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本科工商管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毕业论文专业:工商管理层次:本科目录一、中小企业的概念.....................................1(一)企业的概念.....................................1(二)中小企业的界定.................................1(三)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2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2(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二)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2(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3(四)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3(五)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4(六)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4三、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4(一)企业外部因素分析...............................4(二)企业内部因素分析...............................6四、解决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7(一)健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7(二)实行转型跨越发展,争取国家政策扶持.............8(三)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重塑企业文化8(四)引进现代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9(五)加强经营管理,确定战略路径.....................9(六)采取多种融资方式,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11五、总结..............................................11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内容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小企业在各国的历史舞台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我国中小企业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并在经济增长、出口创汇、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缓解就业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外部经营条件的恶化以及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上的弊端,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危急时刻,如何让中小企业支撑起中国的经济,而中小企业又怎样在新形势下把握契机、紧跟时代、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呢?本文正是基于此种考虑,从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出发,着重研究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从中找出解决的方法,以实现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这一宏伟目标。【关键字】: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一、中小企业的概念(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以生产或服务满足社会需要,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依法设立的一种盈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主要指独立的盈利性组织,并可进一步分为公司和非公司企业,后者如合伙制企业、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等。(二)中小企业的界定对中小企业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中小企业,一般是指除国家确认的大型企业之外的所有企业,包括中型企业、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狭义的中小企业则不包括微型企业。一般而言,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可以有定量界定和定性界定两种方法。定量界定试图通过一定的数量标准来准确划分中小企业,主要包括从企业雇员人数、资产额以及销售收入三方面进行界定。这些数量标准是相对的,会因国家、地区、行业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例如:美国小企业管理局一般把雇员人数不超过500人、销售收入不足500万美元的企业,称之为小企业;而欧盟规定雇员在500人以下,固定净资产在7500万欧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而定性界定一般从企业质量和地位两方面进行界定,试图从本质上判断其在竞争中是否具有先天的弱势地位。(三)我国中小企业的定义所谓中小企业,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为便于界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其作了划分,该规定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二、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断发展充实。作为商品经济的产物,我国中小企业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有着顽强的生命力,已经支撑起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一)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截止到2008年底,中国的中小企业总数约在4200万家以上,解决了近80%的人口就业问题,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在从事跨国投资和经营的3万户国内企业中,中小企业占到80%以上,同时很多大企业都是由中小企业发展而成的,如联想、海尔、海信、华为等。预计未来5年中国中小型企业将持续快速扩张,中小型企业数量将保持7%-8%的增长,2012年中小型企业总数将达到5000万家。(二)中小企业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据国家统计局测算,中国非国有经济创造的增加值占GDP比重,1998年为53.57%,2007年增加到69.37%,可见非国有经济已成为支撑国民经济的重要力量,这当中中小企业功不可没。与此同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大力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此来发挥他们对于经济的拉动作用,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三)中小企业是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中小企业创业及管理成本低,市场的应变能力强,就业弹性高,具有大企业无可比拟的优势。