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
高二选修《先秦诸子选读·〈论语〉》单元练习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曲肱(gōng)有马十乘(shèng)恶乎成名(wū)自牖执其手(yǒu)B.皋陶(yáo)臧武仲(zāng)木铎(yí)一箪食(dān)C.仪封人请见(xiàn)诲人不倦(huǐ)能近取譬(bì)莞尔(wǎn)D.怃然(wǔ)绥之斯来(suí)杀鸡为黍而食之(shí)喟然(kuì)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长沮耦耕接舆高山抑止景行行止B.喟然哂笑户牖仰之弥高钻之弥艰C.荷担舞雩弑君为之不厌诲人不倦D.畏葸谄媚切磋己之不欲勿施与人3.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莫春者,春服既成B.举直错诸枉C.旧要不忘平生之言D.闻斯行诸4.选出下列加点词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A.风乎舞雩B.博我以文C.饭疏食饮水D.鼓瑟希,铿尔5.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小人之过必文(掩饰)B.过也,人皆见之(有了过错)C.可以语上也(语言)D.人能弘道(扩大,光大)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其恕乎②尧舜其犹病诸B.①天下之无道也久矣②不如丘之好学也C.①仲尼岂贤于子乎②君子之于天下也D.①歌而过孔子②富而可求也7.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子之武城A.古之学者为己B.之一邦,则又曰C.今之成人者何必然D.非其鬼而祭之8.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①以吾一日长乎尔②摄乎大国之间③为国以礼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A.①②同,③④同B.①②同,③④不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同9.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君子义以为上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B.子路宿于石门C.大哉尧之为君也D.不吾知也10.对下列文学知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弟子言行的一部语录体著作,也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B.《论语》由孔子编写,全书共20篇;孔子,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C.《论语》的内容涉及政治,教育,文学,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D.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二、填空题(20)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①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子曰:,,乐亦在其中矣。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④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⑤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⑦岁寒,。⑧仰之弥高,。,。⑨子曰:志士仁人,,。⑩凤兮凤兮,何德之衰,,。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10分)(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论语宪问篇》)[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③匡:纠正.④衽:衽,衣襟.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5分)译文:②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5分)译文:(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7题。(16分。13—16题每题5分,17题10分)太史公曰:余登箕山,其上盖有许由冢云。孔子序列古之仁圣贤人,如吴太伯、伯夷之伦详矣。余以所闻,由、光①义至高,其文辞不少概见,何哉?孔子曰:“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求仁得仁,又何怨乎?”余悲伯夷之意,睹轶诗可异焉。其传曰: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③,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④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⑤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由此观之,怨邪非邪?或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若伯夷、叔齐,可谓善人者非邪?积仁洁行,如此而饿死。且七十子之徒,仲尼独荐颜渊为好学。然回也屡空,糟糠不厌,而卒蚤夭。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是遵何德哉?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若至近世,操行不轨,事犯忌讳,而终身逸乐,富厚累世不绝。或择地而蹈之,时然后出言,行不由径,非公正不发愤,而遇祸灾者,不可胜数也。余甚惑焉,倘所谓天道,是邪非邪?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故曰:“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清士乃见。岂以其重若彼,其轻若此哉?(节选自《史记·老予伯夷列传第一》)【注】①由、先:人名,指许由、务光。②希:稀少。③木主:死人的牌位。④爰:于是;就。⑤徂:通“殂”,死亡。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扶而去.之去:使……离开B.天下宗.周宗:祭祀C.我安适.归矣适:往,到D.余甚或.焉或:通“惑”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伯夷、叔齐淡泊名利、坚持操守的一组是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②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③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⑤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⑥(伯夷、叔齐)义不食周栗,隐于首阳山A.①②③B.①④⑤C.②⑤⑥D.③④⑥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之.报施善人,其何如哉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B.若.至近世,操行不轨徐公不若.君之美也C.且.七十子之徒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D.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其.孰能讥之乎A.作者赞扬了许由、务光的高尚气节,赞美了叔齐、伯夷互让王位的行为,并含蓄地批评了吴太伯、伯夷这类人的消极避世行为。B.武王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后,向东讨伐商纣王,伯夷、叔齐认为武王“父死不葬”、“以臣弑君”是不“孝”不“仁”的,因此不吃周粮而饿死。C.伯夷、叔齐及好学的颜回早早去世,而残暴横行、滥杀无辜的盗跖这类人往往寿终正寝,这使作者颇感困惑,因而质疑天道的公正性。D.作者认为因为世俗混浊不堪,清高的人才会显现出来,并不是因为重视富贵就能成为世俗之人,轻视富贵就能成为清高之人。1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②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语文第一次周练答题卡班级姓名学号一、选择题(1--10题每题4分,13--16每题5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20分)①子曰:,。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②子曰:,,乐亦在其中矣。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④子曰: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⑤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⑥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⑦岁寒,。⑧仰之弥高,。,。⑨子曰:饭疏食饮水,,。⑩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5分)译文:题号123457891013141516选项②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5分)译文:17.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5分)译文:②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5分)译文:
本文标题:《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测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67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