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针刀医学原理与相关创新理论
针刀医学基本理论中华医药科学院南京新中医学研究院王自平13770716006针刀医学原理与相关创新理论关于软组织损伤病因病理学动态平衡学说肌筋膜学及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学说中医骨痹学说:软组织与骨病、骨高压症学说一、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的病因病理学的新认识慢性软组织损伤的内涵是软组织受到各种形式的损伤后,在治疗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在特定条件下而导致的一种新的软组织损伤疾病,即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它的外延是一种迁延难愈的慢性疾病。《针刀医学原理》•朱汉章慢性软组织损伤的范围:慢性软组织损伤疾病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关节囊、滑囊、腱鞘、神经、血管、大脑、小脑、延髓、脊髓等一切软组织损伤导致的疾病。软组织损伤的病理变化过程:软组织遭受损伤后,导致小血管破裂出血,出现小血管阻塞,产生“瘀”,使软组织缺血,出现肌纤维挛缩弹性下降、断裂、增粗、玻璃样变,最后出现粘连、挛缩、疤痕、堵塞。软组织损伤的病理性结果粘连挛缩疤痕堵塞无菌性炎症学说病变软组织切除镜下观察,呈苍白、半透明(玻璃样变)。软组织损伤后,导致缺血,出现小血管阻塞,进而肌纤维增粗、变硬,失去弹性,最后出现挛缩、疤痕。宣蛰人(1923-2008)二、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根本原因是人体的动态平衡失调人体器官在正常生命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量和度以内,自由的活动状态就叫人体的“动态平衡”,反之则叫“动态平衡失调”。《针刀医学原理》•朱汉章人体器官处于正常运动轨迹状态中,称为“动态平衡”,反之则叫“动态平衡失调”。慢性软组织损伤后,出现粘连、挛缩、疤痕、堵塞,导致力学状态的失衡,调整力学状态后,改变粘连、挛缩、疤痕、堵塞,软组织损伤被修复。慢性劳损、急性损伤、风寒湿环境等→小血管破裂出血→小血管阻塞→“瘀”→缺血→肌纤维挛缩→弹性下降→断裂→增粗→玻璃样变→粘连、挛缩、疤痕、堵塞→力学状态改变→动态平衡失调→调整力学状态→改变粘连、挛缩、疤痕、堵塞→恢复动态平衡关于骨质增生新的病因病理认识“骨在需要的地方就生长,不需要的地方就吸收。即骨的生长、吸收、重建都与骨的受力状态有关。”-------沃尔夫定律(1848年)人体内力学平衡失调是骨质增生产生的根本原因力学状态改变→失衡→关节处、附着点产生高应力→异常力的刺激→力升高→电位升高→成骨细胞活跃→骨质增生力下降→电位下降→破骨细胞活跃→骨质疏松骨质增生的分型与治疗:分型:从临床结果分从生成上分型生理性病理性牵拉性增生(与力学方向一致)压力性增生(与力学方向相反)应用针刀等方法调整异常的力学状态使之恢复动态平衡治疗一切软组织损伤软组织病变的三个阶段:硬化→钙化→骨化三、肌筋膜学理论•用筋膜学说解读经络实质和物质基础筋膜系统或经络系统——揭示传统中医经络理论的神秘面纱科学理论创新形态学研究已证明,筋膜遍布全身,包括所有包被在肌、肌腱或血管、神经及某些内脏器官外表面或器官之间的固有结缔组织。筋膜的解剖学可分为:1.浅筋膜:又称皮下筋膜,位于真皮之下,包被全身各部,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富有脂肪。2.深筋膜:又称固有筋膜,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位于浅筋膜深面,包被体壁、四肢的肌肉和血管神经。3.脏筋膜:位于内脏器官外表面或器官之间的固有结缔组织。筋膜的发育生物学溯源细胞外液→间充质→筋膜•筋膜的新的功能——支持与储备系统。•通过细胞信号传导、分子扩散、神经反射调节、神经内分泌调节、自身免疫调节和细胞组织修复等环节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使生物个体对衰老、变异的功能细胞不断进行更新和修复,从而使生物个体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我们一般把附于骨节的筋膜称之为“筋”,包于肌肉外者为“膜”,《素问·痿论》:“肝主身之筋膜”。•“筋膜”就是位于骨骼表面带状和肌肉表面膜状,以胶原纤维为主的膜状、袋状、带状结缔组织。筋膜分隔肌群,称为肌间隔;筋膜包裹组织的空间,称为筋膜间隙,或筋膜间室;各骨块之间相互连结的带状筋膜,称为韧带;连接骨骼和肌肉的筋膜,称为肌腱等等。任何超过筋膜弹性限度地被弯曲、拉伸应力,都可以导致筋膜内产生静态残余张力;筋膜内静态残余张力增高是导致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病理原因。