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一、弓形虫病中间宿主:为哺乳动物、人、鸟类;终末宿主:猫科动物;感染性阶段:包囊、孢子化卵囊、滋养体。对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均具感染性。感染方式:经口、经黏膜、经胎盘感染。动物感染普遍,但多为隐性感染;症状:高温稽留、呼吸困难、下痢或便秘、体表发绀母猪流产或产死胎。出现全身性病变,淋巴结、肝、肺和心脏等器官肿大,并有许多出血点和坏死灶。诊断:脏器触片、动物试验、血清学试验,磺胺类治疗。防止饲料、饮水被猫粪污染,不用生的泔脚水喂猪,定期检查淘汰。二、利什曼原虫病杜氏利什曼原虫:引起内脏利什曼病(黑热病Kala-azar).由节肢动物白蛉传播.无鞭毛体(利杜体)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肝、脾、骨髓、淋巴结的巨噬细胞内。前鞭毛体(鞭毛体)寄生于白蛉消化道内.犬感染有皮肤型与内脏型。淋巴或骨髓穿刺诊断,无鞭毛体。三、日本血吸虫病日本血吸虫终末宿主:动物、人。寄生部位:人与动物的肠系膜静脉和门静脉。中间宿主:湖北钉螺。尾蚴皮肤感染,也可经胎盘感染。分布与东南亚及我国的长江沿岸及长江以南的13个省、市、自治区。分布:山丘型(条状分布)、水网型(片状分布)、湖沼型。牛呈慢性经过:下痢;粪便带血或黏液;贫血、消瘦;耕地无力等。病原学诊断:粪便毛蚴孵化法;血清学诊断:环卵试验、间接血凝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尾蚴膜反应、ELISA。吡喹酮治疗。查治病人、病畜,控制传染源。粪便管理、用水管理、安全放牧、消灭钉螺。四、猪囊尾蚴病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与人的肌肉、心、脑、眼等器官;成虫猪带绦虫(有钩绦虫)寄生于人的小肠。猪吃入人排出的虫卵而感染幼虫,与猪的饲养方式(连茅圈)有关;人吃了含有囊尾蚴肌肉感染成虫,与习惯烹调与食肉方式有关。症状:脑部:出现神经症状;眼部:失明或视力障碍;肺或喉头:呼吸困难,可听见呼噜声;肌肉:运动障碍:舌:采食困难:心:血液循环障碍。猪宰后检验:检查部位:咬肌、腰肌、臀肌等。检验方法:肉眼视检。查、驱、检、管、改。五、棘球蚴病本病又称包虫病。成虫: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犬、野生犬科动物和猫小肠。(终末宿主)幼虫:棘球蚴,寄生于动物和人的肝、肺、腹腔和其他部位。(中间宿主)中间宿主吃到犬科动物排出的虫卵感染,终末宿主吃到含幼虫的内脏组织而感染。世界性流行,尤以牧区最多见。我国有20个省市报道,其中以新疆、西藏、青海、四川西部牧区发病率最高。在牧区,牧羊犬和野犬是人和动物棘球蚴的主要传染源。在我国主要为细粒棘球绦虫,少部分为多房棘球绦虫。症状病理变化:棘球蚴对任何动物的致病作用主要为机械性压迫,毒素作用和过敏反应。棘球蚴虫多寄生于肝、肺,机械性压迫可使寄生部位周围组织发生萎缩和功能严重障碍。代谢产物被吸收后,使周围组织发生炎症和全身过敏反应。严重者可致死,各种动物均可因囊泡破裂而产生严重的过敏反应而突然死亡。成虫对权的致病作用不明显,一般无症状。诊断:免疫学方法或尸体剖检,在肝、肺等处发现棘球蚴虫可确诊。