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课程与教学论》全书要点
课程与教学论全书要点1课程意义1.1课程的认识1.1.1课程概念的几种界说(一)从课程的构成或属性层面来界定:1.课程是知识。基本思想:学校课程的主要使命是使学生获得知识/课程即学科(科目)。此种观点下课程的特点:(1)课程强调受教育者掌握完整科学系统的科学知识,分科开设。(2)课程的体系使相应学科的逻辑、结构为基础组织的。(3)课程外在于学习者个人生活,并经常凌驾于学习者之上。(4)学习者对于课程是接受者,教师是课程的说明者,解释者。局限性和弊端: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专业化,关注知识而不关注使人教育背离了自身的宗旨。2.课程是经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获得的经验或体验,以及学生自发获得的经验或体验。基本思想:只有个体亲身的经历才称得上是学习,外在的知识才能转化为学习者自身所有——即经验。课程就是让受教育者体验各种各样的经历,将学习对象转化为自身的经验,并实现自身的变化发展。特点:(1)课程强调和突出学习者作为主体的角色以及在课程种的体验。(2)课程注重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和设计。(3)课程是以学习者时间活动的形式实施。(4)学习者本人是课程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二)从课程的功能或作用层面界定1.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把课程视为教学过程要达到目标、教学的预期结果或教学的预先计划。一种预设性的课程关,揭示了课程的目标性和计划性,课程总是指向一定的目标,并通过有计划的实施而进行。过分强调课程的计划性,也会导致教学的窄化和僵化。2.课程作为活动或进程。一种生成性的课程观。课程成为对个体生活经验的改造和建构,成为自我的“履历情境”。相对而言,预成性课程倾向于以固定的、封闭的、可预见的学习结果为中心,生成性课程倾向于以开放的、活动的、很大程度上不可预见的学习过程为中心。(三)从课程的层次或结构层面界定1.理想的课程2.正式的课程3.领悟的课程4.运作的课程5.经验的课程广义的课程:所有学科(教学科目)的总和,或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各种活动的总和。狭义的课程:一门学科或一类活动。1.1.2课程的要素和层次(一)课程的要素儿童特点、学科知识和社会需求是课程编制或设计的三个基本要素。椭圆的两个焦点:儿童特点和学科体系。发展中心论:辩证开放的动态观点,而非“择一而终”。(二)课程的层次(1)课程改革纲要的制订(2)学校课程方案的制订(3)学科课程标准的制订(4)教材的开发1.1.3课程的目标(一)课程目标在教育中的地位P14结构图(二)新课程的课程目标1.培养目标:公民意识;价值观念;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环境意识;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强健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2.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系:核心是人的发展;交融互进;不均等存在。1.2新课程的课程观1.2.1走向与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观(一)高扬人性化的课程理念人性的完整性,感性与理性的和谐统一(二)确立发展性的课程目标三维目标的整合倡导内在发展注重预设性发展,强调生成性发展(三)强调儿童是课程主体强调儿童在课程实施中的主动性与能动性1.2.2走向生活世界的课程观(一)凸显生活世界的课程意义谋求科学世界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实现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融合1.力求突破学科本位2.注重科学和生活的有机整合3.丰富儿童的科学世界4.丰富学校教育的日常生活世界(二)强调直接经验的课程意义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把间接经验转换为直接经验(三)凸显本土知识的课程意义促进公共知识与本土知识的有机结合1.2.3走向开放与生成的课程观新课程强调课程是一个相对开放与生成的体系,这种课程观的功能在于解放、自由和意义。新课程强调以课程资源为教学对象,课程资源不仅仅是教材也不限于学校内部。凡是能让学生获得知识、信息、经验、感受等载体与渠道都可以是学习的资源。1.3新课程改革的意义1.3.1新课程改革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其推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逼近把课程改革推向了前台,课程改革成为了推进素质教育的历史性的必然选择。课程改革的重要性:一,从学生的角度讲,课程内容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的发展,而学生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课程改革因此被提高到关系国民素质和国家未来竞争能力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二,从教育的角度讲,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蓝图;课程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最主要的依据,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没有课程改革的教育改革一定是一场不彻底的没有深度因而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突破的改革。1.3.2新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本次课程改革旨在解决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诸多弊端;知识技能取向的课程目标;繁、难、偏、旧且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课程结构;具有严重“分科主义”倾向的课程结构;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课程实施;选拔取向的课程评价;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等等。通过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课程类型2.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课程内容固有属性出发,可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学科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传承人类文明,使学生掌握人类积累下来的文化遗产;经验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显示世界的直接经验和体验。2.1.1学科课程以文化知识(科学、道德、艺术)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以学科的形式组织教学内容,具有学科知识方面的系统性。特点:系统性,选择性,对象性。优势:有助于人类文化遗产的系统传承;有助于学术全面、准确地了解该学科的发展状况;教学活动易组织,容易评价;体现了学科的学术性、结构性和专门性,在保证尖端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局限性:容易脱离直接经验,难以解决学术的个别差异问题,易轻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忽略学生的个性发展;易造成学习内容的凝固化;易导致偏重知识授受的倾向,对学生的全面和富有个性的发展十分不利。2.1.2经验课程围绕着学术的需要和兴趣、以活动为组织方式的课程形态,以学生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优点:充分满足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有助于使学习者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把人类文化遗产以学生的经验为核心整合起来,把学科知识转化为经验,有利于学生在与文化、与学科知识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个性的发展。