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畜牧/养殖 > 中国农业区划体系精品文档
1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国农业区划体系•一、农业区划的概念•二、农业区划的意义和作用•三、农业区划的内容和体系•四、“农业区划”概念的发展•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六、农业区划的步骤与方法•七、中国农业区划体系主要内容2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一、农业区划的概念•农业区划(agriculturalregionalization)是按照农业地域分异规律,在一定地区范围内对农业生产的条件和类型所进行的空间区分。是研究农业地理布局的一种重要科学分类方法。是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3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一、农业区划的概念•农业区划,是从宏观和综合的角度,以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划分农业区域为对象,以综合分析为手段,以求取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为目的,为国家发展国民经济宏观决策提供方案。主要内容包括五方面:•1.农业资源调查、动态监测和综合评价;•2.农业区域划分;•3.农业区域合理布局与综合规划;•4.农业区域综合开发的前期论证与综合评估;•5.农业区域开发实验区的组织与指导。4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一、农业区划的概念•农业区划是一门涉及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多种技术的横跨自然、技术、社会经济多学科的一门高度综合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区划揭示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布局的地域分异和分工规律。农业区划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宏观性。同时,还具有长期性、超前性和战略性三个特点。5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二、农业区划的意义和作用6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三、农业区划的内容和体系横向体系纵向体系①农业自然条件区划②农业部门区划③农业技术改造区划④综合农业区划前三种专项(或部门)区划是综合农业区划的基础;综合农业区划则是专项(部门)区划的集中反映,它又对后者起指导作用。7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横向体系——①农业自然条件区划•包括农业气候、地貌、土壤、水文、植被、自然生态等区划。对发展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按照它们的地区分布规律划分区域或类型区,评价其对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研究提出因地制宜、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改善或改造农业生产条件的方向和途径。同时根据各项自然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特点作出综合自然区划,对自然条件进行综合评价,提出综合利用和治理的建议。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横向体系——②农业部门区划•包括农、林、牧、渔各生产部门和各主要作物的区划。分析农、林、牧、渔业各个部门和主要农作物、林种、畜种、鱼种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及对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的要求,并从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和经济效果考虑,按照综合农业区划分区体系,分区提出合理调整生产结构和布局,以及有关增产关键措施等方面的科学依据和建议。9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横向体系——③农业技术改造区划•包括农业机械化区划、农业水利化区划和化肥、土壤改良、农作物品种、植物保护、农村能源等区划。就发展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化学化、农村能源、土壤改良、植物保护等,分别分析其特定的有关条件,按生产发展的需要和可能,对不同农业区实行技术改造的重点、步骤和方法提出科学建议。10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横向体系——④综合农业区划•是整个农业区划的主体和核心。综合分析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和农业生产各部门的特点,以及生产发展方向和建设途径的地域差异,划分综合农业区域类型,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农业资源、建立良好生态环境、安排生产布局和结构、建设商品生产基地、进行综合治理和逐步实现现代化等方面的建议。11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纵向体系•不同等级的农业区划或类型,构成农业区划的纵向系统。分级方法,各国不一。有的用农业地带、农业亚地带、农业小地带;有的用农业区、农业亚区、农业小区;有的则用数字序列表示等。比如,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叫全国农业区划,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地(市)、县范围内进行的叫省级或地(市)级、县区划。这种分级开展的农业区划被称为农业区划的纵向体系。下级区划是上级区划的基础,上级区划对下级区划起指导作用,上下协调,相辅相成。12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区划的划分单元,一般用区域,有的用类型。同一区域或类型的农业生产条件和内容特点都具有基本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与其他区域或类型则有明显的差异性。区域是联片的,不再重复出现;而类型则可能是不联片的、重复出现的。农业区划界线要正确反映客观存在的农业生产分布及其形成的农业区界,有时又不能不打破行政界线;但由于农业的领导和计划管理机构一般是按行政区划单位分级设置的,农业区划又不能不适当保持行政区域的完整性。三、农业区划的体系13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农业区划”概念的发展•“农业区划”之称,早在50年代就有,也正是从那时开始,并一直沿用下来。•《辞海》(农业分册)将“农业区划”定义为“根据农业生产地域分异的各种规律,把全国、省、地域或县划分为不同等级的农业区”。•《简明农业经济词典》对“农业区划”更为详细解释为“根据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远景规划,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挤条件的类似性和差异性,按照农业生产布局的原则,把一定的区域范围,如全国、一个省、一个地区、一个县,分为若干个不同的、在农业生产结构上各具特点的农业区。”•农业出版社出版的《农业区划》(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上写道农业区划,英文名AgricultureRegionalization或AgriculturalZoning,在中国通称分区划片。•从以上三个定义看“农业区划”就是“农业区域划分”的简称,也就是划分农业区,简言之,就是对农业的分区划片。