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质量问题案例及分析
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案例与分析制作组:514组员:李祥聪李恩康李浩张东辉王鑫陈志•钻孔灌注桩是民用和工业建筑广泛应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具有适应性强、施工操作简单、设备投入不大等优点。但是由于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大部分是在地面以下进行,其施工过程无法直接观察,成桩后也不能进行直接开挖验收,它又是最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的一种基础形式。分析钻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必要的防范是保证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确保基础工程安全的重要措施。流程•1.钻孔桩施工中的质量问题•2.钻孔桩施工质量问题解决措施•3.总结•1.无套管施工法中孔壁坍塌•2.缩颈•3.钢筋笼上浮•4.桩底沉渣量过多•5.导管进水•6.断桩•7.钻孔内有害气体填充一、无套管施工法中孔壁坍塌•原因:•①护筒的长度不够,护筒变形或形状不合适;•②保持的水头压力不够;•③地下水位有较高的承压力;•④在砾石层等处有渗流水或者没水,孔中出现跑水现象;•⑤泥浆的容重及浓度不足;•⑥成孔速度太快,在孔壁中来不及形成泥膜;•⑦用造孔机械在护筒底部造孔时触动了孔周围的土壤;•⑧沉放钢筋时,碰撞了孔壁,破坏了泥膜及孔壁;•⑨造孔机械的机械力过大,致使护筒与土层之间的粘着力减弱措施:•①施工现场在埋设灌注桩的护筒时,坑地与四周应选用最佳含水量的粘土分层夯实.•②当发现地基有地下水时,应密切注意是否夹有不透水层。•③泥浆的比重以1.02-1.08左右为宜。另外,在成孔时,如果遇到砾石层等土层产生大量漏浆时,应考虑是否改成其他施工方法。•④当中断成孔作业时,要着重监视漏水、跑浆的情况。•⑤在反循环钻孔法的成孔施工中,钻孔速度不宜过快,如果孔壁未形成有效泥浆膜,施工中将易出现孔壁坍塌的质量事故.•⑥为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在施工中,要求施工人员要严格按施工规范进行施工,深入理解设计意图是确保成功施工的关键因素。•⑦在钢筋笼的沉放过程中,多采用边沉桩边射水搅拌的施工方式,然后用空气升液法、砂泵等设备抽出搅混的泥浆,同时,要注意避免射水压力过大,破坏钻孔的完整。二、缩颈原因:•缩颈是钻孔灌注桩最常见的质量问题,主要由于桩周土体在桩体浇注过程中产生的膨胀造成。措施:•①首先应采用优质泥浆,降低失水量。•②成孔时,应加大泵量,加快成孔速度,在成孔一段时间内,孔壁形成泥皮,则孔壁不会渗水,亦不会引起膨胀。或在导正器外侧焊接一定数量的合金刀片,在钻进或起钻时起到扫孔作用。另外,可采用上下反复扫孔的办法,以扩大孔径。三、钢筋笼上浮•①原因:套管底部内壁黏附砂浆或土粒,由于管的变形,使内壁产生凹凸不平,在拔出套管时,将钢筋笼带上来。措施:此时,应注意在成孔前,必须首先检查最下部的套管内壁,当堆积大量粘着物时,一定要及时清理.•②原因:当钢筋笼的外径及套管内壁之间的间隙太小,有时套管内壁与箍筋之间夹有粗骨料时,会发生钢筋上浮现象。措施:使箍筋与套管内壁之间的间隙要大于粗骨料的最大尺寸的2倍。•③原因:钢筋笼自身弯曲,钢筋笼之间的接点不好、弯曲,箍筋变形脱落,套管倾斜等,使得钢筋与套管内壁的接触过于紧密时,也将造成钢筋笼上浮。措施: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应注意提高钢筋笼加工、组装的精度,防止钢筋笼在运输工程中的碰撞等因素引起的变形。•④原因:由于混凝土灌注过钢筋笼且导管埋深较大时,其上层混凝土因浇注时间较长,已接近初凝,表面形成硬壳,混凝土与钢筋笼有一定的握裹力。