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信息化管理 > 西方伦理思想漫谈04-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
西方伦理思想漫谈WanderinginWesternEthics第四讲: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陈真教授图片来源::The_Virtue_of_Selfishness_(centennial_cover).jpg本讲主要内容心理学利己主义伦理学利己主义一、从“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谈起“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包含下面两个命题:心理学利己主义命题:人人都是利己的。伦理学利己主义命题:人人都应当利己。这两个命题的含义是不一样的。一个是事实陈述,一个是规范陈述。事实陈述,即纯粹描述一个事实的陈述。规范陈述,即任何包含应当或蕴含应当的陈述。一个支持伦理学利己主义的论证:因为,人人都是利己的。所以,人人都应当利己。“人人都应当利己”还可以表达为一个更为正式的伦理学利己主义的命题:一个行为是道德的,当且仅当该行为符合行为者的个人利益。让我们先来看看心理学利己主义是否成立。二、心理学利己主义美国著名哲学家费因伯格(JoelFeinberg)在他著名的“心理学利己主义”一文中,对心理学利己主义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任何人最终能够将其作为目的自身而加以欲求或寻求的东西只能是他自己的个人利益。JoelFeinberg,1926—2004图片来源:心理学利己主义:任何人自愿行为的最终动机都只能是对他自己个人利益的欲求。“最终动机”不是直接动机。“自愿行为”指非强制性的行为。在完全自愿的情况下,人们的行为只能是利己的。盖吉斯之环(TheRingofGyges)柏拉图在他的《国家篇》(旧译《理想国》)中,通过他的哥哥格劳孔(Glaucon)讲述了一位牧羊人盖吉斯的故事。图片来源::Plato_Silanion_Musei_Capitolini_MC1377.jpgPlato,424/423BC—348/347“盖吉斯之环”的故事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丁阳绘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丁阳绘制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丁阳绘制心理学利己主义的命题人人都是利己的。任何人自愿的行为,其最终的动机都是为了自己。这是一个全称的事实陈述,只要举出一个反例(真正利他的行为),即可证明上述命题为假。究竟有无真正的利他行为?比如,雷锋的行为,白求恩的行为,特里莎嬷嬷的行为。但心理学利己主义声称,他们帮助他人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他们自己快乐。因此他们“助人为乐”的行为也是“利己”的行为。争论焦点:“助人为乐”,还是“为乐助人”?人们利他行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究竟有无真正的利他行为?威廉姆·詹姆斯:横跨大西洋的远洋客轮在驶向目的地时总是伴随着烧煤,但如果我们因此而得出它航行的目的就是为了烧煤就显得非常可笑了。WilliamJames,1842—1910图片来源::William_James_b1842c.jpg真正的利他的行为,“助人为乐”的行为,其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快乐,而是为了助人、救人,尽管这些行为也许给他们带来了快乐。将利他行为解释为利己的行为,正如将客轮的航行目的就是为了烧煤一样,非常不合理。心理学享乐主义心理学利己主义主张:每个人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心理学享乐主义:每个人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自己的快乐。PsychologicalEgoisticHedonism享乐主义悖论一个人如果只追求快乐,别无其他,那么他永远也无法得到快乐。假定琼斯一生所求除了对快乐本身有兴趣外,别无其他。自然科学、数学、哲学对他来说只不过是无意义的精神折磨。大自然的美景只能让他感到凄凉和孤独。体育运动对他来说只是身体的自我摧残。小说、电影、电视不过是骗人的非现实的胡说八道。