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你别无选择》的视角与感觉式写法
《你别无选择》的视角与感觉式写法很喜欢读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很喜欢它的写作手法,怪异荒诞,却又能把深刻凝重表现殆尽。用黑色幽默嬉皮士的写作风格,用某类特殊人群的视角,通过主观感受的方式,去表现一个时代冲击这样沉重的话题,让读者对小说更伸手可触,印象更深刻,更加发人深思。新鲜的视角,可感的感觉式描述,让我阅读有了全新的感受。刘索拉的小说《你别无选择》描述了一群音乐学院的艺术生,在新旧社会制度交替的背景下,为了自己的梦想各自做着挣扎的故事。小说不注重情节的完整和连贯性,而是用许多似无关联但却密切相关的片段拼凑而成。反映了一群年青人深深的孤独感,无所事事,空虚寂寞和无聊。写出了压抑和扭曲,迷茫又骚动的心态,以及难以遏制的创作热情和执着的追求。写出了当时代乃至现在年青人的共鸣和共性。每个时代的烙印都是深刻的,所以不管哪个时代都有它的各自不同新旧的冲突。这部作品是现代派小说的代表作之一,它把重心放在了人类这种生物的感官上。尽管世世代代的人类也在发展,但其最基本的感官还是一样的,所以这作品成功打破了时代隔阂,让我们能在新旧篇章中产生共振。于是我们今天读起来依然能够很真实地感受到字句行间流淌着的各种矛盾的冲突。《你别无选择》这小说是注重感觉的,她创作的小说,给人以即时的真实的细腻的感受体会。她的描写,总让人能抓得住她所要传达的感受及思想。一个个字如此立体,像是可以触摸到感觉到它们的疯狂炽热,孤寂扭曲。这是这一时期的现代派小说的特征,叙事的感觉化的方式。包括叙事语言的感觉化,叙事节奏的感觉化,和以感觉为中心的叙事结构。当读到“他的和声在作曲上听起来象大便干燥”这样的句子,当读到教授老太太教“懵懂”理解钢琴的力度,用拳头揍学生的方法来使学生获得体验这样的细节时,我们总能很快的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那种枯燥的,不和谐不流畅的和声是如何的,也能知道钢琴的力度相当于拳头揍人的力度。这正如黑格尔说的:“把本来不相干的事物很离奇地拼凑在一起”,其效果除了直接真实的感受之外,还有荒诞和冷隽的意味,充满了“主观任意性”和“怪诞的独创性”。小说的写法可以说是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里的异化手法,区别只是它们各自的时代背景不同,却有着大同小异的作用。异化作为现代西方社会的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哲学与文学的交汇点。卡夫卡的短篇小说《变形记》是异化的典型表现,以主人公萨姆沙变成大甲虫后的遭遇和感受,表现自我被遗弃的悲剧命运和极端孤独的心理体验,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虽然是非人化,但同时也是结合了甲虫世界的点点滴滴来进行描述,从而表现出自我孤独,这里又是文学与生物区域的结合,使文学区域更加丰富多彩。《你别无选择》的异化是把两个不同的学科音乐和文学结合在一起,在音乐的世界里看文学的世界。小说通过运用音乐领域里的表达方式去表现主人公们的性格,心理变化,以及深层的意义。比如,森森喜欢创作无调性的旋律,“他的作品里几乎就没有一个和弦是协和的,一大群不协和和弦发出巨大的音响和强烈的不规律节奏,震得李鸣把头埋在被子里。”森森说他厌三和弦,并认为他自己的作品一定得有力度。不是先生说的那种力度,是自己的力度,自己的风格。由此看出森森是一个非常坚持自己个性风格的人,不被传统的枷锁束缚。整部小说更有一个贯穿始终的功能圈TSD,这是一个象征形象。在音乐领域里面,这是一种二百多年间一直占统治地位的和声体系—功能和声)亦称传统和声或大小调和声的体系。它规定了和声进行的功能序列的总规律与和弦在运动中彼此之间的功能关系。但由于它过于封闭、严密,局限性大,难以发展,又几乎成了某种栓结,将它的清规戒律视为创作的金科玉律,就无法实现艺术的突破,不利于现代和声思维和审美趣味的形成和发展。这里从音乐的发展来影射文学发展的艰难险阻,都有着共同的命运。年轻学子们在这样时代之下有着相同的郁结与扭曲,这之间就是一种无形的共鸣。现代派小说是更有吸引力的,有更广的舒展空间,因为它的敢于创新。在这小说里,用一帮音乐生的视角,从音乐的领域里去看更广阔的文学世界,去观当时代的社会现状,如此显得主题鲜明深刻更不缺趣味与创新。更是把各种沉重的社会现实寄托于人物的主观感受上去体现,如此反映出的事实更真实,更细腻可感,更加深入人心。
本文标题:《你别无选择》的视角与感觉式写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54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