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日式风格景观解读日本庭园源自中国秦汉文化,至今中国古典园林的痕迹仍依稀可辩,中国园林从模仿自然山水向文人山水过程中,日本园林逐渐摆脱开诗情画意和浪漫情趣,走向了枯、寂、佗的境界,从飞鸟、奈良、平安时代的池泉庭到镰仓室町时代的枯山水,再到桃山、江户时代的茶庭,由泊来至和化,迄今已有近2000年历史。日本庭园用质朴的素材、抽象的手法表达玄妙深邃的儒、释、道法理。用园林语言来解释“长者诸子,出三界之火宅,坐清凉之露地”的境界。日本的园林艺术又称“和式园林”,以幽雅、静谧、深邃、曲折的艺术风格闻名。有“轻灵、细腻、精致、考究”的艺术特点,可大可小,大则幽深静谧,小则精致秀巧。奈良时代:齐明天皇之时(612年),一位百济的归化人在皇居南庭构筑了一座须弥山和一座吴桥。620年,苏我马子在自己的邸宅中也设置了一个方形的水池,并在池中筑起了一个小小的岛,为此他被称为“岛大臣”。这些都可以看作是日本庭园的萌芽。历史:平安时代:8世纪末,日本的首都迁往平安京(现在的京都)。那里三面环山,山青水秀,水源、土石、草木等造园材料丰富,为发展园林艺术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最重要的是平安时代,日本数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各方面知识,也把中国的造园法,带到了日本。这一时期以寝殿造式园林最有代表性。这是从中国引进的一种建筑样式。这种建筑有正殿(寝殿)和厢房,以廊相连。现在京都大觉寺境内的大泽池与名古曾瀑布即为其遗迹。10世纪中叶到12世纪,净土宗在日本流行,出现了净土式庭园。寝殿造庭园发展成以阿弥陀佛为中心的美丽庭园。参拜者渡过架于大水池上的“反桥”(拱桥),经过中岛,最后到达御堂。净土式庭园:平等院(京都)创建于平安时代的毛越寺(岩手县)的“曲水宴”镰仓时代:1185年关东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战胜平氏,以镰仓(神奈川县)为根据地,建立了“幕府”,开始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幕府时代——镰仓时代。这一时期,在京都,仍然流行净土氏庭园。而在幕府所在地镰仓,由于禅宗的兴起,出现了禅寺园林。庭园也从平安朝的池泉舟游式,演变到以禅宗为中心的回游式庭园。佛教僧侣是当时主要的庭园规划设计者,那些专门从事造园活动的僧人,被称为“石立僧”。由临济宗僧人梦窗疏石创作的西芳寺庭园。庭园由枯山水和池泉回游式庭园两部分组成。室町时代:室町时代是日本庭园的黄金时代,出现了许多技艺精湛的造园家。室町幕府的第一代将军足利尊氏和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都是园林爱好者。足利尊氏的府宅中有假山泉池蓬莱岛,宛如仙境。他还聘请庭园设计名家梦窗国师建造了天龙寺,寺中的曹源池庭园,是日本第一个被指定为国家特别名胜的地方。足利义满则建造了如今亨誉世界的金阁寺。金阁寺,融和了和样、天竺样、唐样三种样式,如今已成为京都的一张名片。枯山水庭园发端于镰仓时代的枯山水式庭园在这一时期也非常发达。枯山水式庭园充分展现简约、深远的禅宗美学,以石块象征岛屿,以白沙象征大海,所谓“一即是多,无即是有”。日本文化专家白幡洋三郎在《日本文化99题》中说:“枯山水庭园仅用石头和沙砾构筑成很小的空间,却让人联想到大海和宇宙,这是日本人独特自然观的产物。”有枯山水庭园双壁的“龙安寺石庭”和“大仙院水庭”是枯山水的代表。龙安寺庭园细腻、简洁且程式化茶庭:是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茶道成熟的产物。茶室外有茶园,体验茶道往往是从茶庭进入茶室。不仅是茶室,茶庭也要营造出一种“和、敬、清、寂”的气韵,踏入茶庭即意味着进入了另一个不同于俗世的世界。茶庭也叫露地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茶庭的景观作用己大于实用功能。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茶庭的一般构造茶庭分为内露地和外露地两重,外露地有待合(等候的地方)、雪隐(厕所)等,内露地有飞石(走向茶室的踏石)、蹲踞(较矮的洗手石钵)、躏口(茶室的入口)、尘穴(放垃圾的地方,后成为装饰品)等。前院-相对开放从室外进入室内的过渡空间后院-相对私密院墙高度和院落是否下沉决定了私密程度江户时代:江户时代以来,产生了许多综合性的园林,比如一些大名园林,就将池庭、茶庭和枯山水等融为一园。有的园林还设有能乐舞台、跑马场和射箭场。幕府为了控制各地大名,实施一种的措施,规定大名必须一年住本藩,一年住江户。其妻小则必须住在江户充当人质。大名们于是在江户建造了自己的宅邸,并配备了美丽的庭园。大名们在江户积极营造庭园的同时,也带动了本藩的庭园发展。这些大名们互相攀比,促使一大批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庭园诞生。仙岩园,别名矶庭园。江户时代萨摩藩岛津氏的别邸栗林公园位于香川县,回游式大名庭园。是四国地区唯一的国家特别名胜这一时期,民间也出现了庭园热,据黄遵宪所记,日人“喜园亭,贫家亦花木竹石,位置幽而雅。门设带关,行其庭,阒然如无人者。余常访友笔谈,半日不闻人声。呼童点茗,亦拍手而已。使人歙然有出尘之想”。