诗歌、美术作品不过是无意义的符号。政治充满欺诈。宗教完全是迷信。商业到处是铜臭味。工作是人生的负担。弱势群体不过是社会的包袱。友谊不过是自欺欺人。和朋友聊天更是浪费时间。如此等等。因此,心理学享乐主义和心理学利己主义是不能成立的。三、伦理学利己主义前面谈到,心理学利己主义可以看成是伦理学利己主义的一个论据,即:因为,人人都是利己的。所以,人人都应当利己(即:一个行为是道德的,当且仅当它符合行为者的个人利益)。前面我们已经证明心理学利己主义不能成立,但这并不意味着伦理学利己主义不能成立,理由有二:第一,这两个命题的含义不同;第二,一个论证的前提为假,并不等于结论为假。前提为假,只是说明它无法给结论提供支持,结论也许还有其他的理由。艾瑛·兰德美国著名俄裔女作家艾瑛·兰德出版过一本文集,叫《自私的美德》(TheVirtueofSelfishness),副标题是“一种新的利己主义思想”。她认为每个人都利己比每个人都利他对社会要好得多。这本书出版后,在当时西方一般公众中影响很大,据说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年轻的时候曾是她的崇拜者。图片来源::Ayn_Rand1.jpgAynRand(1905—1982)兰德的论证1.如果实行一个道德原则比不实行该原则对整个社会更有好处,则该原则就是正确的道德原则。2.实行伦理学利己主义原则比不实行该原则对整个社会更有好处。3.因此,伦理学利己主义的原则是一条正确的道德原则。问题:前提(1)是一个功利主义原则,因此,这个论证所诉诸的终极原则是一个功利主义的原则,它并不能证明伦理学利己主义。所谓合理的伦理学利己主义(其个人利益与整体利益不冲突)其实也是一种伪装的功利主义理论。反驳伦理学利己主义的理由1.和我们日常道德中无法反驳和怀疑的道德要求相违背,如不能损人利己。2.无法解释日常道德行为的行为动机。3.从人类生存的角度看,以行为者的共同利益作为道德和行为的基础优于仅仅以行为者的个人利益作为道德和行为的基础。鸟类生存的例子假定鸟类得了某种致命的寄生虫病,由于它们自己无法消灭它们头上的寄生虫,它们需要互相帮助。假定有两种鸟类天真者(Suckers):总是乐于为任何其他的鸟打理羽毛,消灭它们头上的寄生虫——利他者。狡诈者(Cheaters):只愿意接受羽毛打理,但从不给其他鸟打理羽毛——利己者。丁阳绘制丁阳绘制如果鸟类只有天真者……如果鸟类只有狡诈者……如果天真者和狡诈者一起生活……假定有第三种鸟,“恩怨分明者”:只愿意帮助那些愿意帮助它们打理羽毛的鸟打理羽毛。如果狡诈者和恩怨分明者一起生活……如果这三类鸟生活在一起……如果这三类鸟生活在一起……天真者代表了无条件的利他主义者。(高尚者)狡诈者代表了自私的利己主义者。(不道德者)恩怨分明者代表了互惠的利他主义者。(道德者)从上面的例子可见,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互惠的利他主义”优于“自我牺牲的利他主义”和“自私的利己主义”。建立在“互惠利他主义”基础上的日常道德判断和道德直觉的合理性和对利己主义的优越性因此而得以证明。小结综上所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无论是作为一种解释人们道德行为的人性理论,还是作为一种唯一指导人们道德行为的规范性理论,都是不成立的。讨论:伦理学利己主义中的合理因素:个人利益,个人权利,个人自由本身具有自身的合理性。“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6月第2版,第294页准心理学利己主义:人们在大多数情况下更容易为自己的利益所打动,而非他人的利益。市场经济优于计划经济的道理就在于此。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其实也预设了某种准心理学利己主义。本讲应当把握的知识点1.什么是心理学利己主义?什么是伦理学利己主义?二者之间有何差别?2.“盖吉斯之环”的故事想说明什么问题?3.什么是心理学享乐主义?什么是享乐主义悖论?试举一个你自己的例子反驳心理学享乐主义或心理学利己主义。4.从“人人都是利己的”能否推导出“人人都应当利己”?请举出理由或举例说明你的观点。5.什么事实陈述?什么是规范陈述?6.兰德支持伦理学利己主义的论证为何不能成立?7.我们究竟有无办法仅仅通过理论上论证(证明)就可以说服一个理性的伦理学利己主义者放弃自己的思想而接受道德要求的约束,即使这种约束会导致他无法将其个人利益最大化?谢谢!
本文标题:西方伦理思想漫谈04-心理学利己主义和伦理学利己主义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64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