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张盛-班主任工作行为八项修炼读后感
《班主任工作行为八项修炼》学习心得丁蜀中等专业学校张盛《班主任工作行为八项修炼》中第五章第二节班主任的激励艺术中讲到,如何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认知规律,对学生进行教育,并通过有效的激励淡化教育痕迹,强化教育效果。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具有旺盛生命力的,具有多方面发展需要与发展可能的,有着独立人格、巨大潜能和个别差异的人。班主任在班集体建设的过程中,要实现预期目标,就必须善于运用多种形式的激励技巧,激发学生的内动力,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集体目标变为个人目标,使学生由消极的“要我做”转化为积极的“我要做”。因此,我认为在教育实践过程中,还是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制定目标,协商激励要发挥目标的激励效应,就要让每个学生都能明确目标。班主任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行事,在展开工作之前要与学生协商制定计划,发动学生积极参与,明确工作目标与要求,而不是让学生处于“要我做”的被动地位,这样,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主人翁的责任感,感受到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二、开展活动,授权激励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之一,就是好胜心强,不甘落后。班主任若能因势利导开展各种集体活动满足学生的这一积极的心理需要,就能达到激励的目的。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应充分发挥其特长,对一般学生也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让他们为班级出力,使每个学生都有扬长避短为集体贡献自己光和热的机会,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激励学生奋发向上,不断进取,锻炼和提学生的各种能力,促进优良班风、学风的形成与发展。一旦形成了优良的班风与学风,就形成了一种集体的力量,集体的激励是全体学生共同进步,共同成功的强大教育力量。三、培养典型,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激励,就是以先进人物的模范事迹来影响和教育学生,使其进步。榜样是无声的语言,而这种无声的语言有时比有声的语言更有力量。青少年学生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有了生动具体的形象作为榜样,他们容易受到激励,从而随着学,跟着走。在各种榜样中,我常以雷锋、张海迪、李向群等英雄模范人物的事迹教育学生,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学生中的先进典型也是教育学生的榜样,而且这种榜样更具真实感和亲切感,容易引起共鸣,可以激励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班主任若能抓住班内学生中典型的先进事例开展教育活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外,班主任是学生最为信服的榜样,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通过自身的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激励,促进学生的更大进步。四、热爱学生,感情激励人都是有感情、重感情的。要使教育内容和要求真正被学生所接受,一般都要有感情的催化。当师生感情融洽时,学生就容易接受;当双方感情对立时,学生往往产生抵触情绪,道理讲得再充分也听不进去。因此班主任在教育学生时不仅要“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善于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激励学生奋进。班主任要做到与学生情感交融,让学生尊重、亲近、信任,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博大的胸怀和平等信任的学生观;必须怀着对学生的一片爱心来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身体。与学生主动交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对学生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要及时予以表扬鼓励,对家庭出现不幸的学生更应体贴关心,引导他们正确面对现实。即使批评也应出于对学生强烈的爱,注意循循善诱,以语重心长的口吻教育学生,激发学生自省的力量,催化他们改过的决心。总之,班主任始终要以奋发向上的精神与态度去感染学生,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积极地影响学生,以情感人,以情激情。激励是一种管理艺术,它本身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激励方法。在班主任工作中运用激励技巧,必须适时适度,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班主任工作行为八项修炼》中第三章中又对班主任在组织管理行为的内容、模式和管理艺术提出了新的看法。首先,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与管理者,其组织管理行为对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对促进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班主任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门科学,对班主任的素质、组织管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班主任在了解班级组织意义、特点和任务的基础上必须做到:(1)摸清班情,即摸清班级成员的构成状况。如学生的家庭状况和学生自身的素质水平;班集体发展水平和班集体发展目标之间的差距。(2)建立班级组织和制定班级制度。(3)带领学生制定班集体的目标。与此同时,指导学生制订出个人发展目标。(4)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集体活动。(5)运用好激励性评价。这是班集体组织管理的基本过程。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对班集体和学生要实施科学的组织管理,必须严格遵循党和国家对班主任的职责与任务的要求。班主任组织管理的内容,是研究班主任组织管理行为的主要依据之一,也是班主任组织管理行为的行为指向。在班级管理中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抓好班集体建设;(二)加强班级德育是班主任管理行为的核心内容德育对学生其他各育的发展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可以说,加强班级德育工作是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的核心内容;(三)把握管理层次是管理科学化的标志,包括物质层面的建设与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建设与管理及精神层面的建设与管理;(四)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是班级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班级管理应该是一种极具人性化的管理。我们应该在管理中树立“人本观”、树立新的职能观、树立新的过程观在班级管理中我们可以采用人格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情感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晓之以理,更要动之以情。尤其是在管理中注意进行班级管理的艺术,如沟通的艺术、倾听的艺术、暗示的艺术、处理偶发事件的艺术、弹性管理的艺术“以德治班,更要以法治班”。书中在科学管理篇提到这样一个案例,在全国知名优秀班主任魏书生教的班级中,制定的法规有30多项,语文教学中的34件事都精心地按时空顺序做了周到的安排,在班级里做到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其精心,周到,严密的程度令人惊叹。从常务班长的职责,到课代表的职责,从备课物品的承包责任制到所有物品的具体负责人,无一不体现了“以法治班”。他的一日常规,一周常规,学期常规,学年常规,看了让人瞠目结舌。正因为工作如此细致,又能在监督检查系统的保证下,说了算,订了干,一不做,二不休,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最终也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回想自己平时的工作,我也是努力把工作做细做实,把工作细化到人人,可也许是监督管理制度制定不到位,虽然学生的自理能力有所提高,但管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经常会有被忽视的地方出现。读了这本书,我逐步了解到班级要有科学的管理方法.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以法治班”,这样才能做到管为不管。班主任在学生纪律好那最多算是个合格的班级,班主任不在纪律也好,那才能算是个优秀的班集体。我觉得,要真正维持好纪律,就不能让学生习惯看老师的脸色。如果学生以看老师的脸色来决定遵不遵守纪律,那么班主任即使很凶,也只能保证其在场的时候的纪律,一旦离开,班里就乱了。要让学生真正遵守纪律,就得有细致的监督制度,要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让他们自己体会,有了规则,他们可以活得更好,没有这些规则,不但妨碍别人,而且最终自己也要倒霉。,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时候,自觉的纪律才有可能形成。新学期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健全班级的纪律监督制度,加强平时的考评。俗话说:“语言是人类沟通的桥梁,书中在怎样科学与学生沟通中提到,语言作为思想的载体,在教学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更应关心学生的心理状态。班主任不仅仅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还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但是这几个角色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学生的发展.教学管理中语言的运用很关键。“说什么,怎么说”要把握好分寸,一句话可以打动一个人的心,也可以把一个人激怒,从而与你对立而腻烦与你。原本以为班主任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就是事情多点,碎点,只要愿意花时间都能把班带好的,看了这本书之后,我知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创新型班主任,自己真的需要多学习,多作大胆的探索和尝试。书中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正如没有人把自己没有的东西给予别人一样,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育好,他就不能发展、培养和教育别人”,我将以此不断鞭策、激励自己,努力工作,终身学习。
本文标题:张盛-班主任工作行为八项修炼读后感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72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