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薁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螈[教学目的]掌握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充分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和革命道路,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地位。袅[学习重点]芅1、正确理解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莁2、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形成及其意义。衿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历史经验膈[第三章目录]螅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肂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性羁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芆第二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膄一、新民主主义的总路线袂二、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蚈第三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虿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薃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薂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螀[讲授内容]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含义:所谓“新”,是相对于17-18世纪欧美国家发生的资产阶级领导的,旨在推翻封建专制主义压迫,确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的旧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的,在此之前的近代以来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它的目标是无产阶级(通过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革命领导权,彻底完成革命的任务,并及时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土地改革的完成标志着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结束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芇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指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的无产阶级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莃袁第一节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袅一、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蚆毛泽东曾经说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这是毛泽东在军事上的原则,然而打仗要如此,领导革命也要如此。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一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的社会,中国共产党要在这样一个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里领导人民革命取得胜利,就必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的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肃而毛泽东也最喜欢阅读《资治通鉴》,他从历代君主治理国家的方法成败种汲取经验教训,并且结合近代中国国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论》。蚈1、近代中国的国情芈(1)1840年之前,中国社会处于封建社会,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虽然比较落后但是领土完整,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膅(2)1840年之后,爆发了鸦片战争。而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是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螃(3)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特点: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基础被破坏了,但封建剥削制度的根基在中国经济生活中占有明显的优势。②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有了某些发展,但很微弱,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③中国形式上是独立的,但实际上失去了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中国的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相勾结,构成统治中国的社会和政治基础。④帝国主义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实行分裂剥削政策,造成中国实际上长期不统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极端不平衡。⑤封建主义统治者顽固地推行以儒家为中心的思想文化,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帝国主义则宣扬与推行殖民主义思想文化,麻痹中国人民的斗志。⑥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占人口80%以上的农民极端贫困化。蚀这就决定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就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则是最主要的矛盾。莆2、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薅(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和基本特点,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清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的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主要对象是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主要任务是反对外国帝国主义,求得民族的独立和反对本国封建主义的统治,求得人民的解放;革命的动力应该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薄(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①中华民族面对的两大历史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②两者相互关系:这两大任务既有区别,内容和形式都不一样,不能互相替代;但又有紧密的联系,不能分割,前一个任务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最终目的与必然要求。前者是要改变民族受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问题;后者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主要解决生产力问题,实现中国的现代化。螁(3)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的历史必然性:革命的发生与发展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近代中国革命是民族危机深重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具体说来:①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清王朝的落后腐朽,统治阶级已经不能照旧维持其统治秩序,而广大人民群众也已不能照旧生活。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民族危机和社会矛盾尖锐的必然产物。西方列强的侵略使中华民族面临严重危机;本国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竭力维护旧的生产关系,严重阻碍中国生产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说,近代中国革命是被外国侵略者和本国反动统治者逼出来的。②救亡图存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首要的紧迫革命任务。而洋务运动失败、戊戌维新改良失败,证明必须要改变中国政治体制,必须要经过革命手段,尤其是要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目标,依靠封建统治者自上而下的改良,是根本不可能的。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适应形势的要求,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蝿(4)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从世界历史看,一般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在其前期,也曾由资产阶级领导,但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没有也不可能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中国革命必须由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羄①近代中国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既相接又相区别的不同阶段。新旧民主革命的主要对象和动力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是领导权不同。旧民主主义革命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产阶级专政和资本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其指导思想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则是由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在第一阶段建立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和新民主主义社会为目的的革命,这个革命的前途是使中国社会走向社会主义,其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芄②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薈第一、国际环境: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世界已进入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这就使中国革命有了新的国际环境。这是转变的时代条件。袇第二、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因欧美各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互相厮杀无暇顾及中国,且欧战各国需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和农产品等因素的影响,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进入“黄金时期”。莄第三、政治条件: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及欧战结束后的外资企业的增加,中国工人阶级队伍也随之壮大;到了五四运动后期,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政治舞台,成为运动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壮大,开始形成为一支强大的、最富有革命性的新的社会力量。螁第四、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民主主义思想的深入;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五四运动的爆发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深入传播。薀大革命时期,党就初步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划清了新旧两种民主革命的界限。这是党在探索中国革命规律的进程中所取得的重大进步。羅二、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袃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中国革命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薁1、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思想的初步提出蚁(1)中共二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初步地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莈(2)中共三大提出了建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最广泛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薆(3)中共四大总结建党以来特别是国共合作以来的经验,在党的决议中明确地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芁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葿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党人对中国革命的新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初步形成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具有中国特点的民主革命道路理论.蒆(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提出.羆(2)中央苏区的创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理论的提出.羂(3)革命根据地的党与军队的建设和反对本本主义口号的提出.薀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成熟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革命经历了两次胜利和两次失败的迭变,毛泽东总结了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熟.莅(1)阐明了中国共产党人正确的思想方法、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螂(2)系统阐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薁(3)创立了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的科学体系,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毛泽东思想的军事理论;羇(4)形成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袄(5)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建党理论,形成了党的建设理论体系;蒂(6)丰富了统一战线思想,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统一战线理论系;荿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继续发展荿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前后,党和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新经验,继续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理论.芄(1)提出了“十大军事原则”为主要内容的新的军事理论;芃(2)完整地表述了新民主主义的革命的总路线.蒀(3)关于政策策略理论的新发展;(视频《毛泽东发表新民主主义革命》)蒈(4)关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的思想;(视频《中国复兴之新民主主义》)蚃(5)关于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羃蒁[补充资料]薆[有关旧民主主义革命]莇★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及其历史地位(视频《十月围城》)螄(1)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的。孙中山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早在1894年,他就建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的团体——兴中会。1905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了全国性的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纲领。孙中山把这个纲领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三民主义)。同盟会发动过多次武装起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在南京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孙中山于1912年1月1日就任临时大总统,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艿(2)辛亥革命虽然中途流产了,但有伟大的意义羈①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螆②辛亥革命确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共和国,制定了具有资产阶级临时宪法性质的《临时约法》,使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给予封建主义以沉重的打击,使人民的思想上得到一次大解放。蒄③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侵略势力。由于清政府已经是“洋人朝廷”,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因此,在实质上具有反帝的性质。莀④辛亥革命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辛亥革命夭折了,但革命火种没有熄灭。肇(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直接原因是封建力量强大,革命果实被封建军阀篡夺。外部原因是帝国主义对中国政治的控制,对于军阀袁世凯的支持。根本原因是由于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所致:它提不出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纲领,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表现妥协和寄予幻想;它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政党,组织松散,派系复杂;它没有发动广大农民参加革命,主要是依靠少数人的孤军奋战;它没有建立一支坚强有力的革命武装,而只是争取联络会党起事。这说明资产阶级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彻底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行不通。辛亥革命的失败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
本文标题: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79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