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
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研究StudyonInternationalTradeofBroilerProductsinChina报告内容中国肉鸡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特征中国肉鸡产品进出口计量经济模型中国肉鸡产业国际竞争力美国肉鸡产业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结论和政策建议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研究背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肉鸡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二鸡肉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肉鸡产业生产周期短,饲料转化率高,产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的特点,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肉鸡产业的发展。2001年12月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随着对世贸组织承诺的逐步兑现,国外产品进入中国的门槛越来越低,国外质优价廉产品对中国相关产业的冲击越来越大。2009年8月14日,商务部收到中国畜牧业协会代表国内白羽肉鸡产业提交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申请,请求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肉鸡产品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2009年8月份以来,中国对美国肉鸡产品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并于2010年8、9月末最终裁定:认定美国相关肉鸡产品存在倾销和补贴的事实,对中国肉鸡产业造成实质性损害,并征收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实施期限为5年。研究目的总的研究目的是提高中国肉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出合理化政策建议。具体研究目的充分认识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和国内市场变动规律;总结中国肉鸡产品的国际贸易特征,深入比较中国与世界肉鸡产品主要生产国、出口国的差异;分析影响中国肉鸡产业进出口的主要因素,建立计量经济模型,量化各因素对产品进出口的影响;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剖析中国肉鸡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美国肉鸡产业的国际贸易给予中国的启示。研究意义现实意义战略指导意义理论意义研究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演绎分析和归纳推断相结合统计描述分析和计量经济模型模拟相结合动态分析和静态分析、横向比较相结合突出量化分析。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畜牧业统计》、《中国海关统计年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农产品成本收益年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美国农业部(USDA)数据库、美国肉鸡协会(NtionalChickenCouncil)、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USAPEEC)世界银行数据库,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数据库中国肉鸡产业技术体系网、中国畜牧业信息网、中国家禽业信息网、中国农业部、中国商务部、中国海关等相关网站。创新点内容上的创新对中国肉鸡产品价格变动规律和肉鸡产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进行了细致分析;从进出口两方面系统分析中国肉鸡产品的国际贸易数量特征及其数量变动关系;用新的数据并结合美国对中国进行白羽肉鸡产品倾销深入分析中国肉鸡产业国际竞争力。用数据系统分析了美国肉鸡产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美国政府对肉鸡产业的支持。研究方法上的创新统计描述分析与计量经济模型模拟方法相结合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建立肉鸡产品进出口计量经济模型和建立肉鸡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难点是中美肉鸡产业国际贸易政策的总结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的现状肉鸡生产肉鸡加工产品流通价格特征产品消费总结现状,提出研究问题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特征肉鸡产品进口计量经济模型分析肉鸡产品出口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中国肉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分析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收入弹性美国肉鸡产业国际贸易对中国的启示研究的技术路线一、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和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特征肉鸡产业的地位中国鸡肉生产量占肉类生产总量的比重约是15%,禽肉产量约占肉类产量的20%左右,鸡肉产量占禽肉产量的比重约为70%。肉鸡产业的基本数量变化中国的鸡存栏、出栏、鸡肉产量都呈现不断增长态势,但进入本世纪以来增长速度有所减缓。肉鸡规模饲养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大型肉鸡场的数量在全国仍占重要地位,全国出栏肉鸡10万只以上的大型肉鸡场半数以上处于这些区域。肉鸡产品加工规模中国肉鸡产品加工企业的规模相对于世界先进水平来看,还有很大差距。肉鸡产业价值链分配在肉鸡产业价值链中,饲养环节价值增加最多,种鸡、饲料和加工紧随其后。肉鸡产业各环节利润分配生产环节利润份额最小,零售环节的利润份额最大。肉鸡产业带动的就业在中国,饲养1万只肉鸡,可产生GDP6.95万元,创造产值63万元,带动就业25人,间接带动700人。2008年,按中国出栏肉鸡77.6亿只计算,整个肉鸡产业链总GDP约为539.32亿元,总产值4888.8亿元,为1940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为农民创造纯收入248.32亿元。肉鸡产品消费鸡肉消费总量与人均消费量均有增长,但前者增速减慢,后者水平仍较低。鸡肉消费的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明显。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禽肉消费的主要市场。鸡肉消费在肉类消费中的份额逐渐增加。肉鸡产品价格西装鸡价格波动大于活鸡。前者进口替代性大,易受进口冲击;活鸡主要是黄羽肉鸡,是中国自己培育的品种,进口替代性小。