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讲审美与宗教宗教的定义•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虚幻的反映,要求人们信仰上帝、神道、精灵、因果报应等,把希望寄托于所谓天国或来世。宗教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文化现象•据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宗教信徒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四。其中,世界三大宗教的信徒人数为:基督教徒19.55亿,占世界人口的33.7%;伊斯兰教徒11.27亿,占世界人口的19.4%;佛教徒3.11亿,占世界人口的6%。其他传统宗教的信徒人数占前几位的是:印度教徒7.93亿;犹太教徒1385.8万;锡克教徒约1700万。另外,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23亿。•另据一份最新统计资料,估算至2001年,世界人口61.28亿,其中基督教徒20.24亿,伊斯兰教徒12.13亿,佛教徒3.63亿,印度教徒8.23亿,犹太教徒1455.2万,锡克教徒约2368万,各类新兴宗教信徒1.03亿。康德:宗教与迷信的区分•只不过以这样一种方式,宗教就内在地与迷信区别开来了,后者在内心中建立的不是对崇高的敬畏,而是在超强力的存在者面前的恐惧和害怕,受惊吓的人感到自己屈服于这存在者的意志,但却并不对它抱有高度的尊重:这样一来,当然也就不能产生出良好生活方式的宗教,而只不过是邀宠和献媚罢了。卡西尔:宗教与禁忌的区别•禁忌体系强加给人无数的责任和义务,但所有的这些责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它们完全是消极的,它们不包含任何积极的理想。某些事情必须回避,某些行为必须避免——我们在这里发现的是各种禁令,而不是道德或宗教的要求。因为支配着禁忌体系的正是恐惧,而恐惧唯一知道的是如何去禁止,而不是如何去指导。它警告要提防危险,但它不可能在人身上激起新的积极的即道德的能量。•……禁忌体系尽管有其一切明显的缺点,但确是人迄今所发现的唯一的社会约束和义务体系。是整个社会秩序的基础。……取缔它就意味着完全的无政府状态。然而,人类伟大的宗教导师们发现了另一种冲动,靠着这种冲动,从此以后人的全部生活被引到了一个新的方向。他们在自己身上发现了一种肯定的力量,一种不是禁忌而是激励和追求的力量。他们把被动的服从转化为积极的宗教情感。禁忌体系有着使人的生活成为最终不堪承受的重负的危险;人的全部生存,不管是物理的还是道德的,在这种体系的持续压制下闷得透不过气来。正是在这里宗教插足了。……它们解除了禁忌体系的不堪承受的重负,但另一方面,它们发现了宗教义务的一个更深刻的含义:这些义务不是作为约束或强制,而是新的人类自由理想的表现。宗教仪式和宗教信仰•仪式构成宗教的外显层面,类似于习俗。•信仰构成宗教的内在层面,引起争论的焦点。“信仰”一词的含混性•(蒂利希PaulTillich,1886-1965):在大众化的宗教用语里,很难找到一个词像“信仰”那样,更容易引起误会、曲解和疑问了。如果说“信仰”对人有“疗效”,那么,今天首先需要治愈的便是“信仰”,因为这个概念目前给人带来的主要不是“健康”而是“疾病”,即造成了一系列精神混乱,诸如怀疑、盲从、理智的冲突、情感的丧失等。所以,有人建议遗弃“信仰”一词,但这种建议很难行得通,因为“信仰”不光受传统的强有力维护,而且没有别的词能表达“信仰”所意指的那种实在。对于信仰的理性认识关于上帝存在的各种证明都属于对信仰的理性认识。宇宙论证明(第一原因没有原因、第一推动不被推动。上帝即宇宙机器的第一推动、第一原因);目的论证明(宇宙万物都令人惊奇地符合目的,仿佛有一种智力专门设计似的。上帝就是宇宙万物的设计者);本体论证明(无与伦比的伟大的上帝既存在于心中,也存在于现实中。上帝的观念本身就包含了上帝的存在);道德论证明(行善是一种绝对命令。但行善并不必然幸福,相反,为了遵循绝对的道德命令,需要牺牲幸福。没有幸福的善不是至善。行善之所以成为绝对命令,就在于至善是可能实现的,或者说,理性把至善视为宇宙的目的。只有假定宇宙被一个道德上完美的人即上帝所主宰,再假定灵魂不灭,至善才有可能实现,行善才有最终的根据。上帝的存在仅仅是出于道德的需要而设定的。)