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名词解释(8个小题,每个3分,共24分)1立地条件:是指某一立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一定程度与立地质量通用。2立地类型: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气候、土壤、生物条件的各个地段的总称。把立地条件及其生长效果相似的造林地归并成为类型即立地条件类型。简称为立地类型,是立地分类中最基本的单位。立地分类是指对林业用地的立地条件、宜林性质及其生产力的划分。然后在此基础上,科学地确定造林营林措施,以期达到造林营林的生态、经济目的。3分殖造林:又称分生造林,是利用树木的部分营养器官(茎干、枝、根、地下茎等)直接栽植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4插条造林:插条造林是截取树木或苗木的一段枝条或树干作插穗,直接插值于造林地的造林方法。5植苗造林:是以苗木为造林材料进行栽植的造林方法,又称植树造林、栽植造林。6人工林:通过人工造林或人工更新形成的森林。指人工起源的林分,包括造林地及其在其上生长的林木。7混交林:两种或两种以上树种组成的人工林8混交比例:指造林时每一树种的株数占混交林总株数的百分比。9造林密度:人工林的初始密度,指单位面积造林地上栽植株数或播种点(穴)数。10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的林木数量。11林种:指满足不同造林经营目的的森林种类。12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13相对生长速率:指单位时间内重量或体积的增加量占原有数量的百分率14极性:林木个体或其离体部分(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形态学两端具有不同生理特性的现象,是林木分化的基础。15再生:林木个体的离体部分具有恢复林木其他部分的能力,这是以细胞中遗传物质的全信息性为基础。16种植点配置:指种植点在造林地上的空间排列方式17造林整地:造林地的整地,又称造林整地,就是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18用材林:用材林是以生产木材,包括竹材,为主要目的的森林。19防护林:防护林是以发挥森林的防风固沙、护农护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防护效益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0经济林:经济林是以生产除了木材以外的其他林产品为主要目的的森林。21主要树种:主要树种是人们培育的目的树种,防护效能好,经济价值高,或风景价值高。在混交林中一般数量最多,是优势树种。22立地指数:基准年龄时林分上层木的平均高。单项选择(30个,每题1分,共30分)自己看书解决简答(5题,前四题每个5分,第五题6分,共26分)1适树适地的方法步骤1了解造林地特性2了解造林树种特性3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4进行树种选择的程序5确定适地适树方案2以用材林为例分析适树适地的标准1定性标准:成活、成林、成材,林分稳定性,抗逆性(即对间歇性的灾害因子有一定的抗性)2定量指标:立地指数、平均材积生长量、生物量、立地期望值(在一定使用期限内立地的价值)3春季是最好的造林季节,早春尤为佳,为什么?1春季尤其是早春的环境很适合种子萌发、林木生长2前期生长类型(春季生长类型)林木生长期及侧枝延长生长期很短,多数为1~3个月,而且每年只有1个生长期,一般到5~6月份高生长即结束。3全期生长型林木在春季尤其是早春达到速生高峰期。4什么是合理密度,如何调节?(完全不懂这个如何调节是个啥意思)合理密度指在一定的立地条件下,个体得到充分发育,群体取得最高效益的林分密度。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5林地施肥条件(*-*)6立地条件划分的途径方法(*-*)划分的方法:1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2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3主导环境因子与生活因子的结合;4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条件类型。7植苗造林的要点1整地质量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3苗木保护和处理4栽植方法和技术5植苗造林季节和时间8以穴植法为例分析植苗造林的要点(没课件,没法总结分析,求课件啊!)穴植是指在经过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栽苗,适用于各种苗木,是应用比较普遍的栽植方法。其中:1要在整地的造林地上挖穴需说明植苗造林需要整地质量2苗木的种类、年龄、规格和质量对造林成功率影响较大3挖穴是为了苗木保护和处理…………9造林植苗的评定的技术要点10混交林优势1可较充分地利用光能和地力2可较好地改善林地的立地条件3可较好地促进林木生长,增加林地生物产量,增加林产品种类,维持和提高林地生产力。4可较好地发挥林地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5可增强林木的抗逆性6混交林优点的相对性11如何科学培育混交林1考虑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2确定混交类型3选定混交林结构模式4选定混交树种5确定混交方法6确定混交比例7使用混交林树种间关系调节技术8人工林的轮作论述题(1题,20分)1如何做到适地适树?适地适树: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使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土地和树木的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达到的高产水平。如何做到适地适树1.适地适树的途径:1.1选地适树在已确定造林树种的前提下,根据所确定的造林树种的特性选择适宜该树种生长的造林地1.2选树适地在确定造林地的前提下,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选择适合的造林树种1.3改地适树通过土壤管理即采取整地,施肥、灌水、混交、土壤改良等措施,改变造林地的某些立地条件,最大限度地适应造林树种的要求1.4改树适地通过对树木的改造,即选种、引种驯化、育种等手段,提高林木的适应性,使树种最大程度地适应造林地的立地条件2适地适树的方法步骤:2.1了解造林地特性2.2了解造林树种特性2.3分析地树关系,确定适生树种2.4进行树种选择的程序2.5确定适地适树方案3造林时树种的安排顺序3.1立地条件较好的造林地优先留给经济价值较高、对立地条件要求严格的树种;3.2立地条件比较差的造林地安排适应性较广的树种;3.3适应性较广的树种仍不能种植的造林地安排能适应特殊立地条件的树种;3.4同一树种经营目的不同时,应分配不同的造林地。