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郑州市总体规划(2008200820082008—2020202020202020)》主要内容(一)指导思想、期限与城市规划区界定认真贯彻中央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根据《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6—2020)》和《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突出郑州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和中原城市群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带动作用;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健康、区域统筹、城乡协调、社会和谐的新型城市化道路;注重以人为本,强化城市规划的公共政策属性。本次规划划分为两个规划层次,即市域和中心城区。市域规划范围为郑州市域行政辖区,包括金水、管城、二七、中原、惠济、上街六区和荥阳、巩义、新郑、新密、登封、中牟五市一县所辖范围,总面积为7446.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市区行政辖区的中原、金水、二七、管城、惠济五区的城区范围。(二)城市发展目标1111、总体发展目标到2020年,把郑州建成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重要的商贸城市和枢纽城市;建成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现代农业示范区;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富有中原城市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的、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有较强经济竞争力的、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的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2222、经济发展目标到202020202020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111万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101010万元左右。3333、社会发展目标加强城市公共安全,促进城市人口的适度稳定,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保障基本居住需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保障社会民生。到202020202020202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43.43.43.4万元;每万人拥有医疗床位数达到50个;九年义务教育学校数量达到1300所;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35353535平方米////人;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达到0.80.80.80.8————1111平方米////人。4、环境友好目标形成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生态环境良好为标准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地区性可利用水资源27.9亿立方米;万元GDP耗水量较2006年减少40%;单位GDP能耗水平控制为0.84吨标煤/万元GDP;基本农田控制为28.29万公顷;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小于等于100100100100平方米////人;森林覆盖率4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大于等于14平方米/人;污水处理率100%;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大气SO2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15%。(三)市域城镇体系规划1、城乡统筹规划,全面推进市域城乡现代化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以及人口、资源、环境的和谐统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积极引导和促进城市规划区城乡一体化发展。2、市域人口与城市化水平预测预测至2010年郑州市域总人口约为8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538538538538万人,城镇化水平67%67%67%67%左右;预测至2020年,市域总人口约为1000万人,市域城镇人口约为789789789789万人,城镇化水平79%79%79%79%左右。3、市域城镇空间布局结构推进并形成市域“一心四城、一带两轴”网络化的城镇发展格局。一心:指郑州市域的城镇密集区。包括郑州市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和航空港组团,是市域空间结构的核心地区。四城:指巩义、新郑、新密、登封四个中等城市,是市域空间结构中的二级中心城市。一带:指沿310国道、陇海铁路等交通干线上由郑州市中心城区、郑汴—中牟组团、上街—荥阳组团、巩义市及沿线城镇所构成的城镇发展带,是市域经济联系和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轴线。两轴:南北发展轴由沿京广铁路、107国道的城镇构成,同时与市域的东西发展带共同构成中原城市群“十”字形空间结构的核心;市域南部的东西发展轴由登封、新密和新郑等城镇依托省级交通干线构成。4、市域城镇规模结构到2020202020202020年,全市形成一个特大城市(郑州市中心城区),六个中等城市(上街—荥阳组团、郑汴—中牟组团、巩义市区、新郑市区、新密市区、登封市区)和一个小城市(航空港组团),19个2万人口以上的重点镇,50个2万人口以下的一般建制镇的城镇等级结构。5、市域重大基础设施规划大力推动市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市域基础设施骨干网络,加快路网、水网、气网、电网、立体传输网的改造与建设,增强基础设施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重要基础设施和教育、科研、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社会保障与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合理布局,促进公共设施的公建共享,提高覆盖率和利用率。6、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按照城乡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的原则,对镇(乡)域村庄布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合理布局,科学编制镇(乡)域规划,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积极主动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7、加强城乡空间管制,有序引导市域城乡协调持续发展综合郑州市域的环境特性、城乡建设发展空间需求、区域基础设施廊道布局、基本农田保护等多方面因素,在郑州市域范围内划定禁建区、限建区和适建区。(四)中心城区总体规划1、城市性质与城市职能郑州市城市性质为:河南省省会,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和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优先发展的城市职能:全国性综合交通、通讯枢纽;全国性能源、原材料基地。促进发展的城市职能:区域性物流、商贸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旅游服务中心;区域性信息服务中心;区域性科、教、文、体、卫中心;区域性科技创新基地。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城市职能:先进制造业基地。