从筋膜学的角度探索中医经络的奥秘1.从筋膜学角度研究全身的结缔组织支架与经络的解剖学关系。经络的本质: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从功能的角度阐释: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而人体的结缔组织同样也内而脏腑、外而皮肤,联络内外、交通上下形成一个完整的支架。任督二脉重建图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重建图•、足太阴脾经和足太阳膀胱经重建图经络研究•费伦等提出经络穴位的物质基础是在以结缔组织为基础,连带其中的血管、神经丛和淋巴管等交织而成的复杂体系之中。•美国HeleneMLange-vin的研究组在一项获美国NIH资助的课题中,提出针灸经穴网络是间质结缔组织网络表象的假设。筋膜在人体整个生态系中的作用和与其他功能系统的关系•简单通俗地把筋膜结缔组织比喻为整个生态系(人体)中的土地,其他功能系统为在筋膜支持下的不同植物。中医对整个生态系的干预如各种刺激疗法(针灸、刮痧、梅花针等)相当于给土地松土,中药汤剂相当于给土地进行灌溉和施肥。这与中医倡导的整体全身调理和辨证论治的总体理念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支持与储备系统与其他功能系统的关系筋膜学说对中医发展战略的影响•针灸是通过针体刺入人体的结缔组织,经过捻转、提插对结缔组织进行机械刺激而产生生物学信息(神经、淋巴、细胞机械受体),从而调节人体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修复和再生)和机能活动(活性程度),穴位与非穴位的区别只是量的不同而没有质的区别。通过各种手段治疗肌筋膜,就会产生调节各种系统生物学信息,调动人体修复和再生能力。运用筋膜学理论治疗颈肩腰腿痛•运用针刺、浮针和平衡针等方法给予病变部位周围的肌间隔筋膜结缔组织及皮神经高强度的刺激。最后,再通过手法复位使“骨复位,筋归槽”。炎性反应是引起颈肩腰腿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以引起关节周围炎症因子、免疫反应细胞、生化介质等浓度的升高,造成神经受损和痛觉过敏,产生严重的关节疼痛。通过传统针刺对病变周围结缔组织进行机械牵拉作用,一方面可使局部结缔组织中的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受压,加速血液和淋巴液循环,促进局部代谢循环,加速炎性物质的排泄•另一方面,可产生大量损伤因子、细胞活性因子等,使得机体抗炎能力加强,最终缓解因炎症反应而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疼痛。此外,这些损伤因子同时也会刺激局部的筋膜结缔组织中未分化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加强,以提高整个机体功能状况。针刺对组织的松解作用•颈肩腰腿痛主要是由于肌肉紧张、痉挛和粘连而引起。因此,松解病变周围组织粘连,减少不良刺激,对于缓解疼痛至关重要。利用传统针刺,针刀和拨针等方式给予病变周围肌间隔结缔组织高强度的刺激,可产生大量的深感觉的神经生物学信息。传递至大脑中枢后,一方面可以反射性调节病变周围肌紧张,迅速缓解因肌紧张而引起的疼痛;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全身应激能力,使机体交感神经兴奋,免疫调节能力提高,从而使机体通过自身调节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肌筋膜激痛点治疗学说链接:《肌筋膜疼痛与机能障碍:触发点》激痛点治疗实质:四、“骨痹”与“骨内高压”的理论在《黄帝内经》成书年代甚至更早,祖国医学就对有关骨病部分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有直接的记载和研究,特别是针对类似今天现代医学研究的骨内高压症与中医学瘀血阻滞、血行不畅而导致“骨痹”的概念相吻合。痹者,闭也,闭塞不通之义。外伤日久,再“寒温不时”,则“气血凝结,与故邪相袭”,从而出现闭而不通而为痹的病证。骨内高压症软组织改变肌肉泵的作用改变影响骨内供血循环骨内静脉瘀滞骨内高压症(静息痛)成骨细胞活跃嗜碱性细胞活跃钙磷沉积增生、骨质硬变“筋伤骨必动,骨动筋必伤”治疗总原则通过针刀等工具松解软组织:①以调整关节及其骨的附着点处的力学状态,消除异常力的刺激为目的;②通过骨减压治疗以消除骨内高压为目的。两者综合主要调整动态平衡失调来治疗骨质增生症。
本文标题:针刀医学原理与相关创新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1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