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高水平整合
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高水平整合【摘要】本文的研究是在建设了校园网和信息管理平台,具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百兆宽带已接通到所有教室、办公室、教工住宅,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和高档计算机,学生人机比为9:1,教工人机比为1:1.2以上的情况下,来研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高水平的整合”的。【关键词】抓管理,促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高水平整合1校园网建设应用概述1.1校园网硬件平台建设是基础从2001年9月开始到目前已投资350多万元,购置中高档微机248台,建设了“千兆快速以太网光缆为主干,百兆交换到桌面”的经济、使用、先进的三层交换校园网络系统。建设了网络中心以及多功能室6个,信息点已布到所有教室、办公室和教工住宅,教室都配备了投影仪和高档计算机,共布528个信息点,由电信到学校采用百兆光纤联接到学校网络中心,教工人机比为1:1.2,学生人机比为9:1,已实现了教育部要求的“班班通”、“室室通”和“家家通”的目标。1.2校园网管理平台和资源库建设是校园网的核心学校优选了被浙江省电教馆推荐在浙江省“校园网”管理平台中应用的“校园ERP管理系统平台”,在该平台上整合了“中教育星备课系统”、清华同方思科“资源库及备课系统”、“学校图书管理系统”、“视频点播系统”、“学校自建教学仓库系统”、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资源系统,实现了学校整体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达到了外享因特网内享校园网信息资源的目的。学校主页为:、资源应用与课程整合培训班,结合实际制订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整合教学的奖惩制度,推动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1.4校园网管理制度建设是系统稳定运行的保障学校为了管好用好校园网先后制订了多项管理制度、培训制度、课程整合应用制度、奖惩制度等11项管理制度,所有制度全部上墙,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抓管理,促应用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高水平整合我校自2001年11月校园网投入应用以来,投入应用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等优质资源资源,在应用过程中,学校领导亲自抓应用、抓培训、抓教师观念的提高、抓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课程整合,希望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推动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几年的实际应用中,不断总结经验,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差距。经过反复论证感到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一是教育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二是教师还没有真正掌握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备课方法;三是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达不到信息技术与学科高水平整合的要求”。因此学校在下一步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坚持既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大胆创新,又要实事求是,扎实稳妥,结合学校实际,注重应用,探索创新”。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学科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应用研究,推动学校发展和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2.1校长挂帅亲自抓我校具有一个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对教育信息化的普及应用,推动学校的跨越式发展认识清楚,观念先进。因此,在课程整合应用研究过程中,校长挂帅亲自抓,成立了以主管校长任组长的“学校现代教育技术推广应用领导小组”,指导研究总体计划的制定、组织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竞赛,不定期的召开应用过程研讨会等。2.2制订教师自觉学习的约束机制和鼓励教师奋发向上的激励制度自2001年以来学校制定了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的各项管理制度11项,其中约束机制有:“信息技术培训纳入校本培训计划,达不到培训要求的,除不计继续教育学分外,年终不得评选先进,奖金降低档次。”在资源的应用上学校制定了规划和要求,具体为:“名校名师的教学实况录像,要求各教研室、备课组利用教研活动时间组织教师学习、观看、讨论、分析、研究、总结、对照自己找差距,要求认真学习总结,反复实践”。在约束机制的基础上我们又制定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的奖惩制度》,主要内容为,每学年评选10名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先进个人和2个先进小组,先进个人设一等奖2名,奖金800元;二等奖3名,奖金600元;三等奖5名,奖金300元;进教研组奖金1000元。鼓励教师奋发向上争当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手。2.3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对教育信息化的认识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副主任李志民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问题及思考》一文中指出:“观念问题是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主要障碍,无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还是校长、教师、学生,都应在观念上进行一次革命。教育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是教育信息化的首要任务。学校要求教师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新课程改革有关文件;组织观看、阅读有关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学者报告、讲座等。我校已先后聘请专家作《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等专题讲座4期;选派名师、骨干教师参加国内有关研讨会、论坛、培训班等。2.4认真抓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师资培训是实施教育信息化工程的重中之重,是否拥有大批掌握并能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根据教育部关于《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通知,我们制订了教师教育技术再培训管理、考核、达标制度。在浙江省和台州市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下于2005年7月4日—10日在我校举办了“英特尔未来教育”6.1版的培训班,我们邀请了上海师范大学因特儿未来教育技术专家黎加厚教授来校讲学,黎加厚教授率3名研究生组织了整个教学过程,我校一线教师全部参加了培训,参加培训人数达到118人,在黎加厚教授生动的教学过程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学校已决定2006年暑假前继续邀请黎加厚教授来我校举办《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高级培训班。2.5借鉴国内先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经验,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备课能力课程整合就是将新技术融合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作为新型学习生态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发展学习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符合社会发展急需要的人才。为了推动学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学校为每个学科教研室订了一份由清华大学主办的多媒体电子期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和《问答与导学》杂志。该杂志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展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新成果,交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新实践,提高教师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备课能力。2.6开阔视野,充分利用网上优质资源进行课程整合国务委员陈至立在2000年的报告中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就是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与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评价手段”。我校不但投入应用了北大附中远程教育网校资源,同时开通了高中学科资源网等,在教学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合理有效地利用互联网上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育观念、教学思想的转变。拓展教师和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适应现代社会的能力。教师在使用互联网等现代教育技术的过程中,也将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真正把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在现代教育技术的平台上,达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高水平、高质量的整合,实现学校教育跨越式的发展的目标。2.7坚持应用不断总结,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高水平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应用重在管理创新、改变教育教学长期以来的教学方法,是一场推动教育的变革工作,因此我们每学期组织召开1次应用交流研讨会,聘请有关专家进行指导讲评,在专家指导讲评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应用过程中的经验教训,达到推广应用经验,改正不足的目的。同时鼓励教师参加国内组织的各项论文比赛和参加研讨会、论坛等,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和教育科研能力,每学年出一期现代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课程整合的论文集。对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学校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3信息技术应用,初见成效经过几年来的INTERNET网丰富的教育资源学习、应用,使教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集教育教学信息,不断丰富和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使绝大部分教师信息技术素质、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有所提高,近三年来,学校教育科研硕果累累,市级以上立项课题共计3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5项,3项课题由校长亲自主持,其中《沿海发达地区民办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途径研究》获省研究成果二等奖;地(市)级以上发表或获奖的论文有117篇,其中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的就达60余篇;教师参加学科竞赛或大比武活动获奖的有:国家级1项、省级1项、市级23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获奖的有:国家级15项(人)、省级12项(人)、市级80项(人)。学校每学年都进行一次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件制作比赛和学生网页制作、计算机应用能力比赛,通过比赛,产生了学校教师、学生“双十佳”信息技术应用能手。总结应用过程,教育信息化推广应用在我校才拉开帷幕,“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是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改变教育和学习方式。”让我们按照十六大报告的要求:“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指导方针,以开拓、创新、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去顽强拼搏奋斗,迎接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明天。
本文标题:推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高水平整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