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16949体系不符合项原因分析及遏制措施
Nos.:个数115CN:证书号Auditee:被审核方Audittype:审核类型Standard:标准ISO/TS16949:2009Site:现场Auditdate:审核日期Auditeerepresentative:被审核方代表Leadauditor:审核组长Auditor(s):审核员BerichtwurdeakzeptiertundalsDateizumAbschlussgesprächübergebenAuditeeRepresentativeQM被审核方质量管理者代表Anon-siteverificationwasperformed现场验证已实施Date日期processingauditorQM处理的审核员Applicablestandard/StandardNo.编号-StatementofNonconformity不符合描述-ObjectiveEvidence客观证据MajorNonconformity严重不符合Nonconformity一般不符合Submitdocuments提交文件On-siteverification现场验证以实施RootCauseAnalysis根本原因分析ContainmentAction遏制措施CorrectiveAction(s)andevidenceofimplementation纠正措施和实施证据Completiondate/Responsiblepersonnel完成日期/负责人员5.4.11质量目标的管理存在严重不符合。ISO/TS16949:20095.4.1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质量目标包括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客观事实:(1)公司实际监控的2012年质量目标与经营计划中的规定不完全一致,如经营计划要求:2012年质量目标:顾客投诉总次数目标为0次;顾客综合满意度:94分。但公司《2011-2012年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中规定的2012年质量目标为:投诉、抱怨次数年度不超过5次;顾客满意度达到90分以上。(且2012年已发生1次顾客抱怨)(2)经营计划中规定锻造过程质量合格率不低于99.2%,机加工过程合格率99.2%。但在《2011-2012年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中未针对锻造和机加工过程分别规定质量指标。(3)手册(B)版中5.4.1.1及附录六中对质量目标的要求不一致。如5.4.1.1要求汽车配套加工过程产品质量合格率的公司级目标为:不低于99.2%,2011年99.4%,2012年99.6%,2013年99.9%,但手册附录六中的X(1)组织没有理清质量目标文件和经营计划之间的关系。组织在经营计划中是规定了质量目标的,但与实际监控的指标不一致。最终导致控制指标和质量目标矛盾。(2)经营计划文件虽然规定要对锻造过程质量指标和机加工质量指标分别进行统计,但在文件执行过程中。主管部门对统计人员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导致《2011-2012年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表》中没有统计。(3)主管部门对手册编制人员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导致手册编制前后不一致。遏制措施:1.根据经营计划重新整理目标,并重新进行统计,对目标未达成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整改措施。2.更改质量手册,保证手册文件的一致性、适宜性和充分性。3.重新检查其他文件,避免有类似不一致情况发生。纠正措施:1.组织相关人员学习TS16949体系文件,深刻理解并严格按照程序文件执行。组织对相关人员培训的重点是经营计划中目标、过程目标制定的承接关系。2.组织应对质量手册维护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文件及时修订。3.组织应建立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4.重新整理的质量目标和统计情况,及对未达成的分析。5.重新检查其他文件不一致的结果。实施证据:1.组织相关人员培训的培训记录;2.更新后的《质量手册》。3.重新统计后的质量目标完成情况。4.文件检查记录表4.2.22手册的编制存在一般不符合。ISO/TS16949:20094.2.2质量手册包括:c)质量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客观事实:质量手册(B版)中未能清晰描述所有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如M过程之间及S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未进行描述XFollow-up1to至OverallNonconformityReport/SupplementaryReport不符合项报告汇总/补充报告Ordernumber:Date日期LeadAuditorQM审核组长Correction(s)has(have)beenverifiedandclassifiedasclosedordissolvedasa100%includingdocumentspossiblysubmittedlater.纠正已验证并可以关闭或100%得到解决包括稍后可能提交的文件。Auditor(s)QM审核员15866178943031/14Follow-up1/HebeiKundaMachinePartsManufacturingCo.,Ltd.河北锟达机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5.6.23管理评审过程存在一般不符合。标准要求:ISO/TS16949:20095.6.2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e)以往管理评审措施的跟踪措施。必须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客观事实:(1)没有证据表明,2012年管理评审输入中包含了对上次管理评审输出问题的跟踪。(2)公司文件规定,管理评审记录保存期限为3年。但现场不能提供2011年管理评审记录,相关人员X8.5.24纠正措施处理过程存在一般不符合。标准要求:ISO/TS16949:20098.5.2组织应采取措施,以消除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再发生。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a)评审不合格(包括顾客投诉),b)确定不合格的原因,c)评价确保不合格不再发生的措施的需求,d)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e)记录所采取纠正措施的结果客观事实:(1)针对锡柴抱怨4102产品包装破损的问题,虽已采取纠正措施,但未能提供已针对根本原因进行分析,且PFMEA未相应进行更新。