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1正常人体学基础精讲
1汕头市卫生学校汕头职工医学专科学校医学讲义课程:正常人体学基础教师:林瑜班级:中专护理时间:第一学期第一章绪论第一节正常人体学的定义和范围人体学:解剖学(结构)、生理(功能、作用)、生化、组胚(解释各科的主要方向、内容)学习方法:整体第二节人体学的组成一、人体的组成(一)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画图把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串联)1、细胞:构成人体形态和功能的基本单位。2、组织: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近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构成一个细胞群体。2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3、器官:不同的组织构成具有一定形态、能完成一定功能的结构。4、系统:能共同完成某一方面功能的器官。运动、呼吸、消化、脉管、泌尿、生殖、神经、内分泌和感觉器等九大系统。(二)人体的分部:分头、颈、躯干和四肢。1、头:面(从下颌骨—发际);顶、枕2、颈:前—颈(胸锁乳突肌-胸骨上缘-下颌)、后--项。3、躯干:前---胸、腹、盆部和会阴;后--背、腰。4、四肢:上肢--肩、臂、前臂和手;下肢--臀、股、小腿和足。二、解剖学姿势及方位术语(一)解剖学姿势:直立、两眼平视、上肢下垂、掌心向前、下肢并拢,足尖向前。(仰卧、俯卧、侧卧等各种姿势)(二)常用术语:理解1、方位:(举例不同姿势下,方位的判别)上和下:近头为上,近足为下。四肢用近、远侧(距离末端为远,距离躯干为近)。前和后:近胸腹为前,近腰为后。内和外(器官):近腔为内,远腔为外。内侧和外侧:近正中矢状面为内侧,反之为外侧。浅和深:近皮肤或器官表面为浅,反之为深。2、轴:矢状轴:前后方向的轴,与垂直轴和冠状轴呈直角相交。冠状轴:左右方向的水平轴,与垂直轴和矢状轴呈直角相交。垂直轴:上下方向的轴,与矢状轴和冠状轴呈直角相交。3、面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切面。冠状面(额状面):将人体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切面。水平面(横切面):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切面。第三节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和兴奋性一、生命基本物质(一)概述:三大营养物质:糖、脂、蛋白质(最基本)(二)蛋白质的化学1、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氨基酸之间以肽键相连形成多肽链(1)一级结构: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2)空间结构:二级、三级、四级结构(3)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空间结构决定功能,而空间结构由一级结构决定。(4)蛋白质的分类:单纯蛋白质和结合蛋白质(单纯蛋白质+辅助因子)3、蛋白质变性:蛋白质在物理和化学因素的作用下,空间结构破坏,从而引起其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1)可逆:血红蛋白和氧气的结合和分离。口服牛奶和生蛋清减缓重金属离子的吸收;(2)不可逆:煮蛋。高温高压、酒精、紫外线消毒杀菌;(三)酶:由活细胞产生的能起催化作用的蛋白质。1、酶作用的特点:高度专一性、高效性、高度不稳定性2、酶的分子组成和结构(1)单纯酶:单纯蛋白质,全部由氨基酸组成。结合酶:由蛋白质部分(酶蛋白)和非蛋白质部分(辅助因子)组成,两者结合才有酶活性。3(2)酶的活性中心:必需基团(3)酶原与酶原激活酶原:无活性的酶的前体。酶原激活:在一定条件下,酶原转变为有活性的酶,实质是酶活性中心的形成或暴露的过程。酶原存在的意义:①避免蛋白酶对细胞自身消化;②保证酶在特定的部位或特定的情况下发挥作用。3、影响酶促反应速度的因素:温度:35-40度、pH:近中性、激活剂:抑制剂:4、酶在临床上的应用(1)酶与疾病的发生:蚕豆病、白化病、(2)酶与疾病的诊断:肝炎、心肌炎、心梗时血清转氨酶升高;急性胰腺炎时淀粉酶活性升高(3)酶与疾病的治疗:多酶片(酵母片)(四)辅酶与维生素维生素:是一类维持机体的正常生长和健康所必须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需由食物供给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水溶性维生素:B族维生素、C族维生素、泛酸、生物素、叶酸(五)水与无机盐1、水的生理功能:促进和参与物质代谢和运输、调节体温(发烧多喝水)、润滑作用2、无机盐的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酸碱平衡和渗透压;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参与骨和牙的构成。二、新陈代谢:最基本的特征新陈代谢:机体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化,以实现自我更新的过程。包括合成代谢(同化作用)和分解代谢(异化作用)。