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诲人不倦千年杏坛名书院同心同德又同堂,此日杏坛如现在。变鲁变齐今变楚,当年车辙不曾回。2005年9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从2006年起由山东省和济宁市政府,以中国政府的名义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孔子教育奖”。这是该组织最高级别的奖项,也是在世界范围里第一次以中国人的名义设立的教育奖项。中国的教育家有千千万万,为何独以“孔子”为名设立教育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诲人不倦》,从中寻找“理由”或“答案”。【教学目标】1.掌握习、趋、愤、与、素、诸等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并积累成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闻一知十、切磋琢磨、述而不作。3.把握“其斯之谓与”“绘事后素”等句式的特点,并能用现代汉语准确翻译。4.领悟孔子“有教无类”“启发诱导”“因材施教”等教育原则和方法一、孔子教育思想的特色有哪些?(原文词语)有教无类诲人不倦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三隅反闻一知十切磋琢磨告诸往而知来者绘事后素述而不作二、给本课内容分分类教育的对象:教育的内容:教育的作用:教学的方法和原则:教师的素养:15.39。7.25、16.13。17.2、17.3。11.3、7.8、5.9、3.8、11.22。7.34、1.15、17.19、7.1、9.15。教育的对象(15.39)这是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子曰:“有教无类。”对此,你作何评价?关键在于明确“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级。据考,古今学问大家对“有教无类”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看法,你赞同何种观点?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第三种解释:是当代著名学者赵纪彬先生的一种特殊观点。他从训字入手,认为“有教无类”中的“有”应释为“域”,即分划居住区域的意思;“教”应释为“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类”则是“族类”“民族”的意义,是贵族实行世袭统治的社会基础。他得出的结论:凡是贵族,不分族类,都必须接受强制的政治、军事训练。(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二卷》)孔子招收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身份也五花八门,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齐、宋、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诚如斯言:“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意思是说只要给我一些薄礼,我从来没有不教的,来者不拒。第一种解释:人无论出身贵贱,都可以接受教育。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何晏《论语集解》)第二种解释:人无论品行善恶,都能够进行教育。这一解释以朱熹为代表。他在《论语集注》中将“有教无类”注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孔子招收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能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较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孔子并未因品行上的缺陷而歧视他们,照样收为弟子,他们后来都成为孔子最好的学生。这些事实说明,朱熹将“有教无类”解释为人不分善恶,都可以进行教育,这也是符合孔子的教育实际的。当然,必须指出的是孔子虽然主张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但他所说的“人”不包括占人类一半的妇女。“唯小人与女子不可教也”,孔子的三千弟子中没有一个是女性。我们不能要求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具有男女平等的现代意识,但孔子把妇女排斥在教育对象之外,则是他“有教无类”原则的一个极大的缺陷。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有何现实意义?孔子的这一朴素的教育普及的思想,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在全国范围推行普遍的义务教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子以四教:文,行,忠,信。①以:用。②文:指文献、古籍等。③行:德行,也指社会实践方面的内容。④忠:对人尽心竭力。⑤信:办事诚实可信。本章主要讲孔子教学的内容。当然,这仅是他教学内容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全部内容。孔子注重历代古籍、文献资料的学习,但仅有书本知识还不够,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所以,从《论语》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经常带领他的学生周游列国,一方面向各国统治者进行游说,一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但书本知识和实践活动仍不够,还要养成忠、信的德行,即对待别人的忠心和与人交际的信实。概括起来讲,就是书本知识,社会实践和道德修养三个方面。教育的内容(7.25)16·13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①于:向,介词。②异闻:指不同于对其他学生所讲的内容。③独立:独自站立。④趋:快步走。⑤而:表修饰。⑥而:表承接。⑦闻:听说。⑧远:疏远。这里指不亲近,不偏爱。