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管母线安装施工方案1、概述1.1工程概况翁郎变电站220kV屋外配电装置Ⅰ、Ⅱ段母线及110kV屋外配电装置Ⅰ、Ⅱ段母线均采用支持式管型母线,管母型号及相关参数如下:管母型号:6063G-Φ130/Φ116型铝镁合金管母焊接用衬管型号:ΦD/Φd=110/96L=400mm1.2编写依据本方案根据贵州省能达电力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设计的220kV翁郎变电站新建工程电气部分第2册图纸《220kV屋外配电装置》、第3册图纸《110kV屋外配电装置》相关图纸和厂家资料进行编写。1.3施工执行标准执行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9-90),《铝母线焊接技术规范》(DL/T754-200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110kV~500kV送变电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Q/CSG10017.3-2007)中相关章节规定,以及厂家产品的技术要求。1.4施工安全执行标准执行电力部发布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则》PL5009.3-1997中的有关章节。2、施工流程图2管型母线安装施工流程图2-1所示:3、施工流程及技术要求3.1施工准备管母检查基础与支架施工准备焊丝检查绝缘子检查金具检查管母加工与焊接绝缘子组装管母吊装管母调整消缺与验收33.1.1基础与支架交接验收3.1.1.1使用全站仪对基础轴线进行复测。3.1.1.2核实接地线敷设部位符合设计要求,焊接质量符合规范。3.1.2技术要求3.1.2.1施工图纸(电气部分第2册《220kV屋外配电装置》、第3册图纸《110kV屋外配电装置》的相关图纸各1份),母线安装记录表格(附后)等技术资料齐全,以满足现场施工需要。3.1.2.2技术人员已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氩弧焊工、起重指挥应作为重点交底对象。3.1.2.3根据铝管加工长度和施工图纸,已计算确定每根管母线的连接方式、焊接段数。3.1.3场地准备3.1.3.1场地平整、清洁,管母校正平台、焊接导轨现场加工制作完毕,且应布置在安装场地附近,以便母线焊接完后不再搬运,就近平直堆放待吊装。3.1.3.2吊车布置到位并经模拟试吊,作业空间可满足起重机械的作业要求,2台吊车起吊管母可同步作业。3.1.3.3已装设专用施工电源箱,作业场地照明充足,具备夜间施工条件。3.1.3.4氩弧焊机已经试焊,风冷系统正常,可满足连续作业要求。3.1.4人员准备3.1.4.1为确保管母按期优质的完成安装任务,现场施工人员选派经验丰富、有高度责任心的人员担任,具体人员组织如下:4施工负责人:1人技术负责人:1人安全员(兼):1人电气安装工:5人起重工:2人氩弧焊工:3人普工:5人3.1.4.2所有施工人员上岗前,应根据本工程管母的安装特点进行专业培训,并提前熟悉现场及设备情况。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3.1.5机具材料准备3.1.5.1主要安装工机具见表3-1.序号名称规格或型号单位数量备注1汽车吊8t台22氩弧焊机WSE-500P台13母线坡口机Φ80-Φ250mm台24电焊机~380V、18kVA台15气割工具套16砂轮切割机台27金属切割机台18拉链葫芦3t只29烘箱0.4m3台1自动恒温10台钻台111绞磨机台212可调力矩扳手QL900、QL1800套各113手工工具套各214普通扳手10寸、12寸、18寸把各415全站仪GTS332型台116水准仪台1517水平尺0.5m只218卷尺5m、10m、50m把各119钢板尺0.5m、1m把各120掉线锤只221尼龙吊带3t×15m副422棕绳Φ8100m323铝合金梯4m、7m架各224电炉盘3kW只5配炉丝25枕木若干26校正平台个1现场加工27焊接导轨个1现场加工28氮气瓶若干表3-1管母安装主要安装工机具表3.1.5.2主要施工材料见表3-2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铝镁合金焊丝S331kg302无水丙酮瓶303硝酸kg104烧碱kg105白布㎡206不锈钢丝刷把57纱布320#张20表3-2管母安装主要施工材料表3.1.5.3装置性材料见表3-3、3-46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管母线6063G-Φ130/Φ130米10362管母线焊接用衬管ΦD/Φd=110/96根78L=400mm3棒式支柱绝缘子ZSW4-252/8K-3只72H=2300mm4管母线固定金具MGG1-130套252活动型5管母线固定金具MGG2-130套84固定型6管母线T型线夹MGT-100套727管母伸缩节MGSS-130套368封端球MGZ-130套129封端盖MGF-130套72表3-3220kV管母安装装置性材料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管母线6063G-Φ130/Φ116米8282管母线焊接用衬管ΦD/Φd=110/96根66L=400mm3棒式支柱绝缘子ZSW-110/16-4只96H=1150mm4管母线固定金具MGG1-130套108活动型5管母线固定金具MGG2-130套108固定型6管母线T型线夹MGT-130套37管母伸缩节MGSS-130套308封端球MGZ-130套129封端盖MGF-130套60表3-4110kV管母安装装置性材料表3.1.6装置性材料开箱检查3.1.6.1铝管检查铝管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内外径是否满足规范要求,试验报告、材质证明、合格证是否齐全。7母线表面是否光洁平直,无裂纹或损伤。母线轴线弯曲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见表3-5母线规格(mm)单位长度内的弯度(mm)全长L内的弯度(mm)直径为150以下3.03.0×L直径为150︿2504.04.0×L表3-5管母轴线弯曲度要求表3.1.6.2焊丝检查型号是否与管母材质相匹配,其中含镁量为5%,其它元素不大于0.4%,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是否齐全。3.1.6.3绝缘子检查型号是否符合设计,外观检查是否完好、无裂纹,胶合处是否填料完整、结合牢固。3.1.6.4金具检查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如管母线封断球(封端盖)与配合安装的管母线内径是否吻合,合格证是否齐全,外观检查是否完好,表面是否光洁、无毛刺。3.1.7焊接试件已完成焊接试件,要求测试用试件的焊接材料、接头型号、焊接位置、工艺等应与实际施工时相同。焊接试件送有关部门进行如下实验,当下列试验项目合格,方可进行正式焊接。表面及断口检验:焊缝表面不应有凹陷、裂缝、未熔合、未焊透等缺陷。8焊缝应采用X光无损探伤,其质量检验应按有关标准的规定。焊缝抗拉强度试验:铝及铝合金母线,其焊接接头的平均最小抗拉强度不得低于原材料的75%。直流电阻测定:焊接直流电阻应不大于截面、同长度的原金属的电阻值。3.2管母线加工3.2.1管材切断前,应根据整段母线平断面图和到货管材长度,计算每段铝管焊接长度,保证母线对接焊缝的部位离支柱绝缘子的固定金具距离不小于50mm,并应避开各间隔的跳线金具安装位置,管口切断面应平整且与轴线垂直。衬管应按设计图纸下料。3.2.2使用坡口机将每个管接头预加工好坡口,坡口应光滑、均匀、无毛刺,如管母线厚度为7mm,加工后应达到以下标准:钝边厚度1.5mm,坡口角度60-70°:管母线厚度为5mm,加工后应达到以下标准:钝边厚度1mm,坡口角度60-65°。3.2.3使用台钻按图纸在管母接头处加工补强孔,最后在校正平台上逐根校直管材,直至符合规范要求。3.3管母线焊接3.3.1因管母线较长,需要在焊接场地设置一条焊接轨道,以使管材能自由转动和左右移动,便于焊接操作机装配。焊接导轨用5根6m的[14槽钢直接焊接,并于槽钢槽口内上侧装好滚轴(每隔1m1对),加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其槽钢及滚轮中心线之弯折偏移≦0.2%,中心线偏移≦0.5mm,水平误差≦3mm。导轨加工好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安放好导轨,使之与9主要机具配合良好。3.3.2焊接前,焊丝采用温度50-60摄氏度8-10%氢氧化钠(烧碱)溶液浸泡约2分钟,然后以30%的稀硝酸液清洗中和处理,在冷水洗2-3分钟,抹干。