2、城市发展方向与城市规模郑州市中心城区城市用地增长边界为:东至京珠高速公路,西至环城高速公路,北至黄河湿地保护区,南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城市发展方向主要以东、西、南三个方向为主,北部控制开发建设,保护黄河湿地,提升生态品质。至201020102010201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350350350350万人以内;至2020202020202020年,城市常住人口规模控制在500500500500万人左右。至201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335335335335平方公里以内;至2020年,城市发展建设用地控制在450450450450平方公里左右,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90909090平方米之内。3、城市空间结构与生态格局中心城区的空间布局结构为“两轴一带,七片多中心”。两轴:东西向城市发展轴线是城市综合服务功能聚合的主要轴带,也是未来城市东西向拓展的主要载体,城市发展的核心区域。南北向区域联系和中心景观轴线是城市中心和外部区域的主要联系轴带,也是现代城市特色风貌景观的展示轴线,未来有聚合区域性服务功能的潜在优势。一带:以京珠高速公路、107国道改线工程、四港大道、高铁客运枢纽站、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干线公路物流港和新郑国际机场等交通干线和枢纽为依托,形成一个以现代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带,强化各产业园区之间的互动与协作,促进产业的联动效应。七片:根据主要交通走廊和自然绿化的分隔,中心城区形成七大功能片区。多中心:优化和分解城市中心职能,实现新旧转移,形成区域级—城市级—片区级三个层次的多中心体系。(五)居住用地规划住宅发展目标从满足生存需要向宜居型的社区生活方式转变,基本做到““““户均一套房、人均一间房、功能配套、设备齐全””””。各类住房的供应比例原则上要求:商品房占60%60%60%60%,政策保障性住房40%40%40%40%。其中:两限商品住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经济适用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15%~20%,廉租房和可支付租赁房开发面积占总开发面积的2%~5%。(六)绿地系统规划至2020年,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8%,森林覆盖率达到33.4%,绿地率达到45%,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4.9平方米左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4平方米。中心城区生态绿化结构布局的重点是“一环、三带、四楔、六链”。一环:指外围生态绿化环带。由黄河湿地保护区、连霍高速和贾鲁河生态防护林地,南部的水源保护地、南水北调干渠防护林带,京珠高速生态防护林带和西流湖—贾鲁河防护林带构成的环形生态隔离缓冲区。三带:指内部生态绿化廊道。规划沿京广铁路、未来大道和东四环构建三条南北向的生态绿化廊道。四楔:指内外部环境交流的绿色通道。在城市的东北、东南、西北和西南建设四片由外部生态绿化环带渗入城市内部的楔形绿地。六链:指滨水绿化带。沿金水河、熊耳河、七里河、东风渠、须水河与邙山输水渠六条主要河渠两岸建设带状开放型绿地。(七)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建立整体保护框架,把市区历史文化遗产资源的保护纳入到总体保护中来。突出保护重点,反映地域特色,建立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注重名城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协调,确保城市建设与名城保护协调发展。规划建立由郑州中心城片区和古荥镇片区组成的“一大一小”历史文化片区保护框架。“一大片区”(郑州商城历史文化片区):以郑州中心城区为核心,以商代遗址、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清真寺、城隍庙、文庙等文物保护单位和商城西南隅历史文化街区为基础,突出商代和“二七”文化。“一小片区”(古荥汉文化历史文化片区):以古荥镇为中心,以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古荥冶铁遗址、大师姑遗址和纪信墓等文物保护单位为基础,突出汉代文化。要保护郑州商城西南隅历史街区和商代遗址内的历史街巷格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历史街区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生活水平。加强重要文物单位的保护,包括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大河村遗址、古荥汉文化历史文化片区、祭伯城遗址和邲故城遗址等,保护近现代工业遗产和历史建筑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八)产业发展布局规划至2020年,全面实现商贸、金融流通领域的现代化,建设立足河南、辐射中部的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到规划期末,力争形成汽车工业、铝工业、装备制造业、食品工业、医药化工、新材料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基地,大力引进外来导向型的现代制造业,积极发展具有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九)综合交通体系规划1、对外交通(1)铁路随着京广、徐兰客运专线的建设,新建新郑州高速站,通过在郑州四个方向设置与既有线的联络线,与郑州站形成两站东西并立,高速系统与普速系统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连通的环形客运系统。(2)公路统一协调中心城区城市道路网络与公路网络,形成由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成的快速、便捷的对外公路网络。加强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的统筹发展,实现公路长途客运与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衔接。新建、改建10座公路客运站,对外客运能力达到26万人/日。新建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和4处货运站。(3)机场积极扩建航站楼和停机坪,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航空业务量,并在现有跑道、航站区北侧,建设第二条平行跑道和第二航站楼及相关附属设施。规划新增商丘—新郑—新密高速公路,与郑少洛高速公路相连,加强新郑国际机场的区域辐射能力。在京珠高速东侧,规划新增一条快速路,加强中心城区与航空港的交通联系。(4)城际轨道交通利用铁路、高速公路、快速路走廊逐步建设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新郑国际机场和许昌、郑州至洛阳、郑州至新乡的中原城市群城际轨道交通线路,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十”字形骨架。2、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心城区规划“三横两纵一环”的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由6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组成,全长206.56公里,共设置了22个轨道间换乘车站,线网密度为0.46公里/平方公里。积极发展快速公共汽车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延伸和补充。快速公共汽车系统走廊由城市快速路和公交专用车道组成,中心城区规划快速公共汽车走廊长为218.0公里。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和快速公共汽车系统的基础上,调整常规公交线网布局,形成功能、等级完善的公共交通系统。积极落实公交场站用地,规划公交场站60处,总占地面积为157.8公顷。3、道路系统布局快速路网:中心城区快速路系
本文标题:郑州市总体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08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