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小学语文)
1教学设计基本信息名称《观潮》执教者张淑贞课时第二课时所属教材目录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课教材分析《观潮》一篇写景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描绘了农历八月十八日钱塘江大潮的奇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学情分析北方的学生对“潮”比较陌生,但现在上网很方便,课前可以让他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对钱塘江大潮有所了解,以便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课文。孩子们对不了解的事物都有好奇感,相信他们会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美。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钱江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难点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观察和描写景物的方法。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入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展开想象,促进朗读。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雄伟壮丽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注明每个环节预设的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趣导入,师生观潮(五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人们眼中的大潮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学习课文《观潮》。(多媒学生观看让学生从整体感受钱塘2钟)二、整体感知课文(十分钟)三、逐段分析课文(二十二分钟)体出示钱塘江大潮)1、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看作者是怎样描写潮水的?2、多媒体出示图片2(让学生用书中的词填空)3、理解“天下奇观”这是总写钱塘江大潮(板书天下奇观)4、作者按什么顺序具体描写观潮的过程?(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1、我们随着观潮的人流一起来看看钱塘江大潮2、潮来之前我们知道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在书中找答案。)结合影片剪辑,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指名回答)抓住江面很平静、白蒙蒙的一层薄雾(板书,潮来前江面平静)3、从哪里可以看出观潮的人多?(人山人海)4、文中如何写观潮人的心情?(等着、盼着)指名读出观潮人心情的句子。5、我们是否也在等着盼着呢?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6、对照课文看作者如何描写潮来时的景象?7、这惊心动魄的场面,作者抓住了潮水的哪些特点来写?(声音、样子)8、在文中找找作者描写声音的语句读读。9、潮水声音随着大潮的从远到近发学生们速读课文,理解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知道作者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顺序记叙课文。1看影片剪辑潮来前.2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并回答老师的提问。3学生回答4读课文,回答问题。5看潮来时的影剪6齐读课文7学生回答8指名读、同桌读、齐读9回答问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并理清课文记叙顺序1教会学生逐段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文章的语言美。理解,积累并运用课文中描写潮水的句子;学会按序背诵课文。3让学生理解钱江潮的壮观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3生着变化,听到声音的同时我们还看到了什么?(潮水的样子)10、找出作者描写潮水形状的句子读读。(板书:一条白线——白色水墙——白色战马)11、作者是怎样把声音、样子这两方面再现给读者眼前呢?12、大潮如此雄伟壮观,大潮过后的江面又是怎样呢?看潮来后影剪(板书:潮来后)13、大潮过后江面有什么变化?14、大潮西去江面终于又恢复了平静。10分读、齐读、自由读,要求读出浪潮来时的气势,分析句子修辞方法。1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潮来时的段落,边朗读边体会。12看课文13女生读最后一段,看课文从那些词语体现了潮水之大?(抓住“漫天卷地、风号浪吼、过了好久、涨了两丈来高”)这些都说明潮大。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课堂小结2分钟1这篇课文写了钱塘潮观潮的过程,按照时间顺序,由远而近,生动地描绘了钱塘潮在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写出了钱塘潮的形态、声音,是一篇声情并茂的佳作。希望同学们在写写景作文是,也学习本课的写作方法,做到活学活用,学有所获。2请学生写出自己的一点小收获。布置作业1分钟同学们,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大自然中的壮丽景象?请在课后去搜集一些资料,跟其他同学分享一下你所感受到的视觉盛宴吧!下节课交流。4板书设计1、观潮天下奇观潮来前:风平浪静人山人海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我觉得自己有好的做法,但也有美中不足,现进行反思如下:1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体现得十分清楚,教师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2我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恰当地使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3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注重语言的积累和运用,注意创设情境,给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4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抓住机会,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如齐读、男女分读、个人读等。虽然如此,我认为,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要让孩子们在读上下功夫。
本文标题:2015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作业(小学语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25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