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资本运营 > 《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3
记叙文阅读的命题一般主要是从以下12种题型切入字词:注音、字形、解释词语大意解释词语:解词一般应先解释词语的本意,再答语境中含义,要联系中心,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答题技巧:A学会基本解词方法(词语互释、词素解凑,望文生义等。例:目不暇接与应接不暇)。B结合上下文,考虑这个词与全文及中心的关系,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如《故乡》中三个“辛苦”的含义。我——奔波劳苦,闰土——辛勤劳苦,杨二嫂——处心积虑,挖空心思)。C联系人物形象塑造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如《藤野先生》中“实在标致极了”中“标致”的含义及表达作用——本意为漂亮,这里指丑陋。作者运用反语,讽刺了清国留学生的丑态)。D联系中心。(例:2000年“访兰”22小题“对文章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你是如何理解的?”——这里的“味”既指气味,同时还指兰草的品格、气质。)分析情节、结构内容、概括段意:记叙文注意记叙的六要素(以起因、经过、结果为依据),小说注意情节发展的几个阶段,散文注意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要善于抓线索。答题技巧:A参照题目: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分两部分内容。B抓住线索:例《背影》开头设疑(点背影)—中间叙事(引背影)—望父买橘(写背影)——结尾思念(照应背影)C抓核心人物:例《小橘灯》初遇小姑娘——看望小姑娘——怀念小姑娘《藤野先生》(1)遇藤野前(在东京)(2)在仙台与藤野相识相处(3)别后怀念D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例:《鲁提辖》在酒楼上——客店里——郑屠肉铺前《从百草园……》(空间顺序)其他:a善于抓住中心句和总括句;b找提示性词语(“总之”、“所以”等);c找承上启下的过渡段d概括段意时可参照标点,分层归纳,摘要综合;e可摘引原文回答。考察主旨:涉及两种题型1)归纳主旨:A要抓住中心人物与核心事件以及作者的感情倾向。(例《一面》通过写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一次会面,表现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作者作为青年一代,期望踏着鲁迅先生足印继续前进的思想感情。)B抓住文中议论抒情句(例:《一面》结尾“前面是一条路,先生没有走完就倒下了,我们只有踏着他的血的足印,继续前进。”就可以作为总结中心的参照)C掌握常用句式:“通过写……歌颂、批判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2)谈感悟及收获:先把握好中心,然后将其升华或深化,或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经历,结合现实谈一谈重要性、必要性等等(新课标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判。)关于结构线索:文章线索一般分以下几种(1)以人物及人物特征为线索(小说中的“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孔乙己》《故乡》、《背影》)(2)以实物为线索(小橘灯——含义深刻、象征意义)(3)以感情为线索(《荔枝蜜》中“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4)时间地点的转换为线索(5)以题目为线索(《枣核》)小说中以第一人称形式写有何好处?——便于叙述故事,增强文章真实性,读起来更亲切。散文中线索作用——使文章结构更严谨,层次更清晰。分析人物思想性格(是一个考查热点):答题技巧:例3:“木笛”24小题“文章的主人公朱丹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朱丹是一个具有出色的音乐才华,又有崇高民族精神的人。)(分析:能从众多选手中从初试到复试最后闯入终试,可见其音乐才华非同一般,在南京大屠杀纪念日中拒绝演奏“欢乐颂”可见其崇高的民族精神。)B.塑造人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考点:(1)运用了什么手法?(2)有什么作用(或这些描写用意是什么?)答题技法:(1)塑造人物手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肖像、心理(正面、侧面、细节)描写。(2)作用:这些手法都是为刻画人物服务的,塑造了……形象,表现了……性格,体现了……精神品质等例2:2002年“木笛”——文章两次写朱丹“小心谨慎地”从绒套中取出木笛,意图是什么?——表现朱丹对民族音乐的挚爱。)7、概括文章的核心事件(或找出情节高潮、及最感人的情节):(例1:《背影》最感人的核心情节是“望父买橘”,作者精雕细刻父亲买橘子爬铁道的背影,因为其中寄托着父亲对儿子的一片深情——这既是本文的主旨所在,也是作者感情的触发点,所以成为最感人的情节)8、理解文中关键句子,明确其作用:基本技法:结合上下文,一看结构,二看内容及其与中心的关系。1)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深层含义。技法:结合题目,结合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结合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主人公的性格,透过修辞,抓住本质,把含蓄的句子直白化,还原其本来意义,揭示内涵。(例2:2003年“聘任”25小题“第13段划线句子‘不过我得提醒您一句,日后在咱们这儿工作,可要留点神,别把重要的材料到处乱放呀!’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含蓄的揭示了事情的真相,或表明校长已经知道了事情的真相)(2)结构上作用:开头常设悬念、引领下文、点题、埋伏笔、作铺垫;中间部分:承上启下、总结上文;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扣题。(3)内容上作用:开头常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背景;议论抒情句常画龙点睛,深化中心。或者:表现了……态度(观点),抒发(强调)了……思想感情。9、题目作用:题目作用通常有:作者思想感情的触发点(荔枝蜜);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阿长与山海经);充当文章线索(背影);充当文眼(爱莲说);揭示文章中心(白杨礼赞);新颖,吸引读者(变色龙)。答题技法:指出修辞(常用修辞:象征、双关,比喻,拟人),抓住特征,联系中心,说明作用。(例2:2000年考题“访兰”26小题:“文章主要写的是对“兰草”的欣赏、品评,可文题却用“访兰”而不用“赏兰”,为什么?答:访,有寻求的意思,对兰草的访问表明了“我”与“父亲”对兰草纯朴高雅品格的敬仰,同时,用“访”把兰草人格化了,更突出了兰草的象征意义。)关于表达方式、写作手法、修辞及作用:议论、抒情:抒发作者......的情感,使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深化中心,画龙点睛。•环境描写及作用:•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种。自然环境描写:A烘托、渲染……气氛,为下文埋下伏笔。B表现人物……的心情c结合具体语境:设置了……的背景,烘托形象,深化主题,与开头形成照应,使文章形象、生动、细腻,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感染力。常用修辞方法及作用: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春》“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向雪。”形象生动的写出了春花的绚烂多彩)拟人:赋予……以人的情态,含蓄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把……写活了。(《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赋予小草以人的情态,写出了作者对小草的喜爱,表现了小草旺盛的生命力。)反问:起警策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谁是最可爱的人》“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吗?”)设问:引起人们注意与思考,引起下文;(例:2002年“俭以养德”)排比:加强语气,使语言更精炼,有气势,有力强调了……;免费学科网,海量精品,免费下载
本文标题:《中考语文复习记叙文阅读》ppt课件3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7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