(1)合成代谢:指机体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构成自身结构与能量储备的过程。(2)分解代谢:指机体分解自身结构释放能量、并将代谢产物排出体外的过程。三、兴奋性变化-刺激-----反应(①+兴奋;②-抑制)兴奋性:机体或组织受到有效刺激时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阈强度(阈值):在一定的作用时间下,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阈值的大小反映组织兴奋性的高低。与兴奋性成反比。第四节机体与环境一、内环境与稳态内环境:细胞赖以生存的细胞外液体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体液(体重60%)---细胞内液(20%):存在细胞内,---细胞外液(40%):血浆、组织液、淋巴液、脑脊液等稳态:内环境的各项物理、化学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意义: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二、人体对外环境的适应外环境:机体生存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神经系统功能接P144神经系统:(简述各种神经的主要作用)1、中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1)躯体神经(随意—男主外):①感觉②运动(2)内脏神经(自主—女主内,处理后告知结果):①感觉②运动(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接P164第5节神经系统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和意义4(一)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1、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是调节心肌、平滑肌和腺体的活动。2、一般组织器官都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双重支配,此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拮抗的。(二)自主神经系统的生理意义:1、交感神经:环境急变时动员体内器官的潜力的以适应环境急变。2、副交感神经:机体安静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加强。二、自主神经系统的递质与受体(一)自主神经的递质及神经纤维的分类1、自主神经末梢递质:乙酰胆碱(Ach)与去甲肾上腺素(NA或NE)2、分类:胆碱能纤维和肾上腺素能纤维(二)受体1、胆碱能受体:毒覃碱受体(M受体)和烟碱受体(N受体)(1)M受体:心脏活动抑制、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胃肠平滑肌收缩、膀胱逼尿肌收缩、瞳孔括约肌收缩、消化县分泌增加,汗腺分泌增加和骨骼肌血管舒张。阿托品是阻断剂。(2)N受体:N1兴奋自主神经节神经元;N2使骨骼肌兴奋收缩。筒箭毒是阻断剂。2、肾上腺素能受体:(1)α受体:皮肤、肾、胃肠的血管平滑肌收缩,瞳孔开大肌收缩,子宫收缩;小肠舒张。酚妥拉明是阻断剂。(2)β受体:与β2受体结合产生抑制效应,冠状血管、骨骼肌和肝脏的血管舒张,支气管舒张、小肠舒张、子宫舒张;与与β1受体结合产生兴奋效应。普萘洛尔(心得安)是阻断剂。三、各级中枢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一)脊髓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初级中枢(二)脑干对内脏活动的调节:基本生命活动中枢(心血管、呼吸、瞳孔等)(三)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体温、水电、摄食、内分泌、情绪等(四)大脑皮质对内脏活动的调节:第五节人体功能的调节一、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一)神经调节:由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最主要的调节方式。(神经系统是电传导,速度快,点对点)1、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应。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即感受器→传入神经纤维→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效应器。(反射弧的的缺损,反射无法完成:捏瘫痪病人,病人不觉得疼痛)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与生俱来的,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条件反射是后天学习、训练而成的,如闻鸡起武,望梅止渴。3、特点:迅速、准确、持续时间短,机体最主要调节方式。(二)体液调节: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经血液运送全身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依靠液体运输)神经-体液调节:某些内分泌细胞直接或间接受神经系统的调节。