教育的内容(16.13)闻: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生乎吾前,其闻道也故先乎吾。③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④博闻强志(听到、听说)(知道、懂得)(名声,名望)(见闻、知识)结合《论语》中孔子其他关于“教学内容”的“言论”,说说孔子对教学内容的评价。1.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学而》)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3.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泰伯》)4.子不语怪、力、乱、神。(《述而》)孔子所倡导的教育在内容上是以道德教育为中心的,重在培养学生的德行修养。他认为首先应教育学生在家孝顺父母,外出敬爱兄长,不多说话,说则诚实可靠,博爱大众,亲近有道德的人,有余力的时候,就去学习文献。他还认为要学习礼,不学习礼,就没有道德标准,就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的根本。他尤为重视学诗,更可贵的是不讲鬼神迷信。孔子在那个宗教迷信思想很流行的时代,能做到这样的确是难能可贵的。当然孔子的教育内容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而且他尽管自己博学多识,但不重视科学知识,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育内容的消极方面。17·2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育可以改变人,让人变得习惯良好、品行高尚,让人变得聪明而富有智慧。①性:指人的本性,性情。②习:习染。③……也,……也:表判断。教育的作用(17.2)习: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2.学而时习之。3.莫如修仁义而习文。4.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5.通书,习戎事。6.鹰乃学习。习染反复练习学习习惯于熟悉飞翔这两类人是先天所决定的,身份是不能改变的。但接受教育,下等的愚人就有可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孔子这样讲是强调教育对人的重要作用。教育的作用(17.3)①唯:只有。②知:同“智”。上智:上等的智者。③下愚:下等的愚人。④移:改变。17·3子曰:“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曾把人分为四种:生而知之为“上知”;学而知之为中人;困而学之为中人;困而不学为“下愚”。按字面意义,“上智”是指高贵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贱而又愚蠢的人。按孔子的分类,“上智”即天才,“下愚”即白痴。“性相近,习相远”强调后天因素的作用,是反映论、实践论的观点;“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强调先天因素的作用,是先验论,天才论的观点。孔子重视教育,主张因材施教,说明孔子在实践中基本上是坚持实践论的。孔子一方面说“性相近,习相远”,一方面又说“唯上知与下愚不移”,这两种说法之间有什么矛盾?从孔子的整个言行来看,他实际上更倾向哪个观点?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对此你作何理解?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3.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说说在孔子的眼中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作用?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的主张。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放在治国的首位。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①愤:想求明白而不得。②启:开导。③悱:想说而又说不出。④隅:方位。⑤反:还复。这里指回过头来加以验证。教育的方法和原则(7.8)“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原则?谈谈你对这一原则的理解。①启发诱导原则。②孔子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精神和热情,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发现问题、发现困难,形成强烈的求知动机;进入思维状态后,教师要适时加以指导启发。补充:启发诱导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愤”和“悱”,都是形容学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①女:同“汝”,你。②愈:较好,胜过。③望:比较,同……相比。④与:赞同。谈话式(对话式、讨论式)教育的方法和原则(5.9)①巧笑:美好的笑容。②倩:面颊美好。③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④盼:黑白分明。⑤素以为绚:“以素为绚”素:白色的绢,引申指白色的底子。绚:色彩繁盛的样子。⑥绘事后素:“绘事后于素”,绘画的事后于素地,即先有了底子然后绘画。⑦礼后乎:“礼后于义乎”⑧起:启发。⑨言:谈论,讨论。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教育的方法和原则(3.8)谈话式(激励式)面对子夏的问题,孔子如何启发教育?本来是孔子在启发子夏,可为什么孔子却说“起予者商也”?①孔子用比喻手法说再好的画也是要画在洁白的底子上,告诫子夏再好的学问也应建立在德行之上,切勿舍本逐末。孔子这里是在教育学生做人要朴实,要以内在德行为务,少一些外在虚伪的花里胡哨的东西。②孔子一启发,子夏就明白,接受老师的教诲
本文标题:(用)诲人不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4953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