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PowerPoint-演示文稿
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课堂提问与点拨的技巧[内容摘要]课堂提问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问题并指导学生回答解决问题,以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良好技能和思想品德的活动过程。教学的过程实际就是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出色的提问与点拨能引导学生去探索所要达到目标的途径,获得知识与智慧,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攻克疑难,逾越障碍,还可以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课堂问题该如何设计呢?一、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功能与作用从教育研究的教度看:课堂提问是实现师生互动的重要手段,是影响课堂教学成效的重要行为,是实现师生之间沟通和理解,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从学生方面看,提问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诱发学生质疑问难的治学精神,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启迪智慧,养成从容沉稳、应对自如的表达能力,综合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和心理素质。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学生不回答教师提问的理由是以下8条:一、老师提问的问题太难我回答不了;二、我害怕答错被老师和同学取笑;三、老师给的时间太短,我来不及思考;四、老师提问的话太难懂,我弄不明白;五、我没注意,没听清楚老师的提问;六、我平时就胆小、怕发言;七、我经常举手,但老师总不理我,所以我不发言;八、我经常发言,再发言怕同学说我爱出风头。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问题要精心设计,体现目标性一是教师的课堂提问要针对教学的重点、难点、热点、考点。课堂提问是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的。二要针对学生。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我们的教学活动最终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的。问题要循循善诱,体现启发性问题要新颖多样,注意趣味性问题要难易适度,注意有效性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性1、是复习性提问2、是引导性的提问,3、是重点性提问,4、是总结性提问。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烙饼问题》的问题设计一、1、出示问题:用一只平底锅烙饼,每次可放3张饼,每面烙一分钟。如果有4张饼,两面都要烙,至少需要几分钟?(同学们小组讨论,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可以动手实验)2、烙5张饼呢?3、烙10张呢?4、同学们找出规律了吗,能列出算式么?学生总结出:烙饼的个数×2÷每次烙的面数=总时间二、针对上面的算式,同学们,你还可以提出哪些问题呢?1、如果烙70张呢?2、那如果每次可放5张饼呢?3、如果每面烙2分钟呢?学生推理出:烙饼的个数×2÷每次烙的面数×烙每面用的时间=总时间4、出现了近似数该怎么办呢?为什么?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问题要精心设计,体现目标性问题要循循善诱,体现启发性问题要新颖多样,注意趣味性问题要难易适度,注意有效性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性问题要新颖多样,注意趣味性某初中语文综合实践与探究教师出示一理发店招牌:“艺手遮天”请问:“此招牌中有错字别用的现象吗?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问题要精心设计,体现目标性问题要循循善诱,体现启发性问题要新颖多样,注意趣味性问题要难易适度,注意有效性首先,要难易适度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性如何进行有效提问?请看三个教学片断片断1:圆的周长一节研究课《圆的周长》,课上教师为了揭示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转动系绳的小球形成一个圆,让学生观察小球运行的轨迹形成的圆的周长。然后缩短绳子的长度,再转动,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提问: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讨论:片断1中的提问是否有效片断2:圆的面积一节课上的是《圆的面积》,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实现转化,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在“转化”这一环节上处理的非常好,通过四次转化(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接着,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吗?讨论:片断2中的提问是否有效?片断三: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为了创设情境,投影打出情境图后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画了些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学生1:图中有小鸡还有小白兔在野外玩。学生2:图中有房子,大树和草地。学生3:图上还有小桥、流水。学生4: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呢。学生5: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天上还飘着几朵白云……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15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讨论:片断3中的提问是否有效?以上三个片段中,教师的提问都存在一些缺陷,导致课堂组织教学陷入僵局和怪圈,那么有效的课堂提问要注意什么呢?片断1:圆的周长一节研究课《圆的周长》,课上教师为了揭示圆的周长与半径(直径)的关系,转动系绳的小球形成一个圆,让学生观察小球运行的轨迹形成的圆的周长。然后缩短绳子的长度,再转动,让学生观察。教师演示后提问: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学生一看,心里都很明白,一齐说与半径有关。象这样的提问,实际上教师已经告诉学生答案,提问只是表面的提问,为了追求热闹的场面,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对片断1中提问的分析:对片断1的提问可为:在片段1中可以让学生先猜一猜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呢?你能想办法验证吗?滚动法:两个直径不同的圆滚动一周发现直径长的圆周长就长,直径短的圆周长就短。绕绳法:来证明直径与周长的关系。绳子长的圆周长就长,绳子短的圆周长就短。学生的方法:问题有效性的体现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学生就会想出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说明圆的周长与圆的直径或半径有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处理好问题“大”和“小”的关系,处理好问题“多”和“少”的关系,才能使数学课促进学生知识技能形成,促进思考和问题解决,有利于健康情感的培养片断2:圆的面积一节课上的是《圆的面积》,课上,教师先让学生分小组动手操作,实现转化,将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份,转化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教师在“转化”这一环节上处理的非常好,通过四次转化(把一个圆分别等分成4份、8份、16份、32份),向学生渗透了极限的思想。