热风吹干,用塑料布包扎防尘待焊,处理后可置于烘箱中烘干待用,烘箱温度宜在100℃。3.3.3施焊之前,应将母线坡口俩侧表面各50mm范围内清刷干净,可用白布蘸丙酮将坡口及坡口侧各50mm内的油污处理干净,晾干后用干净的不锈钢丝刷清刷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并及时焊接,以免再次氧化。3.3.4将铝管吊至焊接导轨上,调整铝管使其对口平直,弯曲偏移≦0.2%,中心线偏移≦0.5mm,对口管间隙为1mm。3.3.5管母线焊接采用氩弧焊,为防止管母线焊接后强度降低,采用衬管熔点补偿措施,补强衬管纵向轴线应位于焊缝口中央,衬管与管母线的间隙应小于0.5mm。3.3.6管母线焊接工艺无特殊要求,关键是预热和保温,以保证焊接质量。预热和保温可采用多个电炉环绕法加热(100-150℃),焊接过程中还应采用防风措施。3.3.7焊接时,先在补强孔定位焊接后,在于坡口处将管母及衬管焊接牢固。焊接过程中焊枪始终保持平焊,由其他人员在俩端缓慢旋转铝管,保证焊缝厚薄均匀。母线对接焊缝的上部应有2-4mm的加强高度,焊缝应成圆弧形,所有焊缝、焊点应平整、光滑,不应有毛刺、凸凹不平之处,且无肉眼可见的裂缝、凹陷、缺肉、未焊透、气孔、光渣等缺陷。3.3.8每个焊缝应一次焊完,除瞬间间断弧外不得停焊。管母线焊完、10焊口未冷却前不得移动或受力。若需翻动管母,必须对其两端和中间同时加力推动,避免焊缝受力过度。3.4支柱绝缘子安装3.4.1支柱绝缘子安装前,应经试验合格,外观检查瓷瓶无缺陷或裂纹,铸铁法兰浇合牢固,螺栓孔位对称,擦拭绝缘子外表光洁。3.4.2支柱绝缘子采用8吨吊车吊装,用吊带或棕绳绑扎,吊装前应将管母线托架及管母固定金具安装好,以减少高空作业量。3.4.3测量每节绝缘子长度,结合支架(预埋件)的水平误差,使每一档三相水平相一致。即当发现支架(预埋件)两端高低差时,将较高的支柱绝缘子装于低端,较低的支柱绝缘子装于高端,不足则用垫片调整,使母线三相基本在以水平面上。每一档三相顶面水平误差应≦3mm,单项整段母线绝缘子顶面水平误差应≦5mm。3.4.4调整绝缘子,使其垂直度误差<1.5mm/m,使用全站仪检验每项绝缘子的轴线是否在统一直线上。3.5管母线吊装3.5.1管母线吊装前,应按母线管段编号,明确哪一段母线对应哪一种长度,装于那一项,以避免吊错位置。3.5.2在每一条管母线内按设计要求穿入阻尼导线。安装好封端盖或封端球,刷好相色漆,并注意封端球的滴水孔应向下。管母线吊装前,还应将管母线上的金具预装好,以便一次吊装。3.5.3因管母线跨度比较大,为使吊装过程中管母线不至于发生弯曲变形,应采用多点吊装法,以提高吊装的精确度。选择吊带的强度安全系数11应≮5,绑绳夹角应≦90°,母线上的绑扎点考虑防滑和易于解脱。3.5.4当管母线离地100mm时停止起升,再次清洁管母,在每间隔管母最低点附近(避开焊接部位)钻一个Φ6mm的滴水孔。并检查吊带及管母受力情况,当确认无影响起吊过程的情况出现后方可继续起吊。3.5.5起吊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管母水平,2台吊车应统一指挥,相对保持平衡起升(保证管母上下高差≦500mm),使每个吊点受力基本均匀,若有不均匀现象,应调整后在继续吊装。最后平稳提升至实际安装位置,并通过支持绝缘子上的金具将管母固定。3.6管母线调整3.6.1管母线安装到位后,检查调整三相的水平及其相同距离误差,可通过在支持绝缘子底部增减垫片,保证管母线横向和纵线水平,并保持管母的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同相管段轴线处于一个垂直面上,三相母线管段轴线相互平行。3.6.2按图纸要求调整固定型、活动型母线固定线夹,注意活动型的轴座与管母线之间应有1-2mm的间隙。伸缩节与线夹的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以防止母线热胀冷缩时卡死。3.7消缺与验收3.7.1检查所有螺栓、弹簧垫片、闭口锁、锁紧螺母是否齐全、拧紧、金具连接是否可靠,相间及对地距离是否符合规范要求,瓷瓶是否完整、清洁。3.7.2检查油漆完好,相色正确,接地良好。3.7.3管母线
本文标题:管母线安装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66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