(2)针对“4102产品油孔内侧毛刺未去除”X1、发生顾客抱怨后,已组织公司相关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此后的产品未出现类似问题。但未保留原因分析的证据。纠正措施采取后,顾客没有了类似的抱怨,相关人员就认为问题已经解决了,但相关人员不熟悉FMEA,未能意识到这时需评审FMEA。2、针对内部质量问题,虽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采取纠正措施,但相关人员不熟悉FMEA,未能意识到这是FMEA的一个输入的时机。遏制措施:1、立即对当时分析包装破损的原因重新进行整理,并重新评审已实施的纠正措施,(实施纠正措施后顾客没有反馈过类似的问题)2、针对(1)(2)问题,立即重新评审并更新PFMEA。8.5.35预防措施存在轻微不符合。ISO/TS16949:20098.5.3组织必须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的发生,预防措施必须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客观事实:2012年5月“不良质量成本”的指标虽已达成,但仍达0.04%(其他月份为0.001~0.005%),未进行原因分析。(这只是一个孤立的问题,公司在其他方面已采取预防措施,如对于工序不良,虽各月指标均已达成,但仍针对不合格品量相对较多的质量问题进行原因分析,采X1、当时发现趋势异常时经确认为新生产调试4102产品模具时报废了3件毛坯。相关人员认为没有后期影响就没有深入分析,也未保留确认的证据。遏制措施1、立即对5月份数据波动的原因进行重新整理。(因当时已确认原因为新调试生产4102时调试模具产生的3件废品造成对后期产品的质量不会造成影响。)8.2.18.2.1.18.46顾客满意度调查过程存在系统的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ISO/TS16949:20098.2.1组织应监视顾客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相关信息,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8.2.1.1组织应通过对实现过程绩效的持续评价来监视顾客满意。8.4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数据分析应提供一下方面的信息:a)顾客满意。c)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客观事实:(1)没有证据表明公司已通过对客观的过程绩效的评价来监视顾客满意,且公司也未明确规定利用过程绩效来评价顾客满意的方法。(2)客户满意度调查表中对产品运输工具方面的评价为“优”,但公司对该满意度调查表结果的汇总结果为98分,相关人员不能解释打分的原则。(3)部分满意度调查数据不准确,如满意度调查绩效监控表中显示“顾客投诉未发生”,实际已发生1次顾客抱怨。(4)未能提供对顾客满意度结果的趋势分析。(5)公司程序文件要求,每年进行2次满意度调查,而自上次审核至今,仅能提供已进行1次顾客满意度调查的证据。X根本原因:1.程序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利用过程绩效来评价客户满意度的方法。2.尽管程序文件有对客户满意度调查表内容的规定,但调查内容不够细化,评分标准不够明确和细化,缺乏可操作性。3.组织主管部门对统计员缺乏监督和审核导致满意度调查数据不准确。4.统计员不清楚对采集到的顾客满意度数据需进行趋势分析的要求,因此,未进行趋势分析。5.相关人员不熟悉《顾客满意度控制过程》的要求,主观认为1年调查1次就可以了。遏制措施:1.更改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过程》文件,制定根据客观绩效监视顾客满意度的办法,重新进行顾客满意度调查。2.细化《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标准,重新对顾客满意度进行调查。3.组织通知档案管理员撤销失效的统计记录,将正确的调查数据输入相应的记录表中。4.对顾客满意度结果通过趋势图进行数据分析。5.严格按照程序文件执行,每年对顾客进行两次顾客满意度调查,今年再补充进行一次。纠正措施:1.更改程序《顾客满意度控制过程》文件,制定根据客观绩效监视顾客满意度的办法,细化《顾客满意度调查表》的评分标准组织对相关人员进行TS16949标准和修订后的《顾客满意度控制过程》、《顾客满意度调查表》培训学习,要求必须按照文件要求执行满意度调查,并考核其是否掌握其要求;2.培训相关人员对顾客满意度趋势分析的方法,并考核其是否掌握。3.主管部门对执行人员严格监管和审核。组织建立对顾客满意度控制过程的执行人员监管和审核制度,每年进行一次,并纳入员工绩效考核。15866178943032/14Follow-up1/HebeiKundaMachinePartsManufacturingCo.,Ltd.河北锟达机械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7.2.27顾客要求的评审存在严重不符合。标准要求:ISO/TS16949:20097.2.2组织必须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评审必须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并必须确保: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客观事实:(1)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合同评审于2012-4-25进行,而合同于2012-4-20签字。(2)无证据表明已通过对顾客《质量保证协议》的评审,识别了顾客对产品检查、试验等结果的记录保存期限的特殊要求,也无证据表明公司已执行了客户该规定。(3)公司对顾客特殊要求管理的流程也未加以明确,且过程负责人也不清楚针对顾客特殊要求应以何种流程进行管理。X(1)经理、销售人员前期已与锡柴客户进行过沟通,初步了解客户对产品的要求,并带回信息和技术人员沟通了客户对产品的要求,接到锡柴的合同后,销售人员初步评审后认为没什么问题,就签了合同。销售人员后又组织相关人员重新针对合同进行了一次正式评审,因此,造成了合同评审晚于合同签订日期。销售人员不熟悉标准和程序要求,不清楚正式的合同评审应早于合同签订进行。(2)程序文件没有明确如何识别顾客特殊要求并对顾客的特殊要求进行评审。程序文件中也没有针对顾客特殊要求管理的办法。(3)相关人员不清楚什么叫顾客特殊要求,不清楚该如何管理这些顾客特殊要求。遏制措施1.组织已经对合同重新
本文标题:16949体系不符合项原因分析及遏制措施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69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