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少数民族节日与饮食民俗文化
第四章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饮食民俗文化少数民族节日与饮食民俗文化•蒙古族:“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朝鲜族:老人节、回甲节;•壮族:歌圩节;歌圩节男女青年以歌传情,常以此寻找意中人,丙经父母请媒说亲;•土家族:赶年;•苗族:芦笙节;青年男女通过“游方”,“跳月”等社交活动,自由对歌,恋爱成婚;•黎族:三月三;儿女成年后有“放寮”习俗;婚后盛行不落夫家;•藏族:雪顿节、旺果节;•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少数民族日常习俗(一)东北与内蒙古地区1.满族的日常食俗:人口约982万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河北和内蒙古少数民族日常食俗满族的饮食一日三餐,日常主食是高粱、小米和玉米,也间有麦面和稻米。常见品种有酸汤子、水饭、饽饽、小米饭、豆包等;日常副食方面主要喜食猪肉和秋冬季食用腌渍菜;酸汤子高粱米饽饽玉米面饽饽(窝头)满族的节日与汉族大体一样,有农历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等。少数民族日常食俗--满族的日常食俗饮食禁忌:满族忌杀狗、吃狗肉和用狗皮,不戴狗皮帽子。因为满族长期从事狩猎,狗是不可缺少的“助手”,冬季还用狗拉爬犁,成为重要的工具。因此满族有敬犬之俗,平时对狗精心豢养,狗死埋葬,不吃狗肉,不戴狗皮帽,不铺狗皮褥,外族人戴狗皮进满族家,主人会不高兴狗皮制品×少数民族日常习俗---2.朝鲜族人口:192万,主要居住在东北三省,吉林延边是最大的聚居区;延边地区少数民族日常食俗2.朝鲜族的日常食俗饮食:日常的主食是稻米,也有麦面等,喜食并擅长制作米饭,此外,冷面、打糕等也是常见的著名品种;日常副食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喜食狗肉、咸菜、泡菜等,菜品具有麻辣香的风味特点。狗肉-狗肉火锅;咸菜-酱牛肉萝卜块、酱腌小辣椒和紫苏叶、咸辣桔梗等。泡菜是入冬以后至第二年春天的常备菜肴。朝鲜族节日节日:朝鲜节日与汉族基本相同。此外有三个家庭节日,即婴儿诞生一周年,“回甲节”(六十大寿)、“回婚节”(结婚六十周年纪念日)。朝鲜族老人节老人节,也称回甲节,是朝鲜族的传统节日。各地区过节时间不同,生活在黑龙江省的朝鲜族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生活在延边的朝鲜族在每年八月十五举行。这一天,还要举行踩跳板、荡秋干、打球、摔跤等活动,人们尽情地唱歌、跳舞,把一切欢乐都带给老人们。花甲宴少数民族日常习俗3.蒙古族人口:约481万,绝大多数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有马背上的民族之称。蒙古族服饰•蒙古族服饰名称为蒙古袍,主要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男装多为蓝、棕色,女装喜欢用红、粉、绿、天蓝色。腰带是蒙古族服饰重要的组成部分,用长三四米的绸缎或棉布制成。•蒙古族服饰具有浓厚的草原风格。蒙古族的节日•“白节”:白节(白月,查干萨日)是蒙古族一年之中最大的节日,相当于汉族春节的年节,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始于元代。白月元旦(农历正月初一),节日其间,人们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纵情歌舞、赛马,娱乐。祝贺全年纳福、吉祥如意。蒙古族的节日•祭敖包是蒙古族传统的祭祀活动。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或鼓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由石头垒起,上插树枝、柳条。树枝上挂满五颜六色的布条和纸旗,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供有整羊、马奶酒、黄油和奶酪等。祭敖包时,在古代,由萨满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圈,祈求风调雨顺、四季平安,人旺年丰。蒙古族青年男女在活动中互表爱慕之情。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nadamfair•“那达慕”是蒙古语,“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每年农历六初四,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是一年一度的盛大节日。那达慕包括传统的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俗称蒙古族男子三项技能。蒙古族的节日•打鬃节每岁五月初择日举行。当马驹长到一周岁时,要进行首次剪鬃。届时举行隆重的剪鬃仪式。首先聘请几位德高望重、剪技高超的老牧人掌剪。节日的组织者先向掌剪人敬酒、献哈达。然后把托在盘子里的鬃剪郑重地递交给掌剪人,这时骑手们将马驹套至剪鬃人前。首席剪鬃者接下鬃剪后,致剪马鬃祝词,向被剪鬃的首匹马驹泼洒奶酒,向马的脑门涂抹奶油,实行涂抹礼后开始剪鬃。要把第一剪剪下的马鬃送至吉雅其神龛前供祭。然后一匹一匹地打马鬃,一直到把所有的马驹鬃全部打完为止。最后在草地上举行欢宴,大家行酒作乐,祝福马群兴旺。少数民族日常食俗蒙古族的日常食俗饮食:通常是一日三餐,几乎餐餐都离不开奶与肉。奶制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肉类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思是“红食”。烤全羊、烤羊腿、手把羊肉、大炸羊是常见的菜肴;茶和酒是主要饮品—奶茶和奶酒、马奶酒。马奶酒蒙古族传统礼节—献哈达•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蒙古族传统礼节—敬酒•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蒙古族传统礼节—全羊席•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食物禁忌foodprohibited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不吃鸡鸭的内脏和肥肉蒙古族其他礼节•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蒙古族其他礼节•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少数民族日常习俗(二)西北地区—回族1.