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就业压力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2009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02万人,为全年目标900万人的122%。截至去年年末,全国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员92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而2008年为4.2%。特别是在近年来经济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组力度加大,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增加,新增就业人口居高不下,农村富余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以及政府机关精简人员,就业压力逐步增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吸纳就业再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更加明显。据统计,1998年国有企业下岗职工610万人,有418万在非国有企业中再就业,占国企下岗职工总数的68.5%。由于中小企业是社会就业的主要场所,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稳定了中小企业就是稳定了社会就业,稳定了地方财政基础,从而全社会的稳定就有了物质保障。(四)中小企业正成为我国创新的主力军目前,中小企业完成了我国70%的发明专利和9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不少中小企业已经从早期的加工、贸易等领域,向基础设施、高新技术等领域拓展,目前中小企业在不少地方已形成产业群,是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化协作的基础,成为大企业配套的供应商。很多中小企业向专、能、特、新方向发展,是创新不可忽视的力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相信中小企业在引领社会创新方面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五)中小企业是出口创汇的主力之一从引进外资来看,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绝大部分是中小企业;从出口创汇的角度来看,中小企业通过向大企业提供配件等方式实现间接出口,另一方面,通过外贸部门直接出口产品。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中小企业更能发挥其灵活特点,生产适销产品,为国家赚取外汇。(六)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微观基础,是深化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中小企业大多数从事第三产业,贴近市场,贴近用户,活跃在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领域,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和市场体制的微观基础。相对大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操作便利、社会震荡小、新机制引入快。因此,在改革进程中,中小企业往往是试验区,是突破口,是马前卒。中小企业的各项改革成果,为大企业的改革实践提供了有益经验,也为创造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大好局面作出了贡献。三、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现在国内企业的发展现状总体可用一句话概括,各领风骚三五年。众多企业在发展初期从无人知晓到一鸣惊人,而后便冷落下来,此现象值得我们深思。有一篇文章题为“企业家落马十项”,其中谈到改革开放初期的步鑫生、马胜利、张兴让、年光九等都曾坐立潮头,叱咤风云,名噪一时,但都先后落马,令人遗憾。近年来,于志安、史玉柱、姜伟、牟其中等这样重量级现代企业家,也败下阵来,更让人百感交集。其实,每个企业家的背后都站立着一个企业,企业家的浮沉录,也就是企业成长、磨难的历史。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进行剖析。(一)企业外部因素分析由于长期受到计划经济和国情的影响,我国企业之间长期存在着不公平现象,一是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不公平;二是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不公平。表现在政府政策扶持、技术进步、银行贷款、税收等方面,中小企业、民营经济无法享受到与大型企业、国有经济的同等待遇,再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更加恶劣。1、体制不顺,“六龙治水”。目前,中小企业依然按照所有制、部门及区域分属于不同部门。由于政出多门、职能交叉、多头管理,致使口径不一、管理分散,使地方和企业无所适从。在项目审批、产品鉴定、职称评定等方面职责不清、多方插手、重复收费,“三乱”现象极为突出。加之社会中介服务体制尚不健全,也造成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在产品开发、市场定位、资金投向等方面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办理商务出国环节多、效率低,往往使中小企业坐失商机。2、政策不公,市场无序。近年出台的政策多是按照企业规模和所有制设计操作的,对大企业优待多,中小企业考虑少;对公有制企业优待多,对非公有制企业考虑少;政策适用不够公平。在税收政策上,国有企业可先缴后退,非国有企业无此待遇;中小企业特别是个私企业往往是小额纳税人,增值税发票难以抵扣,实际税负增加;个私企业存在双重纳税等。在土地政策上,国有企业可享受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增值税减免政策,而非国有企业无此政策优惠;特别是在银行呆坏帐准备金核销上,大企业可列入国家计划及时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中小企业无此厚遇。在行业准入上,中小企业尤其是个私企业还受到诸多限制。此外,市场交易规则缺乏,市场秩序混乱,致使中小企业正常经营困难重重。3、融资困难,告贷无门。这个问题难以突破的根本原因,是我国金融市场不健全,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主要靠银行的间接融资:一是供应不足。我国尚无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的金融机构。加之商业银行体制改革后权利上收,以中小企业为放贷对象的基层银行有责无权,有心无力。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后,逐级下达“存贷比例”,使本来就少的贷款数量更为可怜,贷款供应缺口加大;二是保证缺乏。银行只认可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寻保难;三是辅导薄弱。中小企业贷款难、寻保难与其资信等级不够有关。建立以企业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已迫在眉捷。此外,中小企业借贷成本高,也影响了其融资能力。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国家一再收紧贷款政策,进入2011年,中国人民银行更是创纪录的把存款准备金率升至21.5%,这使得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之门几乎关闭,中小企业在此次全球金融浪潮中更是举步维艰。4、产权不清,缺乏动力。由于政策不公、行业限制,个私企业戴“红帽子”(集体、乡镇企业)穿“洋外衣”(三资企业)的现象普遍。由于产权不清,一些中小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不愿做大,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人为限制。(二)企业内部因素分
本文标题:(本科工商管理)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31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