接着,就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推导出圆的面积吗?对片断2的分析片段2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过大,不具有引导的作用。在实现转化以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将教者的问题分割成三个小问题:片断2的问题可为:(1)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的什么?(2)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什么?(3)圆的面积与拼成的近似的长方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这样的提问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认知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难易和深浅要适当,过难过深,会使学生丧失回答问题的信心,过易过浅,则不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片断三: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一课上,一位青年教师为了创设情境,投影打出情境图后提问: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图上画了些什么?课堂上立即热闹起来,学生1:图中有小鸡还有小白兔在野外玩。学生2:图中有房子,大树和草地。学生3:图上还有小桥、流水。学生4:水中还有小鱼在游呢。学生5:我看到了蓝蓝的天空,天上还飘着几朵白云……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15分钟过去了同学们还意犹未尽。对片断3的分析片段3中,情境图本身没有问题,而是教师的问题设计有问题。片断3的问题可为:(1)小朋友们,图上有几种动物在野外活动?它们是怎么活动的?(2)你能告诉老师图上有几只小白兔和几只小鸡吗?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样很快将学生引入数学学习的情境之中。(三)问题要抓住学科特点数学课堂问题要围绕数学课的教育目标,应该为数学学科的教学服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不能漫无边际。在预设数学问题时,往往与我们创设的数学问题情景有关。同样,各学科问题的情景的创设就应该服从于问题设计。必须处理好问题情景和问题的关系。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问题要精心设计,体现目标性问题要循循善诱,体现启发性问题要新颖多样,注意趣味性问题要难易适度,注意有效性首先,要难易适度其次,要掌握好提问的次数和频率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性二、课堂问题设计的基本原则问题要精心设计,体现目标性问题要循循善诱,体现启发性问题要新颖多样,注意趣味性问题要难易适度,注意有效性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性按照教学设计,一节课大都分为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和课堂小结五步进行,提问穿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一般教师应该按照教学进度、学生理解程度及时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问题,促使学生听讲的思路和教师讲课的思路合拍。1、复习性提问2、引导性的提问,3、重点性提问,4、总结性提问。问题要因势利导,注意梯度性某初中语文教师讲《变色龙》一课:师问:“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生答:“善变”。师问:“善变的明显特点是什么?”生答:“一是变得快,一瞬间对狗的态度变了5次;二是变得蠢,愚蠢的理由和荒唐的逻辑。”(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言文字)师问:“奥楚蔑洛夫‘善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宗'是什么呢?”生答:“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奴才本质。”师问:什么因素促使“变色龙”一变再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变色龙”这一形象?短暂讨论……学生回答出“左右奥楚蔑洛夫反复无常的因素是将军的威势。作者讽刺的锋芒指向一般灵魂卑劣的‘变色龙’,而且也指向造成这种社会病态的根源——沙皇专制的反动统治。”好的问题是不是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呢?三、课堂提问的技巧(一)把握提问时机(1)、从教材内容的角度来说,提问应选择的最佳时机是:1、教材的关键处2、教材的疑难处3、新旧知识的结合处4、教材的精华处5、教材的深奥处(2)、从学生角度来说,最佳提问时机是:1、当学生疑惑不解时2、当学生受旧知识的影响,无法顺利实现知识迁移时3、当学生有所领悟,心情振奋,跃跃欲试时4、当学生胡思乱想,搞小动作,精力分散时(二)注意提问的语言表达方式(三)把握提问对象(四)注重答问点评五、课堂提问的三种模式(1)“师一生”课堂提问模式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者,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占有主导地位。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课堂提问是最为普遍的一种课堂提问模式,以至于大多数人提到课堂提问时,往往将课堂提问理解为这种模式,甚至是唯一的模式。(2)“生一师”课堂提问模式教师要从自己提问逐渐引导学生发问,让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大胆地向教材、向老师质疑,并逐步由“敢问”、“会问”向“善问”发展,一步步向思维的深层次拓展,使学生成为发问的主体。(2)“生一师”课堂提问模式某化学教学案例:NaOH与CO2反应的再探究在复习碱的性质时,我们重温NaOH与CO2的反应。一位同学“不经意”间提出了这样的疑问:“CO2通入NaOH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怎么能够认定二者确实发生了化学反应呢?”。问得精彩,一“问”激起千层浪。针对学生这一具有强烈探究意识的提问,教师并没有直接予以回答,而是根据此问抛出了下面几个铺垫性问题:(1)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哪些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老师因势利导,顺着学生提出的问题把化学课堂引向了更深层次的知识探究。(3)“生一生”课堂提问模式学生之间的相互提问,从思维激发的角度看最具有价值。问题来自于学生,而又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样才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在学生互相提问的过程中,教师作为组织者,监控课堂学习的进程。教师既要指导学生的学,更要指导学生的思维。指导学生学与思的结合,教给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授人以渔”,而不是单纯地“授人以鱼”。结束语总之,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运用好这种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习惯,增强学生探索与创新能力,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因此,只有掌握了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本文标题:课堂提问的方法与技巧PowerPoint-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378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