罗素依据理性对宗教信仰的批判•代表理性的科学与代表非理性的宗教的区别:1)方法论上的区别,从具体到一般与从一般到具体,2)真理观上的区别,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我认为宗教基本上或主要是以恐惧为基础的。这一部分是对于未知世界的恐怖,一部分是像我已说过的,希望在一切困难和纷争中有个老大哥以助一臂之力的愿望。恐惧是整个问题的基础——对神秘的事物,对失败,对死亡的恐惧。恐惧是残忍的根源,因此,残忍和宗教携手并进也便不足为奇了。对信仰的情感认同•施莱尔马赫(FriedrichSchleiermacher,1768-1834)主张,宗教的本质不是最高的知识,不是完善的道德,而是情感和直觉。•为了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域,宗教提出的全部诉求如下:放弃那些属于其他领域的东西,并将以往强加于本领域的东西如数奉还。宗教不想模仿形而上学,按照本质来规定和解释宇宙;它也不愿如同道德,依靠自由的力量,或通过某群人的神圣自由选择,来推动宇宙发展乃至完善。宗教的本质既不是思维也不是行动,而是直觉和情感。•直觉是“对宇宙的直觉”(intuitionoftheuniverse),情感则指“对无限的情感”(thefeelingoftheInfinite)。所以,宗教的本质就在于,通过直觉宇宙所唤起的那种无限情怀,或用传统宗教语言来说,就是“虔诚”。•当世界精神威严地昭示于我们时,当我们听到它的活动声响,感到它的活动法则是那么博大精深,以致我们面对永恒的、不可见的东西而满怀崇敬,还有什么比这种心情更自然吗?一旦我们直觉到宇宙,再回过头来用那种眼光打量自身,我们比起宇宙来简直渺小到了极点,以致因有限的人生而深感谦卑,还有什么比这种感受更恰当呢?•虔诚虽有不同形式,但在所有的宗教感情那里都表达了一种依存性,这就是有限的万事万物依存于最高的、无限的存在。对信仰的意志抉择•帕斯卡尔(BlaisePascal,1623-1662)的“打赌说”:“无限”(比如数学上的)是肯定存在的,但却是不可知的(如,不知道是奇数还是偶数)。“无限”的上帝不仅是不可知的,甚至不能从理智上确定它是否存在(我们可以凭借无限地增加数目而知道数学上的“无限”存在,但不能以此知道上帝的存在)。上帝存在完全是信仰的结果而不是理性的结论。由此,在是否相信上帝存在的问题上,对每个信徒来说便成了一场严峻的人生选择,因为该问题犹如“从无限之尽头向我们抛来的一枚硬币”,究竟赌注“正面”还是看好“反面”,凭借理智既无法作出决断也不能证实对错。•是的,你非赌注不可。你早已委身,就别无选择。然而,你将赌定哪一面呢?让我们来看一下:既然非得作出一种抉择,只有看看哪一种抉择与你的利害关系最小。你有两样东西可输:真与善;你又有两样东西可赌:你的理智和意志,你的知识与福祉;同时你的本性又在躲避两样东西:谬误与邪恶。既然你非做抉择不可,你的理智所面对的已不再是选择这一面而不是那一面。这一点是我们早已明确了的。那么,就你的福祉而言又将如何呢?让我们估量一下赌注正面,即相信上帝存在所包含的得与失吧。我们可对两种情况加以估量:若赌赢了,你将获得一切;若赌输了,你并没有失去什么(因为人生本身就充满荒谬和悲惨)。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就赌定上帝存在吧!宗教信仰是对“终极存在”的关切•蒂利希:宗教不是上帝或其他超自然的存在对人的命令,而是人的精神生活的一种层面,即人的精神生活的底层,上帝或其他超自然的存在是人的精神的本原,即终极存在。宗教,就该词最宽泛、最基本的意义而论,就是终极关切。它表现为对人类精神生活中终极的、无限的、无条件的方面探寻,任何一种精神活动都有它的终极关切,比如在道德领域表现为道德要求的无条件性,在认识领域表现为对终极存在的不懈追求,在审美领域表现为对终极意义的无限渴望。虽然宗教在精神生活中没有自己的独特的领地,但所有的精神生活都有宗教维度,当精神生活涉及到其最底的层面时就进入了宗教领域。•总而言之,在一切人类精神活动领域中反映出来的那种终极关切状态,其本身就是宗教性的。宗教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本体、基础和根基。人类精神中的宗教方面就是指此而言的。宗教信仰的特征•1、宗教信仰的对象如果不说是不存在的话,至少是不可知的,或者说是超越性的。•蒂利希:要是你一开始就问上帝是否存在,那你永远也不可能接近上帝;而且如果你断言上帝确实存在,那你甚至会比否定上帝存在更加远离上帝。