回族人口:860万,主要聚集在宁夏、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少数民族日常食俗1.回族的日常食俗在肉食方面,喜食牛肉和羊肉;日常生活中不饮酒,但重茶,有奶茶、油茶、伏砖茶、绿茶和八宝茶。一日三餐。宁夏回族以米、面为日常主食,喜食面片、面条如拉面等;甘肃、青海的回族则以玉米、青稞、马铃薯为日常主食。少数民族日常习俗回族节日纪念活动一般在清真寺举行,在活动中要诵经演说,讲述圣绩。有的地方还在这天举行盛大的尔麦里会(善事宴会),宴请宾客。.圣纪日:纪念先知穆罕默德诞生的日子,这天是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也是穆罕默德逝世的日子。少数民族日常食俗回族节日家家户户准备好杏干、杏仁、油香、油炸果子、瓜果茶糖等招待客人,青年们则汇聚在一起唱歌跳舞。•开斋节,即斋月的结束•伊斯兰教规定,开斋节为伊斯兰教历太阴年的十月一日•伊斯兰教规定,开斋节为伊斯兰教历太阴年的十月一日穆斯林们在这天要沐浴更衣,聚在附近清真寺做礼拜,听教长讲经布道,悼念先人少数民族日常食俗回族节日•宰牲节:也叫古尔邦节是我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塔塔尔、柯尔克孜、撒拉、东乡、保安等少数民族共同的盛大节日•伊斯兰教历十二月十日。•这天清晨沐浴更衣,到清真寺做礼拜、上坟缅怀先人。•节前,穆斯林家家户户打扫干净,制作各种糕点,炸油馓子、烤馕,做新衣裳,为节日做好准备。•穆斯林从清真寺做完礼拜之后,便回到家里杀牛宰羊,煮肉做饭,施舍穷人,招待来宾。•青年男女有说有笑,载歌载舞,开展各种庆祝活动,节日期间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回族的其它习俗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般实行族内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少数民族日常习俗—2.维吾尔族人口:721万,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少数民族日常食俗2.维吾尔族的日常食俗•饮食:日食三餐,以面食为主食,著名的品种有馕、羊肉抓饭,拉面和包子等;副食主要是牛羊肉及各种蔬菜;饮品主要是伏茶,也有和砖茶。馕坑羊肉抓饭拉面少数民族日常食俗维吾尔族的节日诺鲁孜节:是新疆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自3月21日起,延续3天至15天不等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维吾尔族的节日“诺鲁孜”节的“五谷丰登”饭以及碰鸡蛋、打布球、核桃入洞、拔恰麻古、转火球等习俗,对研究新疆维吾尔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恰麻古打布球3.哈萨克族的日常习俗人口:111万,主要居住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节日: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3.哈萨克族的日常习俗人口:111万,主要居住在新疆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木垒、巴里坤两个自治县。节日开斋节(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3.哈萨克族的日常食俗饮食:主要是面食品(包尔沙克、烤饼、面片、抓饭等)、牛羊马肉(冬肉“索古姆”);饮品主要有牛奶、羊奶、马奶子和奶茶。少数民族日常习俗(三)西南地区--藏族1.藏族人口:459万,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以及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西藏少数民族日常食俗1.藏族的日常食俗饮食:三餐,主食是糌粑[zānba]roastedqingkebarleyflour,牧区以牛羊肉为主食,但都喜欢喝青稞酒barleywine、酥油茶,吃糌粑。少数民族日常食俗1.藏族的日常食俗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butteredtea,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少数民族日常食俗1.藏族的节日--藏历年扎西德勒!藏历正月初一为藏历新年,由于与农历算法不同,藏历新年和农历新年的日期不完全相同,一般会有四种情况:即藏历新年初一和农历大年初一完全重合、相差一天、相差一个月或相差一个月零一天。根据藏历理论,每32个半月应闰一个足月,这样藏历年与农历春节的日期就形成了一个特定的“3年循环”,即头一年相同,第二年差一天,第三年差一个月,然后再循环。藏历新年的起始要从每年藏历的12月中旬开始算起。过藏历新年是从藏历12月29日开始的。藏历新年从藏历元月1日开始,15日结束,持续15天。少数民族日常节日1.藏族的节日--藏历年过年期间,有条件的地方都要举行赛马、射箭、赛牦牛、比长跑、打古朵、唱山歌、弹琴、跳舞、看藏戏等娱乐活动。少数民族日常习俗打古朵--长眼睛的子弹古朵是一种投掷运动。藏族牧羊人用毛线或牦牛皮制成一条软鞭。软鞭中间一段编得较大,可包住一小块石头。使用时,手提软鞭,套上石头,快速旋转几圈,将石甩出,可以打得很远。打古朵也可以比赛,可以将四,五个牦牛角叠起来,再放上一石块,古朵甩出的石头将石块打掉,而牦牛角堆不垮者为优胜;也可以打染成红色的牦牛尾巴,也是看其打的准确性少数民族日常习俗1.藏族的节日--旺果节Tibetanflourishingfruitsection•旺果节是西藏藏族传统节日之一。节期为一至三天不等。每年七月,粮食收成在望,藏民们便背着经卷转绕田间,预祝丰收。同时举行赛马、射箭、文艺表演等活动。少数民族日常食俗2.藏族的节日--酥油花灯节SuYouHuaLanternFestival•藏语称“美多却杰”,每年藏历正月十五日,在藏区各大寺院都要举行油塑艺术展览,即用彩色酥油捏成的神仙、人物、花木、鸟兽的形象并点燃酥油灯进行祝福。其间还要由寺院举办
本文标题:少数民族节日与饮食民俗文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38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