犬棘球绦虫病可用粪便检查孕节及虫卵作出诊断。治疗:吡喹酮或丙硫咪唑。预防:犬进行定期驱虫;防止犬粪污染饲料、饮水及草场。六、旋毛虫病旋毛虫幼虫寄生于肌肉中称肌旋毛虫,成虫寄生于小肠称肠旋毛虫,终末宿主与中间宿主为同一动物。虫体传代时需要更换宿主。猪吃了含幼虫包囊的肉类(猪肉、鼠肉、狗肉等)感染。人的感染与生吃猪肉或吃未煮熟的肉有关。主要症状是:人感染本病症状显著,成虫侵入黏膜时,引起肠炎,严重时有带血性腹泻,称肠型旋毛虫病。幼虫侵入肌肉,引起肌型旋毛虫病,主要表现急性肌炎,发热,肌痛,吞咽行走呼吸困难,严重者呼吸肌麻痹,心肌及其他脏器病变并死亡。猪等动物对旋毛虫不敏感。人生前检查时酸性白细胞有否增多,用腓肠肌活检。猪用舌肌活检。治疗:丙硫咪唑(阿苯达唑)死后诊断:从猪的左右膈肌取样,切小块,撕去肌膜与脂肪,先肉眼观察,细看有无可疑的旋毛虫病灶---针尖大小、露滴状、半透明。然后从肉样不同部位切取24小块(麦粒大小)放在旋毛虫检验器内压片检查,24小块中有一个旋毛虫不能食用。预防:严格执行肉品卫生检验制度、灭鼠。多种动物共患寄生虫病一、伊氏锥虫病伊氏锥虫寄生于马属动物,以及牛和骆驼等家畜的血浆淋巴液以及造血器官内。又称苏拉病。传播媒介:虻、吸血蝇类机械传播。繁殖方式:纵二分裂法。易感动物:马、骡、驴最强;骆驼、牛、水牛较弱。感染途径叮咬传播、胎盘、注射。季节性7-9月份。症状:消瘦贫血、被毛粗乱,眼结膜初充血,后黄染、苍白,且在结膜、瞬膜上可见有米粒大到黄豆大的出血斑;眼内常附有浆液性到脓性分泌物。后期多见腋下、胸前水肿。尿量家少,尿色深黄、黏稠,含蛋白和糖。血检红细胞数急剧下降。病变:皮下水肿和胶样浸润;体表淋巴结肿大充血;血液稀薄凝固不全,胸、腹腔有大量浆液性液体;脾、肝、肾肿大。诊断:血液采血病原检查、试管集虫检查、动物接种法。治疗:贝尼尔(血虫净)、纳加诺尔(拜耳205)、安锥赛、沙莫林。预防:消灭传播媒介;药物预防注射。二、新孢子虫病犬新孢子虫引起,导致动物特别是牛流产,以及新生儿运动神经障碍。犬是终末宿主,在肠道形成卵囊排出。牛等中间宿主体内形成滋养体和包囊。犬是食入包囊感染,牛等是食入孢子化卵囊感染,牛等动物可以垂直传播。主要症状:流产和神经症状。难以诊断,分离困难,PCR或血清学诊断。治疗:无特效药物。预防:控制好犬。三、隐孢子虫病寄生于家畜、家禽及人的消化道、呼吸道等器官的上皮细胞绒毛上。引起哺乳动物的严重腹泻和禽类的剧烈呼吸道疾病,也能引起人(婴儿与免役功能低下者)的严重腹泻。其发育过程先后经历卵囊、子孢子、裂殖体、裂殖子、滋养体、配子体和配子等形式。流行情况:世界性分布,易感动物170多种动物,传播途径:接触传播、经水传播(水源污染是造成隐孢子虫病暴发流行的重要原因)、食物传播。诊断:粪便漂浮法检查,隐孢子卵囊在饱和蔗糖溶液中往往呈玫瑰红色。改良抗酸染色法,粘膜涂片(基姆萨氏染色,虫体胞浆呈蓝色,内含数个致密的红色颗粒;最佳的染色方法是齐-尼氏染色法,在绿色的背景上可观察到多量的圆形或椭圆形的红色颗粒),组织切片,血清学方法,PCR法。目前尚无治疗隐孢子虫的有效药物,也没有可供免疫上应用的虫苗。预防:严格卫生防疫,以杀灭或减少环境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四、肉孢子虫病肉孢子虫寄生在家畜的有20多种。人住肉孢子虫和猪人肉孢子可通过肉品感染人。肉孢子虫生活史过程中均需2个宿主参与才能完成。