2如何科学培育混交林?1考虑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混交林和纯林比起来确实有优越性,但并不能由此做出在任何地方和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培育混交林的结论,应考虑混交林和纯林的应用条件后在做出决定。2确定混交类型混交类型是将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人为搭配而成的不同组合,通常把混交类型划分出如下几种:2.1主要树种与主要树种混交2.2主要树种与伴生树种混交2.3主要树种与灌木树种混交2.4主要树种、伴生树种与灌木的混交3选定混交林结构模式合理的混交林分结构模式建立在种间关系合理调控的基础之上。4选定混交树种4.1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的生态互补性4.2混交树种应具有良好的辅佐、护土和改土作用,充分利用天然成分(更新幼树、灌木等)4.3混交树种与主要树种没有共同的病虫害,耐火、抗转主寄主4.4混交树种应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美学价值4.5混交树种最好有萌芽力强、繁殖容易等特点,以便在种间关系调节措施采取后能迅速更新4.6与主要树种大体在预定期内同时成熟,以便合理地组织主伐更新,降低木材生产成本5确定混交方法5.1混交方法:指混交林中各树种栽植位置在造林地上的排列或配置方式5.2星状混交:将一树种的少量植株随机零星分布到另一树种的群体内,或随机分布在株行内5.3株间混交:伴生树种机械地分布在主栽树种的行内(隔株或隔几株),用于种间矛盾不大的树种混交(乔灌木混交)5.4行间混交:伴生树种每隔一行或若干行机械地分布在主栽树种的行间,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小的树种混交5.5带状混交:一个树种连续3行以上构成的带与另一树种的带混交,主要用于种间矛盾较大的树种混交5.6块状混交(团块状):几个树种成片状分布,混交在一起,适宜于种间矛盾大的树种的混交,面积不少于成龄林中每株林木占有的营养面积,约25~100平方米规则:正方形或长方形块状,不规则:依据小地形起伏状况成块栽植。5.7植生组混交:在一小块地内密集种植同一树种,与相距较远的密集种植另一树种的小块状地混交6确定混交比例6.1主要树种:在生长过程中要始终占优势(多数情况50%),一般比例应大些,但速生、喜光的乔木树种(竞争力强),可在不降低产量的条件下,适当缩小比例6.2混交树种:应以有利于主要树种生长为原则,一般在25~50%,具体情况根据:6.2.1经济价值:价值越高,比例越大6.2.2树种:竞争力越强,比例越小6.2.3立地:立地条件越差,比例越大,特别是灌木比例应增大6.2.4混交方法:群团化混交比例较小,行状和株间混交比例大7使用混交林树种间关系调节技术7.1基本措施:为主要树种慎重地选择混交树种,确定合适的混交方法、混交比例及配置,预防种间不利作用的发生,以确保较长时间地保持有利作用7.2造林措施:错开造林时间,使用不同的苗龄、不同的株行距、不同的造林方法等措施,调节种间关系7.3抚育措施7.3.1树木管理措施:平茬、修枝、抚育伐、环剥、去顶、断根和化学药剂抑杀等措施调节7.3.2土壤管理措施:施肥、灌水、松土、间作等措施调节8人工林的轮作经过年代久远地培育同一树种的林地,可在采伐后进行短期休闲,使灌木杂草丛生,以恢复地力,对恶化土壤的树种,尤其是某些针叶树种,在经过长期或1个世代的栽培后,可换用某些显著改良土壤作用,经济价值也较高的阔叶或针叶树种。名词解释1、森林培育:是从林木种子、苗木、造林到林木成林、成熟的整个培育过程中按既定培育目标和客观规律所进行的综合培育活动,它是森林经营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不可或缺的基础环节。2、森林培育学:是研究森林培育的理论和实践的学科,是林学的主要二级学科。3、立地质量:是指某一立地上既定森林或者其他植被类型的生产潜力。包括土壤、气候、生物因素。4、立地条件:指在造林地上凡是与森林生长发育有关的自然环境因子的综合。5、立地指数:该树种在一定基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或几株最高树木的平均高。6、森林立地类型:是森林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相似地段的总称。7、适地适树:就是使造林树种的特性,主要是生态学特性和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相适应,以充分发挥生产潜力,达到该立地在当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可能取得的高产水平。8、林分密度:指单位面积林地上林木的数量。9、林业种子:林木种子是指林业生产中播种材料的总称,包括植物学意义上的种子、果实、果实的一部分,种子的一部分,及无融合生殖形成的种子。10、良种:指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都优良的种子。11、种源:指取得种子或其他繁殖材料的地理来源或产地。12、母树林:是在优良天然林或确知种源的优良人工林的基础上,按照母树林营建标准,经过留优去劣的疏伐,为生产遗传品质较好的林木种子而营建的采种林分。13、种子园:指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实行集约经营,以生产优良遗传品质和播种品质种子为目的的特种人工林。14、采穗园:以优树或优良无性系作材料,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的枝条、接穗和根段的良种基地。15、种子成熟过程:是受精的卵细胞发育成具有胚根、胚茎、胚芽和子叶等的全过程。16、生理成熟:种子内部贮藏的营养物质积累到一定程度,具有发芽能力。形态成熟:种子具有发芽能力,且果实、种子显示出成熟特征。17、种子调制:采种后对果实和种子进行干燥、脱粒、净种和种粒分级等技术措施的总称。18、种子休眠:具有生命力的种子,由于种皮障碍、种胚尚未成熟或种子内含有抑制物质等原因,在适宜萌发条件下,也不能萌发的现象。19、种子催芽:通过机械擦伤、酸蚀、水浸、层积或其它物理、化学方法,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措施。20、苗木质量:苗木在其类型、年龄、形态、生理及活力等方面满足特定立地条件下实现造林目标的程度。21、混交林: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树种组成的林分。22、林木个体生长的周期性:在自然条件下,林木或器官的生长速率随着昼夜或季节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林木个体生长的周期性。23、林木个体生长的相关性:
本文标题:《森林培育学》重点复习资料与考题(全)(附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4768079 .html