肉鸡产品价格具有周期性变动规律加入世贸组织前,肉鸡产品价格周期性变动幅度较小;加入世贸组织后,周期性变动幅度明显加大。自2002年1月份以来,玉米价格增长速度快于肉鸡产品,肉鸡产业盈利空间缩小肉鸡产品需求弹性城镇居民的肉鸡产品需求收入弹性大于农民的需求收入弹性。表明中国的城镇化步伐加快加大了对肉鸡产品的需求。农民的肉鸡产品需求不仅受纯收入的显著影响,而且农民的消费习惯对肉鸡产品的消费需求也有显著影响。中国肉鸡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动物疫病威胁依然存在。生产成本不断增高。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进口冲击愈来愈大。中国肉鸡产业如何适应新形势,如何保护国内市场,如何增强国际竞争力等,已成为当前中国肉鸡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的特征中国是一个肉鸡产品生产大国、消费大国、进口大国、出口弱国。中国肉鸡产品主要出口去向国(地区)为日本、香港,活鸡、鲜冷产品主要出口到香港、澳门地区,加工品主要出口到日本、欧盟、韩国以及香港地区,肉鸡产品出口去向单一,出口风险大。中国肉鸡产品主要进口来源国为美国。进口的主要是冻的带骨鸡块、鸡翼和鸡爪以及其他冻鸡杂碎。中国家禽产品出口增速明显慢于进口增速。中国2002年以前一直是肉鸡产品净出口国,从2002年起,变为肉鸡产品净进口国。另外,由于禽流感的问题,2003年以后,中国肉鸡产品出口从过去的以生肉制品为主转为以熟制品为主。出口主要以中外合资企业(40%左右)和国有企业(30%左右)为主,国有企业出口比重下降,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出口比重上升。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30000035000040000019801981198219831984198519861987198819891990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年份鸡肉出口量(吨)出口量0.0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9801982198419861988199019921994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年份进出口量占国内生产量的比重(%)进口量占生产量的比重出口量占生产量的比重二、中国肉鸡产品的进出口计量经济模型进口模型出口模型肉鸡产品的进口的主要影响因素国内肉鸡产品供给与需求人口状况收入进口肉鸡产品价格汇率进口政策数据来源:中国肉鸡产品进口量、肉鸡产品进口额、肉鸡产品生产量数据来源于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库,名义人均GDP、人民币名义汇率、城市人口数、人口总数、消费价格指数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经济研究服务局(USDA-ERS)数据库、国家外汇管理局数据库、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处理对名义指标数据用消费价格指数(1985=100)进行折算,消除价格变动影响,将名义指标换算为实际指标。为消除异方差影响,将数据值转换为自然对数值样本区间样本数据为年度数据资料,区间分布范围:1985年—2008年,共24年数据资料。符号定义Y中国鸡肉进口量(千吨)X1中国鸡肉生产量(千吨)X2中国实际人均GDP(元/人)X3中国实际汇率(元/美元)X4中国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X5中国人口总数(万人)X6进口鸡肉实际价格(千元/吨)DUM中国是否加入世贸组织,“是”=1,“否”=0利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5.0,经过反复模拟、检验(模型的经济意义检验、统计显著性检验、计量经济检验、稳定性检验),最终确定肉鸡产品进口的计量经济模型形式为:t01t2ttLnY=b+b*LnX5+b*LnX3*DUMtu模型回归结果变量系数标准差t统计量相伴概率C-300.69718.814-15.9820.000LnX526.7291.61116.5900.000LnX3*DUM-1.1650.298-3.9050.000判定系数R-squared0.947调整的判定系数AdjustedR-squared0.941德宾-沃森统计量DW1.425赤池信息准则统计量AIC1.109F统计量185.984施瓦兹信息准则统计量SC1.256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0.000中国肉鸡产品出口的影响因素产品价格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及是否有疫病发生汇率出口政策模型变量的选择产品的质量可通过产品的出口价格反映出来,因为一般而言优质可以优价;出口政策变化用是否加入世贸组织的虚拟变量反映;汇率主要考虑人民币对美元价格。如果不考虑产品差异,中国肉鸡产品出口价格与美国、巴西、阿根廷相比缺乏竞争力,但与欧盟一些国家相比具有一定竞争力。中国的玉米价格相对较高,不具有竞争力。中国的大豆生产在主要鸡肉出口国中也不具备竞争优势。中国肉鸡产品的药物残留主要来自于饲料粮的农药残留、鸡病预防和治疗用的各种抗生素与磺胺类药物;另外,饲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超标也是导致肉鸡产品质量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人民币对美元的连续升值,使得以美元表示的中国鸡肉价格上涨,在国际市场上变得相对昂贵,从而鸡肉出口减少,而以美元表示的进口鸡肉价格相对下降,进口增加样本数据本文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库获取国内鸡肉生产量,计算鸡肉的出口价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数据来源于美国农业部海外农业服务局(FAS/USDA)数据库。数据起止期限为1980~2007年,共有28年的数据。利用Eviews5.0软件对数据反复模拟、分析,最终采用的计量经济模型形式选择为:01234tttttttLnYbbLnPbLnXbLnHbZLnHu回归结果LnXLnHZLnH变量系数标准误t统计量概率值常数项-24.5155.738-4.2720.000***2.5390.4345.8450.000***-1.4900.534-2.7870.010***-0.6300.139-4.5260.000***判定系数0.850赤池信息准则值1.295调整的判定系数0.831F统计量45.326D-W统计量1.050F统计量的相伴概率值0.000***ˆ=-24.515+2.539-1.490-0.630ZLnYLnXLnHLnH结论及讨论中国的肉鸡产品出口受国内鸡肉生产供给量、人民币对外币汇率变动、是否加入世贸组织因素(一定程度反映贸易政策的变化)和是否禽流感发生的显著影响。特别是在全球陷入经济危机的形势下,面对国外质优价廉肉鸡产品的冲击,加上贸易保护主义的逐渐抬头以及各种各样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中国肉鸡产业产品的出口道路更加艰难。提高中国肉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促进产品出口的增长,开拓肉鸡产品的国际市场,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发展,降低中国肉鸡产业的出口风险,要从降低产品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加强疫病防控能
本文标题:中国肉鸡产品国际贸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0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