措施:当此类现象发生时,应立即停止灌注混凝土,并准确计算导管埋深和已浇混凝土面的标高,提升导管后再进行浇注,上浮现象即可消失。•⑤原因:钢筋笼放置初始位置过高,混凝土流动性过小,导管在混凝土中埋置深度过大钢筋笼被混凝土拖顶上升。措施:钢筋笼初始位置应定位准确,并与孔口固定牢固。除此之外,在浇筑混凝土之前,一定要将套管稍稍往上提一点,以确认钢筋笼是否存在上.五、导管进水原因:•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有时会发生由于过量上提导管,使接头部分产生漏水等情况,将造成混凝土离析、流动等质量事故,在桩身上留下致命的质量隐患。措施:•①浇筑混凝土之前,若发现导管口出现漏水现象时,应立即提起到导管进行检查,对漏水部位进行严格的防水处理后,再重新放入桩孔中,建筑混凝土。•②在任何情况下,都应该尽可能的将导管底部深深的埋在混凝土中,当发现导管上提明显过量时,应迅速将导管插到混凝土中,利用小型水泵或小口径的抽水设备,将导管中的水抽到之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六、断桩•①原因:施工中若发生导管底端距孔底过远,则混凝土被冲洗液稀释,使水灰比增大,造成混凝土不凝固,形成混凝土桩体与基岩之间被不凝固的混凝土填充。•措施:为避免质量事故的发生,桩孔钻成后,必须认真清孔。•②原因:有时受地下水活动的影响或导管密封不良,冲洗液浸入混凝土水灰比增大,形成桩身中段出现混凝土不凝体。•措施:在地下水活动较大的地段,事先要用套管或水泥进行处理,止水成功后方可灌注混凝土。•四、桩底沉渣量过多•①原因:桩底的沉渣过多主要由于施工中违犯操作规定,清孔不干净或未进行二次清孔造成的。措施:施工中应保证灌注桩成孔后,钻头提高孔底10-20cm,保持慢速空转,维持循环清孔时间不少于30分钟,然后将锤式抓斗慢慢放入孔底,抓出孔底的沉渣。•②原因:当使用的泥浆比重过小或泥浆注入量不足时,桩底的沉渣浮起困难,沉渣将堆积在桩底,影响桩与地基的结合。措施:工程中需采用性能较好的泥浆,控制泥浆的比重和粘度,不能用清水进行置换。••③原因: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如果钢筋笼的轴向位置未对准孔位,将会发生碰撞孔壁的事故,孔壁的泥土会坍落在桩底。措施:钢筋笼吊放时,务使钢筋笼的中心与桩中心保持一致,避免碰撞孔壁。•④原因:清孔后,待灌时间过长,致使泥浆沉积。措施:开始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至孔底的距离宜为30-40mm,应有足够的混凝土储备量,使导管一次埋入混凝土面以下1.0m以上,以利用混凝土的巨大冲击力溅除孔底沉渣,达到清除孔底沉渣的目的。•③原因:在浇注混凝土时,由于导管提升和起拔过多,露出混凝土面,或因停电、待料等原因造成夹渣,出现桩身中岩渣沉积成层,将混凝土桩上下分开的现象。•措施:施工中应明确规定,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一旦开始浇筑工序,一定要连续完成改作业,确保在混凝土初凝时间内连续浇注,在灌注混凝土过程中应避免停电、停水。并随时控制混凝土面的标高和导管的埋深,提升导管要准确可靠,严格遵守操作规程。••④原因:施工中还会发生浇注混凝土时,没有从导管内灌入,而采用从孔口直接倒入的办法灌注混凝土,产生混凝土离析造成凝固后不密实坚硬,个别孔段出现疏松、空洞的现象。•措施:因此,施工要求中要严格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使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和流动性,坍落度损失亦满足灌注要求。灌注混凝土应从导管内灌入,要求灌注过程连续、快速,准备灌注的混凝土要足量,避免埋下质量事故的隐患。七、钻孔内有害气体填充•原因:由于地质构造或其他特殊原因,在灌注桩的成孔过程中,发现桩孔中产生沼气、天然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措施:一般情况下,桩孔中的可燃气体,应用注水法排除孔中的有害气体;当气体量较少时,也可以利用火绳等将有害气体燃烧掉。