14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四、“农业区划”概念的发展•现在的农业区划已不是简简单单的“分区划片”,而是包括资源调查、区域划分、区域规划与开发等一系列工作,逐渐地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从而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农业区划工作由原来简单的分区划片发展为“从宏观和综合的角度进行研究。以资源调查评价为基础,以区域发展为对象,以综合分析为手段,以求取资源利用最大效益为目的,重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统一,为宏观决策提供比较方案。”(引自《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区划工作的报告》)所以现代的“农业区划”概念已与以前的产生了很大的变化。15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16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劳动地域分工理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劳动分工越来越细,有产业上的分工,产业内部的分工和企业内部的分工。但是无论哪一种形式的社会劳动分工都必须立足于特定的地区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了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的立论基础是比较利益原理即比较成本学说。这一理论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原则在地域分工上的运用。通过地区专业化,合理布局,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使各种农产品安排到生产条件最适宜和较适宜的地区,以最少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通过地区间的农产品商品交换满足市场的总需求。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17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3.农业区位论•农业生产总是在一定地域空间进行,由于各地域单元农业资源质量与区位的差异性,从而在区域间形成级差收入,农业生产势必向这些相对收入较高的区域集中。另外,某些流动性生产因素(如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由于地区相对价格差异,会向最有利的地区流动,形成相应因素的新区位优势。在商品生产条件下,不同地区总是利用对自己有利的生产因素生产商品输出,同时输入那些本地区需要稀缺生产因素才能生产的商品,并根据区域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原则,确定诸农产品生产集约度,建立较协调的部门配合关系,从而形成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与空间布局格局。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18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4.人地关系理论•人地关系理论是关于人类社会生产活动与环境自然因素相互关系的理论,基本物质内容是人口、资源与环境。一定地域内人口、资源、环境相互联系、彼此制约,在一定质、量前提下客观地存在着与之对应的和谐、平衡关系,并要求人口再生产与物质资料再生产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保证使地域内各项资源能够按其最适宜的用途利用,并形成与之对应的合理生产结构,促使地域生产综合体朝着有利于人类需求的方向演变。否则,地城生产综合体则会朝着与人类需求相背离的方向发展。如在人口迅速膨胀的情形下,人类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不得不过度利用资源,在较低水平的需求结构下组建新的生产结构,从而不可避免地使生产结构与资源适宜利用特性要求的合理生产结构发生偏离,降低地域结构的有序性,甚至使之趋向“混浊”,致使资源退化、环境恶化、经济萎缩。可见,地域人地关系怎样直接影响着地域系统的发展演化方向以及农业生产力的地域配置,把地域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变理论作为农业区划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19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5.农业生态经济理论•农业生产力的配置与布局是在一定区域上进行的,而区域是一定地域上的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藕合而成的复合系统,区域的生态系统是构成其经济系统的自然基础,经济系统又会反作用于生态系统。因此,只有运用生态经济理论,确定合理的部门地域结构与部门组合结构,才能使农业生产布局符合不同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不同要求,形成各具特色、各种类型区域生产综合体有机组合的地域生产体系才能形成稳定、有序的生产结构,促使生态系统物流和能流高效运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指导人们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使资源为人类永续地利用。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20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6.农业发展预测理论•农业区划的战略性与超前性要求农业区划学科理论必须具备预测未来的功能。只有正确预测未来地域农业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地域组合结构与区位特征,预测地域生产结构与部门组合结构在不同时段的演化状态及其生产能力等,才能制订出合理的战略目标、战略规划以及战略措施。农业发展预测理论是农业区划学比可少的基础理论之一。五、农业区划的基本原理21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1.农业区划的步骤•农业区划工作内容复杂,头绪繁杂,但可简单归结为下面四个步骤:•①准备工作。包括建立领导班子,组建工作队伍,培训农业区划人员,制定进度计划,收集、整理资料并初步分析,准备交通工具及仪器用品。•②室外调查。它是取得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手段,一般包括普查、路线调查和典型调查三种不同方式。•③室内分析研究,提出成果。运用已经掌握的资料,绘制有关分析图表,正式确定分区原则和指标,修改和校正最初的分区方案草稿,并分区研究其农业发展方向,提出科学论证和改进措施。•④区划成果的应用。六、农业区划的步骤与方法22湖南农业大学烟草研究院湖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分区方法•农业区划在进行具体分区时,方法种类较多,但总的讲主要有两大类,即定性分析分区法和定量分区法。•定性分析分区法。包括主导因素分析法、区域对比法、地图叠加法、综合平衡法等。这种方法是在掌握一定资料和数据基础上,依据区划的目的,确定分区原则和指标体系或绘制有关指标的单因子分区图,相互叠加进行分区,对分区中存在的不确定边界或有争议的分区界线,运用已有的经验,在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加以调整和完善。•定量分区法。比较常用的方法有聚类分析法和模糊聚类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根据分类单元及其指标体系所含特征量,经过数学处理,对研究地区进行分区划片。其程序是:首先根据区划目的,罗列出相关因素;接着针对
本文标题:中国农业区划体系精品文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43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