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人教版2020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配套教案设计
第六单元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两弹一星”与载人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知道杂交水稻技术及青蒿素的发现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贡献;了解“双百”方针,知道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成就;认识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优秀科学家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过程与方法研读图片、文献、视频等多种类型材料,提高理解、分析不同类型史料的能力,培养史料实证意识,学会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尊重知识、崇尚科学、勇于奉献、开拓创新的意识;学习钱学森、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呕心沥血、淡泊名利、奋力开拓的精神品质,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了解中国科技、文化事业的成就,坚定文化自信,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教学难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谈到科技文化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美国的“核讹诈”,毛主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8课:科技文化成就。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1.史料展示:此刻,钱学森埋藏在心底很久的愿望越发强烈起来: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他向留学生们袒露了心迹。留学生中有人劝道:“祖国刚解放,要钱没钱,要设备没设备,现在回去搞科学研究,只怕有困难。”钱学森诚恳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祖国能够从黑暗走向光明,这一天终于来到了。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祖国的儿女们共同去创造。我们是应当回去的。”2.教师提问:史料中钱学森的愿望是什么?他对我国哪一方面的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提示:早日回到祖国去,用自己的专长为祖国建设服务。国防科技。3.学生分组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防科技这一领域取得的成就。提示: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6年,我国第一次成功进行了发射导弹核武器的试验;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4.教师提问:中华人民共和国几乎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研制出“两弹一星”的,这与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的奋斗是离不开的,我们应该从他们身上学习哪些精神呢?提示:艰苦奋斗、爱国敬业、甘于奉献、严谨细致、团结协作、敢于创新等。5.引导学生回答:取得这些成就的历史意义。提示: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振奋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它打破了当时有核大国的核垄断,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6.图片展示: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7.请同学们看教材并结合实际,说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在航天上取得的成就。提示:学生自主回答。目标导学二:杂交水稻与青蒿素1.教师简要介绍:袁隆平和屠呦呦的科研经历。2.提出问题:袁隆平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有什么社会意义?提示: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也有重要贡献。3.教师指出:为此袁隆平成为第一个获得我国特等发明奖的人;他还荣获多项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望,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4.教师提问:屠呦呦及其团队发现的青蒿素有什么医学价值?提示:青蒿素类药物对疟疾的治愈率很高,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和大力推广,使全球数亿人受益。5.教师指出: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目标导学三:文化事业的发展1.教师提问:我国指导文艺工作的方针是什么?我国在文艺上取得了哪些成就?提示(1):方针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提示(2):长篇小说《红岩》《青春之歌》;话剧《茶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电影《英雄儿女》;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教师总结:“双百”方针为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将来仍然是我国科学文化工作者应该遵循的方针原则。三、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一起走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取得的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认识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从他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爱国奉献、赤胆忠心、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等优秀品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源泉。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秀品质,不为名利,无私奉献!让科技创新成为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竭动力。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本节课涉及的专业科技知识较多,有的科技知识比较抽象,需要老师相应的补充。但因课时有限不能拓展深化,只能局限于最有代表性的科技成就来讲解。如何使学生上一个台阶,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通过本课学习,着重培养学生关心国防、热爱科技,从小立志报效祖国,渴望投身于国防和科技建设中去的优秀品质。让学生向老一辈科学家学习,不为名、不为利,赤胆忠心,报效祖国!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了解我国交通、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交通、通信的发展对我国人民生活的影响,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安排学生采访或做社会调查,收集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的第一手资料,作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感;理解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用的变化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这两样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有什么共同点?生:都是红色的。师:红色代表喜庆。这两样东西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在不同的年代充当过新人的礼物。这两样东西的变化说明我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信你会找到答案。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1.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各方面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到20世纪末,我国在整体上进入了小康社会。2.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3.读教材,分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比较一下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方面的变化。提示:(1)衣:从买衣凭布票,色彩、样式单调到衣着丰富多彩。(2)食:从食物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还要“吃好”。(3)住:改革开放前,人们住房比较拥挤,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4)行:改革开放前是自行车,改革开放后,接亲使用轿车。(5)用:改革开放前是四大件——三转一响,改革开放后是新四件。4.教师总结:改革开放前,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高,物质供应严重匮乏,限制了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改革开放后,经济迅速发展,物质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们的生活可谓芝麻开花节节高。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一)交通1.图片展示:材料一:中国高铁材料二:到2016年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2.4万公里,特别是高铁建设取得了突出成绩,高铁的运营里程已经达到2.2万公里,运营里程占到全世界高铁总量的65%左右。2.教师提问:材料中主要反映了哪一领域的辉煌成果?提示:铁路。3.教师简要介绍: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发展交通事业所做的努力。4.提出问题:阅读教材并结合上述材料,说说改革开放后,我国在交通领域取得了哪些成就?提示: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营效率;2016年,中国的高铁运营里程世界第一;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我国高速公路里程已居世界前列;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5.教师指出: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6.引导学生思考:交通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提示: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二)通信1.图片展示:卫星通信2.教师引导:指导学生课前收集资料,课上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状况。3.教师讲述:改革开放后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提示: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如今,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4.引导学生思考:通信事业发展有什么影响?提示:通信事业的发展和通信方式的变迁,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三、课堂总结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生活质量提高了,交通、通信体系更加完善。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它是老一辈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3板书设计4教学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学生也正在经历、感受这个飞速发展变化的时代,学习起来会有较浓厚的兴趣。教学过程自始至终贯穿着“变”字,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形式地为学生的学习创造条件,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健康发展,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帮助。由于是非重点考试内容,在素材上准备得不是很充足,但本课的基本内容得到了完整呈现。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第15课钢铁长城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我国海军、空军的建立,以及陆军、海军、空军发展的史实,认识我国国防和军队实力不断提高;了解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知道导弹部队在国防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了解新时代强军兴军事业持续推进的情况,认识我国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理解国防和军队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过程与方法通过搜集、整理我国历次阅兵的资料,学习筛选、整理资料的方法;通过分析图片、视频等资料,学习运用资料分析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钢铁长城的形成,反映了国家和民族的日益强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坚固的国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学生国防观念,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中国的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导弹部队的建立和发展;了解当前我国国防建设的新动向教学难点:理解国防力量的强大与国家综合国力增强的联系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这就是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万里长城,当初统治者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呢?生:是为了抵御外族的掠夺和屠杀,保卫国家安全。师:对,如今我们不再依靠长城来保卫国家的安全,古老的泥土城墙被现代化装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这座钢铁长城所取代,但长城仍是国防的象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中国人民解放军是怎样成为钢铁长城的。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陆、海、空军的建设(一)陆军1.图片展示: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2.教师提问: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何时建立的?提示:1927年8月1日。3.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教材,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陆军的新发展。4.教师过渡:陆军是人民军队中最早建立的军种,那么其后建立的军种是哪一个?(学生回答)(二)海军1.视频链接:播放2009年4月我国海上阅兵式的视频(节选)2.教师讲述:2009年4月23日,我国在青岛成功地举行了人民海军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多国海军阅兵式,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海军建设取得
本文标题:人教版2020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全册配套教案设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58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