•2、对不可知的对象的“认识”方式是情感或直觉而不是理性的推论。•3、因此,可以说宗教信仰对象是一种情感性的虚拟对象。宗教经验是对无限或终极存在的一种情感体验。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形式•卡西尔(ErnstCassirer,1873-1945):人是符号的动物,因为人创造了文化符号世界,人生活在文化符号世界之中。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政治等等,是文化符号世界的不同方面。•神话-宗教表现了一种特有的感知方式,即一种原初的感知方式,一种低于理性的情感感知方式,是知觉与概念的“母体”或“发源地”。从仪式、对象和思维方式三个方面来看审美与宗教的关系•一、仪式:1)宗教仪式孕育了各种艺术形式;2)宗教仪式本身就是一定程度上的艺术形式;3)人们通过宗教仪式不仅获得宗教经验而且获得美感。•二、对象:审美对象与宗教信仰对象一样,都是超越性的,即都是对日常经验世界的超越。区别在于审美对象是一个自然的、亲近的对象,宗教信仰对象是一个神秘的、崇高的对象。•三、思维方式:都是理性之下或之外的情感感知。贝尔:一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贝尔(CliveBell):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基于这种假说,贝尔反对艺术再现,反对制造幻象,反对卖弄技术。主张创造有意味的形式是艺术的首要目的。•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地感人的形式,我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一切审美方式的起点必须是对某种特殊情感的亲身感受,唤起这种感情的物品,我们称之为艺术品。•优秀视觉艺术品能把有能力欣赏它的人带到生活之外的迷狂中去。关于艺术的形而上学的假说•所谓“有意味的形式”就是我们可以得到某种对“终极实在”或“物自体”之感受的形式。•我现在谈的是隐藏在事物表象后面的并赋予不同事物以不同意味的某种东西,这种东西就是终极实在本身。•对纯形式(物自身、终极实在)的观赏使我们产生了一种如痴如狂的快感,并感到自己完全超脱了与生活有关的一切观念。艺术与宗教的关系,对艺术的宗教性理解•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宗教表达的是个人对宇宙的感情意味的感受。如果我发现艺术也是这同一种感受的表达,也决不会因此感到诧异。然而这两者所表达的感情似乎都与生活感情不同或者高于生活感情。它们也肯定都有力量把人带入超人的迷狂境界,两者都是达到脱俗的心理状态的手段。艺术与宗教均属于同一世界,只不过它们是两个体系。人们试图从中捕捉住它们最审慎的与最脱俗的观念。这两个王国都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俗世界。因此,我们把艺术和宗教看作一对双胞胎的说法是恰如其分的。•宗教精神是一种生来就有的信念,这种信念认为一些事物比另一些事物更要紧。……使人民信奉宗教的是他们的无条件的、普遍的宗教感。……正是这种宗教感使他们置正义于法律之上,置情感于原则之上,置感觉于文化之上,置智力于知识之上,置直觉于经验之上,置理想于现实之上。正是这种宗教感使得他们成为传统的敌人,妥协的敌人,常识的敌人。事实上,宗教的实质就是这样一种信念,即:有些东西具有极大的价值,而绝大多数东西是毫无价值的。•我称一个以牺牲物质存在来追求在他眼里是美好事物的人为宗教主义者。他们相信某些事物本身就是善的,而且物质存在并不在其中。按照我的观念,这种毫不妥协地认为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重要的人都是宗教型的。例如:我在巴黎见到一些青年画家,他们身无分文,半饥半饱,衣衫褴褛;就连妻儿老少也是如此,但是他们仍然发狂般地以全部热情画着那些没人买的画。他们说不定会杀死或者打伤任何一个建议他们降低自己作品售价的人。如果他
本文标题:第10讲审美与宗教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034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