散文蛤汤P540胃阳,胃阴肾阳,肾阴黄莲黄连以上是《伤寒杂病论研究》中错字及影响学术表达的问题,尤其是字体加粗的内容请大家对照改正。标点等不影响理解的内容没有附录。众多师友积极参与了校对工作,一并表示感谢。
本文标题:《吴述伤寒杂病论研究》第一版勘误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21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