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浅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及教学方法
浅析新编教材《道德与法治》及教学方法都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当今时代,文化已经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其中的科技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因此,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我们国家也在随时代的发展进一步的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基础教育内涵的发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其中,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教育部《关于2016年中小学教学用书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自2016年秋季起,初一年级的《思想品德》更名为《道德与法治》。“法治”二字首次出现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名称中。从以道德为主线转向道德和法治相融合,法治教育渗透于整个课程教材之中。新教材变化的不只是加入了“法治”,它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体现了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等学科特点。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的掌握融为一体。相比老教材《思想品德》而言,新教材不仅在知识点的整理和分布上做了调整,在教学栏目的编排上也做了很大的修改,如:彰显生命教育主题、突出法治教育、强调学习和了解中华文化传统,增强与世界文明交流、对话的意识等。有专题、有渗透,多项结合、多维展开,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并且,新教材继承了老教材德育回归生活的课程理念,突出内容活动化与活动内容化的要求,体现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等特点,在此基础上新教材落实立德树人,突出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新教材发展学科的思想性,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价值统领,结合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识水平,由浅入深地认识核心价值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由近及远地体验核心价值观,层层推进核心价值观形成,引导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新教材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心灵,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语言文字或抒情唯美,或富有哲理,或正气凛然。本册教材,将优美文字融入到每一课每一框题中,可读性强,易于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在对文化内容的处理上,教材不仅仅是引经据典,而且积极思考和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方式。教材在正文之外,穿插了大量的反映真实场景的图片、生活气息浓郁的铲土以及创意美感十足的表格、图示等呈现学习内容,力求生动活泼、图文并茂,使教材变得可亲可近,增强了教材的可读性。《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本课程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奠定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它是以初中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青春生命在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与国家及全世界关系中的自我发展为线索,由自我出发再回到自我,完成自我认知,以学生成长的生活为主线,以相关知识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学会生活、成长所需要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基本技能为目标,凝聚六册教材各个单元的学习主题。“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开启民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承载着千万家庭的美好梦想和希望。新教材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为了使教材不再成为学生背诵应对考试的工具,为了进一步改变简单、肤浅、枯燥的德育课程方式,这就需要我们授课人改变当前教育方法,尝试找到适应新教材、新课堂的新的教学方法,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授课人,我大概总结如下:(一)、做好最基本的常规教学工作1、熟悉教材新教材对于我们来说等于一张白纸,所以要认真钻研教材及教学大纲,熟悉教学指导思想。2、备好课每节课必须认真备课,做到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授课胸有“书”。3、学生作业仔细批改学生作业,做到及时收与发,及时检测。4、虚心学习,多听与本学科相关教师的课,提升自己教学水平。(二)、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1、优化课堂教学教学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如:讨论、演讲、阅读等,活跃课堂气氛,多让学生动口、动脑参与学习。2、设计开放性的教学过程例如,在探讨“学习”这一话题时,把“学习”的繁体字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呈现出来,引发学生兴趣,然后从《礼记•月令》中对“学习”的论述开始,展开话题,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内涵。3、开展帮带活动鼓励优生的榜样带头作用,建立“师徒”学习小组,落实责任和要求,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及自信心。4、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每一框都以“运用你的经验”为道德学习的起点,以“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阅读感悟”等设计推动学生对关于道德的知识和有助于道德的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以“拓展空间”结束,使理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更具可操作性。(三)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1、平等双向的开放交流对话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改变简单的告知对与错,必须超越知识传递性的学习,必须改变成人单方面的说教,应该开展平等双向的开放交流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探索道德价值观的学习中去。2、搭建教育学的“梯子”考虑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发展是有一个观念认识、体验内化、实践反思相融合的复杂过程,教师应该努力搭建教和学的梯子,在形态上不针对知识进行系统理论的阐述,反而应该通过设计与青少年生活贴近、青少年喜欢的活动,在体验、探究、分享、反思中开展思维与情感,从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认同。(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亦师亦友”,教师可以是学生学习中的指导者和启发者,生活中的朋友,使学生把害怕心理丢一旁,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当中。(五)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优化教学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具有直观、生动、情景性强等特点,能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有机结合起来,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开拓视野,还能将其联系到相关的知识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代替了过去把黑板、粉笔作为单一教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优化教学,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六)让课堂走出教室,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出真知。传统的课堂教学仅仅局限在小小的教室里,新课程改革中,“活”起来的道德与法治,要求我们的教学不能停留在对知识的掌握上,而是要用所学的知识去观察、认识、分析、思考并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教师的授课地点不仅仅在教室,可能在操场,可能在某个街道。如在讲授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了教室,走出学校,将学校周围的白色垃圾清理得干干净净,让学生自己感受身边环境的变化,学生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获得真知,自然而然就明白了保护环境的原因、重要性,然后思考保护环境的方法,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轻松自然地就在实践中获得了理论知识,并把理论转化为认知,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境界,从而提高了课堂质量,优化了教学效果。通过一段时间的授课和学生的反馈,这几点教学方法还是有效的,学生感觉课堂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是有生命有活力的,学生愿意参与到课堂热烈的氛围中,从探究、实践中得出真知,这是他们最开心之一的,也是最为宝贵的财富之一,因为这是他们自己的劳动成果。教学中虽取得了一点成绩,但这些教学方法也不乏有缺陷,如:课堂过于开放,有时就会难以挽回,也有的学生趁机“开小差”,教师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照顾到等。针对教学方法所取得的成绩我会继续保持下去,并且还要善于钻研教材,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优化教学模式,以适应教育改革的脚步,是道德与法治的课堂越来越受学生的欢迎,使之课堂越来越有生命力,对于缺陷方面,积极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把把学生培养成有良好品行的人作为目标。《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推出虽然没有先例,但是作为新教材的第一批授课人,我发现这门课程与新时代青少年的成长轨迹更为契合,也与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更为贴合,相信通过更长时间的摸索,一定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本文标题:浅析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及教学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17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