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渡江战役纪念馆调研世界建筑史调研报告•调研时间:2016年3月•调研地点:安徽省合肥市•调研目的:了解合肥市标志性建筑对合肥的影响,了解其成为合肥标志性建筑的原因,了解其建筑风格及特征。•调研对象:安徽国际金融中心、安徽广电新中心、合肥大剧院、合肥市双子大楼、渡江战役纪念馆、合肥滨湖电视塔(710米)(在建)等。•其中主要介绍:渡江战役纪念馆背景介绍•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6日在合肥滨湖新区的巢湖之滨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规划场地成半岛状突出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纪念馆已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渡江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战略追击的第一个战役,也是向全国进军作战的伟大起点。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渡江战役总前委就驻扎在肥东县撮镇瑶岗村。渡江战役纪念馆是和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纪念馆等同规模的国家级一流纪念馆。场地•纪念馆北面为绿化广场,毗邻公路,深色的中央干道具有明确的导向性。•纪念馆西面为新建仿古建筑安徽名人馆,风格迥异,交相辉映。•纪念馆南侧为胜利广场,八颗五角星通往胜利之塔,庄严肃穆。胜利之塔胜利之塔与纪念馆一样伫立在水波中,以五角星为平面拔地而起90米。犹如冉冉升起的希望之星。继续向南便是烟波浩淼的巢湖,仿佛仍能体味到当年的炮火连天。不由感慨如今的宁静多么难能可贵。立面•北立面被浅水面包围的纪念馆形成向上倾斜的坡度,仿若升起的甲板,蓄势待发•东立面呈现向南倾斜的钝角三角形,粗糙的石材营造出苍劲的气度,势如破竹。•南立面矗立在雕塑身后的纪念馆不再呈现锐利的角度,显得宏伟大气。入口•南面的入口设有一段位于中轴线上的浮桥,寓意观众即将登上历史的战舰,倾斜的墙面产生沉重的气势,让人很快代入昔日的战役。出口•从烈士陵墓通往功勋长廊,色调瞬间从冷峻的蓝色转变为温暖的橘黄色,出口的自然光在阴暗室内的对比下显得尤其明亮神圣。光照分析中庭充分利用自然光照射,既是对能源的节约,又与外界环境相融合,为参观做铺垫。展厅通过不同的光影变化烘托不同的气氛,给参与者带来不同的体验。出口处室内纯粹靠顶部自然光提供光源,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建筑的特色渡江战役纪念馆是为纪念中国解放战争中跨江统一全中国的重要战役,该纪念馆以“渡江”、“胜利”为主题,故本创意以简约、象形的表现主义手法表达主题思想,巨大的前倾三角形实体展现出一种势不可挡的力度与动感,从而营造“渡江”与“胜利”的氛围与场所感。在两块巨大三角实体中间空留出一条6米宽的“时空”隧道,将当今与历史贯通于一起,人们通过“渡”与“登”的行为动作体验与感受战争、胜利的隐喻。作为国内战争,两块巨大的纪念体犹如巨碑默默地向后人示意与陈述,以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包容态度客观地追忆以往,回顾过去,启迪后人追求和平与进步。纪念馆室内空间注重序列性与仪式感,近50米的半圆雕塑巨墙为陈列展示之高潮。雕塑家对作品激情注入为空间氛围的营造仿如画龙点睛。沿着展陈流线越过历史的节点与细节,人们会步入水下纪念厅,仰首望去通过水面将室内室外融为一体,创造出特殊的空间交叠与层感。最后人们进入军功厅,巨型渡江壁画与满布水下无名碑,再次将人们的情绪推向一个新的高潮,而后经过军功章环廊步出纪念馆。对合肥建筑的影响•是安徽省在文化系统建设规模最大,投资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技术最先进,设计风格比较独特。使合肥的建筑风貌进一步提高。•新材料和新结构的采用,把合肥的建筑方式和样式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给合肥建筑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强大的支持和榜样,对合肥建筑具有巨大的影响。它不仅外形设计独特,像两艘木船,迎着风浪冲向前方;更在于内部陈列的图片、实物、音响、给参观者一种既震撼,又不得不产生联想的效果。•谢谢大家观赏姓名:学号:李凤鸿1308112026滕义杰1308112016李晋宁1308112030郭文博1308112027
本文标题:渡江战役纪念馆调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596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