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安定城楼安定城楼李商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贾生年少虚垂泪,王粲春来更远游。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古诗概况了解壹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原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祖辈迁荥阳(今河南荥阳市)。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李商隐登进士第,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弘农尉等职。因卷入“牛李党争”的政治旋涡而备受排挤,一生困顿不得志。唐宣宗大中末年(约858年),李商隐在郑县病故,死后葬于祖籍怀州雍店(今沁阳山王庄镇)之东原的清化北山下。李商隐是晚唐乃至整个唐代,为数不多的刻意追求诗美的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作者生平唐文宗开成三年(838),晚唐的著名诗人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便到泾源节度使王茂元幕下当了一名幕僚,并且娶了王茂元的女儿。安定城,故址在现今甘肃省泾川县以北,是唐代泾源节度使的治所。在持续于中晚唐历史上达数十年之久的“牛李党争”中,李商隐曾经得到作为牛党重要任务的令狐楚父子的帮助,而王茂元却偏被人们看成是李党人物。因此,这一年李商隐继进士及第后参加吏部考试时,便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不幸落选,失意地再回到泾源。正是春风吹柳、杨柳婆娑的季节,诗人登上泾源古城头——安定城楼,纵目远眺,看到朝政的混乱,腐败势力的横行,有理想和才干的人无从施展自己的抱负,心中不禁生起了哀国忧时和自伤身世的无穷感触,于是,诗人写下了这首题为《安定城楼》的七律。写作背景登高远眺的题材,在古代诗篇中是常见的。登高远眺,可以让人游目骋怀,也会引起苍茫百感。但细细分析,却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杜甫的《登高》倾诉了诗人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一诗,“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全篇就是突出了一个“愁”字,包含了无穷愤懑的情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这首短诗,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聊的情绪。李商隐的这首《安定城楼》却又是别具一格的登临远眺的佳作。从风格来说,既清新流畅,又沉郁含蓄;既显示了他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兴的特长,也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才高气盛,耿介性格和坦荡胸襟,从而塑造了惊世绝俗、胸怀大志的诗人自我形象。这首诗可以说是诗人早期的代表作之一,同他的另一些以“无题”为题、情韵优美的爱情诗的风格比,是很不相同的。登高远眺之诗贾生垂泪王粲远游范蠡归隐鸱鹰忌鹓雏相关典故高考题型讲解贰202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贾谊和王璨这两个人都是怀才不遇,忧时念国,无可奈何。李商隐在自己落第远游时和这两个历史人物产生共鸣,引古人自况,表达自己不幸遭遇。B.范蠡乘扁舟泛五湖的典故表明李商隐对当前局面无可奈何,进而向往离开朝廷归隐的生活C.《庄子》里的鸱鹰忌鹓雏典故,诗人用自己崇高的怀抱,与贪恋腐鼠的小人做对比,狠狠鞭斥讽刺了那些排挤自己的朋党势力。表明自己应试博学宏词科,不是为了区区利禄,对权贵的中伤表示极大的愤怒D.“虚”既是对贾谊上疏论时事,却没被当权者采纳的惋惜,又是对自己报国无门的感叹E.全诗笔力健举,风骨清峻,结构严谨,语句灵活变化,在借典方面非常成功B本句采用了“高城”“百尺楼”“绿杨枝”“汀州”这四个意象,营造了辽阔壮美,高阔深远的意境,以乐景写哀情,山河如此壮美,而自己的处境却如此局促,满目春色顿时化为满心忧伤,生动形象、具体传神的表达了作者愁绪满怀,壮志难酬的思想感情。从意境方面赏析“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在颔联中作者采用了何种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颔联使用了借典的手法,通过使用贾生垂泪,王粲远游两个典故,以两位古人自比。作者赴泾州,入王茂元幕,都属寄人篱下。用两位古人的古事,比自己当前的处境和心情,简洁明了,突出了作者凄凉,悲切之感,表达了作者心怀壮志却难抒发的抑郁愁苦之情与悲伤难耐之感。20205.“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鸳雏竟未休”使用了庄子的典故,试探究李商隐此诗所表达的思想是否与道家思想完全契合?我认为不是。尾联运用庄子的典故是想表明自己淡薄利禄,正告他人不要妄加猜忌。而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志趣和怀才不遇的苦闷及无端受馋的愤慨。李商隐读书求仕,执着追求至死不渝,这便表现出他信奉儒家思想的一面。与道家思想并不完全契合。贾谊是西汉前期著名的政治家。他天资聪颖,才赋极高,博览群书,文赋都被当时人称道。他有着强烈的现实意识,对当时的政治形势有着深刻而敏锐的认识,对当世统治者不图长远、得过且过的态度感到痛心疾首。贾谊认为,汉初看似和平稳定的表象背后,潜伏着深刻的政治和军事危机。刘邦分封的各诸侯王,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各王国的势力一天天膨胀起来,野心也一天天膨胀起来,犯上作乱已如箭在弦上,不可避免。财富虽然有一定的增加,但豪强的势力得到空前发展,贫富悬殊加剧。天下风气日下,经商易致富,天下人都弃农从商,背本趋末,国家积蓄空虚,一点应急的能力也没有。即使如此,浪费、奢靡的风气愈演愈烈。此外,北方的匈奴频频犯边,随时准备南下。但当世统治者自以为居太平盛世,无所事事。贾谊痛心疾首,屡次上书,言辞激切,说:“臣观察时势,可以为之痛哭的有一条,可以为之流涕的有二条,可以为之长叹的有六条,其他不合情理的举不胜举。”。贾生垂泪2020王粲远游王粲(177年-217年2月17日),字仲宣。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两城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初平四年(193年),十七岁的王粲受司徒征辟,又被召为黄门侍郎。王粲因为长安局势混乱,没有赴任。不久,他到荆州去投靠自己的同乡、荆州牧刘表。刘表见他状貌不扬,身体孱弱,又不拘小节,所以不太看重他。他曾于春日作《登楼赋》,其中有句云:“虽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抒发了不为刘表所重,蹉跎岁月,已逾十二年之久的苦闷心情。作者叹年华年易逝,惧匏瓜徒悬,冀王道一平,贤人得假高衢而骋力。但世道纷乱,无异萧瑟并兴的秋风,惨惨无光的天色,故登楼销愁而愈增惆怅,至悽怆感发,夜不能寐。范蠡归隐范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字少伯,华夏族,春秋时期楚国宛地三户(今河南淅川县滔河乡)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济学家和道家学者。范蠡为早期道家学者,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南阳五圣之一。虽出身贫贱,但是博学多才,与楚宛令文种相识、相交甚深。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他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范蠡在帮助越王勾践成功之后,立刻离开了越国。他从齐国写信给文种说:蜚(同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越王为人阴险,工于心计。可以与他共患难却不能同享乐。你为什么还不快离开呢?文种在收到信后便称病不上朝,但最终仍未逃脱赐死的命运。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雏,子知之乎?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雏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梁国而吓我耶?”鸱鹰忌鹓雏谢谢观赏
本文标题:安定城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04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