比黄遵宪更早的朝鲜李朝使者南龙翼在其所著《扶桑录》中也提到“家家庭园,必植花卉”这一庶民庭园繁荣的景象。诗仙堂诗仙堂是德川家的家臣石川丈山隐居时所营造的山庄。山庄内有小有洞、老梅关、诗仙堂、百花坞和啸月楼等十境。其中诗仙堂内墙壁上绘有包括苏武、陶渊明、鲍照、陈子昂、杜甫、李白、孟浩然等在内的中国“三十六诗仙”。诗仙堂已被指定为国家史迹。缩景园位于广岛市,由藩主浅野长晟于1620年所建。缩西湖之景之意。是一座有浓重的中国风的庭园,池上“跨虹桥”即仿西湖苏堤而建。浜离宫位于东京都中央区隅田川河口。这是一座以引入潮水的“潮入式”庭园,是利用了17世纪德川将军家的别墅遗址而建造的庭园。庭园对外开放,是深受市民喜欢的一个地方。分类1、筑山庭和平庭池泉式指园林构架以池塘和流泉组合为主景观。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地形上筑土为山,筑山庭中的土山相当于中国园林中岗或阜,坡度缓和的土丘称作野筋;平庭对应于筑山庭指在平坦的基地上进行园林规划,在平地上追求深山幽谷之玲珑,海岸岛屿之渺漫的效果;筑山庭和平庭都有真、行、草、三种形式,真庭是对真山真水的全方位模仿,而行庭是局部的模拟和少量的省略;草庭是大量的省略。2、枯山水和池泉公元538年的时候,日很开始接受佛教,并派一些学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国。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宗派禅宗在日本流行,为反映禅宗修行这所迫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园林开始摈弃以往的池泉庭园。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绿树、苔藓、沙、砾、等静止、不变的元素,营造枯山庭园,院内几乎不使用任何开花之树,以期达到自我修行的目的。因此,禅宗庭院内,树木、岩石、天空、山脉、岛屿、瀑布、一沙一世界,这样的园林无异于一种精神园林,后来,这种园林发展与及至——乔灌木、小桥、岛屿甚至园林不可缺少的水体等造园惯用要素均被一一别除。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砾和自发生长的隐蔽处的一块块苔地,这边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园的主要构成要素。而这种枯山水庭园对人精神的震撼了也是惊人的。枯山水是日本庭园的精华,实质是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用极少的构成要素达到极大的意韵效果,追求禅意的枯寂美。枯山水有两种寓意对象,一是山涧的激流或瀑布,日本称之为枯泷;另一种是海岸和岛屿;池泉是微缩的真山水,池泉一般是园景的中心,枯山水与池泉都是在自然布局的水池中设溪坑石代表岛屿,与岸相连的驳岸称中岛按不同位置分别称为龟岛、鹤岛、蓬莱等名,立在水中或砂中的岩石有更多名称。日本园林建筑少,体量小,极力尊重自然造化,很少用围墙。即使用,也以“虚”和“薄”为特色,表现人与自然的亲近。在山水方面,园林无论山水尺度都偏小,不用假山,水域也更接近自然溪流沼泽,人工味较淡。在植物方面,绿化多,并用低级植物及草地的方法显出人的谦虚和谨慎。总体上看,日本园林属于水性,具有水的可塑性、柔软性和稍纵即逝的易变性。造园偏重于自然的成分,如枯石、枯水、草坡、苔藓等,园林景观甚至只用一石一木即能点题,充分体现了自然的天性,着重于心与心的天人对话,而不像中国园林的对话体现为人与自然的面对面。日式“枯山水”园林细部小品营造1.须弥山石组景石分作九个山头来象征须弥山:佛教的宇宙观倡导天动说,据说须弥山被视为世界中心的高山,按风轮、水轮、金轮的顺序叠为三层。相传它是一座了不起的圣山,可以保佑万物的平安。2石灯笼日语中有“净火”一词,是指神前净火,意味着用火去净化万物。每当人们在保留火种时就愈感到火具有的神奇魅力。人们不愿让这神圣的火种熄灭,就用笼去罩住它。石灯笼罩住的圣火一般被置放在寺庙内,它后来演化为日本同林景观中的重要元素。它预示着光明和希望,会给人带来好运。3.龟岛、鹤岛由六尊矮石按龟首、龟足、龟尾的形式组成龟岛六景石(一鹤首石、两鹤羽石、两鹤足石、一鹤尾石)组成一个抽象鹤岛。据说,中国战国时代的帝王、霸王和武将都期望自己能成为仙人——能像仙鹤一样自由飞翔,像海龟一样潜入海底,并且还会长生不老。后来,这些愿望就作为象征寄托在龟鹤身上,以龟岛为例的虚幻想像以及对它的憧憬,成为一种蓬莱神话传入日本4.石塔原为佛教意义上的建筑。在古代印度,用石头垒砌成塔状以供奉佛舍利,以求平安。受佛教文化影响,日本也建造了许多石塔作为供奉。江户时代以后,石塔便被作为古色古香的艺术品引入园林。石塔不仅美观,而且有镇宅一方之暗喻,还有驱灾避邪保佑平安的寓意。观赏方式——坐观式、回游式、舟游式、日本园林多以静观为主,特别是小园林,其观赏角度只有一个,虽在园路,也只是看而不是让人走进去赏玩,故称为坐观式园林。回游式与此相对应,是可以供人走进去赏玩的,其观赏角度有多个,可以做到移步换景。舟游式是以游船为交通工具的回游式园林。在大园林中一般是三种方式结合在一起,大一些的庭院也可用回游式。日式园林常见的植物
本文标题:日式庭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56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