控制技术•准备阶段•(1)施工人员对施工地点地质情况、桩位、桩径、桩长、标高等了解清楚。•(2)桩位放样。•(3)将吊装工字钢焊接的钢围堰导向桩与定位桩分层联结固定,确保导向框位置准确。•(4)插打钢护筒。钢护筒壁厚12mm,根据各墩不同地质情况决定护筒长度,护筒下沉深度穿过覆盖层。•(5)插打钢板桩围堰。采用拉伸——Ⅲ型钢板桩沿导向框排列。用Dz-60Y型振动锤振动下沉,直至穿过覆盖层为止。•钻孔阶段•(1)安设钻机,使钻杆中心重合,其水平位移及倾斜度误差按规范要求调整。•(2)用冲击钻钻孔时,应待相邻孔位上已灌注好的混凝土凝固并已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开钻。•(3)钻孔过程采用正循环回转钻进施工技术,在黏土层,适当少投泥土,靠钻进自行造浆,在砂土层则加大泥浆浓度固壁。钻进速度始终和泥浆排出量相适应。•(4)孔内始终保持0.2kg/cm2的静水压力,护筒内水位始终高于水库水位,遇松散地层时,适当增大泥浆相对密度和稠度,尽量减轻冲液对孔壁的影响,同时降低转速和钻压以满足施工质量控制要求。•(5)钻进过程严禁孔内掉进钻头、钻杆及其他异物,经常检查钻头的磨损情况。•(6)钻进过程随时留取渣样,每米不少于1组,在离设计标高1.0~1.5m范围内,每30cm留1组,每根桩渣样不少于3组。•清孔阶段•(1)清孔是钻孔桩施工中保证成桩质量的重要一环.•(2)终孔后,将钻头提至距孔底的0.2-O.3m处,使之空转,然后将残存在孔底的钻渣吸出;必要时投入适量纯碱以提高泥浆比重和胶结能力,使沉渣排出孔外。•(3)当钢筋笼下沉固定后,再次复检孔深和沉渣厚度等。若沉渣超标,可用导管中附属的风管再次清孔,直至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和工艺标准。•(4)清孔结束前,将泥浆比重调整到规定范围,以保证水下混凝土的顺利灌注,同时保证成桩质量。•钢筋笼的制作及安装注意事项•(1)钢筋笼制作时,主筋连接,桩身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应设置在桩身受力较小处;接头位置宜相互错开,且在35d的同一接头连接区段范围内钢筋接头不得超过钢筋数量的50%;主筋与箍筋应点焊。•(2)钢筋笼应整体吊装,吊装时不得碰损孔壁。钢筋笼吊放前,必须清除槽底沉渣,孔底沉渣厚度≤200mm。钢筋笼吊放到设计位置时,应检测其水平位置和高程是否达到设计要求,检测合格后应立即固定钢筋笼,钢筋笼入孔后至浇筑混凝土完毕的时间不超过4小时。•(3)钢筋笼在制作、运输、吊装过程中应采用有效措施防止钢筋笼变形。•(4)在钢筋笼上有预埋钢筋处应采用聚乙烯泡沫板覆盖预埋件,以便于需要时凿出预埋件。•灌注混凝土注意事项•(1)砼坍落度16~22cm、粗骨料粒径小于40mm。•(2)混凝土灌注在二次清孔结束后30分钟内立即进行。•(3)采用Φ250法兰式导管自流式灌注混凝土。导管联结要平直,密封可靠;导管下口距孔底30cm~50cm为宜。•(4)首盘浇筑:初灌量必须保证导管底部埋入混凝土中50cm以上,且连续灌注。•(5)正常灌注混凝土时,导管底部埋于砼中深度宜为2~6m之间。•(6)一次拆卸导管不得超过6m,每次拆卸导管前均要测量砼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深,然后拆卸。不要盲目提升、拆卸导管,导管最小埋深2.0m。总结•钻孔灌注桩由于其施工工艺成熟、承载力高、适用范围广已被广泛应用于公路、铁路桥梁等结构工程基础中。高等级公路大、中、小桥和互通式立交桥,基本采用钻孔灌注桩。•桩基检测技术有多种方法,如弹性波法、超声波法、抽芯试验法等。
本文标题: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质量问题案例及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3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