主题与内容源于现实生活,易激发学习兴趣,有助发展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缺点:容易导致学科知识的智力破碎,学生难以掌握完整的系统的学科知识体系。容易导致活动主义。对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设施要求较高。2.1.3两者关系课程形态上二者相对应,甚至是相对立的。理论上经验课程不一定是对学科课程的彻底否定,学科课程可以渗透经验课程活动,很好地组织起来的经验课程可以是对学科课程的一种整合式超越;学科课程可以弥补经验课程下过于个人化和缺乏系统性方面的不足,处理好的话,二者可以去长补短,相辅相成。2.1.4经验主义课程论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一)经验主义课程论代表人杜威,观点:1.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2.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要素主义认为,学校的课程应该给学生提供分化的,有组织的经验,即知识。永恒主义认为教育内容或课程涉及的第一个根本问题就是,为了实现教育目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或如何选择学科。永恒主义的回答:具有理智训练价值的传统额“永恒学科”价值高于实用学科的价值。2.2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是以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为逻辑范畴而加以区分的两种类型。2.2.1分科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学科门类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的完整性。坚持以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为线索。优点:有助于学生短时间快速了解,便于组织教学与评价,有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缺点:易轻视学生的需要、经验、生活。易导致校园生活弥散经院色彩,内容僵化,缺乏引力。学科综合化日渐明显,分科易使知识破碎,限制学生视野,束缚学生思维。2.2.2综合课程一种课程取向: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的知识观和方法论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三种基本类型: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经验本位综合课程。优点:打破分科课程固有的界限,实现课程价值整合;能够增进课程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实现学生心理的整体发展。不足:难以提供系统完整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利于高级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容易出现“挂一漏万”;组织难度大,容易成“大拼盘”;对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要求较高。2.2.3二者关系课程范畴上相对应,具有互补性。相互独立不可取代,又存在内部联系。区分是相对的,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2.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2.3.1必修课程指同一年级的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习的公共课程,根本特征是强制性。优势:能全面反映课程目标的要求;形成作为未来社会公民和个体生活必需的基本素养;有助于课程的实施,管理与评价。不足:过分注重学生的共性发展,轻视个性发展;容易走向极端的社会本位倾向。2.3.2选修课程指某一教育系统或教育机构中,学生可以按照一定规则自由地选择学习的课程种类。优势:适应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差异,具有一定的变通性;能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2.3.3两者关系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构成了一对课程范畴。从课程价值观看,是“公平发展”与“个性发展”,对立统一关系。二者具有等价性,无主次之分。二者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有机统一,是课程体系的有机构成。2.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三者关系:义务教育阶段应以国家课程为主,地方课程可以弥补国家课程的空缺,校本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实施的催化剂和助推器。2.5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显性课程只学校课程体系种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设计的具有实际形态并以外显形式出现的课程,是按照预先编订课程表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主导价值在于教育目标明确,对学生的发展能够产生直接的影响。隐性课程又叫潜在课程。主要通过感染、暗示、童话、激励和心理调适等多种功能改变着学生的情绪情感、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两种形态:非预设和预设。二者关系:同一课程范畴的两个部分。在学校教育中可以相辅相成,相得益彰。2.6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预设课程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标在课程实施之前经过精心设置的课程,目标先于活动,教师与学习者是控制与服从,传递与接受的关系。生成课程是指课程内容未经预设,在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指导过程种形成的一种课程形态。二者关系:对立统一,都是课程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课程处于基础和主干地位,生成课程处于补充地位,预设课程是基础,生成课程是发展。3课程结构3.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与特征3.1.1新课程结构的主要内容(一)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二)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三)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四)农村中学课程3.1.2新课程结构的特征均衡性:学校课程体系中各种课程类型、具体科目和课程内容保持一种恰当、合理的比重。综合性:体现在“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设置综合课程”;“增设综合实践活动”选择性:针对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而提出的,要求学校课程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显著的特色性适应于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选择性适应于学生的个体发展。3.2义务教育的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模块三个层次构成4课程标准4.1国家课程标准的性质与框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是国家管理教育和评价教育质量的基础性文件。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
本文标题:《课程与教学论》全书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33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