包囊寄生于中间宿主(草食动物、猪、犬和人)的心肌和骨骼肌细胞内(常见部位为食管壁、舌、胸腹部、和四肢肌肉);裂殖体、配子体和卵囊寄生于终末宿主(犬、猫和人)的小肠上皮细胞内。家畜和家禽感染肉孢子虫时,引起家畜贫血、消瘦、泌乳量降低、流产,甚至死亡。生前诊断:一般不出现典型的特异性症状,因此生前诊断比较困难。主要采用血清学方法;死后诊断:在肉检过程中肉眼可见肌肉中有大小不一的黄白色或白色线状与肌纤维平行的包囊,若压破包囊在显微镜下观察,则可见大量香蕉型慢殖子。当人和动物作为终末宿主时,通过检查粪便可以作出诊断。即检出粪便中的卵囊或孢子囊。预防:无特效药切断传播环节:加强肉品检验;避免肉食动物粪便污染饲养场,草料和水源。五、华枝睾吸虫病华枝睾吸虫寄生于人、动物的肝脏,胆管,胆囊内,导致肝脏肿大并导致其他肝病变。华支睾吸虫的发育过程需要2个中间宿主。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淡水虾。感染性阶段为囊蚴。犬、猫、人吞食含囊蚴的生鱼、虾或未经煮熟的鱼、虾而感染。犬、猫和猪,严重感染时出现消化不良,下痢,消瘦,贫血,黄疸,水肿甚至腹水等症状,轻度感染时,生前不表现明显症状,死后剖解才发现虫体。虫体寄生于动物的胆管和胆囊内,因机械性刺激,引起胆管和胆囊发炎,管壁增厚。虫体分泌毒素,引起贫血,消瘦和水肿。大量寄生时,虫体阻塞胆管,使胆汁分泌障碍,出现黄疸。随寄生时间的延长,肝脏结缔组织增生,肝细胞变性萎缩,毛细胆管栓塞形成,引起肝硬化。诊断:粪便检查虫卵;死后剖检;免疫诊断。治疗:吡喹酮;丙硫咪唑;六氯对二甲苯。预防:畜食入活的囊蚴;管好人畜粪便。六、类圆线虫病又称杆虫病,是类圆树的线虫寄生于动物(幼畜)的十二指肠粘膜下引起的,对幼畜危害很大,特别是仔猪和幼驹,常使幼畜消瘦,生长迟缓,甚至大批死亡。寄生于家畜只有雌虫,属于孤雌生殖。感染阶段为丝状蚴或丝虫型幼虫。感染途径:皮肤感染,经口感染、胎盘。夏季雨季、潮湿仔猪易感。轻度感染时不显症状,感染早期当幼虫经过皮肤进入宿主体内,能引起皮肤湿疹;进入肺脏引起支气管炎和胸膜炎;在肠道大量寄生时,患猪消瘦、贫血、呕吐、腹痛,最后多因极度衰弱而死亡。幼虫浸入皮肤处可引起局部红斑、丘疹、浮肿。在肺内移行时,可引起肺泡出血,细支气管炎性细胞浸润。肠道病变有所不同,轻度病变的主要特征为卡他性肠炎,黏膜充血。中度病变的特征为水肿性肠炎,肠壁增厚,水肿。重度病变是以溃疡性肠炎为主,肠壁增厚,黏膜萎缩并有许多溃疡。深及浆膜层的溃疡可引起肠穿孔。诊断:对具可疑症状的动物,可检查刚排出的粪便,发现虫卵,即可确诊。治疗:噻苯唑、丙硫咪唑、左旋咪唑。预防:清洁卫生。七、毛尾线虫病病原:猪毛尾线虫、绵羊毛尾线虫、球鞘毛尾线虫。寄生于猪、羊、牛等家畜的大肠(主要是盲肠)。虫体前部细长,后部粗短,形似鞭状,故有毛首线虫病或鞭虫病。虫卵:腰鼓状.直接型生活史,感染阶段:感染性虫卵,经口感染。消瘦,贫血,腹泻,死前数日,排水样血色变,并有黏液。病变局限于盲肠和结肠。引起盲肠和结肠粘膜有出血性坏死、水肿和溃疡。诊断:虫卵形态有特征性,易于辨识。用粪便检查法发现大量虫卵或剖检时发现虫体,即可确诊。治疗:丙硫咪唑或左旋咪唑。预防:定期驱虫,清洁卫生。八、疥螨病疥螨寄生于家畜表皮内所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本病特征:剧痒,湿疹性皮炎、皮肤结痂、皮肤肥厚、脱毛。