特点:缓慢、持久,影响面大。(三)自身调节: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变化发生适应性的反应。(手运动多会生茧,太久没用会萎缩)(泡水久后皱皮—水通道关闭,钠+带水流走)特点:调节幅度小,灵敏性差,局限。二、机体活动调节的反馈作用1、负反馈系统: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如:血压2、正反馈系统: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一致的反馈。如:血凝、排尿、分娩第二章细胞5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细胞:人体内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一、细胞的化学组成和成分元素(C、H、O、N等)——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糖、脂、蛋白质、核酸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一)细胞膜:细胞外表面的薄膜,也叫质膜,有保持细胞形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在物质交换、接受刺激、传递信息等方面有重要作用。1、细胞膜的形态结构:单位膜(生物膜)电镜下:颜色较深的内外两层和颜色较浅的中间层,这三层称为单位膜。(生物膜)2、细胞膜分子结构:液态镶嵌模型学说:以液态的脂质分子层为支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结构、不同功能的蛋白质。3.细胞膜的基本特性:流动性、液晶态(似果冻)(二)细胞质:细胞膜与细胞核之间的部分,包括细胞器和基质。细胞器结构功能线粒体双层膜形成粗线、颗粒状结构,内膜有嵴产生能量(能量工厂)核蛋白体无膜,椭圆形小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粗面内质网(附着核糖体)运输蛋白质滑面内质网(酶)参与糖、脂类的合成分泌高尔基复合体核附近的网状膜结构运输、加工蛋白质中心体无膜,有两个中心粒与细胞分裂有关溶酶体自溶、异溶作用细胞消化器、保护细胞细胞的骨架结构骨架、参与细胞运动(三)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组成。1、核膜:两层单位膜,核的内外膜融合成核孔(物质交换)2、核仁:是合成核糖体的场所,与蛋白质的合成机能有关。3、染色质与染色体: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1)化学组成:DNA和蛋白质(2)染色体功能:遗传物质的载体(3)染色体数目:体细胞:双倍体,染色体数2n=46,常染色体44条,性染色体2条(女XX,男XY)成熟生殖细胞:单倍体,常染色体22条,性染色体(精子Y,卵子为X)4、核基质第二节细胞的功能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一)单纯扩散:O2CO2细胞膜(1)概念:仅依靠浓度差脂溶性物质高浓度—————→低浓度(2)影响:①浓度差,不耗能(动力)②脂溶性大小③膜对物质的通透性(阻力)---细胞膜的基架是脂质双分子层决定(二)易化扩散:(以汕头—角石为例,轮渡、大桥)(1)概念:依靠镶嵌蛋白膜特殊蛋白质6非脂溶性物质高浓度——-——----------→低浓度(通道蛋白、载体蛋白)(2)类型:1)以载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GSAA等小分子有机酸(船过海)特点:特异性、饱和性、竞争抑制性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Na+K+Ca2+等离子通道(车过桥)膜两侧离子浓度差和电位差(动力)决定扩散通量的因素通道的开放与失活---闸门(阻力)化学门控通道:由化学物质引起闸门开关闸门开关动因电压门控通道:由膜电位引起闸门开关(三)主动转运:(1)概念生物泵低浓度、低电位-------------高浓度、高电位(逆浓度/电位梯度)(有酶活性的特殊膜蛋白质)(2)特点:①逆浓度差、电位差,耗能②泵蛋白的生物泵作用:具有ATP酶的活性,为主动转运提供能量总结: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被转运物质都是以小分子或离子的形式通过细胞膜的4.入胞和出胞:大分子物质(1)出胞: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从细胞内——→细胞外,(消化酶、激素分泌,神经递质释放)(2)入胞:大分子物质或团块从细胞外——→细胞内,(大分子营养物、细菌、异物、吞噬、吞饮)特点:依靠细胞本身的活动,耗能总结:被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泵转运、入胞、出胞二细胞膜的受体功能受体:细胞膜或细胞内的一类能选择性的与化学物质相结合产生生理效应的特殊蛋白质.配体:凡能与受体结合并产生效应的物质。如激素、神经递质、药物等受体功能
本文标题:2011正常人体学基础精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23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