不完全变态发育:虫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症状与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剧痒、结痂、脱毛、皮肤增厚及消瘦衰竭。虫体寄生时首先寄生局部出现小结节,而后变为小水泡,病变部奇痒。由于擦痒,使表皮破损,皮下渗出液体,形成痂块,被毛脱落,皮肤增厚,病变逐渐向四周蔓延扩张。诊断:在健康与病变皮肤交界处刮取病料镜检,采集病料时应刮至稍微出血。治疗: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口服或皮下注射、菊脂类药浴,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局部喷洒或涂抹或背部浇泼。在对动物治疗的同时,应对畜舍及用具杀虫,并且在相隔7至10天后再次用药。九、痒螨病痒螨寄生于家畜的皮肤表面。常见于肛门周围,阴囊,包皮,胸骨处,角基,耳朵以及眼框下窝。寄生时,首先皮肤奇痒,继而出现针头大到米粒大的结,然后形成水疱和脓疱。由于擦痒而引起表皮损伤,被毛脱落。患部渗出液增多,最后形成浅黄色痂皮。病畜营养障碍,消瘦贫血,全身被毛脱光,最后死亡。引起水牛“油漆起爆”状痂皮和兔耳纸卷样痂皮。诊断:根据症状和在患部刮取皮屑镜检发现虫体即可确诊。治疗: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口服或皮下注射、菊脂类药浴,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局部喷洒或涂抹或背部浇泼。在对动物治疗的同时,应对畜舍及用具杀虫,并且在相隔7至10天后再次用药。十、动物蜱病动物蜱病是由蜱寄生于体表引起的一类外寄生虫病。病原:硬蜱、软蜱。属不完全变态,经虫卵、幼虫、若虫、成虫4个阶段。3次吸血,2次蜕皮。根据更换宿主次数,分为一宿主蜱、二宿主蜱、三宿主蜱。直接危害:机械性损伤、吸血、分泌毒素。传播疾病:病毒病、细菌病。人工捕捉或药物杀蜱,常用药物: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针剂注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乳油进行药浴、喷淋、涂搽或洗刷。猪的寄生虫病一、猪球虫病病原为艾美耳科艾美耳属和等孢属的球虫,有14种。致病种:猪等孢球虫、蒂氏艾美耳球虫、粗糙艾美耳球虫、有刺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肠道上皮细胞。感染途径:吃入孢子化卵囊污染的饲料、水等。规模化和集约化养猪场多发。7~14日龄仔猪下痢粪便呈水样和糊状,显黄色至白色。病猪逐渐消瘦和发育受阻。仔猪球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急性肠炎,局限于空肠和回肠。特征性病变是空肠和回肠粘膜出现黄色纤维素性坏死性伪膜,松弛的附着在充血的粘膜上。诊断
本文标题:兽医寄生虫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26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